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

搜索文档
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阿里正在重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9:25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股价创近四年新高 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较年初涨幅接近100% [2] - 市场估值逻辑转变 从关注短期利润转向长期价值 投行集体上调目标价 [3][4] - AI与云业务高速成长 传统电商企稳反弹 两大战略支撑新一轮增长 [2][6]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港股涨5.28%报161.6港元 总市值3万亿港元 年初至今涨幅近100% [2] - 摩根大通上调目标价至165港元 高盛上调至179美元 摩根士丹利上调10%至165美元 [4] - 市场采用分部估值法 云和AI业务作为独立估值单元 [5] AI与云业务表现 - 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 创近三年新高 [6] - 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占外部商业化收入超20% [6] - 中国AI云市场规模223亿元 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 [8] - 通义千问衍生模型超17万 中国企业调用占比17.7%第一 [8] 电商业务复苏 - 客户管理收入892.52亿元 同比增长10%超预期 [6] - 淘宝APP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5% [2]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1.2亿单 周日均8000万单 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 [11] - 闪购业务对比4月增长200% 预计三年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 [11] 技术投入与芯片进展 - 宣布AI投入3800亿元 消费领域投入500亿元 [7] - 自研PPU芯片亮相 HBM2e显存96GB 带宽700GB/s 功耗400W [10] - 采用多芯片策略 降低对海外芯片依赖 [10] 组织架构与生态协同 - 业务集团从六大整合为四大 强调一体化与协同 [13] - 高德DAU达1.8亿 整合本地生活资源作为流量枢纽 [14] - Lazada与天猫打通 形成品牌与供应链协同 [16] - AI深度融入各业务线 高德推出AI原生应用 钉钉发布超10款AI产品 [18] 财务与战略保障 - 账上净现金近500亿美元 为长期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12] - AIDC等业务利润率持续改善 运营弹性增强 [12] - 以高频带低频策略 通过即时零售为淘宝引流 [18]
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阿里正在重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9:23
股价表现与市值 - 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在9月17日上涨5.28%至161.6港元,创近四年新高,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较年初涨幅接近100% [1] - 美股与港股市场下半年股价双双突破30%涨幅,吸引资金提前布局 [4] 投行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大通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从135港元上调至165港元,基于云计算业务策略清晰和双位数盈利增长预期 [4]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从163美元上调至179美元,主要因阿里云估值从每股ADS 36美元提升至43美元,预计2026财年云业务增速达30%-32% [4] - 摩根士丹利将美股目标价由150美元上调10%至165美元,预计阿里云增速加快至30%,利润率保持高位 [4] 云与AI业务增长 - 阿里云Q2收入同比增长26%,创近三年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2][5] - 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比例超过20%,进入高投入高增长的正向循环 [5] - 通义千问衍生模型数超17万,全球第一开源模型,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份额达17.7%位列第一 [7] - 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市场份额高于2到4名总和 [7] 电商业务复苏 - 中国电商集团客户管理收入达892.52亿元,同比增长10%,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受淘宝闪购业务拉动 [2][5][10] - 淘宝APP月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5%,闪购业务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8000万单,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较4月增长200% [2][10] - 预计未来三年闪购和即时零售为平台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 [10] 技术投入与自研进展 - 宣布对AI投入3800亿元,对消费领域投入500亿元 [6] - 自研PPU芯片采用HBM2e显存,容量96GB,片间带宽700GB/s,功耗400W,规格接近英伟达H20芯片 [10] - 中国云厂商自研推理芯片取得进展,采取多芯片策略,减少对海外芯片依赖 [10] 组织架构与生态协同 - 业务从六大集团调整为四大类别:中国电商、国际数字商业、云智能及其他,加速业务融合与相互赋能 [12] - 高德DAU达1.8亿,整合本地生活资源作为前端流量枢纽,与飞猪、饿了么、支付宝打通构建消费闭环 [13] - Lazada与天猫打通,整合国内品牌供应链与本地化能力,应对东南亚市场竞争 [14] - AI深度融入业务线,高德推出AI原生应用,钉钉发布超10款AI产品,国际站推行AI工具优化商家流程 [17] 财务与战略支撑 - 账上有近500亿美元净现金,AIDC等业务利润率持续改善,为长期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10] -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但受即时零售补贴大战影响小于竞争对手 [10] - 市场关注点从短期利润转向AI技术、云业务增长和生态协同的长期价值 [3][5]
大厂“AI烧钱大战”:当下规模被低估,未来折旧被低估,最早2027年爆发价格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09:18
AI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科技巨头资本开支占销售收入比重预计2027年达26% 接近互联网泡沫时期32%峰值[1] - 表外融资租赁工具导致真实投资规模被低估 已签约未开始租赁承诺超3350亿美元[1][5] - 微软计入融资租赁后资本密集度从28%跃升至38% 甲骨文从41%飙升至58%[5] 资产负债表与成本确认延迟 - 在建工程余额急剧增长 亚马逊增长约60%达170亿美元 谷歌增长约40%达150亿美元[7] - 资产正式投入使用前不计提折旧 盈利冲击尚未完全体现[7] - 2024-2025年三大巨头资本支出预计增长56%和63% 折旧费用将在2026年后加速增长[9] 未来折旧成本预期差 - 2027年市场预测折旧额较实际低估164亿美元 谷歌差70亿/亚马逊差59亿/Meta差35亿[9] - AI硬件使用寿命缩短至3-5年 亚马逊已将部分设备使用寿命从6年缩短至5年[12][13] - 技术迭代加速导致折旧费用加速确认 与过去延长设备年限趋势相反[13] 供需失衡与价格战风险 - 最早2027年供应可能超过需求 引发激进定价策略[1][14] - 大语言模型性能趋同导致基础设施服务商品化 削弱产品差异化[14] - Meta建设多个千兆瓦级数据中心 甲骨文与OpenAI的5000亿美元项目将带来大量产能[14]
A股午后全线跳水,AI产业股逆市活跃,多只强势股受追捧
证券时报· 2025-09-18 09:17
9月18日,A股午后全线跳水,沪指下探一度逼近3800点;创业板指一度跌超2%;港股午后亦大幅下 挫,两大股指盘中均跌超2%。 具体来看,两市主要股指早盘强势上扬,沪指盘中冲击3900点,科创50指数一度大涨超4%;午后在金 融、酿酒等板块的拖累下快速回落,三大股指均跌超1%。截至收盘,沪指跌1.15%报3831.66点,深证 成指跌1.06%报13075.66点,创业板指跌1.64%报3095.85点,科创50指数涨0.72%,北证50指数跌约 1%,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31671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逾7600亿元。 多只强势股受追捧 天普股份、首开股份、香江控股、山子高科、上海建工、均胜电子等强势股今日继续飙涨。 场内超4300股飘绿,券商、保险、银行、酿酒、有色等板块集体下挫;旅游餐饮板块逆市拉升,云南旅 游、曲江文旅等涨停;半导体板块强势,汇成股份、中微公司、赛微微电等涨超10%,北方华创、中芯 国际等盘中创历史新高;AI产业链股活跃,德科立、华丰科技20%涨停,均创出新高;光库科技盘中亦 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复牌的天普股份再度涨停,斩获12连板;近期的强势股首开股份亦涨 停,近12个交易日收 ...
杭州跃升「未来之城」:解码五道集团产业投资的战略前瞻性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16
杭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32% [2] - 形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圈 [2] - 本土科技巨头与国际机构共建创新联合体驱动楼宇智能化升级 [2] 国际资本投资特征 - 2025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8.7% [3] - 外资呈现整产业链+生态圈投资特征 [3] - 产业协同效应提升优质物业资产价值 [3] 人才聚集效应 - 人才净流入率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 [5] - 数字经济人才占比达41% [5] - 高净值人群聚集催生智慧办公与定制化物业服务需求 [5] 企业战略布局成果 - 2019-2022年窗口期布局杭州余杭战略要地 [6] - 区域写字楼基本实现100%出租率 [6] - 投资收益超过预期 [6] 产业投资方法论 - 采用刚性需求+政策导向+消费升级三角模型 [8] - 生命服务产业布局陵园+临终关怀+生命文化教育全产业链 [8] - 新型出行生态实现月均90%出租率和年利润率43%以上 [8] 人口结构变化数据 - 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0亿占全国22% [8] - 较2020年增加4600万人口 [8] - 年均增速达3.5% [8]
海航科技股价跌5.07%,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463.09万股浮亏损失365.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6:54
股价表现 - 9月18日股价下跌5.07%至4.68元/股 成交额3.90亿元 换手率3.11% 总市值135.69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天津市和平区 成立于1982年3月6日 1996年9月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包括IT产品分销 仓储物流 互联网金融 云集市及云计算 [1] - 收入构成:商品贸易65.77% 航运33.27% 其他(补充)0.96% [1]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1000ETF二季度增持114.35万股 总持股达1463.09万股 占流通股0.5%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365.77万元 [2] 相关基金产品表现 - 南方中证1000ETF最新规模649.5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8.17% 同类排名1822/4222 [2] - 近一年收益72.87% 同类排名1263/3804 成立以来收益13.43% [2] - 基金经理崔蕾管理规模949.7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43.21% 最差回报-15.93% [3]
我们还是低估了英伟达
投中网· 2025-09-18 06:33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已从硬件供应商转型为算力平台和生态掌控者,通过Lepton平台实现AI算力市场的调度和分配,放弃与云巨头直接竞争转而构建中立入口,强化对AI产业链的控制[5][13][22][25] DGX Cloud退场原因 - 2023年推出时月租36999美元,主打高端算力租赁,2024年软件与服务收入达20亿美元年化水平[5][7] - 2024年下半年GPU供应缓解后,AWS等云厂商对H100/A100实例降价45%,价格优势消失[7] - 与亚马逊、微软、谷歌等核心芯片买家产生渠道冲突,可能推动后者加码自研芯片[9] - 客户将其作为临时方案,缺乏长期黏性,最终退回内部研发用途[9] Lepton平台战略定位 - 2025年5月上线,定位为GPU算力调度市场,不直接持有库存,连接需求方与云服务商[10][19] - 整合AWS、Azure及英伟达系云商(如CoreWeave),提供统一软件栈(NIM微服务/NeMo框架)[19][20] - 化解与云巨头竞争关系,转为中立平台,掌控算力需求入口[22][23] 英伟达生态构建策略 - 通过"卖芯片-投资-租回"循环:2023年投资CoreWeave 1亿美元,2025年与Lambda签订15亿美元四年租赁协议(含1万台GPU服务器)[15][16] - 财务操作优化:芯片销售即时确认收入,租金作为运营成本分期摊销,最小化资产压力[16] - 风险投资部门Nventures绑定AI初创公司,培育算力采购需求,构建生态闭环[17] 平台化野心与价值 - Lepton目标成为"AI算力App Store",通过调度权掌控合作伙伴生存空间[25] - 实时获取算力需求分布、GPU使用频率、价格弹性等数据,反哺商业决策[25] - 最终实现无需自建云设施,通过控制软件栈和入口层捕获全产业链价值[23][26]
AI in ALL:2025企业出海白皮书-腾讯云&霞光社
搜狐财经· 2025-09-18 06:30
中国企业出海新机遇 - 全球数字经济规模2023年突破4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超45%,未来几年保持年均6%以上增速 [34][35] - 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中东数字化需求旺盛,东南亚82%受访者为在线社区用户,72%倾向于在线购物 [39][40] - 中国生成式AI专利数量全球领先,2024年公开专利数达27,411件,远超其他国家 [52] - AI技术赋能业务效率跃迁,包括智能客服、智能库存管理、智能投顾及个性化学习等应用场景 [53][54] - AIGC重构内容生产模式,支持多模态生成适应不同平台和文化背景的文本、图像、视频及语音内容 [55] - 云计算向"智能云"演进,满足AI基础设施低成本、高性能、低延迟及安全合规需求 [60][62][64] - 跨境电商在新兴市场增长迅速,拉美零售电商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22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1% [41] - 中国手游厂商在东南亚Top100畅销榜中占据54席,收入份额达56%,占据主导地位 [43] - 短剧应用在东南亚和拉美市场表现突出,贡献全球短剧一半以上下载量 [44][45] - 社交娱乐出海在中东取得巨大成功,中东用户ARPPU为东南亚两倍 [46] 中国企业出海核心挑战 - 本地合规要求差异大,数据保护、财务人力法律差异推高合规成本 [1][24] - 业务运营需适配本地用户习惯与网络环境,多语言客服、用户洞察及获客成本上升 [1][24] - 技术研发面临算力错配、数据合规隐性成本等五重挑战 [1][24] - 全球化基础设施存在多地区部署成本高、网络延迟与系统集成复杂等问题 [1][24] 腾讯云出海解决方案 - 腾讯云拥有55个运营可用区及3200+加速节点,提供计算、存储等11大核心技术产品 [2][15] - 安全合规资质完备,获400+国际认证,CaaS咨询服务提供"咨询+落地"闭环 [2][16] - 具备全球企业服务经验,以敏捷服务响应企业需求,助力应对出海挑战 [2] - 边缘可用区通过CDN回源就近接入,减少回源流量,保证内容传输效率,降低时延 [62] - 智能钛弹性模型服务(TI-EMS)实现模型一键部署,支持动态算力分配,提供小至0.25卡的细粒度算力 [63] 多行业落地实践 - 传媒行业:新华社借腾讯云构建全球全媒体数字基座 [2][17] - 游戏行业:库洛游戏《鸣潮》全球同步稳定上线;创梦天地《卡拉彼丘》2小时登顶Steam [2][17] - 泛互联网行业:HOLLA Group依托腾讯云IM实现跨洲低延迟社交;赤子城科技在150+国家实现低延迟互动 [2][17] - 汽车行业:广汽加速出海布局,实现全球服务 [18] - 零售行业:杨国福全球7000家门店标准化运营 [18] - 能源行业:洛阳铜业完成全球数字化架构升级 [18] - 工业行业:山东临工全球一朵云支撑业务拓展与数智化升级 [18]
竞逐AI红利,云计算厂商热战升温,腾讯云出海提速
华夏时报· 2025-09-18 05:43
腾讯云AI战略与产品发布 - 腾讯云正式发布智能体战略全景图 全面开放AI能力及C端B端优势场景 [2] -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ADP)面向全球发布3.0版本 3个月内完成近600项需求开发 [3] - 智能体被视为大模型落地重要载体 行业进入"智能体元年" [4] 云计算行业AI驱动增长 - AI大模型兴起为云厂商带来大量计算需求 巴克莱预测2026年推理计算需求占通用AI总计算需求70%以上 [4] - 腾讯过去三个季度累计资本开支达831.6亿元 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 [5] - 腾讯2023年Q2 To B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达555亿元 [5] 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223亿元 前五大厂商合计份额超75% [5] - 阿里云占比35.8% 火山引擎14.8% 华为云13.1% 腾讯云7% 百度云6.1% [5] - 腾讯云坚持不以亏损换取低质量收入 强调产品支持与长期主义 [5] 腾讯云全球化进展 - 腾讯云国际业务过去三年持续高双位数增长 [6] - 海外客户规模同比翻番 90%互联网企业及95%头部游戏公司出海选择腾讯云 [6] - 输出音视频、边缘安全加速平台、小程序平台、AI数智人等成熟产品至海外市场 [6] 海外基础设施布局 - 计划投入1.5亿美元在沙特建设首家中东数据中心 [7] - 在日本大阪新建第三个数据中心并设立办公室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在全球部署9大技术支持中心 覆盖雅加达、东京、法兰克福等城市 [7] 全球云计算竞争态势 - 2023年Q2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953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8] - 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合计市场份额达65% [8] - 中国云厂商在音视频技术领域全球领先 供应链方面具有独特成本优势 [8] - 海外竞争焦点从"低价"转向"AI+场景" 腾讯云在游戏社交PaaS领域具备低延迟、AI降噪等技术优势 [8]
英伟达(NVDA.US)英国AI合作伙伴揭秘:成立仅16个月的加密矿商子公司如何获得青睐?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3:46
Nscale从加密货币挖矿基础设施提供商Arkon Energy分拆出来,于2024年5月正式成立。同样将微软和 OpenAI列为合作伙伴的CoreWeave公司也起源于加密货币领域,这使其拥有建设高性能数据中心的经 验。源自俄罗斯互联网巨头Yandex的荷兰云计算基础设施公司Nebius Group NV本月签署协议,将向微 软提供高达194亿美元的人工智能算力。 新云公司的卖点在于,它们让企业能够更灵活地使用高性能芯片和其他AI相关服务,而无需承担资本 支出。与传统数据中心运营商不同,像Nscale和Coreweave这样的公司直接提供AI计算能力:准备好即 用的英伟达芯片。它们还提供比需要多年承诺的传统公司更短的租赁期。 这家成立仅16个月的英国初创企业属于新一代"新云"公司,这些公司专门运营和出租为人工智能及其他 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设计的数据中心容量,这些中心通常装满被称为图形处理器(GPU)的先进芯片。 尽管是经验有限的新入局者,它们仍从投资者和债权人那里获得了巨额资金来建设这些中心。它们的崛 起凸显出硅谷巨头和各国政府对获取更多人工智能算力的迫切程度。 这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Nscale现在需要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