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DA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九天(301269):收购拓局加码研发 EDA龙头加速突围
新浪财经· 2025-05-27 08:35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20.98%,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降45.46%,主要因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及营销、研发费用增加导致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 [3]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6.77%,占营收比重达71.02%,2025Q1营收2.34亿元(同比+9.77%),归母净利润971.39万元(同比+26.72%)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5.98亿元、21.37亿元、27.55亿元,EPS分别为0.43元、0.57元、0.72元 [2] 战略布局与收购 - 拟全资收购芯和半导体以补全EDA产品矩阵,增强产业链竞争力,目前公司已覆盖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工具并支持5nm、14nm、28nm等先进制程 [4][1] - 实控人变更为中国电子集团,其产业资源有望加速EDA工具国产替代进程 [3][1] 技术与产品创新 - 推出基于GPU平台的单元库特征化提取工具Liberal-GT,计算速度提升超10倍,并发布晶圆制造EDA工具Vision以改善工艺良率问题 [3] - 2024年技术突破包括版图寄生参数分析工具ADA等多项EDA工具,市场份额稳居本土EDA企业首位 [4] 市场地位与客户 - 拥有全球客户近700家,重点客户在所属领域具备技术代表性和示范效应,市场份额为本土EDA企业第一 [4]
概伦电子收盘上涨1.27%,最新市净率5.28,总市值103.49亿元
金融界· 2025-05-21 11:22
公司财务表现 - 5月21日收盘价23.85元,上涨1.27%,市净率5.28,总市值103.49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9142.40万元,同比增长11.75%,净利润150.41万元,同比增长104.12%,销售毛利率95.64% [2] - 15家机构持仓,合计持股7176.66万股,持股市值17.04亿元,其中基金7家,其他8家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EDA全流程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制造类EDA、设计类EDA、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技术开发解决方案 [1] - 客户为全球领先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企业,产品长期广泛验证和使用 [1] 行业地位与荣誉 - 连续两年入选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连续四年荣获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年度产业杰出贡献EDA公司 [1]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五周年大会上荣获"产业先锋"称号,彰显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行业领先地位 [1] 行业对比数据 - 行业平均PE(TTM)113.31,PE(静)129.18,市净率8.16,总市值113.14亿元 [2] - 行业中值PE(TTM)80.23,PE(静)80.60,市净率3.74,总市值54.23亿元 [2] - 公司PE(TTM)-178.45,PE(静)-107.84,市净率5.28,总市值103.49亿元,低于行业平均但高于行业中值 [2] 同业公司对比 - 拓维信息市净率15.55,总市值394.41亿元 [2] - 国新健康市净率7.51,总市值102.15亿元 [2] - 银之杰市净率47.76,总市值247.96亿元 [2]
华大九天(301269)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12:20
公司业务与技术进展 - EDA 工具软件产品和服务覆盖模拟、存储、射频、数字、平板显示、晶圆制造、先进封装设计等领域,模拟、存储、射频、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 EDA 工具系统分别处于全球领先、国内领先、国内唯一、全球领先水平,数字电路和晶圆制造等部分工具具独特技术优势,先进封装设计和 3DIC 设计 EDA 工具填补国内空白 [2][3] - 2024 年在物理验证工具 Argus 基础上开发多重掩膜版拆分功能 Layout Decomposer,推出工艺诊断分析平台 [4] - 数字电路设计 EDA 工具为部分环节提供关键解决方案,推出十余款商业化工具,2024 年投资上海阿卡思微电子有限公司,推出基于 GPU 平台的单元库特征化提取工具 Liberal - GT,提取速度提升十余倍 [5][6] 公司战略规划 - 未来 3 年完成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系统开发和市场推广,全面实现设计类工具国产化替代,更多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与产业协同实现制造、封测工具全流程覆盖,支持国内最先进工艺;未来 5 年全面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领域 EDA 工具全流程国产化替代,多个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球 EDA 行业领导者 [4] 公司合作与联盟 - 与玄戒在内的国内主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建立良好业务合作关系 [4] - 是台积电 EDA 联盟十六个成员之一,相关工具与台积电工艺紧密结合,为共同客户提供从芯片设计到制造的解决方案 [4] - 截至 2024 年末,与复旦大学等高校建立 30 多个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联合建立 EDA 硕士班,录取多名应届毕业博士生入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 200 多名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与多所科研院所及高校开展项目 [7] 公司财务与激励 - 2024 年研发费用 86,812.07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71.02%,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内研发费用占比仍处较高水平,随着全流程平台贯通、技术成熟、市场份额扩大,占比有望降低 [6] - 2023 年 12 月 18 日以 51.22 元/股价格向 408 名激励对象授予 869.00 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024 年 11 月 4 日调整授予价格为 51.07 元/股,以该价格向 186 名激励对象授予 217.00 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024 年股份支付费用为 1.78 亿元 [5] 公司治理与保护 - 制定《股东大会议事规则》《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规范决策流程,保障股东参与权与监督权;严格信息披露,通过多种渠道传递公司信息,回应投资者问题;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保障中小股东表决权,由律师全程监督 [6] 公司与 AI 融合 - AI 技术和 EDA 双向赋能,公司多款工具应用 AI 技术,2024 年推出设计自动化平台 Andes,其中 Andes Power 深度融入 AI 技术,提升电源芯片设计效率和质量 [7] 公司实控人与市值管理 - 中国电子集团拟通过定增方式为公司收购芯和半导体提供资金支持,后续如有增持、回购安排将依规披露 [8][9]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规范市值管理行为,明确利润分配政策和上市后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持续优化经营,加速 EDA 全流程布局和核心技术突破,扩展市场份额;重视与投资者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渠道沟通 [9] 公司汽车电子布局 - 原理图/版图编辑工具 Aether 等多款工具获 ISO 26262 TCL3 和 IEC 61508 T2 国际标准认证证书,支持汽车安全完整性标准最高 ASIL D 级别的芯片设计 [9] - 牵头联合行业多家单位制定《车规级泛模拟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技术要求》和《车规级平板显示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技术要求》,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标准空白 [9]
西门子再收EDA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06:43
收购交易 - 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宣布收购EDA公司Excellicon 将后者时序约束工具纳入产品组合 [1] - 收购预计几周内完成 具体条款未披露 [1] - Excellicon成立于2009年 总部位于美国拉古纳山 专注数字设计和验证工作流程的时序约束工具开发 [1] - 收购将使西门子提供创新实现和验证流程方法 帮助SoC设计人员优化功耗、性能和面积 加快设计收敛 [1] 行业整合 - 西门子EDA部门CEO表示Excellicon解决方案将补充现有产品组合 扩展至Questa、Tessent等流程关键细分市场 [2] - 2023年10月西门子宣布以106亿美元收购Altair Engineering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 [2] - 2024年3月新思科技350亿美元收购Ansys获英国监管批准 将加强"从芯片到系统"战略 [2] - EDA三巨头(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EDA)过去30多年完成约270起并购案 [3] 国内动态 - 2024年3月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 后者拥有对标国际巨头的仿真产品 [3] - 华大九天认为交易将补齐关键核心EDA工具 打造全谱系全流程能力 [3] - 2024年4月概伦电子收购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半导体IP设计 [3] - 概伦电子参照国际EDA巨头发展路径 认为EDA和IP深度协同是必经之路 [3] 行业分析 - 全球EDA规模约150亿美元 行业集中度高 国际三巨头通过多年并购构建完整生态链 [4] - 国内EDA企业以开发单点工具为主 行业龙头通过并购整合补齐工具 构建完整生态系统 [4] - 并购整合有助于实现全流程EDA平台企业目标 提升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力 [4]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深市并购重组绘就产业升级新图景
证券日报网· 2025-05-14 11:05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 - 深市新增披露767单并购重组项目,涉及金额合计达2940亿元,其中重大资产重组89单(创业板39单,主板50单),涉及金额1149亿元 [1] - 政策引领下,深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1] -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推动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1] 并购重组特点分析 协同增效 - 国企加强集团内资产整合,如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拟收购国电投核能100%股权,实现核电资产整合 [2] - 市场化交易推动产业链完善,如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构建EDA全流程解决方案 [2] 转型升级 - 企业通过跨界收购新质生产力标的加速技术革新,如阳谷华泰拟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切入半导体材料赛道 [3] - 晶瑞电子拟收购晶瑞(湖北)微电子76.10%股权,提升高纯化学品产量,增强电子化学品竞争力 [3] 强链补链 - 企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收购优质资产,如中核苏阀拟收购西安中核核仪器98.88%股权,实现资产证券化 [3] 并购重组效率提升 - "并购六条"支持分期支付交易对价、配套融资,提高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6] - 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简化流程、缩短时限,如富乐德通过发行可转债整合半导体资源 [6] - 领益智造拟通过可转债和现金收购江苏科达斯特恩66.46%股权,切入汽车饰件行业 [6]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 证监会正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 [7] - 未来将加大对科创企业并购重组支持力度,提升审核效率和融资灵活性 [7]
摩根士丹利:中国的新兴前沿-投资于不断变化的趋势
摩根· 2025-05-14 0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工业行业观点为In - 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当局通过投资新兴产业推动价值链上移,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长期增长 [3][6][8] - 研究中国在研发、人才、资本、政策、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基础六个关键领域的竞争优势,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广泛生态系统中有重大机遇,若政策解决经济均衡和地缘政治问题,中国可能从“1对N”创新转向“0对1”创新 [6][8] - 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半导体、先进材料和设备预计稳健增长,识别出28只股票抓住机遇 [6][8] - 中国新兴产业和价值链升级得益于完善供应链蓬勃发展,虽面临挑战,但政府刺激和经济复苏将消除投资者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29] - 预计人工智能将重塑中国工业格局,在多领域带来变革并创造巨大价值 [37][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六要素框架 -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研发对工业化后期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百分比相对较低,但各下游产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增加,在机动车辆和机械领域研发强度领先美国,信息技术等领域正在追赶 [31] - **强大的人才库**:中国培养大量合格工程师,大学开设新兴专业,2022年工程专业毕业生约300万,超过所有发达市场 [31] - **充足的资本流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2021 - 24年资本流入人民币20万亿元,半导体和机械贡献大,新材料等行业增长率强劲,运输等领域资金流入下滑 [32][33] - **强大和持续的政府支持**:政府战略举措降低进入壁垒和长期资本风险,新能源、半导体和航空航天是常引用行业,2025年强调“AI +”计划 [33] - **有吸引力的市场需求**:需求激增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投入研发,3C、汽车和电气机械是2024年制造业收入最大贡献者,可选消费品和医疗健康消费贡献将增加 [34] - **稳固的供应链积累**:看好位于价值链上游、国产化率低、下游基础强大且潜在市场规模有吸引力的行业,上游芯片和软件挑战大,半导体设备和高端制造业国产化进展良好 [34] 国产化率变动模式 - 国产化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下游上行时速度加快,上游国产化取决于下游水平,国产化率达40%左右价格竞争加剧,多数行业国产化率从 <10% 到 >50% 约需10年 [35] 宏观挑战和突破性机遇 - 中国供应链展示“1到N”创新实力,未来“0到1”创新可能面临国内经济不均衡和非关税技术壁垒挑战 [36] 人工智能为中国带来重大机遇 - 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为中国创造人民币11万亿元等值劳动力价值,占名义GDP的5.5%,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强大,但计算实力在高端芯片方面相对落后,正通过多种方式缩小差距 [37][38] - 人工智能将加速自动驾驶,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药物研究,管理金融资产,保障金融安全等 [39] 股票机会 - 在汽车、硬件、互联网、工业、材料和半导体六个关键行业寻找产业升级机会,确定28只股票,如地平线机器人、亿航、立讯精密等,并给出各股票的市值、日均交易量、收盘价、目标价、投资逻辑等信息 [42][44]
超5亿元!华大半导体正挂牌出售EDA企业全芯智造11.97%股权
巨潮资讯· 2025-05-09 06:11
公司股权交易 - 华大半导体挂牌出售全芯智造11.97%股权 挂牌金额5.069亿元 对应公司估值42.35亿元 [1] - 北京武岳峰亦合高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近期拟向其关联方转让持有的全芯智造股权 [5] 公司背景与技术 - 全芯智造是国内制造类EDA领域新锐企业 由新思科技联合武岳峰资本、中电华大、中科院微电子所共同注资成立 形成"产业+资本+科研"优势 [4] - 创始人兼CEO倪捷曾担任新思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 具备集成电路制造EDA领域丰富经验 [4] - 新思科技已完成股权退出 公司加速向完全自主创新发展道路迈进 [4]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5.15亿元 利润总额-4.57亿元 净利润-3.47亿元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资产总额22.24亿元 负债总额20.86亿元 所有者权益1.38亿元 [4][5] 股权结构 - 第一大股东为北京武岳峰亦合高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股13.5% [6] - 华大半导体持股11.97%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持股11.11% [6]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嘉兴毅芯企业管理(7.41%)、常州武岳峰衡芯(7.20%)、上海吉麦嘉(6.91%)等 [6] - 23位其他股东合计持股26.72% [6]
华大九天(301269):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一季度利润表现良好,国内EDA领先地位持续稳固
平安证券· 2025-05-05 12: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利润表现良好,国内EDA领先地位持续稳固 [1] - 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盈利预期,预计EPS分别为0.41元、0.57元、0.81元,对应4月30日收盘价的市盈率分别为291.1X、209.1X和147.5X [8] - 看好公司在国内EDA赛道的市场地位和成长潜力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20.98%;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减少45.46% [2][7]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9.77%;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增长26.72%;扣非归母净利润 - 38.78万元,同比大幅减亏;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1.38% [7]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03亿元、21.20亿元、28.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3.09亿元、4.39亿元 [6] 营业收入增长原因 - 持续开展技术产品创新,巩固市场地位 [7] - 不断提升产品发布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得到客户认可 [7] - 不断加强区域战略协同,积极拓展新客户 [7] - 不断加强员工团队建设,保障公司稳定发展 [7] 2025年一季度利润端表现良好原因 - 期间费用率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05.42%,同比下降6.12个百分点 [7] EDA业务优势 - EDA市占率居国内首位,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近700家国内外客户 [7] - 保持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86,812.0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1.02% [7] - 建立完善持续创新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产业链上下游价值发现 [7]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致力于提供一站式EDA工具软件产品及相关服务,与国内外主要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8] - 拥有全球客户近700家,树立良好服务口碑和信誉 [8] - 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完整、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EDA企业,拥有多个国家级平台,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华大九天(301269):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EDA龙头全流程覆盖将近
新浪财经· 2025-05-05 02:45
财务表现 - 24全年营收12.22亿元,同比增长20.98%,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减少45.46%,扣非净利润-0.57亿元,毛利率93.31%,较2023年下降0.47个百分点 [1] - 24年利润下滑主因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增加,计提1.7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163.05% [1] - 25Q1营收2.34亿元,同比增长9.77%,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增长26.72% [2] 行业前景 - EDA国产化叠加正版化趋势明显,预计25-27年EDA占半导体比重逐年提升至1.1%、1.2%、1.4% [2] - 预计24-27年中国EDA市场规模从140亿元增至354亿元,CAGR达36% [2] - 2024年底中国电子集团成为公司实控人,强化"国家队"地位,有望获得资金支持、产业资源整合等赋能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全定制设计平台推出PyAether生态系统,运用AI提升设计效率 [3] - 数字电路设计推出基于GPU的单元库特征化提取工具Liberal-GT,效率大幅提升 [3] - 晶圆制造EDA推出工艺诊断分析平台Vision,物理验证工具Argus新增多重掩膜版拆分功能 [3] - 先进封装与3DIC领域推出Storm升级版、Argus-PKG、Aether 3DIC、Argus 3DStack等工具,ALPS支持跨工艺节点联合仿真 [3] - 并购芯和半导体补强核心EDA工具,数字电路覆盖度有望2026年前超90%,其他品类基本实现全流程覆盖 [3]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营收CAGR达41.4%,分别为17.56、25.05、35.10亿元 [4]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45.0%,分别为2.25、3.49、4.74亿元 [4] - 当前PS倍数37/26/18倍,对比全球巨头市值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4]
华大九天(301269):业绩符合预期 布局3DIC、多重曝光等技术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50
财务表现 - 24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22亿元,同比+20.98% [1] - 24年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45.46% [1] - 24年扣非后净利润-0.5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为0.64亿元) [1] - 25Q1营业总收入2.34亿元,同比+9.77% [1] - 25Q1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26.72% [1] 研发投入 - 24年研发费用8.68亿元,同比+26.77% [1] - 24年研发费用率71.02%,同比+3.25pcts,创历史新高 [1] - 研发人员914人,同比+18.1% [1] - EDA为人才密集型行业,公司仍处于产品拓展与能力提升阶段 [1] 产品升级 - 推出设计自动化平台Andes,包括Andes Analog和Andes Power [2] - 版图编辑工具AetherLE新增"着色功能"和可变参数配置功能 [2] - 射频电路仿真工具ALPS RF支持GPU架构,后仿真时长从1-2周缩短至8小时内 [2] - 平板显示领域推出光学临近效应优化工具Optimus [2] 晶圆制造与先进封装布局 - 开发多重掩膜版拆分功能Layout Decomposer [3] - 推出工艺诊断平台Vision [3] - 针对3DIC推出Aether 3DIC、Argus 3DStack等工具 [3] - ALPS新增支持跨工艺节点联合仿真 [3] 收购与战略发展 - 收购芯和半导体,补齐仿真和先进封装能力 [3] - 芯和半导体具备3DIC Chiplet、射频电路全流程EDA产品 [3] - 公司向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延伸,布局未来技术趋势 [3] - 目标成为全球EDA第四极 [3]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2、20.6、26.5亿元 [4]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1、6.0亿元 [4] - 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为必然趋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