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类理财产品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子权益投资加码,年内调研“硬科技”超2000次
第一财经· 2025-09-28 13:01
权益类产品发行显著升温。 2025年开年至今,理财子公司在权益市场的动作越发频繁。一方面,调研上市公司次数激增,年内已累计超过2000次,重点聚焦于创业板与科创板等"新质 生产力"板块;另一方面,权益类及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调研与发行的双重升温,反映出银行理财在主动管理与权益投资方向上的战略性调整,也与宏观环境、政策导向以及客户需求变化密切相 关。未来,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和资金环境改善,理财公司在权益投资的角色将更加活跃,权益类理财产品也将成为银行理财转型的重要抓手。 "硬科技"成调研重点 2025年1月至今,理财公司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关注度持续升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底,理财公司年内对A股上市公司开展的现场与电话会议调研 次数已超2100次。这一规模相比往年显著增长。 从板块分布看,创业板与科创板是调研重点,合计占比接近一半。其中,创业板调研422次,科创板调研452次;上证主板与深证主板合计827次(其中上证 主板341次、深证主板486次),北交所相对有限,仅40次。 | 序号 | | | | | | 调研个股数 | | | | | | 关注度最高的前三个个股 | | ...
“9·24”一周年资管变局:股债历经四阶段 权益投资偏好切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3:19
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宣布了涵盖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引导 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立刻引爆市场行情。 一组数据的对比或许更为直观。 Wind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前一年,上证指数增幅为-8.6%,深证成指增幅为-17.12%,恒生指数增 幅为5.22%;科创100指数增幅为-33.04%。2024年9月24日后的一年,上证指数增幅为40.19%,深证成 指增幅为65.23%,恒生指数增幅为45.33%;科创100指数增幅为121.85%。 受股指增长的提振,成交额也均实现翻倍。2024年9月24日前一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恒生指数、 科创100的成交额分别为82.09万亿元、107.13万亿元、25.25万亿元、3.04万亿元;而一年之后的成交额 分别为165.91万亿元、240.29万亿元、59.49万亿元、8.07万亿元。 一年前的9月24日是A股市场的关键转折点。 最后一段是7月中下旬以后,即股票市场3500点一直到现到3800点之前。而这一阶段又表现出了明显的 股债跷跷板效应。原因是,突破3500点这一关键点位之后,市场开始相信牛市已经再次开启, ...
“924”一周年资管变局:股债历经四阶段 权益投资偏好切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5:22
一年前的9月24日是A股市场的关键转折点。 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宣布了涵盖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立刻引爆市 场行情。 一组数据的对比或许更为直观。 拉长时间来看,2024年以来,债券市场整体呈现牛市行情,收益率一路震荡下行,但也会有阶段性的波动变化,需要固收投资人员密切关注,及时调整策略 和仓位。具体来看,1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4年12月23日降至本轮低点0.9307%,创2009年6月3日以来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5年2月7日降至 1.5958%,刷新历史新低。随后在今年2月到5月,债券收益率经历了上行、回落、反弹等变化。 一位资管行业的资深人士将9·24 后的股债变化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9·24 到今年春节之前。这段时间的主要交易逻辑就是9·24一系列政策之后,股票市场大幅调整,保持高位震荡;而债券市场则是年底冲行情和资 金面宽松背景下,机构抢券的逻辑。因此,从2024年9月1日到春节之前,股票市场高位震荡,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 Wind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前一年,上证指数增幅为-8.6%,深证成指增幅 ...
权益市场回暖提升混合类理财产品收益
证券日报· 2025-09-19 15:43
目前市场上至少有20只混合类理财产品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超10% 近期,多只以权益类资产作为重要配置方向的混合类理财产品业绩表现亮眼。《证券日报》记者注意 到,有多只混合类理财产品自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超过10%。 目前,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混合类理财产品展现出较强的收益能力。例如,民生理财发行的"民生理 财银竹混合灵动A股机遇理财产品"近3个月(6月19日至9月17日)区间涨幅达11.21%,年化收益率为 45.46%。在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封闭期内,持有期间绝对收益目标为20%;封闭期结束后为4%-8%(成 立以来年化)。 此外,记者据法询金融理财网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至少有20只混合类理财产品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超10%。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混合类理财产品表现较好的原因 有三点:一是权益市场回暖显著提升了产品收益弹性;二是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债 券资产提供稳定票息收益,同时借助权益资产捕捉市场机会,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风险;三是产品设计 上采用封闭期或最短持有期机制,有利于管理人在市场波动中把握中长期投资机会,避免短期频繁申赎 带来的干扰。 "在 ...
8月报:权益类理财迎来扩容,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达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0:08
本课题组成员: 研究员:黄桂煊 薛茹云 陈子卉 数据分析师:张稆方 数据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南财理财通 编者按:《机警理财日报》作为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的金牌理财专栏,目前细分了 现金、纯固收、固收+期权、固收+权益、混合、权益、衍生品七大类,已实现对银行理财市场的每日 追踪。为了进一步反映银行理财行业发展现状,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特开设银行理财月报独家专题,力求 及时准确研判理财行业趋势、洞悉理财产品表现,以期为银行理财行业转型发展带来参考价值。 本期,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发布8月份银行理财行业运作报告,对理财产品破净情况、新发情况、到期情 况和存续情况进行分析。 摘要: 存续情况:权益类理财产品为今年前8个月表现最好的理财产品,前8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 13.39%。混合类理财今年前8个月的平均净值涨幅为3.36%,而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仅 1.68%。从稳健性来看,固收产品依旧有优势,前8个月平均最大回撤仅0.2%,而权益类理财的平均最 大回撤达到9.66%,混合类理财平均最大回撤为1.32%。 破净情况: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32家理财公司共有2942 ...
银行在售混合类理财产品哪家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0:03
为提供有效的选品参考,榜单展示了产品近一月、近三月及近六月的年化业绩,并按照近三月年化收益 率进行排序,以此反映其在近期市场波动中的多维度收益表现。 近期权益市场表现向好,带动理财公司发行的混合类理财产品收益水涨船高。本期,课题组重点关注理 财公司发行的混合类产品,以混合类产品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从代销渠道为投资者优选出在售的相关产 品。 (原标题:银行在售混合类理财产品哪家强?) 编者按:当前银行理财货架产品琳琅满目,诸如 " 增强 "" 稳健 "" 均衡 " 等名称相近、特征模糊的产品层 出不穷,投资者应如何甄别与选择?为降低投资者的选择成本,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从代销机构角度入 手,每周一聚焦各渠道在售的理财产品,搜罗其中业绩表现优异者,并发布本周的代销产品业绩榜单。 该榜单的筛选主要依据两大标准:一是产品类型,前期重点关注纯固收、 " 固收 +" 和混合类这三类主力 产品;二是业绩稳定性,要求产品成立至少满 3 个月,以保证有足够的业绩积累。理财产品样本选取人 民币公募理财。 注:代销机构选取六家国有银行, 12 家大型股份制银行, 2024 年末资产规模在 2 万亿元以上的城商行,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百 ...
前博时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确认加盟汇华理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4:56
核心人事任命 - 前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年金投资部总经理杨帆将担任汇华理财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任命需完成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后生效 [1] - 杨帆是近年来从头部公募加盟理财公司级别最高、资历最深的高管 曾管理博时基金企业年金规模达539.63亿元 并曾在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专攻绝对收益权益投资 [1] 公司背景与规模 - 汇华理财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 由法国东方汇理资管与中银理财于2020年9月合作设立 [1] - 公司管理规模超280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80% [1] 投资策略与产品表现 - 公司倡导全球多元大类资产配置 2024年推出"全球领航"产品体系 强调全球多资产配置和绝对收益 [2] - 混合类理财产品近1年年化收益率在26家理财公司和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 [2] - 权益投资采用大类资产配置先行+自下而上选股模式 契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 [2] 人才与团队建设 - 投研团队持续扩充 引入理财公司、年金、险资领域擅长大类配置和绝对收益的人才 [3] - 团队兼具本土市场经验与全球视野 覆盖跨境投资、衍生品、固收、权益等多领域 [3] 渠道拓展与市场认可 - 公司为第一家开拓行外国有行、股份行渠道的合资理财公司 [3] - 已覆盖中行、交行、兴业银行、百信银行、九江银行、渣打银行等渠道 行外代销规模占比约20%且快速增长 [3]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A股市场走强背景下 含权理财产品迎来配置机遇 权益投资成为理财公司重点发力方向 [4] - 杨帆加盟将强化公司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深化年金"固收+"管理经验在含权产品中的应用 [4]
股债“跷跷板”再现,约一成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告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0:39
市场回顾 - 债市超预期回调 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 DR007加权均价1.48%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75% [2] - A股主要指数强势拉升 创业板指周涨幅8.58% 科创50指数涨5.53% 深证成指涨4.55% [2] - 通信 电子 非银金融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全市场理财综合破净率0.56% 存续公募理财产品25,210只中141只累计净值低于1 [3] - 权益类理财破净率35.71% 混合类破净率4.8% 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0.28% [3] - 1-2年期限产品破净率0.71% 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0.57% [3] 新发产品情况 - 32家理财公司上周发行433只理财产品 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 [4] - 光大理财发行39只 兴银理财发行30只 信银理财发行29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 封闭式净值型 固收类公募型为主 混合类产品仅4只占比1.8% [7] 产品定价特征 - 1-2年及2-3年期限产品定价跌至2.80%以下 1月以内期限产品定价重回2%以下 [7] - 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显著回升至2.55% 但仍低于6-12月等期限产品定价水平 [7] 创新产品策略 - 兴银理财发行固收增强产品"丰利兴动睿享3M持有期目标红3号" 采用量化波动生息策略 [9] - 产品风险等级三级 最低持有期90天 业绩比较基准包含75%债券指数与20%权益指数 [9] - 募集规模1.45亿元 通过权益资产波段交易积累收益 [9] 收益表现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0.0511% 混合类0.2075% 权益类1.354% [10] - 3年以上期限固收产品周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达0.0794% 1月以内最低为0.0363% [10] - 人民币现金类理财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1.338% 美元类3.924% 澳元类2.87% [14] 负收益分布 - 9.94%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为负 固收类负收益占比10.22% [14] - 混合类负收益占比5.2% 权益类负收益占比16.22% [14] - 3年以上期限产品负收益占比最高达25.95% 1月以内期限最低为6.83% [14] 规模增长 - 2025年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16] - 增长主因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引发的再配置 以及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 [16] - 现金类贡献较低 "固收+"成为黑马 非银存款增量中配置存款规模预计超8000亿 [16] 主题产品发展 - 上周新发16款ESG主题理财产品 中银理财 信银理财 工银理财等多家机构均有布局 [17] - 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 绿色 科创等主题理财产品加速扩容 [17]
“账本”陆续亮相,有理财公司规模缩水超2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7 05:56
理财公司规模变动 - 13家理财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 其中8家规模增长 4家下滑 [1] - 法巴农银理财以64.83%涨幅领跑 存续规模达487.22亿元 恒丰理财以25.08%涨幅居第二 [2][3] - 光大理财 华夏理财 苏银理财实现千亿级绝对规模增长 光大理财规模达17870.56亿元 涨幅11.73% [2][3] - 农银理财规模缩水2163亿元 降幅10.98% 青银理财 平安理财 广银理财亦出现下滑 [1][2][3] - 浙银理财为年初新开业公司 首次披露数据 存续规模101.73亿元 [2][3] 产品结构特征 - 行业呈现公募集中化与固收主导特征 多数公司公募产品占比超90% [1][4] - 浙银理财公募产品占比95.86% 广银理财公募占比90.96% [4] - 除光大理财 农银理财外 其余公司固收类产品占比均超99% 法巴农银理财 浙银理财产品全为固收类 [4] - 全市场固收类产品规模29.81万亿元 占比97.20% 混合类产品仅占2.51% [5] - 多数公司混合类产品规模大幅下滑 青银理财 上银理财 杭银理财 苏银理财降幅超50% [5]
固收理财近一周收益回暖,两家理财公司试水线下打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30
市场回顾 - 债市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 DR007加权均价1.42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9% [2] - A股主要指数收涨 中证1000指数周涨幅2.51% 上证指数涨2.11% 中证500指数涨1.78% [2] - 国防军工 有色金属 机械设备板块周涨幅居前 [2] 产品破净情况 - 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0.72% 存续公募理财产品25003只 破净产品179只 [3] - 权益类理财破净率38.1% 混合类破净率5.46% 固定收益类破净率0.4% [3] - 1-2年期限产品破净率0.9% 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1.12% [3] 新产品发行 - 31家理财公司上周发行443只理财产品 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 [4] - 兴银理财和华夏理财各发行36只 光大理财发行32只 [4] - 新发产品以R2风险等级 封闭式净值型 固收类公募为主 混合类产品8只占比1.8% [6] - 2-3年期限产品定价上涨24个基点至2.86% 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下滑36个基点至2.15% [6] 产品收益表现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0.0718% 混合类0.091% 权益类0.8529% [8] - 3年以上期限固收产品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达0.1075% 1个月以内期限最低为0.0579% [8] - 人民币现金类公募理财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1.364% 美元类3.91% 澳元类2.83% [12] - 近一周负收益产品占比5.19% 固收类负收益占比4.02% 混合类23.3% 权益类33.33% [12] - 2-3年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高达7.91% 1个月以内期限最低为0.66% [12] 行业动态 - 线下打新开闸近半年仅2家理财子公司尝试 光大理财和宁银理财参与 [14] - 宁银理财多只产品入围申购 两只产品各获配6557股新股 初步获配4.3万元 [14] - 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69家城农商行资管规模13527.49亿元 较2024年底压降7.75% [15] - 36家城农商行理财产品规模下降幅度超10% 42家压降超过5% [15] - 城商行理财子规模显著增长 宁银理财规模超6000亿元 较年初增长25%以上 [16] - 部分国有行理财子规模撤退 工银理财下滑约1800亿 农银理财降2200亿 建信理财降2000亿以上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