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金美信消金被罚82万元,合规之外,盈利、注册资本双双承压
北京商报· 2025-06-23 12:08
| 序 | 当事人名称 | 行政处罚决 违法行为类型 行政处罚 内容 | 作出行政处罚 | ﺪ | | --- | --- | --- | --- | --- | | 특 | | 定书文号 | 决定机关名称 | ﻤﺔ | | 1 | 厦门金美信 | 厦门银罚决 违 反 信 用 信 息 采 处 罚 款 82 万 | 中国人民银行 | 2 | | | 消费金融有 | 字〔2025〕1 集、提供、查询及 元。 | 厦门市分行 | 1 | | | 限责任公司 | 특 相关管理规定。 | | | 年内又一家消费金融机构遭到处罚。6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日前披露一张监管罚单,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公司(以下简 称"金美信消费金融")被罚82万元。 时隔近四年,金美信消费金融再度受罚。合规压力之外,金美信消费金融也是市场上剩余不多的注册资本未达到10亿元门槛的消金机构之一。市场洗牌中, 金美信消费金融2024年净利润暴跌超过70%,进一步折射出消金行业尾部机构的生存困境。 另从业绩表现来看,根据该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金美信消费金融2024年净利润205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1.4%,营业 ...
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获“AAA”评级
金融界· 2025-06-23 09:21
评级结果 - 海尔消费金融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获中诚信国际"AAA"评级 [1] - 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3] 公司优势 - 股东支持力度较强 其中海尔集团持股49%为第一大股东 [1][2] - 自营业务占比较高 [1] - 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1] - 盈利水平不断提升 [1] 股权结构 - 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 经过两次增资及未分配利润转增 2024年末注册资本达20.9亿元 [2] - 2024年11月海尔集团受让财务公司19%股权后 持股比例升至49% [2] - 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 行业挑战 - 政策及竞争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1] -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影响资产质量 [1] - 业务快速扩张对资本/人才/技术/风控形成压力 [1]
消费需求扩容升级,大湾区如何抢占消费金融“黄金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06:51
"消费需求扩容升级,金融服务空间巨大。"近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局长李云泽表示,随着扩大内需战略和"投资于人"政策落地,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中国正在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消费金融作为连接消费与金融的桥梁,在国家促消费扩内需的大背景下,正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 代"。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国宏近日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消费金融行业 呈现多元金融服务主体、深度金融科技应用、紧密实体场景绑定的典型特征,但同时也面临资产质量趋 降、盈利空间压缩、社会认知不够、合规压力增大等挑战。从城市维度来看,大湾区城市发展消费金融 潜力巨大,未来应促进多元化消费金融主体设立和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发展,同时强化消费金融产业生 态和市场环境建设。 行业特征: 消费金融紧密绑定实体场景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供给主体主要包括银行类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类机构,以及 网络小贷等地方金融组织。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内消费贷款余额(含短期和中长期)为57.98万亿元,其中住户消费性贷 款余额(不含个人住房贷款)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 ...
观察丨围剿金融“黑灰产”进行时,识别标准、行业共治需落地
券商中国· 2025-06-21 04:45
金融"黑灰产"专项打击行动 - 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开展为期6个月的专项工作 重点打击贷款 保险和信用卡领域的四类非法行为 包括非法存贷款中介 恶意逃废债 非法代理退保理赔及不正当反催收 [1] - 专项工作开展以来 济南警方破获全国首例"反催收联盟"敲诈案 上海警方侦破贷款领域黑灰产案件20余起 [1] - 金融机构通过多渠道开展消费者宣传并征集线索 形成多方配合的打击态势 [1] "黑灰产"新业态特征 - 金融"灰产"规模自2021年起爆发式增长 规模扩大十倍以上 主要依托抖音 快手等平台以"债务减免""征信洗白"等名义收取高额佣金 [2] - 中国银行业协会2024年发布识别标准征求意见稿 首次明确"反催收联盟""羊毛党""恶意投诉"三类灰产形式 但标准尚未正式落地 [2] - 30%的金融消费者投诉文本存在雷同 显示黑灰产采用专业化 隐蔽性强的技术手段 [3] 金融机构应对挑战 - 非法代理维权人员多来自催收行业 利用经验教唆债务人并伪造投诉 倒逼金融机构减免债务 [3] - 核实债务人证明真实性需跨行业协作 单家机构面临时间和人力成本压力 [4] - 部分机构引入AI智能风控体系 有效识别异常投诉行为 [4] 行业治理方向 - 需建立跨行业共治体系 解决识别标准不统一和调查成本高的问题 [4] - 黑灰产泛滥导致金融消费者资金损失 扰乱金融秩序 助长逃废债风气 挤占真实维权资源 [4]
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13:51
海尔消费金融融资动态 - 海尔消费金融成功簿记发行2025年首期金融债 规模10亿元 期限3年 发行利率2.2% 牵头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 联席主承销商包括国泰海通证券等7家机构 承销团成员含中金公司和蒙商银行 [1] - 2024年公司融资动作频繁 全年发行三期ABS累计46.5亿元 发行一期金融债15亿元 2024年9月完成增资 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20.90亿元 增幅近40% [1] - 2025年已发行三期ABS"25够花1A/1B/1C" 合计规模15亿元 2024年末表内资产规模达293亿元 较前两年显著增长 [1] - 公司回应加速融资目的为降低资金成本 延长负债期限 补充资本实力 支持线上线下业务扩张 通过丰富融资渠道提升规模 [1] 消费金融行业融资趋势 - 2024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金融债/ABS融资 Wind数据显示尚诚消金 中邮消金等机构合计发行金融债106亿元 [2] - 行业专家指出发行金融债/ABS可夯实负债端实力 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低成本资金 将利率优势传导至资产端 [2]
“618”商战落幕!精算型消费成趋势,分期免息消费人数增19%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12:03
618购物节概况 - 今年618活动持续近40天 从5月13日启动至6月20日结束 是史上最长618购物节 [1] - 立减 国补 消费券 分期免息成为今年618四大关键词 [1] 分期免息消费表现 - 使用分期免息付款消费的用户同比增长19% [1][3] - 支持高期数分期免息的商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1% [4] - 85%消费者在有能力付全款的情况下 会优先使用分期免息付款 [4] - 手机 电脑 数码 家电 家装 电动二轮车 运动户外 珠宝首饰等品类提供花呗分期12期免息 [4] 消费者行为特征 - 精算型消费成为趋势 消费者追求资金效率最大化 [4][5] - 国补叠加花呗分期免息的省钱攻略在小红书平台最受欢迎 [4] - 广东 浙江 江苏是使用分期免息消费者最多的前三省份 [6] - 北京消费者偏爱用分期免息购买宠物用品 上海消费者偏好洗护清洁类商品 广东消费者偏好男装 [6] 行业影响 - 分期免息模式契合消费者理性规划需求 帮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6] - 分期免息降低消费决策门槛 为商家注入增长动能 推动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6]
践行金融为民 守护千家万户 | 金美信开展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财富在线· 2025-06-20 11:53
金融消费者保护行动 - 公司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围绕"保障客户权益,乐享安心生活"开展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活动 [1] - 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教矩阵精准触达消费者,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1] 重点群体金融教育 - 针对"老少新"群体(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开展专项活动,防范金融诈骗 [2] - 在厦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主题宣教活动,覆盖"以房养老"陷阱、民间投融资风险等热点议题 [2] - 设计沉浸式金融知识游园会,通过"金融知识圈圈乐"等游戏提升老年人反诈能力 [2] - 采用角色扮演模拟诈骗场景,增强老年人防骗技巧识别能力 [2] 多渠道知识普及 - 线上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漫画、短视频等多元化内容 [3] - 围绕"618防骗"、个人征信等议题制作系列科普素材 [3] - 内部通过海报、LED屏等形式强化员工金融知识培训 [3] 未来规划 - 将持续创新宣教形式,推出更接地气的金融服务 [3] - 致力于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 [3]
“618”期间,广东人最爱分期免息?把“能赚会算”坐实了!
搜狐财经· 2025-06-20 11:27
618促销活动表现 - 今年618促销活动持续近40天 为史上最长618 [1] - 分期免息用户同比增长19% 广东 浙江 江苏为使用最多省份 [1] - 立减 国补 消费券 分期免息成为四大促销关键词 [1] 分期免息消费趋势 - 分期免息订单增长最快行业包括汽车零部件 文教用品 电动车 动漫潮玩 3C数码 [3] - 电动车品类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0% 分期免息订单占比达20% [3] - 高期次免息商品的分期使用比例更高 [3] 区域消费特征 - 北京消费者偏爱用分期免息购买宠物用品 [3] - 上海消费者分期免息购买洗护清洁类商品居前三 [3] - 广东消费者分期免息购买男装需求旺盛 当地集中全国80%高端男装品牌 [3] 行业消费趋势 - 国货品牌成为消费主导 新能源汽车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 [3] - 动漫潮玩行业受Labubu等IP带动呈现增长 [3] - 传统分期免息品类手机数码 家电家居仍保持稳定需求 [3] 分期免息模式影响 - 分期免息模式契合消费者理性规划需求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4] - 有效降低消费决策门槛 为商家注入增长动能 [4]
科技+场景+资金:消费金融巨头如何筑起“护城河”
经济观察网· 2025-06-19 14:00
消费金融行业融资动态 - 消费金融市场融资活跃度持续攀升,头部机构构建多元化融资矩阵 [1] - 马上消费金融发行10亿元资产支持证券,优先A档票面利率1.85%创年内新低 [1] - 中银消费金融拟发行15亿元金融债券,中邮消费金融已完成15亿元金融债券发行 [1] - 中原消费金融拟发行15亿元资产支持证券,海尔消费金融完成10亿元金融债券簿记建档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但居民短期贷款前5个月减少2624亿元 [1]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消费金融体系始于1985年首张信用卡发行,2009-2013年为试点期,首批4家持牌公司成立 [2] - 2014-2017年为爆发期,持牌公司增至24家,银行系主导 [2] - 2017年至今进入规范期,监管强化资质、利率、催收等要求,持牌公司稳定在31家 [2] - 行业转向精细化运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成为竞争关键 [2] 行业分化现状 - 前五名头部机构净利润合计占比超60%,尾部10家机构市占率不足5% [3] - 头部机构通过科技、场景、资金三维度构建护城河,传统机构面临转型阵痛 [4] 科技赋能与场景构建 - 头部机构将科技融入获客、风控、审批全流程,提升效率与个性化服务 [4] - 马上消费金融发布"天镜"大模型3.0,招联消费金融大模型使审批效率提升40% [5] - 场景金融成为差异化竞争策略,中邮消费金融上线"YO生活"平台,海尔消费金融覆盖家电、医美等1800多家门店 [6] 资金渠道多元化 - 头部机构拓展ABS、金融债、同业拆借等多渠道融资,平滑市场波动 [5] - 多元化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业务稳健扩张 [5] 政策与市场展望 - 2025年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国家鼓励加大消费贷款投放,重点发展服务消费 [7] - 服务消费成为内需增长潜力点,消费金融公司可拓展相关金融场景 [8] - 居民贷款率稳定增长,借贷意愿与杠杆空间仍有潜力 [8]
蚂蚁消金林嘉南:大模型赋能智能风控,额度互动促进金融健康
南方都市报· 2025-06-19 12:06
普惠金融新命题 - 消费金融市场存在金融供给错配问题,消费者需求从"有没有"升级为"够不够用""好不好用" [2] - 30岁以下职场新人群体规模超1亿,但因收入稳定性不足,获取普惠金融服务难度显著高于30岁以上群体 [2] - 传统风控依赖工资流水等结构化材料,难以覆盖多元化新兴职业人群,需通过新技术识别年轻人潜在能力 [2][3] 大模型技术应用 - 花呗推出"小红花"额度互动功能,支持超1000种证明材料申请提额,包括新兴职业证书及电子工作凭证 [4] - 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采用垂类大模型,实现97%的多模态材料识别准确率,92%的伪造识别准确率,覆盖25种欺骗手法 [4] - LLM原生驱动实时信贷决策,结合静态信用画像与动态供给画像,实现资质分层精细化推理与秒级授信调整 [5] 技术成效与用户反馈 - 试运行期间68%提交职业技能证书的年轻人获得实时提额,人均授信提升1100元 [6] - 使用互动提额功能的用户不良率低于大盘平均水平50%,验证技术对金融健康的促进作用 [6] - 公司计划拓展行为数据提额依据,通过多模态验真与启发式对话提升授信精准度 [6][7] 战略方向 - 公司以"金融健康"为核心理念,通过智能风控平衡风险管控与用户自主权 [7] - 技术将延伸至更多产品线,辅助用户管理金融行为,形成可持续的服务生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