光棒

搜索文档
不临海却连通世界,武汉企业助力中国“光链”加速出海
长江日报· 2025-09-21 03:02
如果没有跨洋光纤,油气平台千米井下参数会延迟回传;如果没有跨洋光通信传输,国际量子通信密钥生成速率会大幅下降,关键 数据难保安全;如果没有洲际"数字毛细血管",北京患者医疗影像传至大西洋彼岸医院,分钟级延迟可能错过黄金救治期;如果没有"海 底高速通道","一带一路"国家港口与海关系统无法"秒级同步",跨境电商小包追踪要等数十小时。 "蓝色基建"不只是贸易民生的"生命线",更是战略领域的"应急线"。武汉不临海,却靠着硬核光科技,把"数字纽带"铺向深海大洋。 最近,武汉两大"光"巨头接连亮出跨洋传输新本事,为海洋强国建设筑牢"数字海疆"。 国际博弈:凭"光"突围 长飞成功铺设全球首条新型海底光缆 全球海底光缆总长已达1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5圈,每天承载着万亿级美元的金融数据传输。 长期以来,这一战略基础设施的技术与市场被美、法、日企业垄断。近年来,海底电缆已成国际"科技战"的核心之一。 近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公司)官微发布,该企业联合相关单位在粤港澳大湾区桂山岛与外伶仃岛之间, 成功铺设全球首条7芯光纤海底试验光缆,建立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的海底光网络,为海缆"扩容不增粗"提供了革命性解 ...
杭电股份: 杭电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24亿元,同比增长16.7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81.38万元,同比下滑46.27% [2]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同比下降50%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7亿元,较上年同期-4.52亿元有所改善 [2] - 总资产108.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1% [2] 业务板块表现 - 电线电缆板块主营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导线及特种电缆,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主要供应商 [3] - 光通信板块具备"光棒—光纤—光缆"一体化产业链,产品覆盖G.652、G.657系列单模产品 [3] - 铜箔业务一期工程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包括4.5μm-8μm超薄锂电铜箔及12μm-70μm电子电路铜箔 [4] - 锂电铜箔通过IATF 16949认证,导入主流新能源储能企业供应链 [4] - 电子电路铜箔进入生益科技、华正新材等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 [4] 行业发展趋势 - 电线电缆行业受益于"双碳"战略、智能电网建设及新能源产业发展 [5] - 国家推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推进9项专项行动 [5] - 光通信行业持续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5G用户达11.18亿户,千兆用户占比33% [7] -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77万公里,同比增长9.9% [7] - 锂电铜箔行业经历快速扩张后出现供过于求,产能扩张速度放缓 [8]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68亿元,同比增长19.97% [18] - 完成光伏专用电缆、大截面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等三项省级工业新产品验收 [10] - 防冰雪耐热铝合金型线绞线、3000mm²分割导体电缆等10多项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10][12] - 实施VCV生产线EHT升级、新增70-80挤塑机等技术改造项目 [10][12] - 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及省级研发中心 [11][14] 生产运营与市场拓展 - 采用订单排产模式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3] - 在新能源市场、特高压导线、轨道交通等领域新增订单好于预期 [9] - 推进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建设,完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评选 [9] - 通过工艺改进和人才培养降低生产成本 [10] - 产品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三峡工程、沪昆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 [16]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富春江光电实现营收1.22亿元,净利润55.79万元 [20] - 永特电缆营收10.39亿元,净利润293.61万元 [20] - 杭电铜箔营收3.11亿元,净亏损2545.79万元 [20] - 宿州永通营收2.82亿元,净利润158.75万元 [20] - 报告期内注销杭州永通中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 资产与负债结构 - 合同负债1.21亿元,同比下降60.9%,主要因预收货款开票结算 [18] - 应付票据13.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1.27% [18] - 货币资金429.57万元受限,主要因住房专项存款冻结 [19] - 固定资产9.18亿元中7.39亿元用于抵押担保 [19] - 衍生品投资期末账面价值1.20亿元,占净资产3.96% [20]
永鼎股份: 永鼎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0亿元,同比增长24.0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17.66% [2] - 基本每股收益0.218元/股,同比增长890.91% [2] - 总资产90.4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15%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28.45万元,主要因海外工程项目结算时间差所致 [20] 主营业务板块分析 - 光通信板块营收规模不及上年同期,但通过技术革新和成本优化实现毛利率上升及利润增加 [3] - 汽车线束及铜导体板块营收显著增长,因新接项目初期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利润减少 [3] - 电力工程板块因孟加拉国家电网项目完工进度提高,营业收入增加,但整体毛利率下降致利润减少 [3] 投资收益贡献 - 对联营企业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达3.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2亿元 [3] - 主要源于联营企业东昌投资处置房地产项目子公司产生的收益 [3][21] 光通信产业进展 - 构建覆盖光棒、光纤、光缆、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及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体系 [5][11] - 高速率激光器芯片通过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订单预订,产能持续提升 [12] - 产品应用于骨干网、城域网、数据中心及新兴领域如激光雷达、医疗设备 [6][7] 电力传输产业布局 - 海外电力工程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推进孟加拉国家电网升级改造项目 [9][13] - 汽车线束业务获零跑汽车、小鹏汇天等新客户体系认可,新能源高压线束需求增长 [9][14] - 高温超导带材采用IBAD+MOCVD技术路线,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超导感应加热等领域 [9][15] 技术研发与创新 - 超导带材获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入选2025年苏州市先进材料产业示范项目 [15][17] - 三家子公司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两家工厂获评"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17] - 研发费用投入1.13亿元,同比增长3.08% [20] 行业市场环境 - 光通信行业需求增长,受AI算力及数据中心扩建驱动,800G光模块需求激增 [7][8] - 全国光缆产量1.25亿芯千米,同比下降2.9%,但千兆光网端口占比达96.6% [7] - 汽车行业产销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1-6月产销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0% [11] 产能与制造升级 - 金亭线束推进自动化生产,投用AGV系统及WCS/MES系统,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14][19] - 超导带材持续扩充产能并优化工艺稳定性 [14] - 电线电缆业务聚焦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及特种电缆等高附加值产品 [16] 战略发展定位 - 形成"光电交融,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深度参与"东数西算"、"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3][17] - 通过纵向整合光通信产业链与横向拓展电力传输业务,构建产业生态协同效应 [17][19]
永鼎股份20250610
2025-06-10 15: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永鼎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超导带材业务** - **市场前景广阔**:应用于可控核聚变、磁悬浮交通、MRI医疗及军工等领域,2022年至今可控核聚变领域对高温超导带材需求量显著增加,全球需求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处于卖方市场[2][7] - **产能不足**:国内企业如永鼎股份、东部超导及上海超导技术进步显著,但产能仍远远不足,公司规划扩充产能至2万公里以满足需求[7] - **技术壁垒高**:技术壁垒体现在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积累,公司自2011年进入该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形成核心工艺,全球能规模化生产的厂家屈指可数,新进入者面临技术门槛和人才短缺问题[2][10] - **对可控核聚变设备重要**:高温超导带材是可控核聚变设备核心材料之一,在设备中占比约为15% - 25%[4][11] - **产能规划**:计划到2025年底形成5000公里产能,目前已有2000多公里产能,希望快速扩产至18000 - 20000公里,因预计2026年是需求大年,目前扩产脚步稍缓是在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13] - **其他应用进展**:在国家攻坚专项中用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造核磁铁,涉足磁悬浮技术、军方研发应用、材料检测以及光伏产业中的磁感应加热领域,还计划推动超导电缆和电力方面应用并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13][14] - **光芯片业务** - **工厂竣工**:光芯片工厂于2023年6月全线竣工,经过技术储备、产品开发和客户培育,已与国内头部厂商等建立联系[4] - **销售有望突破**:预计今年下半年及明年销售端会有一定突破,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新型生产力方向之一,与超导带材共同构成未来战略规划重要部分[4][5] - **传统业务** - **光棒、光纤和光缆**:与移动运营商招标集采相关,整体市场相对平稳[6] - **海外电力工程**:孟加拉电网改造项目总金额为11.4亿美元,将在未来三年内完工,为公司带来一定销售收入[6] - **汽车线束业务**:同时服务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两者处于平稳态势[6] - **公司发展战略** - **扩充产能**:加速扩充超导带材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继续推动技术进步[8] - **关注新领域**:重点发展光芯片和超导带材两大板块,传统业务保持稳定运营并推进海外电力工程项目,关注国内外科技企业动向,确保在高温超导材料领域领先并抓住市场机会[8][9] - **战略布局**:围绕光和电两个领域增链、补链、强链,光领域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未来重点投入特种光纤及激光制芯片;电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线束及超导电力投入[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装置紧凑化发展对内部材料提出更多挑战,失超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但现有超导材料性能在20特斯拉或更高强磁场下能满足设计要求,未来可能对超导材料提出更高标准[12] - 高温超导带材在可控核聚变设备中,磁体占比约为40%至50%,磁体核心材料是超导材料[11]
中天科技20250603
2025-06-04 01: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天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 480 亿元,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扣非后净利润 25.45 亿元[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97.55 亿元,同比增长 18%;扣非归母净利润 5.97 亿元,同比增长 20%[2][7] - **各板块收入与毛利率** - **电力板块**:2024 年收入 198 亿元,增速显著且毛利率改善,受益于国内特高压建设及欧洲能源互联建设,未来几年将保持良好增速[4][5][19] - **通信板块**:2024 年收入 80 亿元,稳定,毛利率约 25%;光通信业务传统光棒占 40%-50%,OPW 和泄漏电缆占 30%,新兴产品占 20%且增速快[2][5][12] - **海洋板块**:2024 年收入 36 亿元,海缆贡献 27 - 28 亿元,毛利率约 40%;海工贡献近 9 亿元,毛利率负 8%,2025 年有望回升到 10%-15%[2][5][17] - **国内外市场表现** - 80%收入来自国内,国际市场占比不到 20%;2024 年海外收入未增长,但毛利率提升 2 个百分点,今年海外交付量预计达 15 亿左右,未来计划海外海缆占比提至 20%-30%[2] - 欧洲海上风电建设加速,为高压电缆在土耳其等市场带来机遇[2][6] - **订单情况** - 海洋能源板块在手订单 312 亿元,截至 2025 年 4 月 23 日,海洋板块 134 亿元,电力 140 亿元,新能源近 40 亿元[2][7] - 国内订单约 60 - 70 亿元,70%将在 2025 年交付,含三山岛和两个 500 千伏超高压项目[3][15] - **项目交付与收入确认** - 江苏盐城国信项目处于密集交付阶段,预计二、三季度确认大部分收入[2][8] - 三山岛 9 亿元项目需在 2025 年底前交付,具体时间待业主通知[3][9] - **业务发展趋势** - 光通信业务除漏缆外均有增长预期,公司有将普通产能转向特种光纤趋势[12][23] - 深远海项目布局集中在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省份,多个项目预计 2025 年启动[13] - 新能源业务新光伏材料有望重新进入市场,储能出货量提升,江东电子材料减亏[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核聚变、超导等领域非公司重点关注领域,仅提供过少量超高温光模块[10] - 移动普通光缆招标价格下滑,但原材料价格下降,预计毛利率影响不大[11] - 不同电压等级海缆毛利率:220kV 约 36%-40%,330kV 超 40%,500kV 以上超 50%,已获两个超高压项目近 20 亿元[4][16] - 电力板块产品分带绝缘层导线类电缆和布缆,特高压占 20%左右,海外市场占比 15%-17%,未来有望提升[20] - 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光纤业务增速不错,但在通信业务中占比较小[21] - 海底光缆业务总体业务量一两个亿,公司主要生产无施工能力,关联方集团有施工能力[22] - 移动光缆新价格预计三季度执行,对通信业务影响较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