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河北被切断的城市,太低调了
虎嗅· 2025-08-18 13:55
文章核心观点 - 廊坊市凭借其毗邻北京和天津的独特区位优势,成功发展出以算力和现代物流为核心的两大支柱产业,在河北省的城市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5][32][44][46] 河北省及廊坊市的经济地理背景 - 河北省地理结构特殊,缺乏明确的中心城市,省会石家庄的GDP低于唐山 [1] - 廊坊市地处河北,位于京津走廊中点,承接了来自北京和天津的产业、人流和物流转移 [2][5] - 河北城市普遍依靠发展特色制造业来吸引京津经济外溢,但廊坊在承接转移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尤为成功 [3][4][5] 廊坊市的算力产业发展优势与现状 - 数据中心是耗电大户,一个100兆瓦的数据中心相当于10万户家庭的用电量,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为2166亿千瓦时,是三峡大坝年发电量的2倍 [8][9] - 算力服务对时延有苛刻要求,廊坊因其距离北京近,网络时延仅2~3毫秒,远低于内蒙古的5毫秒和宁夏的8毫秒,这对金融等低时延要求的行业至关重要 [13][17][20][21] - 截至2024年,廊坊市已运营30个数据中心,运行标准机柜31.6万架,总算力规模达8559P [23] - 在《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中,河北省综合算力排名全国第一,廊坊市在全国302个地级行政区中排名第一 [24] - 廊坊被类比为“中国小得州”,因其数据中心多、紧邻用户与数据源、电力资源相对充足且绿色能源占比较高 [28][31] 廊坊市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 廊坊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物流中心,2024年全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7.18亿件,平均每日处理约1800万单,其中约825万件进出北京 [34] - 廊坊物流优势得益于其区位:距离大兴机场26公里,拥有密集的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并可连接天津港和唐山港 [35][36] - 廊坊汇集了31家主流快递企业,包括顺丰、京东、三通一达等头部企业的北方总部 [38] - 根据《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提升至1500亿元左右,快递业务量达到30.7亿件 [41] 廊坊市的综合发展战略 - 廊坊的发展战略是全方位服务京津需求,除了算力和物流,还承接了北京动物园、大红门批发市场外迁的数千家商户 [43] - 廊坊的成功模式在于其充分发挥了“近水楼台”的区位优势,将配套服务做到极致,在河北省的拼图中扮演了“最强辅助”的角色 [44][45][46]
万国数据上涨3.5%,报32.51美元/股,总市值67.0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13:53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8月18日开盘股价上涨3.5%至32.51美元/股 成交额118.05万美元 总市值67.09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27.23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1.96% [1] - 归母净利润7.63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20.64%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中国及东南亚地区领先的高性能数据中心运营商和服务商 [2] - 数据中心分布于中国核心经济枢纽地区及非一线城市地区 [2] - 拥有23年数据中心托管及管理服务经验 服务超大规模云服务供应商、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等客户群体 [2] 技术能力与服务特色 - 数据中心规模大且具备多重冗余关键系统 电力供应充沛密度高 [2] - 中立于运营商及云服务提供商 支持客户自由选择电信运营商连接 [2] - 提供混合云管理服务平台 直接私有连接及公有云服务转售能力 [2] 重大事项提醒 - 将于8月20日(美东时间)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世纪互联上涨2.06%,报7.93美元/股,总市值21.3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13:53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8月18日开盘股价上涨2.06%至7.93美元/股 成交额65.17万美元 总市值21.33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22.4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8.3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38亿人民币 同比扩大27.03% [1] 公司运营规模 - 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运营超50座数据中心 基地型业务容量超480MW [2] - 城市型业务运营机柜数超52000个 [2] -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形成规模化数据中心集群 [2] 业务与服务能力 - 提供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网络及云计算综合解决方案 [1] - 作为微软战略合作伙伴 国内运营Microsoft Azure等国际水准云服务 [2] - 为全球超6000家优质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含近百家行业领军企业 [2] 公司背景与定位 - 成立于1996年 中国首家美股IDC上市公司 [1] - 国内唯一"基地型+城市型"IDC业务同步发展的头部企业 [1] - 打造具有核心技术、超大规模运营能力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 [1] 信息披露安排 - 预计8月26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美国当地时间) [1]
谷歌14亿美元加码Terawulf(WULF.US)数据中心扩建 行权后持股或升至14%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3:17
此次新增认股权证将叠加谷歌此前已经持有的Terawulf公司认股权证上,若全部行权,此前权证将占这 家比特币挖矿及高性能计算运营商8%的股权比例(按比例计算)。 Terawulf表示,CB-5的租赁条款与Fluidstack此前针对CB-3和CB-4的初始租赁条款在经济条件上保持一 致。 Terawulf的租户、人工智能云平台Fluidstack已行使扩建期权,包括新增一座名为CB-5的数据中心大楼。 该建筑将提供160兆瓦的额外关键IT负载,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谷歌同意再为Lake Mariner数据中心项目提供一笔财务担保,对该项目总担保金额增至32亿美元。作为 追加担保的对价,谷歌将获得可认购3,250万股TeraWulf普通股的认股权证。 智通财经APP获悉,Terawulf公司(WULF.US)周一宣布,谷歌(GOOGL.US)已同意提供14亿美元资金, 以支持Terawulf位于纽约州西部的Lake Mariner数据中心园区扩建项目。作为回报将获得认股权证,若 行权,谷歌在Terawulf的持股比例或提升至约14%。 受此消息影响,Terawulf股价在美股盘前大涨,截至发稿,该股 ...
美股异动|万国数据盘前涨3% 获瑞银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 2025-08-18 09:47
股价表现与市场动态 - 公司盘前股价上涨3.09%至32.38美元 收盘价为31.41美元[1] - 当日振幅达4.49% 成交量265.67万股 成交额8427.4万美元[1] - 当前总市值62.04亿美元 静态市盈率12.42倍[1]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瑞银将目标价从45美元上调至50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1] - 预计开发收益率将维持在14%或资本支出的7倍水平[1] - 7倍开发成本预计转化为高单位数百分比的无杠杆10年期内部收益率[1] 行业前景与盈利预期 - 生成式AI需求前景持续推动行业发展[1] - AI数据中心行业进入门槛较高 支撑收益率稳定[1] - 在EBITDA成熟前 租金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1] 财务指标与资本结构 - 市净率为1.917倍 换手率2.10%[1] - 流通市值39.83亿美元 总股本1.98亿股[1] - 52周股价区间为15.88-52.5美元 当前处于区间中上部[1]
富士康联手软银推进“星际之门”计划 刘扬伟透露合作内幕
凤凰网· 2025-08-18 08:38
公司合作计划 - 富士康与日本软银集团合作在前美国俄亥俄州电动汽车工厂制造数据中心设备[1] - 软银已收购俄亥俄州洛兹敦工厂 富士康通过合资企业继续运营该工厂[1] - 软银和富士康早在半年多前就已开始为该项目做准备工作[1] 交易细节 - 富士康以3.75亿美元出售工厂及其设备 当时未透露买家身份[1] - 该项目是"星际之门"计划的一部分 旨在推进美国AI基础设施建设[1] 项目背景 - 星际之门由软银、OpenAI及甲骨文共同组建的合资项目[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该计划 公司计划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1] - 俄亥俄州被选为项目地点 主要考虑电力供应、场地及时间安排因素[1]
海兰信(300065.SZ):公司的海底数据中心具有24小时全天候内外部的监控设施
格隆汇· 2025-08-18 07:20
海底数据中心监控技术 - 公司海底数据中心配备24小时全天候内外监控设施,可实时管控设备安全性 [1] - 海兰寰宇近海监测网覆盖数据中心水域水面,形成水面至水下的立体管控体系 [1]
AIDC最新观点:AI产业趋势下,我们看好哪些环节?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数据中心供电技术、电力电子、柴油发电机组、谐波治理 - **公司**:英伟达、德福、中一铜罐、诺德、家园、麦格米特、欧陆通、泰嘉、江海股份、腾讯、阿里、胜宏科技、科华数据、中恒电气、科士达、通合科技、阳光电源、金盘科技、三变科技、明阳智能、良信股份、中融信托、宏发股份、盛弘股份、爱博精密、上能电气、合旺电器、胜宏股份、蔚蓝锂芯、科泰电源、泰豪科技、潍柴、玉柴、MTU、康明斯、卡特彼勒、三菱、新德电器、四方股份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AI数据中心(AIDC)发展趋势** - **算力需求激增**:单机架功率密度从2024年36个GPU增至2029年576个,峰值达1,000千瓦[1][4] - **技术变革**:供电系统从UPS转向HVDC(高压直流),前端可能采用固态变压器(SST),机柜内外功率密度提升(机柜内从3.3千瓦升至12千瓦,机柜外电压从240伏升至800伏)[1][4][7] - **国内企业机会**:麦格米特、欧陆通有望切入英伟达供应链,泰嘉关注华为链,江海股份在超级电容领域领先[1][5] **2 数据中心供电技术变革** - **机柜外部**:UPS向HVDC转变,减少模块、提高转换效率(750伏HVDC效率达98%,比240伏提高2-3个百分点)[7][10] - **服务器内部**:采用DCDC转换提升功率密度,板载供电进一步降压[7][8] - **直流生态普及**:直流设备比例增加(新能源、照明、空调等),直流断路器价值量随电压等级提升[10][11] **3 重点公司表现与机会** - **科华数据 & 中恒电气**:受益IDC上架率提升,跟进字节跳动、阿里招标,中恒电气2024年数据中心电源业务同比增长翻倍(6.7亿元)[2][15][18] - **阳光电源**:切入AIDC市场,可能引发供应链重估[9] - **电力电子公司**:合旺电器、胜宏股份等通过代工切入北美供应链,麦格米特、欧陆通受益英伟达机柜弹性[19] **4 柴油发电机组需求** - **标配化**:智算中心功率提升,柴油发电机组从选配变标配,单机功率需达2兆瓦以上[24][25] - **市场增长**:2024年全球需求3,000台,2025年预计5,000台,字节跳动招标200+台,阿里招标300台[26] - **国内品牌主导**:潍柴、玉柴(含MTU)份额上升,外资机组价格比内资贵70-80万[27] **5 新兴技术(SST & 移相变压器)** - **SST优势**:模块化设计缩短建设周期至90天,占地面积减50%,支持新能源接入(光伏、储能)[30][31] - **成本构成**:60%电力电子模块,30%变压器,推荐金盘科技、新德电器、明阳智能、四方股份[32] - **移相变压器**:高压变频领域技术领先,新德电器在数据中心、核电等新领域需求爆发[34] **6 其他关键趋势** - **预制化 & 模组化**:供配电系统集成化(如华为模组化方案),提升效率与可靠性[20][21] - **谐波治理**:全球市场规模50亿+人民币(国内10亿+,海外40亿+),胜宏股份国内市占率第一[23] - **应急电源车**:2025Q2进入旺季,2026年特别国债推动需求增长[29] ---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铜箔环节通胀**:6-7月锂电铜箔公司(德福、中一铜罐)表现强劲[1][3] - **电能质量**:标配但不过度配置,类似“维生素”作用[22] - **海外市场优势**:谐波治理海外空间为国内4倍,电力电子公司优先布局[23][37] - **四方股份技术壁垒**:院士团队创立,电网招标份额超16%,新能源订单高增长[36] --- **投资方向总结** 1. **海外市场**:节奏快于国内,如谐波治理、电力电子代工[37] 2. **通胀方向**:技术变革驱动的环节(机柜电源、ADC配电、柴发、SST)[37] 3. **低估值标的**:主业扎实的SBC相关公司(如科泰电源、泰豪科技)[37]
800V HVDC有望成为未来AIDC供电架构,国内供应链迎来新机遇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涉及的行业** -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供电架构[1] - 光伏产业链[11] - 人形机器人[12][13] - 风力发电(海风为主)[14][15] - 固态电池及半固态锂电池[9][10][16] **涉及的公司** - **HVDC相关**:麦克米特、中恒电气、和望电器、胜宏股份、科士达、科华数据[6] - **SST相关**:金盘科技、新特电器、明阳电器、阳光电源、中国西电、科陆电子、特变电工、江苏华辰[8] - **固态电池设备端**:先导智能、银河科技、马克诺尔、宏工软控[10] - **人形机器人**:科达利、福晶工、金阳股份[13] - **半固态电池**:南都电源、孚能科技[16]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AIDC供电架构升级(800V HVDC)** - **技术优势**:800V HVDC减少AC-DC/DC-DC转换,节能且铜材用量大幅降低(传统54V系统耗铜量大)[3][4] - **行业驱动**:英伟达2025年COMPUTEX宣布采用800V HVDC,Meta/Alphabet/微软资本开支上调(Meta至660亿美元,Alphabet至850亿美元)[1][5] - **国内机遇**:海外需求高景气为国内供应链(如麦克米特)提供突破窗口期[5][6] **2 固态变压器(SST)前景** - **应用领域**:数据中心、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等,目前处于试点阶段(海外计划推出2MW商用原型机)[7] - **技术方向**:高频电力电子转换,规模化部署需3年[7][8] **3 固态电池关键环节** - **设备端**:干法电极、制恒绝缘、等电压环节已获千万级订单(如先导智能)[9][10] - **材料端**:需等待中试线落地(推荐下午新能)[10] - **半固态进展**:南都电源2.8GWh储能项目、孚能科技商业交付美国客户[16] **4 光伏产业链反内卷** - **现状**:硅片/电池组件环节价格修复,供给侧改革推进(硅料为切入点)[11] - **投资建议**:重点布局硅料及辅材浆料环节[11] **5 人形机器人催化事件** - **产业链迭代**: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飞行机器人展示(宇树科技表现突出)[12][13] - **标的**:主业扎实企业(科达利)或与小米/华为生态相关企业(金阳股份)[13] **6 风力发电(海风)** - **海外需求**:2026年海外市场(尤其海风)增长明确,国内广东/江苏2025年交付量提升[15] - **竞争修复**:主机及海风环节中标价格回升[14] ---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方向补充**:硫化物技术(硫化锂)、干发活料、激光绝缘质痕(软控宏工、德龙激光)[17] - **投资策略优先级**:IDC电源系统>固态电池>光伏反内卷>双海(海风+出海)[18] **数据引用** - 铜材节省:800V HVDC vs 传统54V系统[4] - 资本开支:Meta上调至660亿美元(+3.1%),Alphabet至850亿美元[5] - 半固态订单:南都电源2.8GWh项目[16]
英伟达GB300引爆100%液冷革命!800亿市场谁与争锋?
材料汇· 2025-08-17 15:23
液冷技术发展 - GB300液冷系统覆盖80%以上发热元件,采用直接芯片冷却(DLC)架构,冷却液通过微通道冷板直接贴合高功耗元件实现精准热传导 [1][2] - 英伟达计划2027年推出的Rubin Ultra NVL576 Kyber机架将实现100%液冷,彻底摒弃风冷 [1][2] - 从H100到Blackwell架构,液冷成为必选项,2026年有望迎来出货潮 [1][3] 市场规模预测 - 2026年GPU液冷市场有望达800亿元,按单机柜价值量70万元计算,预计出货10-12万个机柜 [1][3] - 冷板式液冷四大零组件(冷板/CDU/UQD/Manifold)占GB200 NVL72散热方案总价值的90%以上 [3] - GB300架构升级将冷板用量从GB200的54片提升至126片,UQD尺寸缩小至1/3但用量翻倍 [3][41] 技术应用场景 - 冷板式液冷分为一次侧(室外循环)和二次侧(室内循环)两大系统,二次侧包含冷板/CDU/UQD/Manifold等核心组件 [28][29] - 谷歌TPU集群已实现GW级运行规模并保持99.999%高可用性,Meta计划2025-2026年推出100-150万颗ASIC芯片 [4][49] - 亚马逊Trainium2 ASIC芯片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140-150万颗,谷歌TPU预计2025年出货150-200万颗 [4][56] 产业链机会 - 中国企业凭借制造业和材料学基础优势,有望诞生国际一流液冷公司 [1][5] - 奇鉉科技切入GB200/GB300核心供应链,7月营收年增92.65% [5][65] - 曙光数创是国内唯一实现浸没相变液冷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企业,2021-2023H1市占率56% [5][68] - 英维克UQD产品进入英伟达MGX生态系统,累计交付达1.2GW [5][76] 技术演进趋势 - 芯片散热从一维热管线式均温发展到三维3D VC技术,最终演进到液冷技术 [19] - Blackwell架构性能激增,液冷方案成为必须选择,FP4精度算力在液冷情况下可达20petaflops [25] - 高密度节点部署提升单机柜计算能力,GB200 NVL72功耗达120kW,为H100的10倍以上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