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股市震荡 A股成长风格占优
新浪财经· 2025-08-31 16:31
海外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滑0.19% 标普500指数下跌0.10%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19%[1] - 芯片半导体板块表现疲软 核心PCE同比回升对美股形成压力[1] - 商品市场中COMEX黄金上涨2.86%[1] - 全球资产配置策略超配债券和外汇 模拟组合年化收益率7.25% 夏普比率1.50[3] A股市场表现 - A股日均交易额突破2.9万亿元 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周涨幅均超7%[1] - 上证指数月度同比收益率达35.74% 创2016年以来新高[2] - 微盘股指数下跌3.74% 市场风格分化明显[1] - 市场波动性可能上升 与2014年下半年快速上升时的历史表现相似[2] 行业与风格表现 - 成长因子表现优异 科创成长50ETF等产品收益领先[1] - 红利因子表现疲软 红利ETF和红利低波ETF出现负收益[1] - 遗传规划行业轮动模型绝对收益36.15% 领先行业等权基准17.81个百分点[2] - 模型选中TMT及顺周期行业表现良好 采用周频调仓策略[2] 经济数据对比 - 当前周期与2012-2015年周期相似 均呈现海外股指先行启动 A股后续补涨的特征[1] - 中国制造业PMI在荣枯线附近震荡 PPI同比增速持续处于零轴以下[1] - 境内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累计收益6.89% 近期上涨0.55%[2] - 组合持仓包含红利风格ETF及医药、有色金属等行业ETF 配置整体均衡[2]
新动能支撑强生产——8月PMI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8-31 15:35
制造业PMI数据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前值49.3%回升0.1个百分点 [2] - 生产指数为50.8% 较前值50.5%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2][9] - 新订单指数为49.5% 新出口订单指数47.2% 分别较前值微升0.1和0.1个百分点 [2][16]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升至51.9% 较前值50.6%大幅上升1.3个百分点 [4][9] - 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达54%左右 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较快释放 [4][9] - 7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18.9% 较6月下降0.9%显著改善 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 [4][9] 价格与库存指标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 出厂价格指数49.1% 分别较上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3][16] - 产成品库存指数46.8% 较前值47.4%回落 原材料库存指数48.0% 较前值47.7%上升 [16] - 采购指数50.4% 较前值49.5%回升 在手订单指数45.5% 较前值44.7%小幅上升 [16] 非制造业表现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5%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创年内高点 [3][17]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7]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49.1% 较前值50.6%下降1.5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40.6% 低于前值42.7% [3][16] 行业预期指数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 较上月52.6%上升1.1个百分点 [3][17]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9]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0%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1.7% 分别较前值上升0.4和0.1个百分点 [3][17]
产需指数均有回升,8月PMI数据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14:28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1][3][5] - 生产指数50.8%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 [3][5][6] - 新订单指数49.5%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边际改善 [3][5][6] 分类指数表现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0.5%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交货持续加速 [6] - 原材料库存指数48.0%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库存降幅收窄 [6] - 从业人员指数47.9% 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用工景气度微降 [6]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8%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处于扩张区间 [6][7] - 中型企业PMI为48.9% 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 收缩速度加快 [6][7] - 小型企业PMI为46.6%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持续低于临界点 [6][7] 行业结构性特征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支撑作用增强 [9]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保持扩张态势 [9]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 [6] 价格与利润动态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 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9][10] - 出厂价格指数49.1% 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仍低于临界点 [9][10] - 原材料与出厂价格差值扩大至4.2个百分点 制造环节利润空间收窄 [10] 市场预期变化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 达4月以来最高 [10]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超58% [10] - 企业信心持续恢复 对行业发展预期更为乐观 [10]
基金圈也上演“喜芯厌酒”
财联社· 2025-08-31 13:06
八月市场行情与算力主题基金表现 - 2025年8月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算力板块成为绝对主角,科创50、创业板指等科技成长指数集体大涨,推动沪指一度站上3800点,创近10年新高[1] - 8月涨幅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几乎全部重仓算力链核心标的,单月涨幅超过40%的产品比比皆是,形成“一芯独大”格局[1] - Wind数据显示,共有28只主动权益基金在8月录得40%以上的净值涨幅,其中长安鑫瑞科技先锋6个月定开以48.39%的涨幅居首,信澳业绩驱动A以46.03%紧随其后[2][3] - 这些算力主题基金持仓结构高度一致,重仓股集中在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算力设备链核心标的,其中中际旭创8月单月涨幅达63.10%,新易盛上涨88.26%,天孚通信上涨87.95%[4] - 8月行情呈现出“喜芯厌酒”特征,传统消费板块集体缺席排行榜,而重仓AI的基金彻底出圈[1][4] 2025年前八个月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 - 截至8月31日,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净值涨幅达26.19%,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回报均超28%,远超同期上证指数表现[5] - 全市场有458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涨幅超过50%,22只基金涨幅突破100%成为“翻倍基”[5] - 永赢科技智选A以175.68%的年内涨幅排名第一,是全市场唯一收益突破170%的产品,该基金重点布局全球云计算与算力主题[5][7] - 翻倍基主题聚焦在算力、创新药、机器人、半导体、北交所成长股等方向,形成“技术成长+政策驱动”的双轮格局[6][7][8]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作为唯一QDII翻倍基,年内涨幅达133.56%,重仓港股医药[7][8] 表现落后基金情况分析 - 8月期间仍有146只主动权益基金录得净值下跌,在普涨行情中表现落后[9] - 医药主题基金成为主要“失意者”,申万菱信医药先锋8月单位净值下跌9.48%,为当月表现最弱产品,金鹰医疗健康产业与东吴医疗服务分别下跌8.15%与5.85%[9] - 从年内表现看,民生加银优选单位净值下跌9.51%,天治量化核心精选下跌8.60%,部分消费主题基金跌幅超过5%[9] - 这些落后基金或因延续保守的消费防御配置风格,或因对AI、算力等高景气赛道配置不足而错失主升浪[10] 基金经理后市观点与投资主线 - 基金经理认为半导体、AI等新型产业领域在技术革新与国产替代需求增长双重催化下,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向上,硬科技投资主线日益清晰[11] - 算力行业投资进入白热化阶段,海内外CSP巨头厂商资本开支向AI算力倾斜,光通信及液冷等算力基础设施正迎来成长春天[11]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成为核心发展趋势,在运动控制、智能决策等方面不断突破,产业化进程加速,中长期将在硬件与算法双轮驱动下迎来爆发增长[11] - 创新药板块已进入“政策+技术+全球化”三轮驱动的复苏周期,尽管短期有所调整,但长期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12] - 市场仍处于科技主导的大趋势中,后市投资焦点集中在算力、机器人和医药方向,考验基金经理对产业逻辑的深度理解[12]
【新华解读】三大指数均有回升 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透视8月份PMI数据
新华社· 2025-08-31 09:54
制造业PMI指数变化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1] - 生产指数为50.8%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2] 制造业分行业表现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2]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2]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3]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3]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2]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2] - 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2] 企业预期与信心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3]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8.0%以上高位[3]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显示企业采购活动加快[2]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1][4] - 新订单指数为46.6% 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创年内新高[5] 服务业细分行业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5]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行业指数均位于60.0%以上[5] - 投入品价格指数与上月持平 销售价格指数上升0.7个百分点至48.6%[4] 建筑业表现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5]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7% 略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5] 综合PMI表现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1] - 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8%和50.3%[5]
三大指数均有回升 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透视8月份PMI数据
新华网· 2025-08-31 09:00
制造业PMI指数回升 - 制造业PMI指数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但仍低于临界点 [1] - 生产指数为50.8%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四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需求端持续改善 [2]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分化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产需较快释放 [2]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产需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2]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3] 制造业价格与采购活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分别环比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加快 [2]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3] 非制造业扩张态势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4] - 新订单指数为46.6% 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 供需趋稳向好 [4] - 投入品价格指数与上月持平 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至48.6% [4] 服务业与建筑业分化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升至年内高点 [4] - 资本市场服务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行业指数均高于60%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 [4] 综合经济景气水平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1] - 构成综合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8%和50.3%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 [5]
访华前4次拒绝美电话,莫迪心灰意冷,特朗普又往印度伤口上撒盐
搜狐财经· 2025-08-31 07:29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措施 - 美国于7月31日和8月6日连续颁布行政令 将印度输美商品关税从25%提升至50% 并于8月27日正式执行[1] - 加税涉及印度核心出口产业包括服装 宝石 汽车零部件 医药和纺织业 美国市场占印度整体出口约20%[1] - 关税调整正值圣诞节前备货季 导致订单锐减 许多工厂原指望该时段支撑全年50%营收[1] 印度出口行业受冲击状况 - 大量订单被取消 工厂面临现金流压力 旺季用工计划搁置 就业岗位稳定性受威胁[2] - 学界评估此为印度多年未见的严重外贸冲击 数百万工人就业状况堪忧[2] - 出口企业生存与农民工人利益形成政策矛盾 两者均为重要执政票仓基础[2] 印度应对策略与困境 - 官方回应称美国措施"不公平 不公正 不合理" 但未实施对等50%反制关税[2] - 在能源领域展现妥协迹象 对俄罗斯石油进口份额从45%降至38% 接近美国要求的40%以下标准[2] - 面临三条战略选择:硬碰硬加征对等关税但会伤害经济 有限妥协换取关税回调 或加速市场多元化但需时间见效[4] 市场多元化与地缘博弈 - 印度长期谋求多方平衡 在四边机制寻求安全支撑 依赖俄罗斯能源 同时在东南亚中东拉美开拓新市场[4] - 美国通过关税与舆论双重施压 试图迫使印度放弃"战略自主"战略并选边站队[4] - 莫迪四次拒绝接听特朗普电话 回避"舆论外交"风险 通过书面或第三方沟通控制谈判风险[4][7] 潜在合作方向 - 中国可在恢复直航 优化签证 投资便利化 贸易标准互认等方面提供实质性帮助[5] - 印度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合作清单而非犹豫 否则企业与资本将保持观望[5] - 访华行程可能成为地缘博弈中的喘息空间 但需做出务实选择才能将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7]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5年8月PMI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25-08-31 05:53
制造业PMI指数 - 制造业PMI指数为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小幅改善 [1][2] - 生产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 -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需求端略有回暖 [2] 制造业产需与采购 - 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2]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加快 [2] 制造业价格水平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出厂价格指数为49.1%,分别较上月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价格指数均升至52.0%以上 [2] - 医药、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等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企业规模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8%,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扩张 [3] - 中型企业PMI为48.9%,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回落 [3] - 小型企业PMI为46.6%,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改善 [3] 重点行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装备制造业PMI为50.5%,分别较上月上升1.3和0.2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3]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回升 [3] 市场预期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4]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58.0%以上高景气区间 [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扩张加快 [1][5]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 [5]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5] 服务业细分行业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5]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 [5] - 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5] 非制造业市场预期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5] -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7%,略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 [5] 综合PMI产出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1][6] - 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8%和50.3% [6]
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49.4,新订单指数升至49.5
华尔街见闻· 2025-08-31 04:08
制造业PMI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改善但仍低于临界点[1][3] - 生产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生产扩张加快[5] -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景气水平略有改善[5] - 大型企业PMI为50.8%,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5] - 中型企业PMI为48.9%,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5] - 小型企业PMI为46.6%,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持续处于收缩区间[5] 行业分化特征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保持扩张态势[2]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支撑引领作用增强[2]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转为收缩[2]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连续回升[2] - 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1]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等行业产需指数均低于临界点[1]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1]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但仍低于临界点[1]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2]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以上高位[2]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扩张[10]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2][1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转为收缩[13]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2][13] - 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景气度偏弱[2][13] 综合PMI与预期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1][21]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2%,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发展前景乐观[17]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17] -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7%,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17]
8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4%
新华社· 2025-08-31 03:57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1] - 三大指数均回升 制造业PMI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 50.3%和50.5% 较上月上升0.1 0.2和0.3个百分点 [2] 生产与需求指数 - 生产指数为50.8%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 [1] - 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 - 企业采购活动加快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1] 行业分化表现 - 医药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 产需较快释放 [1] - 纺织服装服饰 木材加工及家具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产需不足 [1]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上升0.2个百分点 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2] 价格指数与企业规模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较上月分别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1] - 大型企业PMI为50.8%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 扩张步伐加快 [1] 市场预期与信心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信心增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