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

搜索文档
独家!14家理财公司8月规模增超2800亿,现金类占比创年内新低
券商中国· 2025-09-11 01:19
银行理财公司规模增长 - 8月前14家主要银行理财公司中有12家实现存续余额净增长 管理规模合计增长约2857亿元 总规模达25.02万亿元 [1][2] - 8月规模增量较7月增量(约1.8万亿元)明显缩窄 [2] - 行业整体规模或已突破33万亿元 [2] 规模扩张驱动因素 - 零售端"固收+"产品通过5%~10%仓位配置指数增强及量化中性策略 实现2.5%~3.0%业绩比较基准 研发积极性显著高于纯债类产品 [3] - 企业理财需求因利率下行和汇率升值而增长 企业将美元存款换汇后转向人民币理财 对公产品以R1/R2风险等级为主 [3] 产品结构变化 - 14家理财公司现金类产品余额约5.95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超2965亿元 [3] - 现金类产品在总规模中占比约23.78% 较1月末27%下降超3个百分点 创年内新低 [3]
平安理财:打造“工业化+平台化”投资管理模式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20:18
行业规模与挑战 - 银行理财行业规模超30万亿元 面临同质化挑战[1]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全国共有194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 存续理财产品4.18万只[1] - 行业需提供兼顾流动性 稳定性和收益性的解决方案[1] 平安理财战略转型 - 公司从拼规模转向拼效能拼质量 实践工业化平台化投资管理模式[1][2] - 投资流程模块化 底层资产分为信用债 存单 REITs等策略模块[1] - 建立动态风险预算模型 实时监控产品波动率和回撤幅度[2] - 与海外资管巨头策略工厂理念一致 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2] 产品体系创新 - 推出安+心稳致远产品品牌体系 包含四大风险收益阶梯系列[3] - 安心系列锚定现金管理类资产 安稳系列为纯固收产品[3] - 安致系列为固收+产品配置红利转债REITs 安远系列为混合类产品[3] - 固收+产品采用自动风险再平衡机制 根据市场高位调整仓位[3] 银理协同升级 - 平安银行与平安理财深化业务协同 实现资产与财富管理职能融合[4] - 平安银行打造五大核心服务优势 包括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独特价值[4][5] - 组建超5000人专业财富管理队伍 配备400余人总行专家团队[5] - 通过口袋银行App提供极简购买流程和一站式智能交易体验[5] 市场环境与定位 - 低利率环境下 银行理财承接部分储蓄转出资金 稳健型产品需求明显[3] - 平安银行战略目标成为有特色的专业零售银行 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5] - 理财风险收益特征注定低波动但不等于低价值 核心在于资产配置[1][3]
金价再创新高 黄金理财借势“升温”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0 07:09
黄金价格表现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650美元/盎司 最高触及3659.1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1] 银行理财产品动态 - 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发行挂钩黄金理财产品 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1] - 招银理财9月2日成立"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固收类理财计划" 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 [1] - 光大理财9月4日进入"阳光青臻盈7期(黄金挂钩策略)固定收益类"产品募集阶段 [1] - 渤银理财、浙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今年已先后推出挂钩黄金产品 [1] - 市场上名称含"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共47只 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16只 [2] 产品结构特征 - 挂钩黄金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类:"固收+黄金"配置固收资产和黄金类资产 以及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理财产品投资黄金相关衍生品 [2] - 参与黄金理财业务的理财子公司数量较少 已发行产品规模相对有限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黄金价格创新高凸显地缘动荡和全球降息预期下的避险价值与配置吸引力 [1] - 固收类资产收益持续承压 银行理财通过"固收+黄金"等策略增强产品竞争力 [1] - 黄金配置需求上升 投资者愈发看重避险属性和风险对冲功能 [2] - 保险投资黄金试点政策放开 政策进一步支持 [2] 未来发展趋势 - 预计更多理财子公司将入局黄金理财领域 探索更多黄金配置策略 [2]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去美元化"属性使其成为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下的重要资产 [3] - 银行理财子公司需确保产品设计符合监管要求 明确风险等级和收益预期 [3] 投资策略建议 - "固收+黄金"适合稳健型人群 结构化产品适合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 [4] - 投资者需关注底层资产与收益结构 以及管理费、封闭期等细节 [4] - 黄金宜作为居民资产长期配置的一部分 而非短期博取收益的工具 [4]
金价再创新高!黄金理财借势“升温”
金融时报· 2025-09-10 07:03
黄金价格走势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650美元/盎司并触及3659.10美元/盎司历史新高 [1] 银行理财产品动态 - 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且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1] - 招银理财成立"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固收类理财计划"挂钩SGE黄金9999标的 [1] - 光大理财"阳光青臻盈7期(黄金挂钩策略)固定收益类"产品进入募集阶段 [1] - 渤银理财、浙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公司年内已推出挂钩黄金理财产品 [1] - 名称含"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共47只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16只 [2] 产品结构特征 - 黄金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固收+黄金"资产配置型及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衍生品类 [2] - 当前参与黄金理财业务的理财子公司数量较少且产品规模相对有限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黄金在地缘动荡和全球降息预期背景下凸显避险价值与配置吸引力 [1] - 固收类资产收益持续承压推动银行理财通过"固收+黄金"策略增强竞争力 [1] - 保险投资黄金试点政策放开预计将吸引更多理财子公司入局该领域 [2] 资产配置逻辑 - 黄金具有避险资产、抗通胀工具及"去美元化"属性的长期配置价值 [3] - 银行理财子公司需确保产品设计符合监管要求并明确风险等级与收益预期 [3] - 需通过合理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工具降低黄金价格波动对投资者的影响 [3] 投资者适配性 - "固收+黄金"产品适合稳健型人群而结构化产品适合风险承受力较强投资者 [4] - 投资者需关注产品底层资产、收益结构、管理费及封闭期等细节 [4]
金价持续走高 银行理财子公司借势发力黄金理财
证券日报· 2025-09-08 03:03
黄金价格走势 - 伦敦金现价格突破3500美元关键点位 盘中一度达3552.701美元/盎司 [1] - 国际金价延续上行态势 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并多次刷新历史纪录 [4] 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动态 - 理财子公司密集发行挂钩黄金理财产品 9月以来新增3只存续产品 [1][2] - 招银理财"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于9月2日成立 挂钩SGE黄金9999标的 [2] - 光大理财"阳光青臻盈7期"进入募集阶段 采用固定收益类黄金挂钩策略 [2] - 渤银理财 浙银理财 民生理财等多家机构年内相继推出黄金理财产品 [2] - 全市场名称含"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共47只 其中理财子公司存续16只 [2] 产品结构与运作模式 - 黄金理财产品主要采用封闭运作模式 投资类型以固收类为主 [2] - "固收+黄金"类产品在固收资产基础上配置部分黄金类资产 [2] - 挂钩黄金标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主要投资黄金相关衍生品 [2] 市场参与现状 - 参与黄金理财业务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数量较少 产品规模相对有限 [3] - 除光大理财2020-2021年存续1只 民生理财2024年存续1只外 其余存续产品均为今年发行 [2] 发展驱动因素 - 国际金价上行使黄金类理财收益更优 满足投资者配置需求 [1] - 固收类资产收益下行 黄金可优化组合收益并增强抗风险能力 [1] - 市场对稳健收益产品需求增加 黄金投资价值凸显 [1] - 地缘风险导致避险需求持续存在 全球央行黄金配置意愿较强 [4] - 市场降息预期持续推动金价中长期处于震荡上行通道 [4] 未来发展趋势 - 保险投资黄金试点政策放开将推动更多理财子公司探索黄金配置策略 [3] - 理财子公司需开发差异化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 [3][4] - 预计将出现更多黄金配置策略 重点关注避险属性和风险对冲功能 [3]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专注绝对收益 不盲目追逐市场热度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8:3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受市场环境和资产收益中枢下行影响 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增强收益的核心方案 [1] - 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庞大 截至6月末存续产品达4.18万只 但同质化现象显著 [1] - 同质化主要体现在投资策略和底层资产趋同 绝大多数产品扎堆"固收+"策略 [1] - 产品风险与收益特征雷同 导致客户面临选择困难 [1] 公司战略定位 - 平安理财目标追求绝对收益 为客户提供稳健之上更好的体验 [1] - 公司不盲目追逐市场热度 坚持稳健开展大类资产配置基调 [1] - 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组合为客户带来长期可持续投资回报 [1] - 产品以R1 R2级低风险和中低风险为主 R3级中风险产品仍在探索过程中 [3] 平台化+工业化模式 - 平台化指理财公司转型为开放式平台 既可提供自营产品也可代销其他顶尖资管机构产品 [2] - 工业化将产品制造和投资流程系统化高效化 解决风险收益特征一致性和决策效率问题 [2] - 通过专业化分工 下层团队负责信用存单及REITs等细分策略 上层投资经理专注资产配置 [2] - 该模式旨在控制理财产品组合波动与回撤 避免主观择时依赖 [4] 资产配置策略 - 权益类资产配置以ETF为主 直投个股规模相对较小 [3] - 固收+策略产品为主流 底层配置债券存单等资产 增强部分配置红利转债黄金REITs等多类资产 [3] - 固收+产品中权益资产占比通常控制在5%至15% 并通过量化策略动态再平衡 [4] - 理财公司积极探索权益投研 近期有公司开展港股打新和北交所打新以拓宽收益来源 [3] 产品发展方向 - 在低利率环境下 R3级理财产品应是理财公司重点发展方向 [5] - 该类产品能帮助客户实现多资产多策略混合配置 达到财富增值和分散风险目的 [5]
“存款搬家潮”下,有理财公司规模增近5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7 15:29
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 [2] - 二季度市场回暖一季度规模曾出现下降 [2] -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单月新增2.14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2] 理财公司业绩分化 - 24家披露数据的理财公司合计净利润156.67亿元多数保持增长但部分承压 [2][3] - 招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光大理财6家净利润超10亿元招银理财以13.64亿元居首但同比下降5.74% [3] - 6家理财公司净利润不足2亿元体量与头部差距拉大 [3] - 浦银理财净利润9.25亿元同比增超70%渤银理财渝农商理财华夏理财同比分别增37.35% 28.26% 21.73% [3] - 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净利润同比增22.23% 13.66% 14.42% [3] - 平安理财净利润7亿元同比下滑41.28%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浙银理财等也出现下滑 [5] 行业分化原因分析 - 存款利率下行促使居民储蓄资金向净值型理财转移 [4] - 理财公司通过加大权益资产配置优化固收+策略提升收益 [4] - 客户基础扩大和代销网络延伸推动管理规模和收入增长 [4] - 规模效应存在天花板管理费率下调压缩收入空间 [5] - 资源禀赋和投研能力强的头部机构挤压中小机构生存空间 [5] - 净值化转型下投资者价格敏感度提升债市波动通过净值下跌-赎回-被动减持链条冲击规模 [8] - 产品结构单一负债不稳固的机构在赎回压力下陷入被动 [8] 理财公司规模格局 - 截至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2.79万只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较年初增4.44%同比增12.98%占全市场89.61% [6] - 招银理财规模2.46万亿元领跑兴银理财信银理财也超2万亿元 [6] - 中银理财浦银理财平安理财民生理财建信理财华夏理财光大理财7家规模超万亿元 [6] - 法巴农银理财规模75.69亿元同比增近5倍高盛工银理财95.51亿元同比增364%贝莱德建信理财120.78亿元同比增200% [6] - 汇华理财规模同比缩水23.46%青银理财规模1894.80亿元同比下降约8% [7] - 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降至6.74万亿元较去年底减少逾5000亿元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约1.35%较6月末继续走低 [7] 产品策略与市场机会 - 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公司需通过分层设计匹配客户需求推出低波稳健型产品承接存款迁移资金 [10] - 在固收优势基础上适度布局权益市场实现稳健打底+弹性增厚组合 [10] - 开发存款替代型与收益增强型产品提升投研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 [10] - 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仅0.07万亿元占比偏低因客群风险偏好有限及宏观经济复苏不确定性 [10] - 理财公司可加大固收+与含权产品布局信银理财含权产品存续规模2070.80亿元较上年末增185.79亿元占比从9.68%提升至9.83% [11] - 黄金成为关注新方向因美元走弱及全球风险事件频发金价持续攀升瑞银上调2026年金价预测上看3700美元/盎司 [11] - 央行增持和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下降为黄金提供长期支撑但短期内高位震荡不宜盲目追高 [11]
“存款搬家潮”下,有理财公司规模增近5倍
第一财经· 2025-09-07 15:18
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2.38% [4] - 一季度规模下降 二季度开始回暖 权益市场上证指数报3812.51点 [4] -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单月新增2.14万亿元 创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 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4] 理财公司盈利分化 - 24家理财公司合计净利润156.67亿元 头部与尾部机构差距拉大 [4][6] - 6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招银理财13.64亿元(同比下降5.74%)、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光大理财 [6] - 浦银理财净利润9.25亿元同比增超70% 渤银理财增37.35% 渝农商理财增28.26% 华夏理财增21.73% [6] - 平安理财净利润7亿元同比下滑41.28% 杭银理财、浙银理财等出现下滑 [8] 规模分化与外资崛起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 较年初增4.44% 同比增12.98% 占全市场89.61% [10] - 招银理财规模2.46万亿元领跑 兴银理财、信银理财(首次)跻身2万亿俱乐部 [10] - 外资理财公司规模激增:法巴农银理财75.69亿元(同比近5倍)、高盛工银理财95.51亿元(增364%)、贝莱德建信理财120.78亿元(增200%) [10] - 汇华理财规模缩水23.46% 青银理财规模1894.80亿元同比下降8% [11] 产品结构与市场挑战 - 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降至6.74万亿元 较去年底减少超5000亿元 平均收益率1.35% [12] - 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仅0.07万亿元 占比偏低 [15] - 信银理财含权产品规模2070.80亿元 较上年末增185.79亿元 占比从9.68%升至9.83% [15] - 净值化转型导致投资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债市波动引发"净值下跌-赎回-被动减持"负反馈 [12] 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 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公司需分层设计产品:低波稳健型承接存款迁移 固收+权益增厚收益 [14] - 黄金成为新配置方向 瑞银上调2026年金价预测至3700美元/盎司 [15] - 头部机构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负债渠道和对冲工具缓解市场波动 [12] - 尾部机构因产品单一、负债不稳陷入恶性循环 [12]
银行理财子公司,近七成公司净利润增速为正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13:48
随着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的披露,银行理财子公司(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陆续揭 晓。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末,管理规模超过"万亿"的理财子公司共有13家,其中华夏理财在今年上 半年成功挤入"万亿俱乐部"。 同时,在净利润方面,在已经披露业绩的22家理财子公司中,有15家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增速为正,占比近 七成,同时实现净利润同比"双位数"增长的理财子公司有9家。 理财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提升 在经历去年理财产品"赎回潮"后,今年上半年,理财子公司的管理规模持续提升,产品管理规模呈进一步 扩张态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有13家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元,同时2家理财子公司管理 规模迈入"2万亿俱乐部",两个维度家数均较年初各增加1家。 具体来看,华夏理财在今年上半年管理规模成功突破1万亿元,较年初增速为36.31%,也成为上半年管理 规模增速最快的公司;兴银理财管理规模则迈入2万亿元。 | 农银理财 | 15, 295. 06 | -16.11% | | --- | --- | --- | | 宁银理财 | 4.651.80 | 33.18% | | 建信理财 | ...
银行理财子公司,近七成公司净利润增速为正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13:42
【 导读 】近七成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增速为正,管理规模持续提升 中国基金报记者 嘉合 | 发行机构 | 2025年年中规模(亿元) | 较年初变化 | | --- | --- | --- | | | | 7.67% | | 兴银理财 | 20, 644. 86 | | | 信银理财 | 18, 632. 92 | 7.86% | | 招银理财 | 22, 165. 05 | 1.34% | | 平安理财 | 10, 971. 86 | -0.14% | | 光大理财 | 15, 153. 53 | 15.27% | | 浦银理财 | 12, 533. 96 | 25.24% | | 交银理财 | 16, 577. 02 | 7.82% | | 华夏理财 | 10, 467. 73 | 36.31% | | 民生理财 | 11, 298. 04 | 11.23% | | 中银理财 | 14, 338. 32 | -7.06% | | 中邮理财 | 8, 916. 58 | 28.77% | | 工银理财 | 18, 188. 05 | -3.67% | | 农银理财 | 15, 295. 06 | -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