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笼》
icon
搜索文档
本土化二次元为何能戳中年轻人的心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0:17
行业核心观点 - 本土二次元文化消费形态变迁反映青年文化自信提升和美好生活创造需求 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1] - 本土二次元作品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语言 成功触发年轻群体文化认同感 [1] - 文化认同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 游戏IP衍生品市场达40.6亿元 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17% [2] - 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用户规模5.26亿人 横跨80后至10后年龄层 [2] 内容创作特征 - 制作技术提升与资本投入增加促使国创作品视觉表现比肩国际水准 [1] - 《雾山五行》融合水墨画风与武侠元素 《原神》以开放世界呈现东方哲学思考 [1] - 作品精准捕捉年轻人情感脉络与社会关切 如《时光代理人》描绘都市社会 《灵笼》思考科技与人性 《浪浪山小妖怪》映射打工人现状 [3] 消费行为特征 - 本土二次元提供独特情感依托与文化归属感 根植于共同文化记忆和生活经验 [2] - 线上形成讨论组、粉丝群及兴趣论坛 线下发展主题咖啡厅、展览及专场观影活动 [3] - 代际沟通价值凸显 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实现家庭共享文化体验 [3] 行业发展挑战 - 需避免题材同质化与创作模式化问题 [4] - 需平衡商业成功与文化深度 [4] - 需打破受众圈层壁垒与信息茧房 [4] - 需建立完善产业链条以实现IP持续增值 [4] 未来发展趋势 - 年轻一代文化自信增强与审美需求多元化将提升本土二次元市场重要性 [4] - 二次元消费逐渐转化为文化实践与身份建构途径 [4] - 文化消费市场成熟与多元推动本土创作生态繁荣 [4]
汉产动画《凡应》PV惊艳亮相腾讯动漫大赏
长江日报· 2025-08-12 01:10
核心观点 - 艺画开天在腾讯视频动漫大赏发布全新原创动画剧《凡应》概念PV 展现颠覆性世界观设定与技术突破 体现国产动画在原创IP领域的创新实力 [1][4][5] 世界观设定 - 构建以"巨兽共生"为核心的架空幻想宇宙 人类寄生于名为"隆舶"的巨型生物脊背上形成共生关系 [4] - 以形似海星的"达卡斯"巨兽为视觉核心 人类在活体巨兽躯体建立家园 呈现荧光虫体发光 蠕动地面 呼吸建筑等细节 [4] - 主创团队基于全新幻想体系发挥创造力 拥有长达百万字的文字资料 构建极其丰富的厚重幻想世界 [4] 技术制作 - 采用风格化美术设计 高精度角色建模与毛发渲染技术 追求真实细腻的"人感"表现 [5] - 呈现角色出水瞬间睫毛颤动 玻璃体瞳孔光影变化 皮肤材质分层表现等极致细节 [5] - 公司以"不进则坠"创作态度持续突破制作技术 挑战动画剧品质高度 提供极致视听体验 [5] 公司战略 - 该作品是公司继《幻境诺德琳》《灵笼》后又一力作 延续不断前进的创作基因 [5] - 公司深耕原创动画领域 推动中国动画在叙事维度与技术维度的双重进化 [5] - 筹备多年反复打磨内容 致力于在原创道路上持续探索与突破 [5]
国产动画爆款频出 上市公司助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18:55
暑期档动画电影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已逼近80亿元(截至8月8日20时)[3] - 《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8.7,票房超3.8亿元,创2025年中国院线电影豆瓣最高分[5] - 《浪浪山小妖怪》豆瓣评分8.6,票房突破3.4亿元,猫眼预测票房达13亿元[5] 国产动画产业规模与用户 - 2024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泛二次元用户达5.03亿人[3] - B站2018-2024年累计播出国创动画642部,出品原创动画78部,用户观看时长6.6亿小时,用户规模3.2亿[6] 头部动画电影与公司贡献 - 《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154.46亿元,观影人次3.24亿,豆瓣评分8.5[3] - 光线传媒出品的《哪吒2》创国产大片最快上线纪录,网播间隔仅33天,爱奇艺内容热度值破9300[4] - 上影集团主投的《浪浪山小妖怪》制作团队超600人,镜头1800多组,场景图2000多张[5] 动画IP衍生与线下消费 - 《浪浪山小妖怪》首映日周边衍生品销售额超700万元,美罗城主题影院文创销售达周末同期4倍[9] - 上影集团将美罗城影城变身为"浪浪山"乐园,探索电影IP撬动线下经济新模式[8] - 《罗小黑战记2》联名盲盒2秒售罄,合作方包括泡泡玛特、名创优品[9] 产业链合作与国际化 - 《浪浪山小妖怪》授权衍生单品超400个,合作方包括伊利股份、晨光文具、捷成股份、读客文化[9] - 阅文集团《诡秘之主》动画以七国语言在全球190多个地区播出[7] - 中信出版与《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头部IP达成衍生合作[9] 行业趋势 - 二次元产业链深度整合,上中下游协作紧密,推动IP价值最大化[10] - 动画IP重构城市消费场景,上海2024年二次元线下商业年销售额近12亿元[8]
从圈层走向大众,IP方借势“全域生态”改写国漫格局
36氪· 2025-08-01 02:51
行业现状与规模 - 2025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8亿 核心用户超1.2亿 [4] - 国漫产业处于量变到质变关键节点 面临题材同质化与周边开发低效等挑战 [2] - 平台生态差异显著导致用户触达成本高企 制约IP破圈效应 [2] 平台竞争格局分析 - B站Z世代用户占比68% 35岁以下用户超86% 二次元内容渗透率高但存在破圈难题 [4] - 《灵笼》第二季播放量2.4亿 但90%用户为二次元重度爱好者 [4] - 腾讯视频主导男频IP市场 《斗罗大陆》《完美世界》等长期霸榜播放量TOP3 [6] - 抖音作为流量发动机 《苍兰诀》动画切片播放量超8亿 但存在流量碎片化缺陷 [6] - 微博凭借UGC社区和KOL矩阵优势 在话题传播与粉丝互动方面具独特性 [12] 破圈策略与协同运营 - 平台间开展差异化竞合 腾讯视频与微博合作推出动漫影响力榜单 针对性触达女性用户 [12] - B站跨平台投放《牧神记》《凡人修仙传》等IP切片 借助外部平台推动垂直IP大众化 [14] - 《仙逆2》通过微博搜索热词数据绘制用户兴趣画像 针对性强化角色情感线提升完播率 [16] - 《哪吒之魔童闹海》实施全平台差异化预热:抖音用职场梗触达30+人群 B站深耕传统文化 微博放大舆论声量 [19] - 《罗小黑战记2》整合微博大V数据 匹配B站UP主制作情怀视频 抖音KOL推出混剪内容吸引新粉丝 [25][26] 数据驱动运营案例 - 《斗罗大陆2》基于微博榜单数据发现角色霍雨浩热度前三 发起"魂力注入"活动单日触达用户超300万 官博涨粉12% [27][32] - 腾讯视频通过跨平台数据联动 形成"抖音引流-微博发酵-B站沉淀"全链路传播模式 [32] - 待播IP《谷围南亭》通过微博预约榜实现数据打通 主创提前营业激活用户期待值 [32]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需构建"创作-反馈-迭代"良性循环 通过社群运营突破圈层限制 [15][16] - 依赖多维度用户行为数据替代单一播放量指标 实现精准化社群运营与跨圈层传播 [34] - 借助社交开放平台与整合式数据视窗 为IP开辟新增长曲线 [35]
艺画开天在汉建设数字内容产业基地 公司原创《灵笼》第二季播放量突破1.9亿
长江日报· 2025-06-30 00:40
公司表现 - 《灵笼》第二季第七集在B站更新半小时后超过17万人在线追剧 收获6000条弹幕 [1] - 《灵笼》首季在B站播放量超6 7亿 各平台曝光量超过100亿次 [1] - 《灵笼》第二季自5月23日上线以来总播放量突破1 9亿 系列追番人数超过1060万 豆瓣评分8 7分 [1] - 公司业务涵盖动画 漫画 影视 游戏 电商 授权及实体领域 [1] - 2023年公司跨界游戏领域 打造具备动画+游戏双重体验的IP"凡应" [1] 技术能力 - 公司采用实时动作捕捉技术 通过AI深度学习算法优化动捕数据 显著降低制作成本 提升工作效率 [2] - 公司拥有专业的视觉化创作能力 能够实现从文字到形象的体验升级 [2] 战略合作 - 公司与阅文集团合作在光谷建设数字内容产业基地 开展IP作品动漫化等产业化工作 [2] - 合作将形成优势互补 阅文提供文学IP资源 公司提供视觉化创作能力 [2] - 公司推行共创模式 开放成熟IP吸引创作者与合作伙伴参与内容开发 [2] 未来规划 - 计划将长江流域石家河文化及考古发现融入动画和游戏作品 [2] - 深入挖掘荆楚文化精髓 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 [2] - 积极拥抱短视频 AIGC等新技术形态 开拓全新业务模式与内容形态 [2] - 通过资源整合和模块化运营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打造产业集群 [2]
2025年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现状简析:内容产能不足与创新周期延长仍是问题核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0 01:44
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 2022至2024年国产动画票房占比在60%区间震荡,体现头部作品推动市场热度但中腰部产能不足[1] - 2024年动画电影总票房达68.63亿元,其中国产占比41.89%[1] - 动画电影以数字技术驱动,产业链覆盖工具开发、制作生产及跨媒介IP运营,相比传统电影具有创意自由度和全年龄段覆盖优势[2] 动画电影与传统电影对比 - 传统电影依赖实拍与明星效应,动画电影通过虚拟角色构建非现实世界,视觉表现色彩饱和度高且可设计超现实场景[3] - 动画电影制作周期前期设计耗时久但数字资产可复用,特效成本随技术迭代降低[3] - 动画电影叙事天然突破时空限制,可构建完整幻想宇宙,文化传播通过普世化角色设计降低文化差异影响[3] 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引导内容创作向传统文化挖掘与现代表达转型,鼓励构建国漫宇宙[4] - 技术层面倡导人工智能、虚拟制片应用提升效率,支持三维动画工业化流程建设[4] - 产业政策着力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头部企业并鼓励跨媒介IP开发及中外联合制作[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传统制作硬件与数字化技术设备,中游聚焦动画内容创作与工业化生产[6] - 产业链涵盖剧本开发、角色设计、三维建模等细分领域,整合制片管理、技术研发模块[6] - 内容生产体系涵盖二维手绘、三维数字、定格动画等多技术路径[6] 市场发展现状 - 2015至2017年国产动画票房占比持续下滑,2018年后通过技术升级与叙事突破占比回升至60%[8] - 2020年疫情冲击下国产动画通过线上发行维持热度,2021至2023年破亿作品数量回升至5部左右[10] - 2024年进口动画破亿作品数量创14部新高,国产回落至2部,反映中腰部内容产能不足[10] 企业竞争格局 - 光线传媒通过彩条屋影业构建神话宇宙系列,追光动画以技术驱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表达[12] - 方特动漫深耕《熊出没》系列IP形成家庭市场壁垒,玄机科技在原创国风IP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12] - 新兴势力如艺画开天通过科幻题材拓展成人向市场,探索跨媒介开发协同效应[12]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与工业化体系深度整合,依托人工智能、实时渲染革新制作流程[14] - 内容创作向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与现代表达创新双向延伸,打造东方美学特质国风动画[14] - 拓展现实题材与全年龄段叙事,通过短剧集、网络电影等多元形式适配碎片化需求[14]
动漫暑期档开打,年番成平台必争之地
新浪财经· 2025-06-16 13:58
暑期档动漫平台竞争格局 - 暑期档成为视频平台动漫内容竞争关键节点,腾讯视频、B站、爱奇艺、优酷等平台纷纷布局[1] - 腾讯视频凭借《斗破苍穹年番》《仙逆》等IP占据拉新年榜TOP 10半壁江山,动漫内容对平台具有"压舱石"战略意义[5] - B站标杆作品《灵笼2》空降云合动漫热播榜前三,累计播放过亿,系列追番破千万,豆瓣评分8.8分[9][12] - 爱奇艺4月官宣7部精品年番,构建"天蚕土豆宇宙"等差异化内容矩阵[16] - 优酷通过"新国风"标签推出《克金玩家》等作品,拓展国风动漫创作边界[18][20] 腾讯视频动漫战略 - 腾讯视频动漫年番以男频玄幻为主,《斗破苍穹年番》登顶平台拉新年榜,《仙逆》跻身TOP 3并带动IP升级[5] - 平台通过"IP赛马机制"促进新老IP新陈代谢,《仙逆剧场版》畅销榜力压古偶剧《折腰》[5] - 2024年官宣60部动漫并划分为"气"、"大怪"、"阁"三大模块,强化内容辨识度[8] - 阅文增持艺画天开26.67%股权后腾讯系持股达61.82%,有望提升3D动画产能并拓展题材[8] - 平台亟需突破男频标签,引入更多女性向内容以扩大用户群体[5] B站动漫内容发展 - 《灵笼》系列累计播放量6.9亿,豆瓣评分8.3分,被称作"国创之光"[9] - 2025年一季度B站二次元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24%,《牧神记》累计播放5.6亿,追番数350万[12] - 暑期档将推出《中国奇谭2》并参与《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电影出品[15] - 平台缺乏扛鼎年番,《凡人修仙传》播放量达37.2亿,远高于《灵笼》[12] 爱奇艺与优酷差异化策略 - 爱奇艺注重内容多元化,官宣作品中包含女频作品《苍兰诀2》等,与剧集受众形成共振[16] - 爱奇艺《神国之上》突破传统升级模式,结合悬疑故事线创新东方奇幻题材[18] - 优酷"新国风"不限于传统文化,《克金玩家》主打氪金战斗主题,国风元素体现在美术设计[20] - 优酷通过"少歌宇宙"与《沧元图》等作品建立平台内容辨识度[20] IP开发与产业趋势 - 动漫成为网文IP影响力放大器,《仙逆》《斗罗大陆》通过动漫升级为超级IP[5] - 腾讯视频通过内部竞争机制推动新IP脱颖而出,带动国漫受众扩大[5] - B站尝试"番剧-剧场版"模式,但《罗小黑战记》《中国奇谭》等核心IP不在手中[15] - 艺画天开的技术积累有望加速腾讯视频动漫与游戏IP的相互转化[8]
腾讯动漫困于“饭圈”
36氪· 2025-06-12 11:30
阅文集团收购艺画开天股权 - 阅文集团以3.248亿元收购艺画开天26.67%股权 持股比例从5.17%升至31.48% [1] - 腾讯系合计持股比例达61.8187% 成为艺画开天最大股东 完全掌握《灵笼》IP话语权 [1] - 《灵笼》第一季播放量达6.9亿 第二季已上线四集播放量1.3亿 第三季去向引关注 [1] 腾讯动漫行业地位 - 腾讯视频2023年TOP15榜单中IP改编动漫占9席 年番动画培养大量年费会员 [7] - 2024年腾讯视频首次将"动画"提到"剧集"前 动漫成为核心付费业务稳定器 [7] - 2024年全年十部年番中腾讯独占八部 包括《完美世界》《斗破苍穹》等顶流IP [7] 腾讯动漫运营策略 - 2017年推出"百番计划"投资玄机科技、艺画开天等公司 绑定漫画生产团队 [4] - 将《斗罗大陆》打造为中国第一部年番动漫 开启"年番帝国"模式 [4] - 年番模式要求全年不断更 带来超高用户粘性但制作产能和资金投入要求极高 [5] 饭圈文化影响 - 腾讯动漫引入饭圈玩法 如《不良人》CP超话打榜、粉丝集资买热搜等 [8][9] - 饭圈导致编剧妥协于流量 《不良人》第七季和《完美世界》后期口碑下滑 [9] - 《完美世界》官方微博被骂到关闭评论区 饭圈矛盾激化至对主创人身攻击 [10] 行业竞争格局 - 爱奇艺发布40部精品年番和季番片单 与纵横系IP达成深度合作 [16] - 优酷打造"新国风"风格 投资神漫文化并与中影年年、玄机科技深化合作 [16] - B站《凡人修仙传》《牧神记》持续高人气 储备《灵笼2》《中国奇谭2》等IP [16] 腾讯动漫挑战 - 男频IP与女性粉丝消费偏好存在矛盾 需在不改变内核前提下撬动女性市场 [18] - 其他平台在动漫尺度上更激进 腾讯保守的饭圈策略可能影响未来市场格局 [17] - 动漫IP下游产业开发面临挑战 需平衡潮玩、谷子等衍生品与内容质量 [18]
艺画开天归于腾讯系:阅文注资3.25亿,拿下《灵笼》《凡应》等IP
钛媒体APP· 2025-06-06 00:14
收购交易细节 - 阅文集团拟以3.25亿元收购艺画开天26.67%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提升至31.48% [1] - 交易分两部分:1.15亿元收购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11.89%股权,2.1亿元收购B站关联基金14.78%股权 [4] - 腾讯系持股比例将增至61.82%(含林芝利创原有30.34%股权),艺画开天正式纳入腾讯体系 [4]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艺画开天2023年亏损6100万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2.24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近3亿元 [6] - 公司净资产从4.55亿元缩水至1.95亿元,估值从2022年25亿元降至12.7亿元(缩水49%) [6][7] 核心IP表现与市场评价 - 《灵笼》第一季创B站多项历史纪录,第二季播出后播放量破亿,追番人数超1000万 [7][9] - 动漫版《三体》豆瓣评分仅3.7分,导致公司创作能力受质疑,估值大幅下滑 [7] - 非制作业务收入占比达80%(含广告及衍生品),显示IP多元变现能力 [16] 战略协同与业务布局 - 阅文通过收购延伸IP产业链,强化"番&游"联动策略(动漫与游戏协同开发) [11][13] - 自研游戏《凡应》获腾讯支持,将登陆多平台,同名动漫由腾讯视频出品 [15] - 阅文2024年IP衍生品GMV超5亿元(卡牌GMV占2亿元),艺画开天IP将扩充衍生品矩阵 [17]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腾讯"新文创"战略推动阅文整合动漫、游戏等垂直领域资源 [16] - 公司预计艺画开天2027年实现现金流转正,依托腾讯系资源改善经营 [9][19] - 3D动画技术优势或支撑重量级游戏开发,突破此前外部合作项目搁浅困境 [13][15]
阅文集团拟3.25亿元投资国漫《灵笼》母公司,持股比例增至31.48%
国际金融报· 2025-06-03 13:15
股权交易 - 阅文集团通过旗下上海宏文投资武汉艺画开天26.67%股权,交易完成后合计持有31.48%股权[1] - 交易涉及管理层卖方(11.89%股权,代价1.148亿元)和投资者卖方(14.78%股权,代价2.1亿元),总代价3.248亿元[1] - 交易前上海宏文已持有艺画开天5.17%股权,资金来源于阅文内部资源[1] 艺画开天业务与IP价值 - 艺画开天以原创动画长剧创作为主,核心IP《灵笼》全网传播超100亿+,粉丝量破2000万[2] - 《灵笼》已开发真人剧和漫画《灵笼·月魁传》,多次登顶平台榜首[2] - 公司业务涵盖动画、漫画、游戏、影视及IP品牌运营等[2] 战略协同效应 - 阅文通过全产业链IP运营能力与艺画开天的3D动画及游戏制作能力形成互补[6] - 合作将加强阅文从IP孵化到商业化各阶段的运营能力[6] - 双方计划将"灵笼"打造为全球知名科幻IP[6] 股东结构变化 - 交易前艺画开天主要股东为腾讯系(林芝利创30.34%)、B站系(宁波干杯16.32%+杭州干杯14.65%)和管理层(阮瑞15.91%等)[7] - 交易完成后腾讯系(林芝利创+上海宏文)持股比例将升至61.82%,远超B站[9] 历史投资背景 - 艺画开天曾获三七互娱、腾讯、B站多轮投资,三七互娱已退出股东行列[7] - 《灵笼》系列由艺画开天与B站联合出品并在B站独家播出[8] - 阅文2023年收购腾讯动漫资产,拥有《狐妖小红娘》等顶流I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