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物流

搜索文档
从联盟共建到收益破局:荣利营造新能源业务迎来 “订单化” 突破
智通财经· 2025-09-17 00:14
战略合作签约 - 荣利新能源与三一中富香港联合签署四项关键协议 包括与中港物流协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三份采购意向协议[1] - 采购意向协议合作方为理想物流香港 力高运输服务亚洲 德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 - 此次签约标志着香港零碳智能联盟战略蓝图进入商业落地阶段[1] 业务发展里程碑 - 新能源业务从前期布局正式进入收益兑现阶段 将为公司营收结构优化注入实质性动能[1] - 推动业务从产业链协同布局与能力储备向订单收益转化 成为新能源板块盈利的关键转折点[1] - 订单化收益将成为平滑传统业务周期波动的稳定器[3] 具体合作内容 - 与中港物流协会合作践行香港最高绿色物流标准 桥接三一纯电物流运输车辆与荣利新能源充换电设施[2] - 采购意向协议明确聚焦新能源物流车辆规模化应用 配套充换电服务 车辆运维与电池回收等核心业务[3] - 协议均指向可落地可收费的盈利场景 将成为短期可兑现的营收增量[3]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合作预计将极大夯实2025/26财年新能源业务客户基础 为营收增长奠定台阶[2] - 公司在香港碳中和2050与北部都会区政策红利下找到可持续盈利路径[3] - 随着订单落地和换电站网络成型 公司有望在传统建筑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下实现营收与利润双重突破[3]
从联盟共建到收益破局:荣利营造(09639)新能源业务迎来 “订单化” 突破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0:03
战略合作签约 - 荣利新能源与三一中富香港联合签署四项关键协议 包括与中港物流协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三份采购意向协议[1] - 采购意向协议合作方为理想物流(香港)有限公司 力高运输服务(亚洲)有限公司 德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 - 签约仪式在ReThink HK 2025可持续发展展会现场举行 标志着香港零碳智能联盟战略蓝图进入商业落地阶段[1] 业务转型与盈利前景 - 此次签约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从前期布局正式进入收益兑现阶段 将为营收结构优化注入实质性动能[1] - 协议明确聚焦新能源物流车辆规模化应用 配套充换电服务 车辆运维与电池回收等核心业务[4] - 订单化收益将成为平滑传统业务周期波动的稳定器 零碳智能联盟资源正转化为实际订单与现金流[5] 市场拓展与增长预期 - 与中港物流协会合作将推动香港最高绿色物流标准 桥接三一纯电物流车 荣利充换电设施与物流企业资源[2] - 合作预计极大夯实2025/26财年新能源业务客户基础 为营收增长奠定台阶[2] - 公司在香港碳中和2050与北部都会区政策红利下找到可持续盈利路径 有望实现营收与利润双重突破[5] 产业链协同 - 今年5月联合三一集团 宁德时代等龙头发起香港零碳智能联盟 目标构建光储充换回收全链条解决方案[1] - 战略合作让三方在绿色物流产业链中实现优势资源精准对接 为后续规模化订单铺路[2] - 协议均指向可落地可收费的盈利场景 将成为短期可兑现的营收增量[4]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HK)分别与地上铁绿色科技(深圳)及9家附属共订立10份融资租赁协议
格隆汇· 2025-09-16 14:09
交易概述 - 中关村科技租赁作为出租人与地上铁绿色科技及9家附属公司订立10份融资租赁协议 [1] - 交易日期为2025年9月16日 涉及新能源物流车融资租赁业务 [1] 交易结构 - 出租人购入新能源物流车 转让价款合计2823万元人民币 [1] - 租赁期均为36个月 总租赁款项3082.1281万元人民币 [1] - 总租赁款项包括融资租赁本金2823万元及融资租赁利息收入259.1281万元 [1] 交易主体 - 出租人为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 HK) [1] - 承租人为地上铁绿色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及9家附属公司 [1]
中关村科技租赁(01601)与地上铁绿色科技(深圳)及9家附属公司订立融资租赁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4:07
融资租赁协议 - 公司与地上铁绿色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及9家附属公司共订立10份融资租赁协议[1] - 协议涉及新能源物流车采购及回租 转让价款合计2823万元人民币[1] - 租赁期均为36个月 总租赁款项达3082.13万元人民币[1] 财务安排 - 融资租赁本金共计2823万元人民币[1] -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含增值税)共计259.13万元人民币[1] 业务影响 - 融资租赁协议为公司日常及一般业务组成部分[1] - 预期将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及现金流[1] 资产类型 - 租赁资产均为新能源物流车[1]
双向叩门觅新机,“中欧企业对接交流会”在深圳南山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07:55
会议概况 - 中欧企业对接交流会在全球服务中心举行 聚焦集成电路半导体 医疗健康 智能物流 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合作 [1] - 德国 法国等欧洲国家企业代表与南山本土优秀企业共同探讨合作新机遇与发展新路径 [1] 欧洲企业合作意向 - 德国2b AHEAD集团为600余家欧洲企业提供5年行动方案咨询 愿助力南山企业进入欧洲市场 [2] - 西门子磁共振 M Assist医疗咨询公司 伊克泰恪贸易分享高端医疗器械 医疗咨询 新能源领域创新成果 [2] 中国企业市场拓展 - 欧冶半导体成立4年 产品覆盖智能检测设备和智能汽车CCU中央控制器 正推进欧洲市场布局 [2] - 音诺智能展示AIGC技术 地上铁提供新能源货车租赁服务并通过电动化实现25%降本 [2][4] - 开立医疗展示医疗器械技术 逐际动力展示具身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优势 [2] 中德经贸合作现状 - 南山区与德国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 成为中德地方合作典范 [3] - 西门子深圳MRI生产基地实现超80%产品本地化率 与400余家本地供应商建立合作 [3] - 开立生物与德国机构联合开展技术研发 推动高端医疗设备进入欧洲医院 [3] 新能源领域合作 - 拓日新能以德国为支点拓展欧洲光伏电站运营 [4] - 盛弘电气推进储能微网项目在德国市场落地 [4] 智能制造领域合作 - 越疆科技通过德国子公司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4] - 海能达深化德国本地市场渗透 [4] - 德国巴斯夫创迈思 海德堡创新实验室加速布局南山 推动智能传感器等技术成果转化 [4] 平台支持体系 - 全球服务中心自4月29日启用 已组织南山企业赴德参加邓白氏制造业峰会等活动 [5] - 中心助力德国SCHUNK雄克等企业对接本地资源 联合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对接服务 [6] - 联动法兰克福足球俱乐部拓宽高科技行业合作维度 [6]
众安保险联合地上铁成立新能源车联合风控实验室,共绘新能源物流新蓝图
中国经济网· 2025-06-23 09:12
战略合作背景 - 众安保险与地上铁新能源车服网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新能源车联合风控实验室",将在新能源车险、联合风控实验室、科技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深度合作[1] - 众安保险是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以"保险+科技"双轮驱动,践行ESG理念[2] - 地上铁是新能源物流龙头企业之一,2025年运营车辆规模突破17万辆,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2] 合作意义 - 合作是对国家"双碳"战略的践行,也是保险科技与新能源物流产业在深圳南山的重要探索[2] - 新能源物流车运营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5.23%[2] - 新能源物流车的规模化推广需要保险支持,特别是场景化产品设计能力[2] 合作内容 - 双方将依托新能源车联合风控实验室,构建"科技+数据+服务"三位一体的风控体系[2] - 探索建立新能源车风险分级模型,实现风险的早识别、早预防、早管理[3] - 通过AI风控系统开发动态风险评估工具,实时预警高风险车辆及驾驶员行为,推动新能源车险从"被动赔付"向"主动风控"转型[3] 未来发展 -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创新基地,深化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合作[4] - 共同打造"保险科技赋能新能源物流"的"南山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4] - 为物流企业、司机、货主三方创造价值,为新能源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实践[4]
众安保险联合地上铁成立新能源车联合风控实验室
证券日报· 2025-06-23 09:05
战略合作 - 众安保险与地上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新能源车险 联合风控实验室 科技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 - 双方牵头的"新能源车联合风控实验室"在深圳南山揭牌成立 将探索新能源物流行业发展新路径 [1] 合作背景与意义 - 众安保险总经理表示 此次合作是对国家"双碳"目标的践行 也是保险科技与新能源物流产业在深圳南山的重要探索与突破 [1] - 地上铁董事长指出 新能源物流车的规模化推广需要保险支持 尤其是众安保险的场景化产品设计能力 此次合作是产业深度融合的里程碑式探索 [1] 合作内容与技术应用 - 双方将依托新能源车联合风控实验室 构建"科技+数据+服务"三位一体的风控体系 为行业风险减量管理提供实践经验 [1] - 双方将利用海量行业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 探索建立新能源车风险分级模型 实现风险的早识别 早预防 早管理 [1] - 通过AI风控系统 双方将开发动态风险评估工具 实时预警高风险车辆及驾驶员行为 推动新能源车险从"被动赔付"向"主动风控"转型 [1] 未来规划 - 双方将以深圳市南山区为创新基地 深化在标准制定 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合作 打造"保险科技赋能新能源物流"的"南山样板" [2] - 双方计划形成可复制 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为物流企业 司机 货主三方创造价值 为深圳南山乃至全国新能源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实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