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投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甘肃篇
联合资信· 2025-09-23 11: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甘肃省经济稳定增长但总量及人均GDP处全国下游,产业结构稳定,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在国家战略与政策助力下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4][5][8][11] - 甘肃省政府债务规模增长,但因上级补助收入支撑,债务率处全国中游,作为化债重点省份获中央政策支持,融资平台压降明显,未来将推进出清和转型升级 [4][17][20][41] - 各地级市(州)经济及财政实力分化明显,省会兰州市领先,2024年底各地级市(州)政府债务余额均增长,部分负债率和债务率上升 [4][21][31][38] - 甘肃省存续发债城投企业数量少,以地级市为主,2024年净融资额为正,融资环境改善,2025年以来短期偿债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偿债指标弱化 [4][45][47][50] 各部分总结 甘肃省经济及财政实力 甘肃省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 - 区位优势显著,资源富集,交通较发达,“十四五”规划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5000亿元,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是多民族省份 [5][6][7] - 2024年经济稳定增长,GDP为13002.9亿元排全国第27位,增速5.8%高出全国0.8个百分点,人均GDP 5.83万元排第31位,2025年1 - 6月GDP达6468.8亿元,同比增长6.3%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 [8] - 产业结构稳定呈“三二一”格局,第一产业占比偏高,二、三产业占比偏低,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文旅产业“量质双升”,省属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1] - 受益于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倡议,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专项资金支持,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兰州新区发展良好 [12][13][14][15] 甘肃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 -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全国下游,财政实力弱、自给率低,但收入稳定性强,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上级补助收入对综合财力贡献高 [17][18] - 负债率排全国靠后,债务率处全国中游,作为化债重点省份获中央化债政策支持,2024和2025年1 - 8月分别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506.00亿元和443.00亿元 [17][19][20] 甘肃省地市(州)经济及财政状况 甘肃各地级市(州)经济实力 - 经济实力分化明显,兰州市经济实力领先,金昌市和嘉峪关市人均GDP居前列,各地级市(州)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形成不同产业结构 [21][24][29] - 2024年GDP超1000亿元的有兰州市、庆阳市和酒泉市,兰州市GDP最高占比28.78%,金昌市、酒泉市和嘉峪关市GDP增速较快,甘南藏族自治州增速末位 [29] 甘肃省各地级市(州)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 - 财政实力分化,兰州市综合财政实力高,多数地级市(州)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各地级市(州)获上级补助收入规模大、贡献度高 [31][33][36] - 2024年底各地级市(州)政府债务余额增长,部分负债率和债务率上升,兰州市债务率最高为234.50%,嘉峪关市负债率最低为19.77% [38][39] - 2024年融资平台压降94户,未来将化解债务风险,推动融资平台退出转型,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化债工具争取力度 [41] 甘肃省城投企业偿债能力 城投企业概况 - 存续发债城投企业数量少,主要集中在地级市,信用级别以AA为主,2024年以来1家企业评级展望维持负面 [45][46] 城投企业发债情况 - 2024年债券发行数量和规模增长,发债企业集中在兰州市和平凉市,净融资额为正,融资环境改善,2025年以来短期偿债压力加大 [47][48][49] 城投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债务余额区域集中度高,2024年底多数企业短期偿债指标弱化,省级及兰州市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规模增加 [50][53][55] - 省级发债城投企业债务率指标表现好,兰州市及平凉市债务负担重,省级企业2027年有较大集中兑付压力 [53] 财政收入对发债城投企业债务的支持保障能力 - 2024年底各发债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 + 地方政府债务”/“综合财力”在100.00% - 350.00%之间,兰州市最高为316.26%,支持保障程度弱 [58]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5年第34期: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甘肃出台全国首个省级 PPP 存量项目方案-20250918
中诚信国际· 2025-09-18 0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财政“十四五”在增财力、稳调控、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取得突破,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十五五”将化债和发展并行推动良性循环,甘肃出台省级PPP存量项目方案,本周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发行、交易有不同表现,多家城投企业发布公告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闻点评 - 财政“十四五”成绩单:财政宏观调控实现新突破,支出结构优化,地方债务风险收敛,财税改革管理推进 [6][8] - 甘肃发布PPP存量项目方案:9月8日印发方案解决相关难题,明确三阶段目标并提出多项措施 [15][16] - 29家城投企业提前兑付本息:涉及29只债券,规模50.67亿元,以东部地区和AA级主体为主 [17][18] - 4只城投债取消发行:计划发行总规模21.0亿元,今年79只城投债推迟或取消发行,规模502.64亿元 [19]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净融资额上升,发行利率上升,利差收窄,深圳、海南发行离岸债,第二批置换仅剩400余亿待发 [20][21] - 城投债:发行规模、净融资额上升,发行利率上升,利差收窄,境外债发行3只,规模28.40亿元 [25][27]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交易情况 - 资金情况:央行净投放1961亿元,短端资金利率上行 [31] - 城投相关:无级别调整和信用风险事件,地方债交易规模上升,收益率多数上行,城投债交易规模上升,收益率均上行,AA+城投债利差走阔,10家城投主体10只债券异常交易 [31][33] 城投企业重要公告一览 - 56家城投企业公告:涉及高管、法人等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股权/资产划转等 [36]
大公国际:城投企业视角下的反内卷路径研究
大公国际· 2025-09-10 09:05
政策背景与问题表现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1] - 城投企业业务同质化集中在产业园区、文旅项目和基建工程三大领域[5] - 债务与收入严重倒挂,债务本息支出持续远超经营收入[5] - 多地城投企业非标债务违约反映债务压力加剧[5] - 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导致城投沦为"融资工具"丧失自主经营能力[6] 内卷化成因 - 要素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限制资源跨区域流动[8] - 政企角色冲突,城投承担招商引资等非市场职能[8] - 战略研判能力薄弱导致盲目跟风复制成功案例[9] - 运营能力不足致项目空置率高且收益率低[9] 反内卷路径 - 重构考核指标:转向资产盘活率、经营性收入占比、ROE等效益指标[11] - 强化债务安全考核:包括债务率、利息覆盖倍数和隐性债务化解进度[11] - 推动城投转型为城市运营商:通过特许经营获取公共服务运营权[14] - 创新融资工具:利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如产业园租金和管网收费权[14] - 跨区域合作:通过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和功能分工避免重复建设[15] - 优化中央考核机制:将水电粮等基础资源跨区域调配偏差率纳入指标[17]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5年第25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存量提质增效吉林重启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20250723
中诚信国际· 2025-07-23 08: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我国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专项债支持领域或向城市更新等领域倾斜,城投企业可参与城市更新等加快市场化转型 [7][8][9] - 吉林发行 260 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注资组建省级农商行,后续或有更多省份发行相关债券支持中小银行,各地或探索支持其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11][12] - 本周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发行及交易有不同表现,地方政府债发行及净融资额上升,城投债发行及净融资额上升但仍为负,且交易规模均有下降 [6][16][20][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闻点评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明方向,专项债支持领域或向城市更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倾斜,城投企业可参与城市更新等加快市场化转型 [7][9][10] - 吉林发行 260 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注资组建省级农商行,后续或有更多省份发行,各地或探索支持其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11][12] - 本周 18 家城投企业提前兑付债券本息,涉及 20 只债券、规模 27.04 亿元,以东部地区、AA 级主体为主 [15] - 本周无城投债取消或推迟发行 [6]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 地方政府债:发行及净融资额上升,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过半,发行利率上行、利差走阔,发行期限以 10 年期为主,贵州发行规模最大,内蒙古发行利率和利差最高 [16] - 城投债:发行及净融资额上升,发行利率下降、利差收窄,发行券种以一般中期票据为主,期限以 5 年期为主,发行人主体级别以 AA+为主,江苏发行数量最多,云南发行利率和利差最高;境外债发行 4 只、规模 44.67 亿元,加权平均发行利率 5.38% [20]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交易情况 -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 2265 亿元,短端资金利率多数上行 [23] - 中证鹏元下调广东深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2 深汕投资 MTN001”债券债项评级至 AA+ [23][24] - 本周未发生城投信用风险事件 [24] - 地方债现券交易规模下降,到期收益率多数上行;城投债交易规模下降,到期收益率多数上行,1 年、3 年、5 年期 AA+城投债利差收窄 [24] - 广义口径下 18 家城投主体 18 只债券发生 22 次异常交易,河南异常交易次数最多,广西钦州临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 钦州临海债 01”偏离度最高 [25] 城投企业重要公告一览 - 本周 86 家城投企业就高管、法人、董事、监事等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股权/资产划转,资金用途变更,累计新增借款,对外担保等发布公告 [29]
鹿鸣:既然柳州化债有序推进,为何广西自治区要这般“揭短”?
搜狐财经· 2025-07-08 08:43
地方政府债务与城投公司现状 - 柳州2024年累计化解到期债务本息超过1000亿元,减少利息支出16亿元,债务结构优化为银行贷款6.7、债券2.7、非标0.6比例 [2] - 柳州城投企业债券净融资额持续走低,存量债券规模连续3年下降 [3] - 柳州宽口径债务率达490%,城投有息债务为地区综合财力的3.39倍 [5][21] 全国债务规模与政策 -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总额14.3万亿元,计划2028年前缩减至2.3万亿元,年均消化4600亿元 [6] - 2023年末中国政府债务余额70.7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占40.74万亿元,隐性债务未纳入预算 [7] - 2024年城投债券净融资仅234.31亿元,上半年净融资为-2.08亿元,规模压缩显著 [14] 城投公司转型与挑战 - 债务置换后城投公司仍需自行支付利息,AA评级城投年利息支出从4.3亿元降至2亿元,但净利润仅5000万-8000万元 [16] - 城投公司面临收入回款断裂、新增融资叫停、项目停工等问题,导致资金循环中断 [16] - 部分城投退出平台名单后仍存在高息举债(8%-10%成本)或经营恶化现象 [20] 经济结构与化债影响 - 柳州2024年GDP增速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4.8%,土地出让收入下降63.87% [21] - 城投有息债务占GDP比例达114.1%,显示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透支效应 [22] - 政策要求城投公司转型经营性项目,退出平台需通过1年风险监测 [20] 政策文件与监管措施 - "35号文"划定12个债务重点省份,"47号文"严控新建政府项目,"14号文"扩展至19省份高债务地区 [12] - "134号文"延长化债期限至2027年,"150号文"规范退平台条件及融资限制 [12] - 2024年11月后平台公司减少4680家,占全年减少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12]
化债攻坚系列之八:从2024年财报看城投平台新变化
华创证券· 2025-07-07 13: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结合城投年报数据解答2024年城投化债成效及城投平台资产质量、利润、现金流表现问题 [2][12] - 2024年城投带息债务和债券规模增速放缓,地方债务“隐转显”效果显著,投资及筹资强度收敛 [6][8] - 城投融资结构待改善,经济大省债务压力大,城投短期偿债能力弱,政府回款待解决 [6][8] - 2025年关注融资平台退名单及转型、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涉众非标解决 [9][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城投化债成效如何 - 整体债务规模及增速变化:带息债务和城投债券规模同比小幅增长,增速大幅放缓至2019年以来最低,债务扩张态势收敛,原因包括地方政府债置换、严控新增项目、债券融资政策趋严 [3][13] - 分省份债务变化:6个重点省份带息债务规模同比下降,非重点省份除新疆、西藏外均增长;12个省份城投债券规模同比压降,江苏、天津、湖南、贵州缩量明显 [3][17][19] - 债务率变化:地方广义、显性债务率延续增长态势,显性债务率同比增速为近几年新高,符合“隐转显”思路;多数省份广义债务率同比增加,仅天津等六省压降 [3][22][25] - 融资结构变化:银行贷款和债券占比均同比下降,合计占比降2.2个百分点,融资需求或转向非标等高成本渠道;银行贷款占比下降与地方政府债置换和经营性债务置换有关 [4][27][28] - 债务期限结构变化:2024年长期债务占比小幅增加,但较2019 - 2022年仍有改善空间 [4][39] 城投三大报表透露了哪些信息 -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覆盖倍数下降,短期偿债能力减弱;存货占比稳定,规模增速下降;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占比小幅增加,规模增速下降 [5][43] - 利润表:2024年城投营业收入近六年来首次下降,与投融资环境趋紧和政府考核重点有关;净利润延续下滑趋势,同比下降24% [5][51] - 现金流量表: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利润表背离,继2023年首度转正后大幅增加,或因改善现金流结构和化债资金计入;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净流出额同比降13%;筹资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39% [5][57][60] 总结及展望 - 亮点:城投带息债务和债券规模增速放缓,地方债务“隐转显”效果显著,投资及筹资强度收敛 [6][66] - 关注点:融资结构待改善,经济大省债务压力大,城投账面资金减少,政府回款待解决 [6][67][68] - 2025年关注点:融资平台退名单及转型、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涉众非标解决 [9][68]
「十五五」规划丨城投公司如何构建大产业生态、建立大运作管理机制
搜狐财经· 2025-06-23 08:07
文章核心观点 - 城投企业需在"十五五"期间通过构建城市大产业生态和建立内外部协同机制实现转型 聚焦"大运营"时代下的战略升级与市场化运作 [1][3][28] 城投企业产业生态构建方向 - 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谋划 城市特色产业投资运营引领 城市新质生产力塑造支持三大方向 [4] - 通过"做强生态基石-构建生态体系-实现生态增值"三步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5] -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短板产业补链 优势产业延链 传统产业升链 新兴产业建链 [4] 城市建设与运营产业升级 - 从融资端向投资端转变 减少被动建设项目 转向主动包装项目和投资驱动内生式发展 [6] - 遵循"先规划后开发"原则 深度参与片区整体规划 提升土地价值和投资潜力 [6] - 基建业务由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 建立投融资 建设 运营 服务一体化体系 [6] - 采用"公益+市场"和"开发+经营"复合开发模式 通过协议拿地等方式获取低价土地 [6] 特许经营权获取与运营 - 以特许经营权获取为主抓手 重新定位经营重点为"城市资产经营" [7] - 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 引入第三方完善经营模式 提升资产经营能力和变现能力 [7] - 重点关注地产运营 园区运营 水务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 市政环卫 供热供冷 垃圾清运 园林绿化 广告传媒 物业管理 民政事业 智慧路灯 全域光伏 碳汇交易 能源事业 矿业 低空经济等业务 [8] 特许经营权获取方式 - 直接授权模式:适用于公益性较强 市场化程度较低项目如市政道路 排水设施 [9] - 竞争性程序模式:适用于市场化程度较高 具备盈利潜力项目如污水处理 垃圾焚烧 停车场 充电桩 为主流模式 [10] -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适用于投资规模大 需长期运营项目如轨道交通 综合管廊 [12] - 央企合作授权模式:适用于涉及国家战略安全或具备行业垄断资质项目如电力 石油 通信 [13] - 资产注入或划转模式:适用于基础设施 公用事业相关项目如供水 供热 [13] 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构建 - 构建"2+3+X"产业链生态体系:立足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围绕城市建设 城市运营 城市特色产业投资三大方向 [14] - 打造土地综合开发 基础设施建设 房地产开发 轨道交通 传统能源 水务环保 市政养护 康养文旅 矿业 数字经济 新能源 低空经济等X大产业 [14] - 强化资本运作 平台搭建 内部协同等生态要素 形成"城投+"生态系统 [14] 新质生产力布局领域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大领域:城市运营 城市建设 城市产业投资服务 [16] - 城市运营领域:智慧养老 智慧教育 智慧医疗平台 老旧小区改造 绿色城市转型项目 [19] - 城市建设领域:智慧交通设施 新型能源基础设施 海绵与韧性城市建设 [19] - 城市产业投资服务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如人工智能 大数据 生物医药 新能源 传统产业升级服务如数字化 智能化技术改造 [19] 产业生态赋能体系 - 通过"1+4"赋能路径实现生态增值:顶层设计聚焦3-5个核心产业赛道 四大核心赋能模块包括生态载体建设与运营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 多元资本赋能 数字化与创新生态 [20][21] - 生态载体建设与运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载体 [22] - 产业链整合与协同:通过股权投资或招商合作引入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 共建飞地园区 推动技术数据供应链共享 [22] - 多元资本赋能:设立产业引导基金 专项基金 运用REITs ABS盘活存量资产 提供供应链金融 融资担保等服务 [23][24] - 数字化与创新生态: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 整合区域产业数据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转化与人才培育 [25][26] 内外部协同机制建设 - 构建新时期政企合作关系 健全现代法人治理机制 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 实现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担风险和自驱发展 [28] - 外部政企合作机制:重构地方政府 国资委与城投企业权责界面 落实人事 资金 战略 经营自主决策权限 [29] - 明确存量债务偿还机制:通过债务置换 支付土地开发成本收益等方式支持偿还隐性债务 [30] - 建立政府项目投资平衡机制:新增公益性项目不得由城投企业垫资建设或融资 主要以代建和施工方式承接 确保一项目一平衡 [30] - 争取资产资源持续注入机制:在特许经营权政策倾斜 优先划转优质经营性资产等方面支持转型 [30] 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 - 构建现代法人治理体系:明确集团与子企业治理主体职能定位和权责边界 [31] - 完善集团管控:优化总部机构 加强对子企业战略规划 投资管理 计划运营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控 [31] - 改革收入分配机制:采用岗位价值评估工具 根据岗位职责 专业技能 绩效考核合理确定薪酬 加强绩效结果在薪酬调整 末等调整及不胜任退出等方面的联动 [31] - 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一企一策核定考核指标 建立包含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实现考核责任激励层层衔接 [31]
基于对2390家城投企业2024年年报的分析:从财务视角看化债与转型背景下的城投企业
中诚信国际· 2025-06-10 0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揽子化债”推进下城投企业化债与转型整合成效积极,2024年财报有体现,但基本面实质性改善待观察 [2] - “十五五”是城投行业发展转折期,企业要把握机遇转型,关注自身问题对转型的掣肘 [3] - 转型初期盈利能力不足、资产质量不高、存量债务规模大等问题制约转型,需关注相关风险 [5][6] 各部分总结 资产端 - 城投扩表速度低于社融增速,资产向头部集中,重点省份城投资产增速显著放缓,2024年城投总资产规模162.70万亿,增速降至5.31% [8][17] - 城投资产流动性减弱,货币资金大幅负增、应收类款项规模及占比双升,2024年货币资金规模同比下降8.65%,应收类款项同比增加8.34% [8][24] - 投资约束下基建业务受限、存货增速放缓,重点省份城投在建工程规模压降,2024年固定资产占比12.05%、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在建工程占比7.50%、同比明显下降0.37个百分点 [9][30] 负债端 - 债务规模增速放缓,重点省份城投资产负债率、有息债务规模均首度压降,2024年城投负债总规模101.13万亿,增速同比下降5.19个百分点至6.33% [10][38] - 城投债务成本略有抬升但仍处于下降通道,重点省份下降更显著但仍偏高,2024年融资成本中位数为5.16%,同比微升9BP [10][46] - 城投非标融资规模、占比“双压降”,重点省份城投债务结构明显改善,2024年非标融资规模首次下降,降幅达8.46% [11][4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五年来首次转正,重点省份城投中近八成现金流净额为正,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3.59万亿,同比增长1.06%,净额0.81万亿 [12][5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放缓,重点省份城投投资更受限但长期股权投资改善,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8.72万亿元,同比下降4.49% [12][5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承压、净额下降,重点省份城投融资更为受限,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9.98万亿元,同比增长5.27%,增速明显下降6.53个百分点 [13][61] 偿债能力 - 城投企业偿债能力持续下滑,重点省份城投面临更大偿债压力,2024年流动比率、货币资金对短债覆盖倍数、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2.41、0.30、2.72 [14][65] - 2025年5 - 12月面临到期或回售的城投债以AAA级、市县级为主,黑龙江、甘肃等重点省份到期压力较大,相关主体短期偿债能力与全部城投样本差异不大,但同比趋于弱化 [14][69] 小结及后续关注 - “十五五”是城投企业“转型攻坚期、功能重塑期、风险出清期”,要科学规划转型,平衡化债与增量业务关系 [4][75] - 转型初期盈利能力不足,关注个体信用风险演化,促进新旧业务平稳衔接 [5][76] - 资产规模增长但质量不高、流动性弱,关注政府拖欠款带来的资金占用风险 [5][77] - 存量债务规模高、付息压力大,关注存量债务处置与新增债务风险,制约企业转型发展 [6][78]
信用周观察系列:3-5年城投债如何布局?
华西证券· 2025-05-26 01: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19 - 23日利率债震荡,信用债走强,3 - 5年城投债性价比显著,可从超额利差高和收益率曲线陡峭两思路选个券;银行资本债收益率下行、利差收窄,可采取短久期下沉和大行拉久期策略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城投债:净融资持续为负,中长期限寻找收益 - 2025年5月1 - 25日城投债发行1815亿元、到期2525亿元,净融出710亿元,净融资或连续3个月为负;一级发行情绪逼近2024年高点,3 - 5年占比升至40% [28] - 5月城投债发行利率下行,1年以内、1 - 3年、3 - 5年和5年以上分别降至1.86%、2.28%、2.67%和2.44% [28] - 5月16 - 23日二级市场收益率下行、利差压缩,5Y和3Y表现好,1Y短端落后;3 - 5年成交活跃,平均成交收益率比1年和1 - 3年高30 - 50bp [31][33] 产业债:买盘情绪回暖,成交继续拉久期 - 5月1 - 25日产业债发行3710亿元、净融资664亿元,发行规模同比增120亿元、净融资同比降316亿元;综合和化工行业净融资高,均为207亿元 [36] - 发行情绪转弱,全场倍数3倍以上占比降至25%,2 - 3倍占比降至18%;发行期限向1年以内集中,3年以内发行利率下行、3年以上上行 [36] - 经纪商成交显示买盘情绪回暖,TKN占比升至76%、低估值占比升至71%;成交拉久期,5年以上成交占比升至13%、1年以内降至24% [40] 银行资本债:中长久期二级资本债表现占优 - 2025年5月19 - 23日,多家银行发行5 + 5年二级资本债,部分银行已披露发行利率 [42] - 二级市场银行资本债收益率下行1 - 9bp、利差收窄,中长久期二级资本债表现优;与中短票相比,3年中小行二级资本债表现占优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