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享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桥水二季度“大换仓”:狂揽英伟达微软,清仓阿里京东引震荡!
金融界· 2025-08-14 01:02
核心持仓调整 - 大幅增持英伟达439万股至723万股 环比增长154% 持仓占比从1.43%升至4.61%成为第三大持仓 [1] - 增持微软90.56万股至172万股 增幅111.9% 持仓占比从1.41%升至3.44%成为第六大持仓 [2] - 增持Alphabet 256万股至560万股 增幅84.1% 持仓占比从2.18%升至3.98%成为第五大持仓 [2] - 增持Meta 38.1万股至80.7万股 增幅89.6% 持仓占比从1.14%升至2.4%成为第七大持仓 [2] - 减持亚马逊79.55万股 降幅6% 持仓占比从1.17%降至1.10% [3] - 减持AMD 40.89万股 降幅18.9% 持仓占比从1.03%降至1.0% [3] 非科技股操作 - 增持Uber 314万股 增幅531% 持仓占比从0.2%升至1.41%成为第12大持仓 [3] - 增持强生199万股 增幅667.8% 持仓占比从0.23%升至1.41% [3] - 减持PayPal 44.8万股 降幅12% [3] - 减持高通32.6万股 降幅30% 持仓占比低于0.5% [3] 中概股与新股布局 - 清仓阿里巴巴(原持股566万股)、百度(原增持188万股)及京东(原新进279万股) [4] - 新进芯片公司Arm 47.4万股 持仓占比0.31% [4] - 新进Intuit 5.9万股(占比0.19%)、EQT能源股78.7万股(占比0.19%)、Lyft 247.9万股(占比0.16%)、Ulta Beauty 5.8万股(占比0.11%) [4] ETF持仓变动 - 减持SPDR标普500 ETF(SPY)73.2万股 降幅21.9% 持仓占比从8.67%降至6.51%仍为第一大持仓 [5] - 维持SPDR黄金ETF(GLD)111万股不变 持仓占比从1.48%降至1.36%为第十三大持仓 [5] - 减持新兴市场ETF(IEMG)9.4%至171.8万股 [5] - 增持iShares Core S&P 500 ETF(IVV)6.2%至231万股 [5]
桥水二季度大举增持英伟达,加仓谷歌、微软、Meta,清仓阿里等中概
美股IPO· 2025-08-14 00:01
桥水二季度持仓变动 核心观点 - 桥水二季度大幅增持美国科技巨头,重点押注英伟达、微软、谷歌和Meta,同时清仓阿里巴巴、百度等中概股及雪佛龙,新进Arm等个股 [1][3][4] 主要增持个股 - **英伟达**:增持439万股至723万股,增幅154%,持仓占比从1.43%升至4.61%,晋升第三大持仓 [1][4] - **微软**:增持90.56万股至172万股,增幅112%,持仓占比从1.41%升至3.44%,成为第六大持仓 [1][4] - **谷歌(Alphabet)**:增持256万股至560万股,增幅84.1%,持仓占比从2.18%升至3.98%,为第五大持仓 [1][5] - **Meta**:增持38.1万股至80.7万股,增幅89.6%,持仓占比从1.14%升至2.4%,为第七大持仓 [1][5] - **Uber**:增持314万股,增幅531%,持仓占比从0.2%升至1.41%,成为第12大持仓 [1][5] 主要减持及清仓个股 - **亚马逊**:减持79.55万股,降幅6%,持仓占比从1.17%降至1.10%,为第20大持仓 [1][6] - **AMD**:减持40.89万股,降幅18.9%,持仓占比从1.03%降至1.0%,为第21大持仓 [1][6] - **高通**:减持32.6万股,降幅30%,持仓占比不足0.5% [7] - **清仓中概股**: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其中阿里一季度曾增持540万股(增幅21倍) [1][8] 新进个股 - **Arm**:新进47.4万股,持仓占比0.31% [1][8] - **其他新进**:Intuit(5.9万股)、EQT(78.7万股)、Lyft(247.9万股)、Ulta Beauty(5.8万股),持仓占比均低于0.2% [8]
Lyft Has More Upside Potential Than Uber
Seeking Alpha· 2025-08-13 13:36
自动驾驶车辆行业 - 持续关注自动驾驶车辆(AVs)领域的发展 [1] - 近期两家行业领先公司Uber(NYSE)发布财报 [1] 投资研究服务 - 提供可操作且明确的独立研究观点 [1] - 每周至少发布1篇深度文章分析投资机会 [1] - 帮助会员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极端波动中跑赢标普500指数并避免大幅回撤 [2]
嘀嗒出行(02559.HK)将于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2 09:11
公司财务与治理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董事会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 公司授出1100万份受限制股份单位 [1]
滴滴出行20250811
2025-08-11 14:0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公司业务分为国内业务(出行)、国际业务(出行、外卖、金融)和新业务(Robotaxi、能源等)[2] - 国内业务已实现盈亏平衡,预计2025年贡献120亿利润,收入增速约10%,GTV margin达3.7%,明年有望达4%[2] - 国际业务中出行业务已盈利,但受外卖拖累预计2025年亏损15-18亿元,总体盈亏平衡预计2027年[2] - 新业务2025年预计亏损30亿,其中Robotaxi亏损15亿[6] 财务数据 - 2025年整体EBITDA利润72亿,净利润73-74亿[7] - 未来3-5年利润复合增长率接近30%[7] - 国内业务GTV约3,000多亿元,年增10%,净额法take rate 15-18%[9] - 国际业务GTV约1,000亿(国内1/3),单量增速25%(国内10%),净额法take rate 11-12%[10] 国内市场表现 - 出行业务日单量约3,000万单,客单价23-25元[9] - 2023年起国内出行业务实现盈利,2025年GTV margin 3.7%,长期有望达4-5%[9] - 收入确认采用总额法(国际用净额法)[6] 国际市场表现 - 拉美、墨西哥、巴西市场与Uber并列龙头[11] - 日韩、澳大利亚、香港及东南亚渗透率提升中[11] - 墨西哥外卖市占率超50%[12] - 巴西外卖采取低价策略聚焦二三线,与iFood(市占90%)错位竞争[12] Robotaxi业务 - 预计5-7年内成为普遍产品[13] - 竞争关键将转向运营能力、用户心智及网络效应[13] - 新一代BOM成本约30万,下一代预计控制在30万以内[4][13] - 小马智行技术领先但牌照将趋平权化[13] 其他重要信息 - 原计划2025年4月回港上市,可能推迟至2026年[4][14] - 发展历程分四个阶段:2012-2015(国内龙头)、2016-2021(国际化探索)、2021-2023(战略收缩)、2024至今(重新增长)[5] - 恒生科技2025表现最佳:TME、快手、京东健康;非成分股中美图、网易云音乐(市值超400亿)[3]
富国银行:将Lyft目标价上调至15美元
格隆汇· 2025-08-08 16:06
目标价调整 - 富国银行将Lyft目标价从每股14美元上调至每股15美元 [1]
Uber第二季度业绩强劲,分析师表示值得强力买入
美股研究社· 2025-08-08 10:40
Uber财务状况 - 公司财务状况彻底改善,成为稳定产生大量自由现金流的"现金奶牛"[1] - 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达8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转换率超过110%[4] - 运营现金流远高于调整后EBITDA,主要得益于股票薪酬[4] - 公司批准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兼顾未来投资与股东回报[9] 二季度业绩表现 - 营收超出预期2.3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超出预期0.01美元[2] - 总预订量同比增长18%,收入同步增长18%[3]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35%,利润率提升0.6个百分点[4] - 月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率从14%提升至15%,出行次数保持18%增长[2] 长期增长动力 - Uber One会员服务客户达3600万,同比增长60%,会员消费额是普通用户三倍[6] - 自动驾驶领域布局加速,与Waymo/Lucid等2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商业化平台[7] - 公司现金流足以支撑自动驾驶投资,同时保持股东回报[7][9] - 生态系统扩展至货运/外卖/杂货等新业务领域[6] 财务指标趋势 - 自由现金流连续增长:从47.53亿(6/24)增至85.4亿(6/25)[5] - 自由现金流转换率持续提升:从89%(6/24)升至114%(6/25)[5] - 三季度指引:总预订量同比增长17%-21%,调整后EBITDA增长30%-36%[5] 估值与评级 - 在合理假设下公司内部收益率可达10%,若增长超预期则可能更高[10] - 分析师给予"强烈买入"评级,认为风险与回报不对称[1][10] - 市值达1800亿美元,EBITDA年增长率35%的成长性被市场认可[4]
异动盘点0808| 加密货币ETF及相关概念股多数上涨;多邻国暴涨超13%,卡骆驰跌超29%创新低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08 03:59
港股市场表现 - 中芯国际二季度纯利同比下降19.5%,预计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至7% [1] - 赤峰黄金在老挝发现富含金的斑岩型金铜矿床,上半年纯利预计增长超50% [1] - 汇量科技受益于移动广告平台Applovin Q2业绩超预期,程序化广告未来五年保持高增长 [1] - 美高梅中国中期利润同比减少11.3%,主要因经营成本上升及汇兑亏损增加 [1] - 国富氢能与德国Hemtron GmbH合作推动欧洲液氢基础设施建设,早盘涨超9% [2] - 和黄医药中期营收同比下滑9.2%,出售合资股权带动纯利增长超16倍 [2] - 加密货币ETF及相关概念股上涨,因美国允许加密货币进入401K退休储蓄计划,潜在资金规模达12.5万亿美元 [2] - 北海康成-B累计涨幅接近900%,维拉苷酶β有望在国内戈谢病治疗市场站稳脚跟并出海 [3] - 蒙古焦煤预计上半年亏损1500万至250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33亿美元 [3] - 中联重科7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25.2%,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3] 美股市场表现 - Lyft Q2营收及总订单量略低于预期,预计三季度总预订量增长13%至17% [4] - E.l.f. Beauty Q2净利润同比下降30%,未提供全年收入指引 [4] - 爱彼迎Q2营收31亿美元超预期,但下半年增长率承压 [4] - 台积电有望豁免美国半导体关税,因在美国设厂 [5] - 百度计划推出新推理模型及文心一言5.0 [5] - 文远知行获批在北京开展夜间自动驾驶测试 [5] - 中通快递受益于广东快递行业底价上调0.4元 [5] - 爱奇艺寻求在港二次上市,计划融资3亿美元 [5] - 飞塔信息Q2营收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4%,但保守业绩指引引发担忧 [6] - 多邻国Q2营收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4480万美元远超预期 [6] - 卡骆驰预计Q3营收下降9%至11%,受关税负面影响 [6] - AppLovin Q2收入12.59亿美元同比增长77%,纯利8.2亿美元同比飙升164% [7]
美股异动|Lyft涨超2% 预计下半年将表现强劲 Q3总预订量指引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8-07 14:16
美国共享打车平台Lyft(LYFT.US)涨超2%,报14.3美元。消息面上,Lyft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 15.9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6.1亿美元;净利润4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00万美元大幅增长。季 内,乘车次数同比增长14%,达到2.348亿次;总订单量同比增长12%,达到44.9亿美元;活跃乘客数同 比增长10%,达2610万人。Lyft预计下半年将表现强劲,并预计第三季度总预订量将增长13%至17%, 达到46.5亿美元至48亿美元之间,市场预期为45.9亿美元。(格隆汇) ...
永安行: 关于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8-07 12:20
控制权变更与股份转让安排 - 上海哈茂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每股13.76元价格受让孙继胜、常州远为、索军、陶安平及黄得云合计持有的32,721,710股股份(占总股本13.67%)[4][12] - 杨磊以每股15.28元价格受让上海云鑫持有的14,363,882股股份(占总股本6.00%)[4][12] - 孙继胜放弃其持有的32,954,801股股份(占总股本13.77%)对应的表决权以巩固上海哈茂控股地位[12][15][26] 定向增发方案细节 - 向特定对象上海哈茂发行71,819,411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84,028.71万元发行价格11.70元/股[2][10] - 发行价格依据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80%确定符合监管规定[6] - 发行完成后上海哈茂及杨磊合计持股比例从19.57%提升至38.06%表决权比例从22.85%增至38.25%[11][25] 控制权稳定性安排 - 表决权放弃期限设定为股份过户后24个月或定向增发完成时或上海哈茂持股比例超孙继胜20%三者孰早[15][18][26] - 孙继胜承诺2025-2027年现有业务扣非净利润合计不低于-20,000万元否则以现金补偿[22][27] - 孙继胜出具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并同意后续向上海哈茂转让剩余43,208,808股股份[28][32] 认购资金与合规性 - 上海哈茂认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及哈啰集团内部拆借不涉及外部借款[36][37] - 上海哈茂作为控股股东具备认购资格股份锁定期36个月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33][34] - 本次发行符合《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6号》第9条要求无不当利益输送情形[38][39] 战略发展与业务协同 - 控制权变更背景为上市公司需借助哈啰集团产业资源实现业务转型升级与协同发展[40][41] - 新股东计划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提升、氢能技术优势及芯片业务拓展改善经营水平[23][24] - 业务、采购及销售层面预计将依托哈啰集团资源实现协同效应但未披露具体变化计划[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