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游戏

搜索文档
科艺融合,释放文化“西”引力——解锁西湖区文化“出圈”密码
杭州日报· 2025-06-03 02:56
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 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通过"文化+科技"融合提供新潮体验,包括云家汪汪队机器狗巡逻、宇树机器人热舞表演、《黑神话:悟空》周边旗舰店等[3] - M511光影汇推出《太空遨游:时空尽头》8K沉浸式体验,半年内从亲子科普拓展至年轻人追捧的宇宙浪漫主题,新增《消失的法老》VR项目[5] - 数字章鱼在文三街区落地"宇宙之旅"VR体验,西溪湿地打造"水浒元宇宙","阅见西湖"文化空间推出数智图书馆元宇宙阅读体验[6] - 时光坐标团队为湿地博物馆制作《生灵之境》弧形巨幕短片,运用AIGC生成未来湿地场景和沉浸声技术还原历史环境[6] 文化IP数字化开发 - "西湖遇见敦煌"项目通过VR漫游展还原莫高窟285窟,配套文创产品结合洞窟壁画详解,实现文化遗产可触可感[8] - 文三街区锚定"全国数字第一街"目标,融合元宇宙、二次元等新业态,敦煌文旅与西湖区合作探索文化科技深度融合[9] - M511光影汇联合高校共建"未来实验室",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复原和在地文旅IP开发,计划实现历史细节虚实叠加呈现[10] 产业生态与人才支撑 - 艺创小镇聚集游科互动、时光坐标等企业,诞生《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现象级作品[11] - 西湖区25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觉醒年代》《功勋》等斩获影视大奖,"宋城千古情"演出持续20年[11] - 区域内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高校培育"艺术+科技"复合人才,文创企业超2万家,艺创小镇汇聚3000余家数字文创企业及800余名专业人才[12]
中国国际动漫节第二个“20年”焕新启幕
杭州日报· 2025-05-30 03:39
动漫节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于5月29日在杭州开幕,持续至6月2日,为期5天 [8] - 中国国际动漫节自2005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0届,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影响力最广的动漫专业盛会 [8] - 本届动漫节以"一起做国漫'天命人'"为年度口号,聚焦"动漫+科技""动漫+旅游""动漫+民生"三大方向 [8] 参展企业与IP - 主会场设置6个展区,集聚近350家国内外动漫游戏企业和机构的2000余个IP及正版周边 [10] - 央视动漫集团携"大头儿子"30周年生日会及多组展品首次亮相 [10] - 电魂网络展出经典IP《梦三国》及3款新作《野蛮人大作战2》《卢希达起源》《遇见龙2》 [10] - 优酷动漫携《沧元图》《光阴之外》等7部顶流国漫IP参展,设置4大主题互动空间 [11] - HTS国际潮玩设计展汇聚"东来也""田也工作室""若愚工坊"等原创设计品牌 [11] 特色活动与互动体验 - 中南卡通安排"苏东坡全息数字人"互动、非遗活字印刷等沉浸式体验 [11] - B馆三月兽展位推出多款模玩周边,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2》《孤独摇滚》等热门IP衍生品 [12] - 杭州公安展位推出"松松成长记"微信小程序游戏,涉及反诈、禁毒等安全教育内容 [13] - 杭州消防展位设置"城市英雄训练营",每日前1000名完成任务者可获限定纪念章 [13] - 杭州市司法局展位提供"数智法律明白人"互动及法治非遗手工艺体验 [14] 交通与票务 - 主会场周边实施"3+1+1"免费公交接驳模式,含3条地铁接驳线、1条会场穿梭线和1条停车场换乘专线 [16] - 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周边设P1-P3三个免费停车场,并开通961路换乘专线 [17] - 电子票可通过中国国际动漫节官网、大麦网、淘票票等渠道购买,现场不设购票处 [17]
用“数字画笔”标注新坐标
杭州日报· 2025-05-30 03:39
CPOP群像展 - CPOP群像展于5月28日在杭州东巢艺术公园开展 集结了二十大现象级IP 均为2023年与2024年出海表现杰出的IP [5] - 活动持续至6月10日 每日12:00-21:00开放 现场提供互动场景包括潮流玩偶合影 国漫角色立牌打卡 趣味答题 游戏试玩 文创市集等 [5] - 展览被视为萧山推动中国流行文化IP创新发展的新契机 [6] 文创产业转型 - 萧山从代工生产转向自主创造 恺英网络推出原创IP《百工灵》 二创传播阅读量破亿 漫画阅读量超6000万 [9] - 上海摩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空港注册两家全资子公司 作为杭州CP展主办和票务公司 [9] - 萧山集聚规上文化企业183家 202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13.5亿元 首次突破百亿元 [9] 动漫节与国潮融合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萧山分会场设在东巢艺术公园 恺英网络以花车形式展示IP《百工灵》 并带来《岁时令》《三国:天下归心》等新作 [7] - 分会场结合"国潮崛起+元宇宙+跨界融合"趋势 打造集科技 艺术 二次元为一体的高体验式动漫嘉年华 [8] - 萧山化纤企业曾为衍生品市场提供COS服装和动漫玩偶代工 现实现从供应链到价值链的质变 [8][9] 文创产业生态构建 - 萧山提出构建"热带雨林"式文创生态 头部企业如恺英网络 网易云音乐 无忧传媒打造IP 中小工作室完善细分领域 [13] - 政策端谋划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通过政府资本"以投带引"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10] - 计划搭建企业交流平台 优化文创园区建设 试行复评机制以激发活力 [14] 传统文化与二次元结合 - COMICUP31漫展吸引游客超16万 萧山文旅展位展示跨湖桥与独木舟文化 绍剧艺术中心表演《三打白骨精》 [10] - 萧山定位为杭州"动漫之都"的高水准发展极 推动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碰撞 [10] - 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数字视听 电子竞技 游戏动漫等新赛道 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模式 [11]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开展
新华网· 2025-05-30 02:45
动漫与科技融合趋势 - 中国国际动漫节以"国漫+科技"为主题,展示人工智能技术与动漫IP的深度融合,包括机器人互动、外骨骼体验、AI生成动漫形象等技术应用[1] - 宇树科技展示机器人拳手与动漫吉祥物"金猴"的组合表演,体现科技与二次元文化的跨界结合[1] - AI技术显著提升动漫内容生成效率,如水母智能的"触手AI"平台可在90秒内将文字描述转化为四格漫画或动画片段[2] AI玩具市场发展 - 奥飞娱乐推出"AI智趣喜羊羊"毛绒玩具,搭载多模态AI大模型实现角色人格化交互,懒羊羊AI玩具预订量已达10万只[1] - 涂鸦智能开发"AI抱抱喵"玩具,通过触觉反馈技术模拟真实宠物行为(眯眼、摇尾、呼噜声)[2] - 行业数据显示AI玩具概念自2023年起爆发,国内多家企业布局智能陪伴终端市场[2] 动漫生产模式变革 - 水母智能运用AI工具将动漫短剧制作周期缩短至传统方法的1/5,实现每周双更6分钟剧集[2] - AI技术降低创作门槛,该公司培养出零绘画基础的"AI漫画师"成为核心创作力量[2] - 水母智能AI制作的动漫短剧全网累计播放量突破12亿次,验证技术对内容传播的赋能效果[2] 产业规模与创新方向 - 本届动漫节汇聚350家国内外企业,展示2000余个IP及正版周边,设立六大主题展区[3] - 行业聚焦技术创新方向,包括产业新动力、数字新活力、品牌新聚力等前沿领域[3] - AI被普遍视为推动动漫游戏产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应用覆盖从内容生产到用户交互全链条[1][2][3]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5月29日启幕
每日商报· 2025-05-29 02:06
动漫节特色亮点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吉祥物乐乐与《黑神话:悟空》"天命人"组成CP互动 中南卡通、苏东坡全息数字人等参展 [1] - 主会场A1-2展区以"国漫点亮科技树"为主题 集聚游科互动、宇树科技等杭州"六小龙"企业及灵伴科技、水母智能等文化科技型企业 展示《黑神话:悟空》1:1半身像、格斗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科技融合产品 [2] - 设置产业新动力、数字新活力等六大展区 吸引近350家境内外企业及机构参展 覆盖2000余个IP及正版周边 央视动漫首发官方"谷子" 傲雪睿视发布AR头显新品 优酷动漫首发IP《云深不知梦》 [3] 科技与文化融合 - 深度整合《黑神话:悟空》元素 强化"金猴"和"黑猴"两大杭州动漫游戏IP效应 通过VR眼镜、AI动画、MR沉浸式互动游戏等展现数字文化魅力 [2]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CPOPwave"活动 以集装箱创意展结合晚会形式 集中推介《黑神话:悟空》《剑来》等20个出海成绩突出的中国文化IP [3] 消费与文旅场景创新 - 推出"看我悟空72变"系列活动 整合4月至6月杭州动漫活动及出海项目 包含"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寻找孙悟空"主题研学等热门内容 [4] - 在湖滨88、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等重点商圈举办次元穿梭、二次元嘉年华 桐庐翙岗古村举办动漫艺术节等乡村特色活动 [4] 全龄化动漫文化推广 - 设置国防教育动漫展区 联合《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打造杭州国防兔IP 举办第四届廉洁动漫文化展促进国潮与廉洁文化融合 [6] -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升级分会场活动 开展"动漫舞台秀""动漫淘宝街"等十大活动 举办"天眼杯"国际少儿漫画大赛成果汇报会 [6]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十三丨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4 10:37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定位 - 文化旅游业被定位为支柱产业,彰显国家战略魄力并提振市场信心 [6]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与旅游类企业收入增长6.2%,1-4月投融资活动双回升,显示增长潜力 [6] - 行业面临提振内需和优质供给压力,需通过"两新"政策及养老再贷款实现金融精准支持 [6] 金融赋能文旅的机遇与挑战 - 金融需解决文旅企业价值展现与金融业价值发现的双向挑战,数字技术可连接金融与产业,建立资产评估、风险定价等服务体系 [9] - 需推动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进入行业,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建立适配的投融资机制 [9] - 文旅投资面临定价机制缺失、供需错配、新质生产力价值发现能力不足等五大挑战 [14] 知识产权与产业生态建设 - 文旅领域知识产权存在意识不足、保护手段缺失、法律滞后、维权成本高等四大问题 [11]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国际规则框架、争议解决机制等支持,推动跨境争议解决与数字化权益保护 [11] - 建议搭建传统文化AI素材库,解决AI创作中元素使用混乱问题,强化IP全链条保护 [18][19] 科技创新与文旅融合 - 科技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催化剂,数字技术可活化文化并挖掘在地文化,但需平衡文化底蕴与技术应用 [21] - AI将突破旅游服务"不可能三角",降低演艺制作成本,替代重复性岗位,优化管理决策 [21] - 需深化数字化技术在投资、建设、运营全链条的应用,基于场景验证成果 [21] 供给侧创新与投资生态 - 原创IP竞争力不足与衍生品开发滞后导致收益单一,需提升本土原创能力 [18] - 投资生态失衡表现为社会资本参与度低,建议设立动漫产业引导基金,搭建供需连接平台 [18] - 区域性基金和政府协同可促进文旅金融合作,需加强顶层设计及财政支持 [14][15] 产业融合与社会价值 - 文旅产业具备经济贡献、就业承载、创新空间等支柱产业基础,需结合区域特点培育新增长点 [14] - 文旅可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并通过科技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 [21] - 需处理政府与市场协同、文旅与科技双向赋能等五大关系,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5]
游戏板块盘中拉升,游戏ETF(516010)涨超1.3%,一季度游戏业绩显著回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02:24
游戏板块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游戏板块实现营收267 19亿元 同比上涨21 93%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47 08%至34 82亿元 逐步修复至近五年均值水平 [1] 传媒行业资金配置 - 2025年一季度传媒行业适配比例为1 71% 基金重仓比例为1 04% 低配比例为0 68% 环比有所修复 [1] - 游戏板块与广告营销维持超配 其余子板块持续低配 [1] 游戏ETF跟踪指数 - 游戏ETF(516010)跟踪动漫游戏指数(930901) 覆盖文化传媒和软件开发等行业 [1] - 该指数成分股兼具高成长性与创新性特征 能有效捕捉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趋势 [1]
厚积成势,鸾翔凤集万物生——杭州蓄力构建文化人才引育留用最优生态
杭州日报· 2025-05-13 03:15
文化产业规模与地位 - 杭州文化产业规模总量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阵营,着力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加速向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跃升 [3] - 2024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8亿元,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12] - 全市拥有规上文化企业1828家,较2023年增加258家,同比增长16.4% [12] 文化企业表现 - 2024年华策影视、宋城演艺、华数传媒、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4家在杭文化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玄机科技入选首批"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入选总数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6] - 游科互动凭借《黑神话:悟空》创造中国3A游戏破零的"神话",团队规模不过百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 [6] - 艺创小镇3.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游科互动、时光坐标等3000多家文化企业,形成相互支撑的文化产业集群 [10][11] 文化人才生态 - 全市规上文化企业集聚20多万名专业人员,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7] - 杭州成为国内集聚文化名人最多的城市之一,包括麦家、蔡志忠、郎朗、朱德庸等 [5] -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作为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引育大批深谙传统艺术精髓、精通现代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文化人才 [9] 产业创新布局 - 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良渚文化大走廊("两带一廊")成为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 [12] - 艺创小镇、中国网络作家村、之江编剧村等重要平台比肩而立,影视生产、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行业集聚发展 [12] - 杭州拥有24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3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13]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杭州出台"人才新政27条""人才生态37条"等系列政策,精准解决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 [13] - 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等城市文化品牌为人才提供国际舞台 [14] - 高校、政府、企业深度协同,构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引导文化人才与创新资源高浓度聚集 [9][12]
上海谷子经济有多火?中日企业联手深耕二次元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5-07 08:58
公司动态 - Production I G&WIT STUDIO与世嘉在上海百联ZX创趣场开设全球首家旗舰店 两家店铺仅一步之遥 五一假期吸引大量二次元粉丝 多款热门商品被抢购一空 [1][3] - 两家旗舰店汇集公司旗下热门IP周边衍生品 主打独家原创限量商品 设置互动体验专区 打造集合游戏动画社交体验于一体的线下娱乐场景 试营业期间累计销售额突破数百万元 [3] - Production I G全球首家旗舰店为该公司参与制作的IP周边售卖旗舰店 汇集《攻壳机动队》《银河英雄传说》等多个热门IP商品 [4] - 世嘉旗舰店展示《刺猬索尼克》《女神异闻录》《暗喻幻想》等人气IP 这些IP在中国拥有忠诚度很高的粉丝群体 [3] 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二次元IP衍生品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预计2029年将突破3000亿元 [3] - 近年来本土二次元企业崛起 同时越来越多外企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重要一站 [3] - 二次元产业IP热度呈现周期波动特征 电影上映或推出新作时IP热度最高 随后递减 需踩准时机推出衍生品 [13] 战略布局 - Production I G将上海旗舰店视为全球战略重要一步 认为上海粉丝审美品味高 若能满足上海粉丝则有望拓展至全球市场 [8] - 两家日本公司与GuGuGuGu合作开拓中国市场 GuGuGuGu已与超百个IP合作 开发3700款周边商品 在全国开设38家零售店 [9][13] - 中日企业在二次元市场有望实现双赢 中国企业帮助日本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日本公司提供优质IP资源 [13] - 行业从运营IP向拥有IP转变 需掌握内容制作与生产核心资产 进行全链路开发 保持IP持续吸引力 [15] 行业洞察 - 80后90后成为主流消费群体 他们是第一批从小看动漫长大的人群 与70后有本质不同 [15] - 二次元内容需具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当代人厌倦真实世界的平淡无聊 需要热血梦幻内容 [16] - 优质内容是IP成立的前提 动画公司需创作能带来长久感动的作品 才能激发粉丝购买衍生品意愿 [15] - 避免同质化竞争需基于原创素材制作商品 艺术家原画和独特素材最受粉丝欢迎 [13][14]
为动漫游戏爱好者打造沉浸式体验展会 海口CCK首日观展人数近5万
海南日报· 2025-05-05 00:14
文章核心观点 海口第四届CCK国漫游戏文化展举办,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平台,推动本土动漫产业发展和城市文化活力提升 [1][3] 展会概况 - 主题为“链接国际双循环,解码次元新语系”,旨在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平台,首日吸引近5万名爱好者参加 [1] - 依托参展者行为数据打造九大主题矩阵,设置沉浸式互动空间和特色活动 [1] 企业与创作者参与 - 200余家动漫、游戏及衍生品企业参与,头部品牌携爆款IP亮相并开展活动 [2] - 特邀知名cosplayer和创作者亲临,通过签售会等与粉丝互动 [2] 文化融合展示 - 设立“椰城次元文创集市”,展示海南非遗和二次元文创产品,推动文化创新融合 [2] - 20余个海南本土动漫社团携原创作品参展,展现本地创作社群活力 [2] - 通过JK/Lolita/汉服文化专区呈现时尚与传统服饰文化碰撞 [2] 运营体系与优势 - 已构建“展会+赛事+文创开发”三位一体的系统化运营体系 [3] - 依托海口区位优势,受益于自贸港政策红利和城市配套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