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制造

搜索文档
尖峰集团:上半年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1196.93%
第一财经· 2025-08-29 09: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 同比下降4.4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8亿元 同比增长1196.93% [1]
尖峰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196.9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9:33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4.42% [1] -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1196.93% [1]
四川双马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13.42%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9:2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29亿元 同比增长30.4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增长13.42%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增长70.14% [2] -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 [2] 盈利能力 - 扣非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净利润增速 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2] - 营收增长与净利润增长不同步 可能存在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2]
海南瑞泽(002596.SZ):上半年净亏损6803.17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9 09:0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 同比下降15.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03.17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869.33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93元 [1]
四川双马: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8:25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九届第十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以现场或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缴纳采矿权出让收益款的议案》等文件 [1] 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水泥制造业占比55.28%,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业务占比42.07%,生物医药业务分部占比2.65% [1] - 水泥制造业为最大收入来源,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业务次之 [1] 市值情况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154亿元 [1]
天山股份跌2.08%,成交额2.6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49.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4:0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9日盘中下跌2.08%至6.59元/股 成交2.60亿元 换手率0.55% 总市值468.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49.5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7.13%和9.7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76%和19.62%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6.43% 近20日涨26.00% 近60日涨42.03% [1] 近期交易异动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23日净卖出2.95亿元 买入占比7.82% 卖出占比29.36%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水泥熟料(63.16%) 商品混凝土(28.24%) 骨料(5.55%)生产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水泥制造 概念板块包括新疆振兴 央企改革 一带一路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79万户 较上期增加6.08% 人均流通股91309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267.8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788.78万股 较上期减少984.60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9.80亿元 同比减少9.37% [2] - 归母净利润-9.2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3.00%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7.1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3.27亿元 [3]
金隅集团(02009) - 海外监管公告 - 关於披露冀东水泥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28 12:58
财务状况 - 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63.4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5] - 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22.8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5] - 2025年6月30日存货31.1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5] - 2025年6月30日固定资产308.6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5] - 2025年6月30日在建工程10.4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6] - 2025年6月30日无形资产77.2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6] - 2025年6月30日短期借款24.8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6] - 2025年6月30日长期借款52.9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7]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计598.2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6] - 2025年6月30日负债合计304.8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7] 经营业绩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117.61亿元,同比增长4.82%[9]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119.94亿元,同比下降2.29%[9]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 - 1.80亿元,亏损幅度收窄[10]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 0.0594元[11] - 2025年半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 - 0.0594元[11] 现金流量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7亿元,同比增长54.59%[14] - 2025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23亿元,净流出增加[14] - 2025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2.65亿元,同比增长8.93%[13] - 2025年半年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1.02亿元,同比增长1.52%[14] - 2025年半年度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7373.48万元,同比增长49.13%[14]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5.096亿,去年为98万[1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3.1044311019亿,去年为52.8942689532亿[15]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9063.78万,去年为5.3883522124亿[1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9.1068091019亿,去年为58.2924211656亿[15]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54.036379661亿,去年为49.6018566247亿[15]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5.062979353亿,去年为2.7180772888亿[15]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352594537亿,去年为5.993146868亿[1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0.451953551亿,去年为58.3130807815亿[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451444491亿,去年为 - 206.596159万[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5.668978204亿,去年为 - 2.007710864亿[15]
\t金隅集团(601992.SH)上半年净亏损14.96亿元
格隆汇· 2025-08-28 12:0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55.66亿元 同比微增0.0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4.96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8.07亿元扩大85.4%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 [1]
上峰水泥:公司熟料端成本2025年上半年与2024年上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0:44
成本控制成效 - 2025年上半年熟料端成本同比下降25元/吨 其中煤炭价格下降贡献约19元/吨 [1] - 2025年上半年水泥端成本同比下降10.67元/吨 其中熟料成本降低贡献约8元/吨 [1] 成本管理目标 - 2025年熟料成本目标为可比口径下降5.0元/吨 [1] - 2025年水泥产品成本目标为可比口径下降3.0元/吨 [1] - 公司将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可控成本下降目标 [1]
冀东水泥上半年营收增长4.82% 多业务毛利率优化推动经营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8: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7.61亿元,同比增长4.82% [1] - 归母净利润-1.54亿元,较上年同期-8.06亿元减亏80.94% [1] - 扣非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减亏71.88% [1] - 综合毛利率20.42%,同比提高6.67个百分点 [1] 业务经营与产能 - 年熟料产能1.10亿吨、水泥产能1.84亿吨、骨料产能9020万吨 [2] - 危固废处置能力558.06万吨/年、预拌混凝土产能1080万方 [2] - 市场覆盖13余个省及南非北部地区,京津冀市场占有率超50% [2] - 新增骨料产能650万吨、混凝土产能180万立方米 [2] - 收购恒威水泥及其关联企业股权巩固泛东北市场 [2] - 新增矿山资源储量2.93亿吨 [2]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水泥熟料销售成本同比下降9.72% [2] - 原燃材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0.44% [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5.12% [2] - 销售均价同比上涨1.83% [1] 产品毛利率表现 - 水泥毛利率20.42%,同比提高9.28个百分点 [1] - 熟料毛利率22.77%,同比提高19.71个百分点 [1] - 骨料毛利率41.35% [1] - 协同处置毛利率27.60%,同比提高0.33个百分点 [1]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23项、实用新型专利2050项 [2] - 主编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6家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 57.56%熟料产能达能效标杆水平 [2] - 累计获国家级"绿色工厂"3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24家 [2] 数智化建设成果 - 获国家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L3"集成互联级"认证 [3] - 12家企业入选先进级智能工厂 [3] - 累计拥有5家国家级智能工厂、2家国家5G工厂 [3] - 11个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3]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行业格局及市场秩序长期有望改善 [3] - 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系统思维 [3] - 持续巩固主业并拓展产业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