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刘强东不怕外卖百亿亏损
华尔街见闻· 2025-08-16 10:27
互联网行业即时零售大战 - 京东入局外卖市场点燃即时零售大战 战事对公司利润造成显著影响 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50.8%至62亿元 [1] - 二季度总收入同比激增22.4%至3567亿元 创三年增速新高 [2] - 公司采取"以亏损换流量"激进战略 通过高频外卖绑定用户并向高附加值业务导流 创始人认为相比购买流量更划算 [3] - 公司瞄准外卖背后供应链 计划通过供应链盈利而非前端卖饭菜 [3] - 行业竞争加剧 阿里美团加大投入 监管部门介入监管 [4] 京东二季度财务表现 - 核心业务表现稳健 京东零售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 经营利润率4.5%创大促季新高 [7][8] - 电子产品及家电收入1789.82亿元同比增长23.4% 3C数码门店突破3000家 [8] - 日用百货收入1034.32亿元同比增长16.4% 商超品类连续6季度双位数增长 [8] - 服务收入742.46亿元同比增长29.1% 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增长21.7% [8] - 新业务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198.8% 618期间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8] 外卖业务投入与亏损 - 二季度外卖业务营业成本144.1亿元 经营费用144.5亿元 相比一季度大幅增长 [10] - 新业务板块二季度经营损失147.8亿元 环比数倍增长 [11] - 集团二季度经营损失9亿元 去年同期经营利润105亿元 [11] - 自由现金流220亿元同比下滑55% 12个月滚动自由现金流101亿元同比下滑超80% [13] 公司战略与长期规划 - 公司计划长期发展外卖业务5-20年 追求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 [13] - 摩根士丹利预计行业补贴将达300-500亿元 公司已与阿里美团共同抵制恶性竞争 [13] - 创始人提出"体验、成本、效率"六字战略 通过新业务寻找增长机会 [14] AI业务布局 - 618期间大模型调用量同比上升130% 超过1.4万个AI智能体在内部运行 [16] - 超过1.7万品牌商家使用数字人直播带货 京东大模型品牌升级为JoyAI [16] - AI应用于健康领域 "AI京医"上线500+专家医生智能体提供诊疗服务 [17] - 工业领域应用大模型于商品寻源、合规管理 打造工业品标准库"墨卡托" [18] - 3个月内投资多家具身智能企业 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 [18] 国际化布局 - 斥资180亿元收购德国Ceconomy 获取欧洲11国1000+门店和2亿高端消费群体 [20] - 计划将欧洲业务升级为JOYBUY品牌 强调本地化运营 [21] - 自营快递品牌"Joy Express"实现全链路覆盖 日均单量50万单 [21] - 物流成本高于国内40% 核心价值在于供应链输出 计划带1000个品牌出海 [21] 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 公司未参与7月以来的恶性补贴 认为低价竞争无长期价值 [22] - 即时零售大战指向未来十年电商新格局 各巨头争夺超级APP地位 [24] - 公司持续推出新业务 格局未定竞争仍在继续 [25]
夜经济起势,商家订单多起来,汤包店都能开到凌晨三点
第一财经· 2025-08-16 10:19
夜经济消费趋势 - 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全天50% [2] - 2024年6月上海夜间消费总额达880.09亿元,同比增长3.3% [2] - 2024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7% [3] 餐饮行业夜间运营案例 - 南京鸡鸣汤包店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三四点,夜间外卖订单占比近80% [1][3] - 该店7月线上订单同比上浮70%-80%,周末日单量达300单以上 [3] - 夜间客单价较高,订单呈现"聚餐属性"和"情绪消费"特征 [6] 夜间消费场景分化 - 外卖订单来源中酒店占比70%,写字楼20%,住宅10% [5] - 露营地/景区公园/游乐场夜间外卖订单环比增长120%-230% [5] - 住宅区夜间订单量仍居首位,新休闲场所消费增速显著 [5] 商家运营策略调整 - 水西门鸭子店组建4人专职运营团队,人员工资高于传统服务员 [9] - 部分门店夜间订单占比达20%-30%,通过产品增量提升复购率 [8] - 延长营业时间具有"占位"意义,旨在培养客户消费习惯 [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国现存夜经济相关企业超130万家,2024年新增注册9万余家 [9] - 年轻消费者每周夜消费频次2-3次,驱动品质化/个性化需求 [10] - 商家需平衡夜间配送成本与动态经营利润 [9]
全民骑手时代,外卖不够送了
虎嗅APP· 2025-08-16 09:52
外卖行业现状 - 两大外卖平台在立秋当天共发出2.6亿单订单 [4] - 中国外卖骑手数量已突破1300万人 部分平台骑手数量暴增至去年3.5倍 [8] - 外卖行业出现"骑手比订单多"现象 午高峰接单大厅订单稀少 [5] 兼职骑手群体特征 - 兼职骑手包括大学生 打工族和旅游特种兵等多类人群 [6] - 年轻人将送外卖视为"灵魂保养方式"而非低人一等的工作 [8] - 兼职骑手数量激增导致10个订单中有9个由配送里程不足500公里的新人完成 [33] 骑手工作体验 - 送外卖需同时处理导航 顾客沟通和门禁等多重任务 工作强度类似军训 [10] - 骑手每日配送里程可达139.1公里 月完成订单77单 [11] - 重物配送订单如15斤物品爬8楼等以往无人接单现在被兼职骑手迅速抢走 [27][28] 骑手个人案例 - 平面设计师通过送外卖缓解职场压力 获得37.87元收入 [11][12][13] - 炒股负债60万者通过送外卖逐步偿还债务 日收入可见增长 [17][18][21] - 抑郁症患者通过送外卖改善身心健康 建立与社会的连接 [23][24][25] - 减肥者通过送外卖一周减重5斤 替代无效的健身房消费 [29][30] 行业影响 - 兼职骑手涌入导致配送价格体系变化 平台取消部分订单的补贴加价 [33] - 老骑手对兼职骑手抢单现象产生不满情绪 [33] - 外卖配送已成为渗透各行业的普遍现象 单位同事中也出现多人兼职骑手 [21]
外卖大战后的首份财报:京东烧掉147亿
搜狐财经· 2025-08-16 09:36
京东二季度财报核心表现 - 营业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增速新高但股东应占净利润62亿元同比暴跌51[1] - 外卖等新业务亏损147亿元平均每单亏损56元日订单量达2500万单[1][12] - 零售业务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贡献集团87营收经营利润139亿元创大促季度最高利润率纪录45[1][2] 零售业务亮点 - 带电商品收入增长234日百品类增长164商超品类连续6季度双位数增长[3] - 零售毛利率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支撑现金流储备[6] - 618大促期间供应链体系与"国补"政策协同带动核心品类增长[2] 物流与全球化布局 - 京东物流收入5156亿元经营利润1958亿元表现稳健[4] - 海外仓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中东"JoyExpress"复制"当日达次日达"服务标准[4] - 全球化布局为长期增长打开空间但短期利润贡献有限[5] 外卖业务扩张策略 - 采取"零佣金""百亿补贴""骑手五险一金"等激进策略日订单量两个月达2500万单[11][12] - 覆盖350个城市吸引150万家餐饮门店入驻签约15万名全职骑手[12] - 营销费用率从41大幅提升至76但研发投入仅从14微增至15[18] 行业竞争与市场反应 - 外卖业务导致集团整体经营利润大跌资本市场担忧加剧港股当日下跌344[14][16] - 监管部门约谈要求停止"恶性竞争"公司表态不参与"0元购"等行为[20][21] - 高盛预测美团阿里京东外卖业务未来12个月合计亏损将达920亿元[27] 战略调整与差异化探索 - 7月起收缩补贴转向"七鲜小厨"等差异化模式聚焦食品安全与质量痛点[23] - 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重塑行业标准获得政策认可[25] - 公司强调避免"恶性内卷"但行业整体仍面临盈利模式挑战[21][27]
刘强东不怕京东外卖百亿亏损
华尔街见闻· 2025-08-16 05:24
核心观点 - 京东二季度呈现"高增长、低利润"特征 总收入同比增长22.4%至3567亿元创三年新高 但净利润同比暴跌50.8%至62亿元 主要因外卖新业务亏损147.8亿元 [2][5][10] - 公司采取"以亏损换流量"战略 通过高频外卖绑定用户并向高附加值业务导流 创始人认为相比购买流量更划算 并瞄准外卖背后的供应链盈利 [2][11] - 即时零售大战引发行业激烈竞争 阿里美团加大投入 监管部门介入监管 行业总补贴额预计Q2-Q3达300-500亿元 [11][3] 财务表现 收入结构 - 核心业务稳健:京东零售收入3101亿元(占87%)同比增长20.6% 电子产品及家电收入1789.82亿元(+23.4%) 日用百货1034.32亿元(+16.4%) 服务收入742.46亿元(+29.1%) [6] - 新业务爆发:外卖等新业务收入138.5亿元同比激增198.8% 618期间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入驻商家超150万 骑手规模达15万 [6][8] 成本与利润 - 新业务投入剧增:Q2营业成本144.1亿元+经营费用144.5亿元 较Q1(45.86亿+24.94亿)显著扩大 [8] - 现金流承压:自由现金流220亿元同比下滑55% 12个月滚动自由现金流101亿元同比降超80% [11] 战略布局 即时零售 - 长期主义定位:CEO强调不追求短期成绩 目标建立5-20年可持续模式 重点释放与核心零售的协同效应 [11] - 差异化竞争:未参与"恶性补贴" 坚持品质外卖路线 为骑手缴纳社保 [11][16] AI技术 - 应用深化:大模型调用量较去年双11增130% 1.4万AI智能体内部运行 1.7万商家使用数字人直播 JoyAI品牌升级 [13] - 垂直场景落地:健康领域部署500+AI医生 工业领域用于商品寻源与合规管理 具身智能投资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 [14] 国际化 - 欧洲突破:180亿元收购Ceconomy获取1000+门店资源 覆盖2亿高端用户 保留本地团队运营 JOYBUY品牌即将升级 [14][15] - 物流配套:Joy Express实现全链路覆盖 日均50万单 核心价值在于供应链输出与品牌出海协同 [15] 行业竞争 - 三足鼎立:阿里美团京东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 摩根士丹利排序为阿里>美团>京东 [11] - 模式争议:行业陷入价格战 公司认为声量无意义 低价竞争无法创造长期价值 [16]
京东Q2数据惊艳,外卖这场仗打的太不容易了
搜狐财经· 2025-08-16 04:08
核心观点 - 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至3567亿元,主要得益于外卖新业务的强势入局和即时零售版图拓展 [2][3] - 外卖业务推动主站用户增长和协同效应,但高额补贴和配送成本导致新业务经营亏损148亿元,拖累整体利润 [6][8][13] - 公司已完成外卖初期战略目标,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后续竞争策略转向稳健布局和创新模式 [4][5][17][18] 财务表现 - 季度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为近年来最高增速 [2][3] - 零售业务营收3101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利润率达4.5%创大促季度记录 [3][8] - 新业务(含外卖)营收139亿元,但经营亏损148亿元 [3][6] - 净利润74亿元(非标),同比下降49% [6] 外卖业务进展 - 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入驻商家超150万家,全职骑手团队超15万人 [4] - 骑手全员缴纳五险一金,配送端营业成本达144亿元 [11][15] - 二季度营销开支同比增加160亿元至270亿元,主要用于外卖推广和补贴 [13] - 4月启动"百亿补贴"计划,年度投入超百亿元 [14] 协同效应 - 平台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0% [8] - 外卖高频业务带动主站用户增长和交叉销售 [9][10] - 零售业务经营利润率从3.9%提升至4.5% [8] 行业竞争态势 - 5月淘宝闪购入场加剧行业竞争,推动补贴力度升级 [7][14] - 公司避免恶性内卷,转向围绕用户体验和供应链创新(如"七鲜小厨"菜品合伙人模式) [17][18] - 竞争策略从闪击突袭转向长期持久战 [19] 战略方向 - 已完成外卖业务初期战略目标,在用户心智中站稳脚跟 [5][16] - 以合理节奏推进新业务落地,注重稳健扩张 [17][19] - 通过模式创新变革餐饮外卖供应链 [18]
外卖小作坊P成大门面,AI“照骗”岂能当饭吃
齐鲁晚报· 2025-08-16 00:52
外卖行业虚假宣传问题 -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消费者投诉"新型幽灵店"外卖,这些店铺使用AI设计的精美门头图和排队氛围营造虚假形象,实际为卫生条件堪忧的小作坊 [1] - 电商平台存在完整黑灰产业链,提供"无证开店""修改至过审"等违规服务,部分外卖平台参与其中 [1] - 此类行为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可能误导消费决策并埋下食品安全隐患 [1] - 虚假宣传本质是不诚信经营,涉嫌违法违规,长期将损害行业信誉和消费者信任 [1] 平台治理与监管措施 - 饿了么、美团和京东已成立专项小组治理该问题,显示平台开始落实管理责任 [2] - 建议平台加强资质审核和卫生监管,利用AI技术反制虚假宣传行为 [2] - 呼吁监管部门与平台联合执法,通过骑手"随手拍"等多渠道打击违规商户 [2] - 强调食品安全需真实可见,虚假宣传终将损害商家长期利益 [2]
刘强东,半年多了23万“兄弟”!做外卖划算吗?京东交卷:新业务收入139亿亏148亿,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
新浪财经· 2025-08-15 22:24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4% 创近三年收入增速新纪录[2]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51%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74亿元 同比减少49%[2] - 新业务收入138.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9% 但经营亏损扩大至147.8亿元[4] - 经营利润总额为亏损8.59亿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为盈利105.01亿元[5] 业务分部表现 - 京东零售收入3100.7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6% 运营利润139.39亿元 运营利润率4.5%创大促季度纪录[10] - 京东物流收入515.6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6% 经营利润19.58亿元[5][10] - 新业务收入138.52亿元人民币 经营亏损147.77亿元[5] - 分部间抵消收入188.31亿元人民币[5] 现金流与资本支出 - 自由现金流22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55% 12个月滚动自由现金流101亿元 同比下滑超过80%[10]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4.09亿元人民币[11] - 资本性支出30.32亿元人民币 其中开发物业资本支出10.76亿元[11] 新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入驻商家超150万家 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6] - 营销开支同比增加127.6%至270亿元 主要由于新业务推广活动支出增加[5] - 公司表示外卖业务带来明显流量和用户增长 未来将提升营销效率[8] 战略投资与收购 - 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 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14] - 宣布以22亿欧元收购德国零售巨头CECONOMY 创中国电商出海欧洲金额纪录[14] - 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15亿美元 剩余回购额度35亿美元[11] 人力资源与履约 - 生态系统人员总数约90万名 半年增员23万人[12] - 人力资源总支出1360亿元人民币[12] - 履约费用2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6% 履约费用率从5.9%上升至6.2%[10]
以平台自治提升售后纠纷处置效率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7:03
平台经济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电商退货率攀升至35% 部分女装品类直播退货率高达80% [2] - 平台纠纷频发且维权困难 售后响应滞后问题显著 [2] - 传统政府监管模式难以覆盖复杂多变的网络交易场景 [2] 行业竞争与监管动态 - 外卖行业"内卷式"竞争导致商家利润下降 消费者品质降低 骑手劳动时长增加 [3] - 高盛等外资机构看空三大外卖平台预期前景 [3] - 监管部门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3] 自动续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 自动续订存在默认勾选 扣费无提醒 取消难等问题 [3]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2024年7月实施 重点关注自动续费问题 [4] - 国家广电总局2025年6月对互联网电视收费包自动续费进行专项治理 [4] 平台自治优势与机制 - 平台具备实时交易数据获取能力 可快速识别异常情况 [5] - 部分平台建立自动化处理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解决纠纷 [5] - 平台自治可提升治理效率 降低治理成本 减轻监管压力 [6] 售后纠纷演变与复杂性 - "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被滥用 形成"薅运费险羊毛"产业链 [7] - 二手电商因商品非标特性 成色与功能难以量化导致纠纷频发 [7] - 直播电商冲动消费导致高悔单率 宣传话术游走于虚假宣传边缘 [8] 全球行业对比数据 - 美国76%消费者认为免费退货是关键决策因素 [9] - 93%美国零售商表示零售欺诈是重大业务问题 [9] - 2023年美国线上退货率达17.6% 退货欺诈造成1010亿美元损失 [9] 平台自治创新实践 - 闲鱼推出"小法庭"机制 随机挑选17位高信用用户担任评审员 [11][12] - 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需获9票以上)解决纠纷 [12] - 美团建立"小美评审团"处理争议差评 支持率超50%即可剔除差评影响 [13] 治理模式转型方向 - 平台从裁判者向平台化器转变 提供制度框架与数据支持 [13] - 用户从消费者向社区共治者演进 参与裁判与反馈机制 [13] - 政府部门向赋能者角色发展 提供容错空间与制度激励 [13]
行业告别双寡头割据时代 京东外卖在战略预期下的破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6:17
外卖市场现状与问题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但过去10年陷入单价未涨反降的怪圈,同时面临高佣金、黑外卖、骑手难等问题[2] - 行业长期维持美团、饿了么双寡头竞争格局[2] 京东外卖的崛起与战略 - 京东外卖以商家免佣、品质外卖、骑手保障三大策略冲击行业痛点,打破黄蓝割据局面[2] - 2025年二季度京东外卖驱动的新业务收入同比飙涨199%,覆盖350个城市,入驻150万家餐饮门店[3][5] - 与15万名全职骑手直签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订单规模突破2500万单[3][5] - 坚持反内卷立场,拒绝恶意补贴,合作15000家企业提供多场景用餐解决方案[5] 财务与业务协同表现 - 京东集团2025年二季度总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三年增速新高[2] - 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实现超40%同比增长,日百品类收入加速增长16.4%[7][8] - 618大促期间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外卖与零售业务协同强化30分钟送达能力[10] 供应链创新与线下布局 - 基于生鲜供应链能力进行模式创新,推出自营品牌七鲜小厨,首店日均订单超千单且复购率达行业两倍[15][16] - 开设七鲜美食MALL实体店,实现跨品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并展示100%后厨直播[11][13] 长期战略与行业影响 - 管理层强调长期主义目标,计划构建可持续5-20年的商业模式,短期运营亏损扩大至148亿元[14] - 通过供应链赋能推动行业降本增效,促使竞争从补贴内卷转向健康竞合[18] - 外卖业务高频特性反哺即时零售,形成与核心电商业务的战略协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