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氢能交通:从“示范破冰”到“规模启航”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8:01
二、趋势与挑战:"从1到10"阶段的机遇与瓶颈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逐步迈向规模化应用,"十五五"氢能交通正迎来优势场景聚焦、应用领域扩容、 上下游协同联动的发展新趋势。 一是车辆应用正在向优势场景聚焦。经过4年左右示范探索,氢能在汽车领域的优势应用场景已经 基本明确,中汽中心发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在京津冀、广东、河南等重 点地区,燃料电池汽车在干线运输、城际重载、冷链物流等场景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上述优 势场景预计成为"十五五"期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二是氢能交通应用从车端向多领域快速延伸。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带动了我国燃料电池技术的快速发 展,也进一步驱动氢能向轨道交通、船舶、特种装备等其他交通领域拓展。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投 运燃料电池轨道机车约20列,燃料电池船舶约6艘,叉车约500台,两轮车约10000辆,矿卡、无人机等 其他领域也已经进入试点验证阶段,覆盖海陆空的多元氢能交通场景矩阵初步成型,预计在"十五五"期 间进入示范应用期。 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推动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 体。《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 ...
国富氢能盘中涨近8% 携手Hylium切入韩国氢能市场 近期配股筹资布局海外氢能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9-22 07:59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盘中涨幅近8% 截至发稿时涨幅5.84%至61.65港元 成交额达1.09亿港元 [1] 韩国市场战略合作 - 9月15日与韩国Hylium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韩国市场氢能产储输系统及解决方案 [1] - 合作标志东亚氢能市场布局关键进展 为深耕韩国及周边业务建立核心框架 [1] - Hylium具备韩国市场产业政策洞察能力 拥有成熟的低温储存/氢液化及氢交通配套技术 [1] 资本运作与资金配置 - 9月17日签订配售协议 以每股50.13港元配售199.48万股 获得净额约9849万港元 [1] - 资金分配比例:72%用于营运资金 20%偿还信贷融资 8%投向海内外氢能项目 [1] - 9月8日刚完成配售募资9099万港元 配股价为每股54.03港元 资金用途为中国及海外氢能项目投资与合作 [1]
港股异动 | 国富氢能(02582)盘中涨近8% 携手Hylium切入韩国氢能市场 近期配股筹资布局海外氢能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7:57
股价表现 - 盘中最高涨幅近8% 截至发稿时涨幅5.84%至61.65港元 成交额达1.09亿港元 [1] 战略合作进展 - 9月15日与韩国Hylium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韩国市场氢能产储输系统及解决方案 [1] - 合作标志着公司在东亚氢能市场布局取得关键突破 为深耕韩国及周边业务建立核心框架 [1] - 合作伙伴Hylium在韩国市场具有多年经验 对产业政策与需求洞察精准 低温储存/氢液化及氢交通配套技术成熟 [1] 资本运作 - 9月17日签订配售协议 以每股50.13港元配售199.48万股 募集资金净额约9849万港元 [1] - 资金分配方案:72%用于营运资金 20%偿还信贷融资 8%投向海内外氢能项目 [1] - 9月8日刚完成配售募资9099万港元 配股价为每股54.03港元 资金拟用于中国及海外氢能项目投资与合作 [1]
国富氢能氢能走廊一体化项目启动 加码布局西北氢能市场
智通财经· 2025-09-22 06:40
项目概况 - 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举行"西域氢途 绿启宏程"氢能走廊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 由国富氢能携手隆盛达和羚牛科技共同推进新疆氢能全产业链落地[1] - 项目立足乌鲁木齐 昌吉 石河子等核心区域 打造绿电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链条示范[2] - 项目投运后年消纳绿电12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通过绿氢规模化生产加物流高频应用双向拉动降低全产业链成本[2] 制氢环节 - 玛纳斯和呼图壁两座万吨级绿氢工厂已合规开工 配置140兆瓦 ALK碱性电解槽系统[2] - 制氢规模28000标方/小时 投产后年产绿氢超2万吨[2] - 玛纳斯工厂推进园区化工企业降碳输氢创新模式 一期输氢能力1万吨/年 采用柔性非金属复合管为用氢企业稳定供氢[2] 加氢网络 - 采用自建加中石油合作模式推进加氢网络建设[2] - 已建成2座加氢综合站 待建4座[2] - 未来计划围绕核心物流节点再布局62座 形成覆盖北疆的加氢服务网络[2] 应用场景 - 氢能应用端已运营20辆物流车 后续将扩展至1500辆[2] - 形成制-储-运-加-用闭环系统[2] - 羚牛科技依托专业运营能力实现氢能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 推动物流场景低碳转型[3] 战略意义 - 项目是新疆优化能源结构 打造国家大型绿氢供应基地的重要实践[3] - 将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双碳战略深度落地的典范[3] - 未来将完善乌昌石天山北坡氢能经济带 助力新疆成为全国氢能枢纽[3] 合作模式 - 国富氢能发挥氢能装备制造与全链条技术积淀 为制氢工厂提供核心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3] - 隆盛达聚焦氢能基础设施构建 以加氢站为节点织密服务网络[3] - 协同模式构建了可复制的氢能产业协作样板[3]
蓝昆氢能制氢装备入选山东省首台(套)名单
势银能链· 2025-09-22 06:37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年会: 2025势银氢燃年会(1月6-8日,宁波) 点此报名 添加文末微信,加 燃料电池 群 9月19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首台(套)技术装备企业名单,山东蓝昆氢能源科 技有限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零储能、纯离网、大功率常压电解制氢装备"成功入选!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关于公布 2025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 装备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单的通知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 公众号 · 蓝拓氢能 该型制氢装备突破多项技术瓶颈,采用零极距电极结构与第三代复合隔膜,实现2%-120%宽负荷稳 定运行,攻克传统电解制氢设备低负荷运行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制氢效率,为风电光伏新能源发电 离网制氢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 蓝昆氢能零储能、纯离网、大功率常压制氢装备入选"全省首台(套)",不仅是对蓝昆氢能技术创 新的充分认可,也是对蓝昆加快产业化发展的巨大赋能,还标志着风电光伏新能源离网制氢装备发 展方向将实现重大调整。 文章 来源: 蓝拓氢能 ◆ 视频版 鲲华科技 | 中鼎恒盛 为推动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加快首台(套)装 ...
山西最大煤老板姚氏家族财富缩水253亿后,美锦能源赴港冲击二次上市
36氪· 2025-09-22 06:3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山西美锦煤炭气化股份有限公司 由姚巨货于1999年成立[2] - 2000年姚巨货与六名子女共同成立美锦集团 长子姚俊良持股25% 其余六人各持12.5%[2] - 2007年通过股权置换借壳天宇电气成功上市 姚氏家族财富暴涨 姚俊良成为山西首富[2] - 2014年姚巨货去世 其12.5%股份由妻子高反娥继承 姚俊良接任集团领导职位[2] - 2025年高反娥去世 股份由六子女继承 姚俊良持股增至27% 姚俊花持股15% 家族合计持股37.15%[6] 业务转型与氢能布局 - 2017年开始布局氢能产业 成为国内较早涉足氢能领域的企业[3] - 凭借山西煤炭资源和焦化产业优势 构建覆盖制氢、氢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及加氢站的全产业链[3] - 2022年被认定为山西省氢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 是山西上市煤企中唯一获此地位的企业[4] - 氢能业务收入占比仍较低 2024年仅占整体收入的4.16%[7] - 2024年上半年氢能业务收入大幅下降62%[7] 财务表现 - 2020年营业收入128.46亿元 2021年达峰值后开始下滑 2024年降至190.31亿元[6] - 净利润波动剧烈 2020年6.95亿元 2021年25.41亿元 2024年亏损11.43亿元[6] - 2024年山西焦煤价格从2560元/吨跌至1420元/吨 跌幅44.53% 导致煤焦化业务毛利率降至7.16%[6] - 最新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82.45亿元 同比下降6.46% 归母净利润-6.74亿元[6] 资本市场动作 - 2024年9月11日宣布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1] - 赴港上市目标为推进全球化战略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强化境外融资能力[1] - 姚氏家族财富从2022年329亿元峰值降至2024年76亿元 三年缩水253亿元[6] 行业背景 - 山西煤炭年开采量占全国总量30%左右[1] - 煤炭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 2018年行业低迷导致公司营收波动[3] - 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 公司意识到煤炭行业局限性[3]
美锦能源拟赴港IPO“煤炭+氢能”战略前景待考
中国经营报· 2025-09-22 04:21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已确定聘请北京兴华鼎丰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 [2][3] - 赴港上市目的是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境外融资能力 [3] - 公司是焦煤领域龙头企业 采取"煤炭+氢能"双轨发展战略 煤炭业务营收占比达97.45% [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2.45亿元 同比下滑6.46% 净利润亏损6.74亿元 同比增长1.29% [4] - 2024年净利润亏损13.3亿元 为2016年以来首次亏损 主要因煤炭及焦炭产品价格降幅超过成本降幅 [4] - 氢能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2.1亿元 同比下滑62.25% 毛利率为-15.85% 较上年同期下滑9.08% [11] 煤炭业务状况 - 公司拥有四座煤矿 核准产能630万吨/年 焦炭生产能力1095万吨/年 在产产能895万吨/年 [6] - 2025年上半年全焦产量375.60万吨 同比增加26.53% 精煤产量179.37万吨 [6] - 煤炭业务营收80.35亿元 同比下滑2.69% 呈现"量增价跌"特征 [6] 煤炭行业价格走势 - 截至2025年6月 国煤下水动力煤价格指数NCEI(5500大卡)中长期合同执行价格669元/吨 较上年年末下降24元/吨 [5][6] - 山西准一级干熄焦市场价收于1225元/吨 较1月初累计下降460元/吨 降幅27.3% 同比下降845元/吨 降幅达40.82% [6] -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成交均价约685元/吨 同比下降约22.2% [6] 氢能业务布局 - 公司已构建"焦化—氢能"循环经济模式 焦炉煤气含氢量达55% 可提取99.999%高纯氢 [9] - 清徐美锦华盛一期2000Nm3/h高纯氢项目及贵州美锦5000Nm3/h高纯氢项目已稳定运行 [9] - 在全国部署建成加氢站(含撬装站)20余座 覆盖多个省份 持有燃料电池商用车1123辆 [10] 资产重组终止 - 2025年4月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原计划收购三家煤矿公司股权 [7] - 终止原因是交易各方对商业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7]
国富氢能(02582)氢能走廊一体化项目启动 加码布局西北氢能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2:12
项目概况 -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战略伙伴乌鲁木齐市隆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羚牛氢能科技(乌鲁木齐)有限公司共同启动新疆氢能走廊一体化项目 旨在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并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1] 项目规模与建设内容 - 项目包括玛纳斯和呼图壁两座万吨级绿氢工厂 配置140兆瓦 ALK碱性电解槽系统 制氢规模28000标方/小时 投产后年产绿氢超2万吨 [3] - 玛纳斯工厂推进园区化工企业降碳输氢创新模式 已完成园区输氢管网规划 一期输氢能力1万吨/年 采用柔性非金属复合管供氢 [3] - 加氢网络采用自建与中国石油合作模式 已建成2座加氢综合站 待建4座 未来计划围绕核心物流节点再布局62座 形成覆盖北疆的加氢服务网络 [3] - 氢能应用端已运营20辆物流车 后续将扩展至1500辆 形成制-储-运-加-用闭环 [3] - 项目投运后年消纳绿电12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3] 战略意义与效益 - 项目通过绿氢规模化生产和物流高频应用双向拉动 有效降低全产业链成本 为区域重碳行业脱碳提供支撑 [3] - 作为西北氢能市场关键布局 是新疆优化能源结构 打造国家大型绿氢供应基地的重要实践 [4] - 项目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双碳战略深度落地 助力新疆成为全国氢能枢纽 [4] 合作模式与分工 - 国富氢能提供氢能装备制造与全链条技术 为制氢工厂提供核心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 [4] - 隆盛达聚焦氢能基础设施构建 以加氢站为节点织密服务网络 [4] - 羚牛科技依托专业运营能力 实现氢能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 [4] - 协同模式加速项目落地进程 构建可复制的氢能产业协作样板 [4] 未来发展 - 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新能源与制氢系统的耦合能力 完善乌昌石天山北坡氢能经济带 [4]
圣元环保:公司氢能源研究院已开发出以固态储氢技术(含材料与装备)为核心的氢能两轮电动车等示范性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1:13
公司氢能业务进展 - 氢能研究院已开发出以固态储氢技术为核心的氢能两轮电动车、氢能观光车、氢能叉车等示范性产品 [1] - 在研产品包括用于城市垃圾清扫车、垃圾运输车、工程车辆和船舶的固态储氢-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 [1] - 公司持续关注氢能在多场景及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围绕"技术攻关+场景落地"计划逐步实现多领域规模化商业应用 [1] 技术发展路径 - 核心技术为固态储氢技术 涵盖材料与装备领域 [1] - 产品开发重点聚焦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系统 [1] - 实施计划采用技术攻关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策略 [1]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9月第3周周报:《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20250922
中银国际· 2025-09-22 01:0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保持高增长,2025年国内销量有望高增,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松下能源目标2026年实现样品出货,SK On计划2029年商用 [1][2] - 光伏行业"反内卷"为主线,上游硅料、硅片、电池持续涨价,产能存在收缩预期 [1] - 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明确,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1] - 绿电-绿氢-绿色燃料产业链逐步理顺,绿色燃料有望享受溢价 [1] 行情回顾 -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3.07%,涨幅高于上证综指(下跌1.3%) [10] - 细分板块表现:锂电池指数上涨9.25%,风电板块上涨5.35%,工控自动化上涨2.93%,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09%,核电板块下跌0.73%,发电设备下跌1.06%,光伏板块下跌1.06% [2][13] - 个股涨幅前五:杭电股份(43.81%)、伟创电气(21.74%)、中一科技(14.75%)、意华股份(13.64%)、赣锋锂业(13.42%) [13] 锂电市场 - 主要材料价格环比持平:三元动力电池(0.415元/Wh,0%)、NCM523(11.55万元/吨,0%)、磷酸铁锂动力型(3.43万元/吨,0%) [14] - 部分材料小幅上涨:隔膜基膜(9μm)湿法(0.7125元/平方米,+1.79%)、六氟(国产)(5.75万元/吨,+1.77%) [14] - 碳酸锂价格企稳: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2万元/吨(+0.27%),工业级7.12万元/吨(+0.28%) [14] 光伏市场 - 硅料价格持续上涨:致密料均价51元/kg(+2%),颗粒硅49元/kg(0%) [15][21] - 硅片价格上行:N型182mm/130μm硅片均价1.35元/片(+3.85%),210mm/130μm硅片1.7元/片(+3.03%) [16][21] - 电池片价格博弈:N型182mm电池片均价0.31元/W(0%),企业报价试图上调至0.32元/W [17] - 组件价格分化:国内TOPCon双玻集中项目价格0.67-0.68元/W,分布式项目0.66-0.70元/W [19] 储能市场 - 碳酸锂价格震荡: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万元/吨(较9月初小幅回落) [24][27] - 电芯价格小幅上涨:280Ah电芯均价0.298元/Wh(0%),314Ah电芯0.299元/Wh(+0.34%) [25][27] - 系统价格稳定:直流侧液冷集装箱(2h)均价0.40元/Wh(0%),交流侧液冷(4h)均价0.44元/Wh(-2.22%) [26][27] 行业动态 - 政策推动: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2][29] - 技术突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29] - 标准更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 [2][29] - 国际合作:英国与美国签署《大西洋先进核能伙伴关系》,加速核电站建设 [2][29] 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协议,总金额超60亿元,预计2026-2031年供应15.75万吨 [2][30] - 富临精工:宁德时代支付15亿元预付款,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 [2][30] - 中船科技:签订绿色甲醇销售合同,总金额至高14.4亿美元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