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换电设施
icon
搜索文档
周乃翔在调研电力供应保障时强调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夯实现代化强省建设电力支撑
大众日报· 2025-09-17 00:59
周乃翔来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实地察看运营监控中心和室外充 电设备,强调要进一步提升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水平,优化设施布局,丰富应用场景,加 强安全管理,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充电需求。在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他详细了解大电网安全、迎峰度 夏电力保供等情况,要求统筹做好省内机组科学调控、省外来电稳定送入等工作,发挥新型储能"顶峰 填谷"作用,确保电力可靠供应。 随后,周乃翔主持召开电力供应保障座谈会。他指出,能源电力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近年 来,全省电力系统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扎实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稳定供应,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继续做好保供应、优服务等各项工作,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 量发展中展现更强担当。要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电力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助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推动各类涉电惠企政策直达快 享。要扎实办好民生用电实事,实施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市非电网直供小区供配电设施改 造升级,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抓实电网安全生产,加强电力供需平衡 ...
从联盟共建到收益破局:荣利营造新能源业务迎来 “订单化” 突破
智通财经· 2025-09-17 00:14
战略合作签约 - 荣利新能源与三一中富香港联合签署四项关键协议 包括与中港物流协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三份采购意向协议[1] - 采购意向协议合作方为理想物流香港 力高运输服务亚洲 德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 - 此次签约标志着香港零碳智能联盟战略蓝图进入商业落地阶段[1] 业务发展里程碑 - 新能源业务从前期布局正式进入收益兑现阶段 将为公司营收结构优化注入实质性动能[1] - 推动业务从产业链协同布局与能力储备向订单收益转化 成为新能源板块盈利的关键转折点[1] - 订单化收益将成为平滑传统业务周期波动的稳定器[3] 具体合作内容 - 与中港物流协会合作践行香港最高绿色物流标准 桥接三一纯电物流运输车辆与荣利新能源充换电设施[2] - 采购意向协议明确聚焦新能源物流车辆规模化应用 配套充换电服务 车辆运维与电池回收等核心业务[3] - 协议均指向可落地可收费的盈利场景 将成为短期可兑现的营收增量[3]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合作预计将极大夯实2025/26财年新能源业务客户基础 为营收增长奠定台阶[2] - 公司在香港碳中和2050与北部都会区政策红利下找到可持续盈利路径[3] - 随着订单落地和换电站网络成型 公司有望在传统建筑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下实现营收与利润双重突破[3]
从联盟共建到收益破局:荣利营造(09639)新能源业务迎来 “订单化” 突破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0:03
战略合作签约 - 荣利新能源与三一中富香港联合签署四项关键协议 包括与中港物流协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三份采购意向协议[1] - 采购意向协议合作方为理想物流(香港)有限公司 力高运输服务(亚洲)有限公司 德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 - 签约仪式在ReThink HK 2025可持续发展展会现场举行 标志着香港零碳智能联盟战略蓝图进入商业落地阶段[1] 业务转型与盈利前景 - 此次签约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从前期布局正式进入收益兑现阶段 将为营收结构优化注入实质性动能[1] - 协议明确聚焦新能源物流车辆规模化应用 配套充换电服务 车辆运维与电池回收等核心业务[4] - 订单化收益将成为平滑传统业务周期波动的稳定器 零碳智能联盟资源正转化为实际订单与现金流[5] 市场拓展与增长预期 - 与中港物流协会合作将推动香港最高绿色物流标准 桥接三一纯电物流车 荣利充换电设施与物流企业资源[2] - 合作预计极大夯实2025/26财年新能源业务客户基础 为营收增长奠定台阶[2] - 公司在香港碳中和2050与北部都会区政策红利下找到可持续盈利路径 有望实现营收与利润双重突破[5] 产业链协同 - 今年5月联合三一集团 宁德时代等龙头发起香港零碳智能联盟 目标构建光储充换回收全链条解决方案[1] - 战略合作让三方在绿色物流产业链中实现优势资源精准对接 为后续规模化订单铺路[2] - 协议均指向可落地可收费的盈利场景 将成为短期可兑现的营收增量[4]
八部门:推动高速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格隆汇· 2025-09-13 02:06
政策方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方案提出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包括优化城市 乡镇 公路沿线及居住区充换电设施网络布局[1] - 推动高速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开展配电网改造 有序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1] 充换电基础设施 - 深入开展县乡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 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1] - 鼓励大功率充电 智能有序充电 "光储充放"一体站等新技术推广应用[1] - 推进车网互动技术研发应用[1]
亚泰集团与中国联通吉林公司、中国石化吉林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浪财经· 2025-09-04 00:04
战略合作签约 - 亚泰集团与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核心业务和产品产业链在四个方面、十二项合作内容进行约定 [1] - 重点推进互联网医院、绿色能源应用场景的深度合作 共同探索数字化医疗平台、健康管理、医药电商、绿电低碳等新领域、新业态的合作发展 [1] - 亚泰集团与中国石化吉林石油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资源整合与快速落地 [1] 合作领域与内容 - 与中国联通合作包括数字化医疗平台、健康管理、医药电商、绿电低碳等新业态 [1] - 与中国石化优先推进能源供应保障、建材制品供应及双品牌零售渠道整合 [1] - 深化充换电设施联合建设、专业施工总承包服务以及资源整合联合营销等领域的战略合作 [1]
推进长三角物流走廊的货运电动化,上海需顶层设计,整体规划
新浪财经· 2025-07-01 08:27
货运电动化政策与目标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7年交通运输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比例达10%,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 [3] - 上海作为重要物流枢纽,正探索形成货运电动化走廊,推动长三角物流通道绿色转型 [3] 上海新能源重卡市场现状 - 上海新能源重卡补贴标准为630元/kWh,提前报废和新购车辆合计补贴最高封顶28万元,截至2025年6月底已发放补贴8.931亿元,涉及15827辆淘汰柴油车和2054辆新购新能源客货车,其中重型货车占比超90% [5] - 上海新能源重卡2025年5月销量2678辆,1-5月累计9769辆,政策目标是年均更新或新增货车1.3万辆左右 [5] - 新能源货车初始成本较高,但油电成本差可使30-35吨车货总重的车辆成本比燃油低50%,前期成本约三四年可收回 [6] 充换电设施需求与缺口 - 上海现有中重型充换电设施严重不足,满足360kw充电功率的充电桩不到300个,而已公示的1800辆电动重卡需300多个充电桩,上万辆淘汰重型柴油货车需约1700个充电桩 [9] - 不同场景对充换电需求不同:港区短倒需单次补电350千瓦·时(支持250公里),干线运输需更大容量或换电方案 [8][9] - 充换电设施缺口主要因城市用地成本高、企业申请增加电容困难等问题 [9] 企业参与与市场机制 - 物流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重卡以降低成本,能源企业希望抢占绿色转型先机,但上海因缺乏顶层设计导致企业间摩擦 [12][13] - 上海有物流企业因电容问题被迫拆除自建充电桩,将业务转移至宁波港区 [13] - 建议采用公私合作(PPP)模式协调充换电设施建设,利用闲置工业用地并设置弹性期限,通过电费、服务费和碳积分回收收益 [14] 场景化解决方案 - 快递企业如申通在青浦园区自建充电设施,夜间利用谷电为电动重卡补能,50分钟充电可覆盖300余公里往返干线 [15] - 港区需优化充换电设施布点,临港集卡服务中心超充及换电站单日服务车次有限且价格较高,其他港口区域设施多为见缝插针建设 [16] - 上海首条重卡充换电干线(临港-外高桥-宝山-太仓)2025年3月贯通,经验可供公共决策参考 [16] 绿色投融资创新 - 建议以充换电站点为底层资产发行绿色基础设施REITs,与碳交易收益、绿证挂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4] - 浦东新区作为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区域,可探索电动重卡及补能设施的绿色投融资政策 [14] 长三角协同与标准化 - 上海应充分利用物流枢纽优势,与长三角其他港口区域协同,形成绿色技术和机制创新标准 [16] - 快递企业作为关键纽带,可推动跨区域物流电动化经验共享 [16]
专论 || 吴鹏飞:激活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01:08
新能源汽车县乡市场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加速向县乡市场渗透,县乡农村成为新增长极 [1] - 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县域充电设施覆盖率为97.31%,乡镇覆盖率为76.91%,充电桩数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5% [1] - 2024年农村户籍人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占全国37.8%,充电便利性不足是阻碍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 [1] 县乡充电设施发展制约因素 - 设施布局与需求错配:充电桩多集中于城区核心地区,农村居民聚居区、物流枢纽等实际需求区域覆盖率不足 [2] - 建设投资大、盈利能力差:县乡充电设施配电扩容成本较城市高30%-50%,初始投资回收期普遍超过8年 [3] - 运营效率低下:县域公共充电桩故障率普遍在5%-15%,部分县乡站点故障率高达90%,平均维修时间达48小时 [3] 县乡充换电网络建设解决方案 - 优化规划布局:建立"县乡需求-市级匹配-省级统筹"三级协同机制,绘制充电需求热力图,优先在居民聚居区等重点区域布局 [4] - 创新发展机制:推行"政府+企业+村集体"共建模式,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 [5] - 强化资金保障:建议发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长期国债,探索收益权质押融资,对高利用率县乡给予运营补贴 [6] - 健全激励措施:建立"优秀激励、合格整改、不合格退出"的竞争机制,对优秀示范县乡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7] - 加强价格引导:实施容量电价优惠,扩大峰谷电价差值,设定充电服务费上限标准 [8] 县乡充电设施应用场景创新 - 围绕农产品运输需求建设"充电+冷链"一体化站点,依托风光绿电资源推动"充电桩+光伏电站"一体化项目 [4] - 针对旅游资源专线配套"快充+换电"设施,促进充电网络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