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甘肃篇
联合资信· 2025-09-23 11: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甘肃省经济稳定增长但总量及人均GDP处全国下游,产业结构稳定,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在国家战略与政策助力下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4][5][8][11] - 甘肃省政府债务规模增长,但因上级补助收入支撑,债务率处全国中游,作为化债重点省份获中央政策支持,融资平台压降明显,未来将推进出清和转型升级 [4][17][20][41] - 各地级市(州)经济及财政实力分化明显,省会兰州市领先,2024年底各地级市(州)政府债务余额均增长,部分负债率和债务率上升 [4][21][31][38] - 甘肃省存续发债城投企业数量少,以地级市为主,2024年净融资额为正,融资环境改善,2025年以来短期偿债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偿债指标弱化 [4][45][47][50] 各部分总结 甘肃省经济及财政实力 甘肃省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 - 区位优势显著,资源富集,交通较发达,“十四五”规划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5000亿元,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是多民族省份 [5][6][7] - 2024年经济稳定增长,GDP为13002.9亿元排全国第27位,增速5.8%高出全国0.8个百分点,人均GDP 5.83万元排第31位,2025年1 - 6月GDP达6468.8亿元,同比增长6.3%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 [8] - 产业结构稳定呈“三二一”格局,第一产业占比偏高,二、三产业占比偏低,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文旅产业“量质双升”,省属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1] - 受益于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倡议,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专项资金支持,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兰州新区发展良好 [12][13][14][15] 甘肃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 -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排全国下游,财政实力弱、自给率低,但收入稳定性强,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上级补助收入对综合财力贡献高 [17][18] - 负债率排全国靠后,债务率处全国中游,作为化债重点省份获中央化债政策支持,2024和2025年1 - 8月分别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506.00亿元和443.00亿元 [17][19][20] 甘肃省地市(州)经济及财政状况 甘肃各地级市(州)经济实力 - 经济实力分化明显,兰州市经济实力领先,金昌市和嘉峪关市人均GDP居前列,各地级市(州)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形成不同产业结构 [21][24][29] - 2024年GDP超1000亿元的有兰州市、庆阳市和酒泉市,兰州市GDP最高占比28.78%,金昌市、酒泉市和嘉峪关市GDP增速较快,甘南藏族自治州增速末位 [29] 甘肃省各地级市(州)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 - 财政实力分化,兰州市综合财政实力高,多数地级市(州)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各地级市(州)获上级补助收入规模大、贡献度高 [31][33][36] - 2024年底各地级市(州)政府债务余额增长,部分负债率和债务率上升,兰州市债务率最高为234.50%,嘉峪关市负债率最低为19.77% [38][39] - 2024年融资平台压降94户,未来将化解债务风险,推动融资平台退出转型,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大化债工具争取力度 [41] 甘肃省城投企业偿债能力 城投企业概况 - 存续发债城投企业数量少,主要集中在地级市,信用级别以AA为主,2024年以来1家企业评级展望维持负面 [45][46] 城投企业发债情况 - 2024年债券发行数量和规模增长,发债企业集中在兰州市和平凉市,净融资额为正,融资环境改善,2025年以来短期偿债压力加大 [47][48][49] 城投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债务余额区域集中度高,2024年底多数企业短期偿债指标弱化,省级及兰州市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规模增加 [50][53][55] - 省级发债城投企业债务率指标表现好,兰州市及平凉市债务负担重,省级企业2027年有较大集中兑付压力 [53] 财政收入对发债城投企业债务的支持保障能力 - 2024年底各发债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 + 地方政府债务”/“综合财力”在100.00% - 350.00%之间,兰州市最高为316.26%,支持保障程度弱 [58]
一些地方专项债存偿还压力,国务院已出招
第一财经· 2025-09-23 03:39
2025.09. 23 本文字数:220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防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风险引起全国人大关注。 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公布了《关于2024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 报告》(下称《调研报告》),其中提及当前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时 称,近年来由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叠加实施专项债置换地方政府存量 隐性债务政策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政府法定债务规模增长较快。一些地方政府专项债存在偿还 压力。 一些地方还不起利息 近年来为了稳投资、防风险,专项债发行规模明显增加,专项债余额快速增长,这支持了数十万个重 大项目开工建设,助推经济平稳增长,也大幅缓释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让地方腾出更多资金用 于促发展、保民生。 根据财政部数据,2015年中国首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约0.1万亿元,而2025年这一规模已经跃升至 4.4万亿元。截至2025年7月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约35.5万亿元,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比重约 67%。 专项债是指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 ...
审计署: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能源等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揭示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1:23
人民财讯9月22日电,中共审计署党组发布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下一步, 坚决贯彻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巩固完善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相适应的审计工作运 行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审计办职能作用,加快推进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依法全面履行监督职责,立足 经济监督定位,做实研究型审计,加大科技、民生等重点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金 融、能源等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揭示力度,拓展监督广度深度。加强审计与其他监督贯通,深化审计结果 运用,推动重大问题线索及时移送、查办、反馈和报告。 ...
我国政府负债率为68.7%,低于G20、G7国家
搜狐财经· 2025-09-12 11:33
财政债务发行与成效 - 截至2024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3] - 债务置换后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 [3] - 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78万亿元 其中8000亿元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支持化债 [3] 政府债务结构与国际比较 - 截至2024年末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92.6万亿元 含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3] - 政府负债率为68.7% 显著低于G20国家平均118.2%和G7国家平均123.2%水平 [3] - 政府债务对应大量优质资产 风险安全可控 [3] 政策实施效果 - 去年四季度推出的一揽子化债举措如期落地并持续显效 [3] - 系列措施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步收敛 [3]
“持续发力”用好存量政策,保留“适时加力”空间丨温彬专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35
经济运行概况 - 7月经济运行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5%目标水平之上,受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1] - 1-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增长5.9%,均高于去年全年水平[3] -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下半年"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预计以用好存量政策为主[1] 生产端表现 - 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至5.8%,工业增加值回落1.1个百分点至5.7%[1] - 服务业相对强势与暑期假日效应带动居民出行意愿高涨有关[1] - 工业增加值回落主要受需求端拖累[1] 需求端表现 - 7月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7.2%,较6月加快1.3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2]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较1-6月放缓1.2个百分点[2] 消费细分领域 - 餐饮收入增速反弹0.2个百分点至1.1%,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0%比上月放缓1.3个百分点[2] - 以旧换新品类增速回落主要受补贴资金下达节奏与风控系统升级影响[2] 投资细分领域 - 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3.2%,较1-6月放缓1.4个百分点[2]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较1-6月放缓1.3个百分点[2]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0%,降幅较1-6月扩大0.8个百分点[2] 政策导向 - 扩内需是下半年首要工作,促消费重点转向服务消费及改善民生[3] - 投资方面要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雅下水电工程新藏铁路等集中开工[3] - 深化改革重点包括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4] 风险防范 -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4][5] -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5]
献策“十五五” | 张成刚:“十五五”要加快完善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搜狐财经· 2025-08-11 01:16
数字经济与新就业形态发展 - "十五五"时期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规模将持续扩大,成为就业主要增长点,数字经济深入发展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4] -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催生大量灵活就业机会,"一人军团"成为新创业模式,人机协作模式普及推动工作方式灵活化 [4] - 数字化零工平台不断涌现,用工匹配效率提升,从特定行业平台向综合性平台发展 [4] 灵活就业质量与平台治理 - 灵活就业质量持续提高,依托数字平台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管理制度规范化、评价体系透明化 [5] - 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收入超过传统就业者,促进劳动者持续学习与技能提升 [5] - 平台治理将更加规范,算法透明度与公平性显著提升,企业更注重合规经营与社会责任 [5] 劳动者权益保护短板 - 法律关系认定模糊,"不完全劳动关系"标准不明确,平台、用工方与劳动者权利义务边界不清 [6] - 灵活就业者社保参保成本高,吸引力不足,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制度与实际场景不符 [6] -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完善,维权成本高、周期长 [6] 权益保障体系构建方向 - 需建立多元化用工关系认定标准,实现法律保护全覆盖,制定适应新就业特点的参保政策 [7][8] - 加强灵活就业者数字技能培训,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培训体系 [8] - 优化平台治理机制,加强算法监管,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完善内外维权渠道 [8] 重点领域风险分析(房地产与地方债务) - 房地产市场风险包括房企债务压力、烂尾楼风险、市场信用分化,冲击上下游产业链与金融稳定 [11] -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财政压力显著,需平衡增量与存量风险关系 [11][12] - 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上升,流动性压力增大,私募基金存在"明股实债"与非法集资问题 [11]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措施 - 需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加强中央在公共服务领域事权,提高中央政府债务比重 [12] - 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建立全国债务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12] - 严格债务管理制度,规范举债程序与资金用途,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 [12] 海南自贸港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进入新阶段,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16]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地方政府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16] 全球物流产业变革 - 全球物流产业向综合化、数字化、绿色化、平台化方向发展,需打造创新型物流体系 [17] 绿色生产力发展 - 生态保护与生产力发展协同,鼓励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延长绿色产业链条 [18]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19]
财政部:督促地方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8
财政收支情况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同比下降2.6%,扣除特殊因素后可比增长1.2% [1][2]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亿元,同比增长2.5% [1][3] - 后几个月财政收入预计将因经济回升和特殊因素消退得到支撑,支出将平稳增长 [1][3] 税收收入分析 - 1-7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4%,主要受基数抬高和政策减收影响 [2] - 国内增值税下降5.2%,国内消费税增长5.5%(成品油、卷烟、酒产销增长) [2] -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长1.8%,个人所得税下降5.5%,出口退税同比多退1632亿元至12824亿元 [2] 财政支出结构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54亿元(+4.3%),教育支出23115亿元(+1.1%) [3] - 农林水支出13350亿元(+8.2%),城乡社区支出11589亿元(+7.2%) [3] - 科学技术支出5165亿元(+3.8%),住房保障支出4682亿元(+4.6%) [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1-7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7749亿元,重点投向市政、产业园区、交通基建等领域 [4] - 财政部将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以扩大有效投资 [4] - 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4][5]
保民生促投资防风险 财政政策积极有为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21:09
财政政策发力方向 - 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精准发力,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民生保障,包括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发放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等 [1] - 上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三大民生类支出增速分别达到9.2%、5.9%、4.3%,均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的增速 [2] - 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支持扩大内需,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出台实施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2] 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 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支持地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3] - 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3] - 截至7月末新增专项债已发行2.7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63%,预计到三季度末全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有望达到88% [3] - 将按计划如期完成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 [3] 地方债务化解 - 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于当年发行完毕,2025年上半年全部使用完毕 [4] - 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截至6月末已发行1.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90%,已使用1.44万亿元 [4]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4] - 需逐步、分批推动融资平台退出,并要求融资平台剥离地方政府融资职能,实现业务的市场化转型 [5]
中原期货晨会纪要-20250731
中原期货· 2025-07-31 02: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7月31日的商品市场进行跟踪,涵盖宏观指标、主力合约等多方面数据,同时梳理宏观要闻,并对农产品、能源化工、工业金属、期权金融等主要品种给出晨会观点,为投资者提供市场动态及投资参考[2][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商品指数每日市场跟踪 - 宏观指标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恒生指数、SHIBOR隔夜、美元指数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上涨,美元兑人民币(CFETS)持平[2] - 主力合约方面,COMEX黄金、LME铝、CBOT玉米、NYMEX原油、ICE布油等上涨,COMEX白银、LME铜、LME锌等下跌[2] - 国内金属方面,铁矿石、热轧卷板等部分品种上涨,黄金、白银、铜等多数品种下跌[2] - 化工品种方面,沥青、原油、燃油、PX、LPG等上涨,焦煤、焦炭、天然橡胶等下跌[5] - 农产品方面,白砂糖、黄玉米、玉米淀粉、棉纱等上涨,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等下跌[5] 宏观要闻 -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落实财政和货币政策等[8] - 国新办安排育儿补贴资金预算,8月31日前各地开放申领[8]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9] - 外交和商务部长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强调稳定中美经贸关系[9] - 上海住建委将制订城市更新行动方案[9] - 部分焦企决定上调焦炭价格[10]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控制新增产能,治理无序竞争[10] 主要品种晨会观点 农产品 - 花生市场供需双弱,短期偏强震荡但不改下跌趋势[12] - 油脂市场成交清淡,基差基本稳定,近期预计震荡[12] - 白糖市场内强外弱,8月加工糖到港或施压,建议观望[12] - 玉米市场供需双弱,建议区间操作[12] - 棉花市场预计偏弱运行,建议逢高偏空[13] - 生猪市场供大于求,预计区间震荡[13] - 鸡蛋市场现货稳定,期货修复基差,08合约回避多单[14] 能源化工 - 烧碱下方支撑强,关注9 - 11反套[16] - 尿素市场价格持稳,关注1720 - 1800元/吨区间[16][18] 工业金属 - 铜价近期或调整,铝价短期高位震荡[18] - 氧化铝盘面或偏强运行,警惕宏观情绪影响[18] - 螺纹钢和热卷盘面承压,关注支撑位[18] - 铁合金按区间震荡思路操作,产业卖保注意资金控制[19] - 双焦震荡调整[19] - 碳酸锂建议观望,反弹至压力位可试空[19] 期权金融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行业板块涨少跌多[19] - 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0股指期货及期权有不同表现,投资者关注套利和波动率机会[19][21]
建信期货铁矿石日评-20250731
建信期货· 2025-07-31 0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现阶段盘面价格走势主要受宏观情绪影响,政治局预期落地,反内卷炒作情绪或退潮,叠加中美谈判遇阻,矿价上方承压,但钢厂高产为矿价提供支撑,预计短期矿价高位盘整,关注中美第三轮谈判结果 [12]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 7月30日,铁矿石期货主力2509合约震荡偏弱,高开后震荡回落,收报789.0元/吨,跌0.44% [7] - 7月30日,主要铁矿石外盘报价环比下调0.5 - 1美元/吨,青岛港主要品位铁矿石价格下调5 - 10元/吨;铁矿石2509合约日线KDJ指标下行,MACD指标死叉 [9] -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提及多项改革和风险防范措施,反内卷无细化措施,肯定了思路与进程;中美第三次谈判波折,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10][11] - 上周澳洲发运量回升,巴西发运持平,总体发运量修复,澳巴19港周发运量2700万吨左右;上周到港量回落至2240.5万吨,后续或震荡,8月中旬左右回升;需求端,下游钢材需求季节性回落,铁水产量小幅回落但仍处240万吨以上,钢企盈利率上行,减产进程预计缓慢,支撑矿价 [11] 行业要闻 - 7月23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多项要点 [13] - 7月30日,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市场委员会会议认为焦炭市场应提价,自7月31日零时起,捣固湿熄焦、捣固干熄焦、顶装焦价格分别上调50元/吨、55元/吨、75元/吨 [14] -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决定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涉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防范风险等方面 [14] 数据概览 - 报告展示了青岛港铁矿石价格、价差、基差,巴西与澳洲发货量,港口到货量,国内矿山产能利用率,港口成交量,钢厂库存可用天数,进口矿烧结粉矿库存,港口库存与疏港量,钢厂铁水成本,高炉与电炉开工率及产能利用率,全国日均铁水产量,钢材五大品种表观消费量、周产量、钢厂库存等数据图表 [20][23][24][27][29][34][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