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ssDB

搜索文档
华为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
央广网· 2025-09-18 04:07
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 殷雨婷)今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在上海启幕,华为副董事长、 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题为"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基础设施新范式"的主题演讲,正式发布 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 徐直军指出:"算力过去是,未来也将继续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更是中国人工智能的关键,"并再次 强调:"基于中国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华为努力打造'超节点+集群'算力解决方案,来满足持续增长 的算力需求。" 徐直军认为,超节点在物理上由多台机器组成,但逻辑上以一台机器学习、思考、推理。华为发布 了最新超节点产品 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分别支持8192及15488张昇腾卡, 在卡规模、总算力、内存容量、互联带宽等关键指标上全面领先,在未来多年都将是全球最强算力的超 节点。基于超节点,华为同时发布了全球最强超节点集群,分别是Atlas 950 SuperCluster和 Atlas 960 SuperCluster,算力规模分别超过50万卡和达到百万卡,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最强算力集群。 徐直军表示,基于全球最强算力的超节点和集群,华为对于为人工 ...
对标世界首富Oracle?半年报业绩翻番,总经理被留置!
搜狐财经· 2025-09-17 00:24
星空君手头负责的几个系统都面临信创改造,之前用CentOS、MySQL/Oracle的,要改成银河麒麟、金仓/达梦等国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当前比较着急的,选了达梦进行数据迁移。 达梦对MySQL/Oracle的兼容性比较好,能够做到成本非常低的迁移改造。 为了做好数据迁移工作,星空君甚至报名了达梦的在线学习和考试,拿到了达梦的认证。 项目组正在热火朝天的工作的时候,达梦数据官方发布了一则消息,称公司总经理皮宇被留置。 一、达梦的起源 现在很多年轻的开发,由于迁移非常轻松,就认为达梦、金仓等国产数据库无非是在开源数据库的基础上修改、封装,所以可以直接用Oracle等数据库的 组件适配。 皮宇2010年加入达梦,2012年接手区域销售业务后,他带领团队连续多年蝉联销售冠军,亲手拿下超20个大数据中心项目,其中单个项目回款金额突破 8000万元。在他的推动下,达梦签约经销商数量从零扩张至数千家。从销售岗到总经理,他只用了十年时间。 本质上还是那句:国外一开源,国内就自研。 然而他们不了解的是,达梦数据库最早的版本CRDS,在1988年就问世了,当时甚至还没有MySql。 中日友好时期,日本支援了中国的武钢建设。 ...
甲骨文股价暴涨近36%,81岁的埃里森超越马斯克成全球首富,但国产替代更值得我们关心!
搜狐财经· 2025-09-11 02:29
为什么是数据库公司?为什么是现在? 表面看是源于订单,资本市场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很务实,甲骨文与三个大客户的大合同是直接诱因,这意味着甲骨文的云基础设施业务在未 来三四年里会继续增长,资本市场喜欢这种充满确定性的增长。 业务爆发跟股价暴涨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不是运气,是时代选择——人工智能时代,谁掌控数据基础设施,谁就掌控财富密码。 拉里·埃里森1944年出生于曼哈顿,全球知名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创始人。他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同年,而两家公司也有微妙的 联系。 作为世界最大数据软件公司的老板,拉里·埃里森性格嚣张,他崇拜天下无敌的成吉思汗,"光是我赢不够,我还要其他人输。" 他的目标是击败微软,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企业。 而当"软件统治世界"的时代来临,他的公司也就成了"站在风口上的猪"。 甲骨文大涨近36%,市值暴增约1.78万亿元,拉里·埃里森也的身家也水涨船高,财富规模达到3930亿美元,把马斯克(3840亿美元)从全球 首富的宝座上赶了下来。 所以甲骨文数十年积累的产品兼容性、安全性、生态粘性,得以在AI爆发期被重新定价。 信息时代,信息的储存和传递非常重要。数据如石油,数据是AI时代的核心 ...
冲破垄断!中国数据库交出关键答卷:本地部署首超甲骨文!
新浪财经· 2025-08-20 04:22
数据库市场格局变化 - 甲骨文数据库在国有六大商业银行中仅存在于少量业务系统 被国产数据库取代 [1] - 华为云数据库以13.9%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甲骨文 登顶中国本地部署市场第一 [1] - 国产数据库包括GaussDB、TDSQL、OceanBase等 其中华为云GaussDB业务系统应用占比最高 [1] 数据库核心价值与产业变革 - 数据库在IT架构中承上启下 上接业务应用下连操作系统与芯片 是保障系统稳定的关键 [3] - 数据库自主可控成为维护国家技术主权和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重要需求 [3] - 甲骨文1989年进入中国后市场份额曾接近100% 2019年中国区研发中心裁员近六成 传统IT厂商在云时代没落 [3] 国产数据库技术优势 - 华为云GaussDB在同等硬件配置下事务处理能力达业界2倍 3节点集群每分钟完成380万笔交易(每秒6333笔) [4] - 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6秒内 相比传统方案30分钟以上有质的飞跃 [4] - 实现透明替换 用户可无缝替换传统数据库 业务免改上云 传统改造需耗时3-6个月重写架构 [4][5] - 三层池化解耦技术提升云数据库弹性能力 计算、内存、存储三大模块可分开弹性 [5] - 国内唯一获得国际/国内双CC EAL4+最高安全等级认证的数据库 构筑防仿冒、防攻击、防篡改、防勒索四防体系 [5] - AI智能助手支持故障场景分钟级诊断 准确度达90% 健康体检效率提升100% [6] 核心业务场景验证 - 邮储银行采用GaussDB构建全球最大规模分布式核心系统 支撑6.5亿个人客户、日均20亿笔交易、峰值6.7万笔/秒处理能力 [6] - 工商银行从Oracle迁移至GaussDB后 实现RPO=0(零数据丢失) RTO压缩至2分钟 恢复效率提升10倍 [6] - GaussDB从金融延伸至政府、能源等关键场景 验证国产数据库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 [7] 产业发展与战略意义 - 华为云三年前牵头推动云原生数据库国家标准立项 明确定义池化架构、弹性伸缩等核心特性 [7] -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数据库的全栈自主 构筑中国IT产业护城河 为数字经济筑牢安全底座 [7] - 国产数据库打破国外垄断 重构中国数据库市场新版图 具备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解的能力 [3][7]
AI看数博|盘点那些数博热词之“云计算”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24
云计算概念与核心特征 - 云计算将本地计算资源迁移至云端数据中心 用户通过互联网按需使用计算资源 实现按用量付费和随时随地访问 [6] - 资源弹性伸缩 例如电商平台在流量高峰时可临时增加服务器资源应对需求 完成后释放资源 显著节省成本 [8] - 基础设施全托管 云计算服务商负责硬件维护 数据备份和安全保障 企业可专注于核心业务开发 [8] - 跨设备无缝访问 支持多终端协同办公和文件实时同步 突破物理位置限制 [8] - 成本结构灵活 采用按使用量付费模式 避免前期重资产投入 降低企业运营门槛 [8] 云计算技术演进历程 - 2015-2016年:云计算成为独立展示领域 阿里云 腾讯云 天翼云等企业展示虚拟化和分布式存储技术 [9] - 2017-2019年:技术向产业赋能深化 2018年与AI 物联网融合 2019年推出智慧养老 云大学等行业解决方案 实现规模化落地 [10] - 2020-2024年:贵安超算中心建成 配备715台服务器 为50多家机构提供超3000次算力服务 服务器平均使用率超80% 支撑影视渲染等需求 [11] - 2024年数博会评选云计算相关领先科技成果 体现技术持续创新 [12] 行业应用场景 - 在线教育:云端存储课程资源 支持远程教学和作业批改 提升教育资源可及性 [15] - 协同办公:实时文档共享与协同编辑 视频会议系统支持分布式团队高效协作 [16] - 云游戏与影视:云端完成计算渲染 终端设备需求大幅降低 支持高清内容即时点播 [17] - 医疗信息化:云端存储病历与检查数据 支持医疗影像快速分析 提升诊断效率 [18][19] - 电商平台:弹性资源应对购物节流量峰值 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实现个性化推荐 [20] - 智慧城市:贵阳应用云计算处理交通 环境 能源数据 实现拥堵预警和信号优化 [21] - 中小企业数字化:低成本租用云端资源 快速搭建管理系统 降低初始投入 [22] 主要云服务商布局 - 阿里云服务电商 金融 物流领域 支撑淘宝天猫购物节峰值流量 城市大脑项目优化交通与能源管理 [23] - 腾讯云聚焦游戏 视频 社交领域 为游戏提供稳定运行环境 与医疗机构合作推出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 [23] - 华为云依托通信技术积累 提供企业级数字化办公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23] 技术发展趋势 - 云计算与AI算力需求深度结合 驱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算力时代演进 [14] - 2025数博会将探索云计算与5G 物联网 人工智能融合 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6] - 华为云将展示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 支持PB级数据存储与毫秒级响应 已应用于金融行业核心系统 日均处理超10亿笔交易 [27]
被踢出中国市场,曾垄断中国30年,却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
搜狐财经· 2025-08-11 09:05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 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凭借Oracle数据库技术迅速占据中国金融行业核心系统70%的市场份额 [3] - 2000年上海陆家嘴总部启用,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称中国是超越微软的关键战场 [3] - 2003年中国移动升级计费系统时,甲骨文开出2000万元软件费外加10年每年20%的服务费 [5] - 2006年中国联通因系统升级未用甲骨文指定团队被罚款4000万元 [7] - 2012年国家电网尝试迁移数据时,甲骨文切断技术支持导致华北电网部分节点瘫痪 [9] 甲骨文的商业霸权与区别对待 - 对中国客户采取高额收费和强制服务条款,如中国移动被迫接受10年每年20%的服务费 [5][7] - 技术决策层全由美国人把控,中国工程师专利常被署上外籍主管名字 [10][12] - 2010年创始人埃里森公开声称不需要培养中国工程师,只需会操作即可 [10] 中国企业的技术突围 - 2008年阿里巴巴因甲骨文服务费暴涨至2000万,决定自研数据库OceanBase [14] - 2013年OceanBase在双11以零故障完成首秀,事务处理速度比甲骨文快20% [15] - 华为研发GaussDB,工商银行使用后硬件成本降低75%,并发处理能力提升3倍 [19][23] - 腾讯TDSQL支撑微信红包每秒14亿笔交易,性能比甲骨文高40% [19] - 2016年财政部要求政府部门采购国产软件比例不低于70%,甲骨文份额暴跌 [21] - 2019年央行要求银行在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改造 [21] 甲骨文的市场衰退与退出 - 2019年甲骨文在中国市场份额从垄断峰值跌至近乎归零 [27] - 2020年对多家中国科技企业提起"知识产权窃取"诉讼,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27] - 2022年收购Cerner失败,公司债务飙升至800亿美元,被迫砍掉AI研发项目 [30] -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仅剩5%,远低于亚马逊(35%)和微软(22%) [30] - 2024年在美国国防部100亿美元云计算合同竞标中完败于亚马逊和微软 [32] 国产数据库的崛起 - 国产数据库在中国市场份额从2019年开始迅速提升,2024年已达80% [25] - 电科金仓覆盖三甲医院核心系统,达梦数据支撑国家电网调度系统 [25] - 崖山数据库让水务集团运维成本降低80% [25]
被踢出中国市场!垄断中国市场30年,曾狂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
搜狐财经· 2025-08-10 00:30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衰落 - 2019年5月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裁撤近千名员工 直接关闭整个研发中心[1] - 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明确表示"永远不会让中国人进入公司高层" 这种态度影响了公司在中国的发展[2] - 曾占据中国80%以上的数据库市场份额 但最终在国产替代浪潮中仓皇撤退[2]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问题 - 公司内部划定中国员工职业上限 能力出众的中国工程师成果被美国同事拿走 申诉时被告知"华人不适合做管理岗位"[6] - 对中国客户采取强硬手段 2006年因中国联通未使用指定团队开出4000万元罚单[8] - 对国家电网停止技术支持导致部分变电站监控系统瘫痪 最终迫使国家电网道歉[10] 关键客户的反抗与国产替代的兴起 - 2008年甲骨文对淘宝年度服务费从800万元涨至2000万元 促使马云决定自研数据库[11] - 王坚博士团队研发的OceanBase在2013年双十一支撑350亿元交易额无故障[12] - 2017年OceanBase在国际性能评比中超过甲骨文拿下世界第一[14] 市场份额的快速流失 - 在中国政府项目市场份额从90%以上降至60%以下[16] - 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全面停用甲骨文数据库 改用OceanBase和GaussDB[17] - 国家"自主可控"政策推动 财政部要求政府优先采购国产数据库 央行要求银行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17] 全球市场竞争力的衰退 - 2024年3月财报显示甲骨文全球云服务市场份额仅5% 远落后于亚马逊和微软[20] - 为转型花费280亿美元收购Cerner 导致背负800亿美元债务[21] - OceanBase性能已达甲骨文1.5倍 华为GaussDB获得国际最高安全认证EAL4+[2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阿里OceanBase成功后 华为推出GaussDB 腾讯研发TDSQL 形成国产数据库阵营[14] - 国际三大数据库巨头垄断被打破 甲骨文曾在中国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25]
躺赚 30 年的甲骨文:拒培华工耍傲慢,终被中国企业踢出局
搜狐财经· 2025-08-09 19:09
行业格局演变 - 甲骨文1989年进入中国时占据技术代差优势,迅速拿下中国数据库市场90%以上份额 [4][6][8] - 2000年代甲骨文每年从中国市场获取数十亿美元软件授权和维护费,形成技术垄断 [9] - 2020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达371.6亿元,国产厂商份额反超至80%,亚太市场占比60% [39][42] 公司战略失误 - 甲骨文对中国客户采取高压政策,例如2008年向中国联通开出6000万元天价罚单 [11] - 创始人埃里森公开表示"不让中国人进入高层",中国研发中心800名员工中90%为华人但无技术总监职位 [13][15] - 2019年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突然裁员900人,实施战略性撤退 [44] 技术突破路径 - 阿里2008年启动自研数据库项目,2013年双11期间OceanBase成功支撑350亿元交易额零故障 [20][27][29] - 华为GaussDB和腾讯TDSQL相继推出,2017年OceanBase以每秒4200万笔交易打破世界纪录 [31] - 国产数据库形成完整技术生态,覆盖底层架构到产业配套 [39] 政策驱动因素 - 2016年财政部要求政府采购优先选择国产数据库,政府部门份额断崖式下跌 [33][35] - 2019年央行要求银行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改造,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全面切换 [36][38] - 政策推动下国产数据库在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38] 市场竞争态势 - 甲骨文全球云服务份额降至5%,技术优势被中国厂商快速追赶 [53] - 中国数据库产品向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扩张,形成技术输出能力 [42] - 麦肯锡预测2030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元,国产化率超90% [42] 行业规律验证 - 技术垄断导致创新停滞,甲骨文在云计算浪潮中反应迟缓 [46][47] - 中国工程师外流加速技术扩散,甲骨文自身培养出竞争对手 [48] - 历史规律显示IBM、微软、诺基亚等垄断企业均因傲慢态度衰落 [51]
金融业分布式数据库“收敛”格局清晰 下半场比拼生态化与商业化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15:08
市场集中度与头部厂商格局 - 中国分布式事务数据库本地部署市场中蚂蚁集团OceanBase、中兴通讯金篆信科、腾讯云三家厂商合计占据60%份额[1] - 金融行业分布式数据库整体市场规模达20.37亿元人民币腾讯云、阿里云、OceanBase、华为云、金篆信科五大厂商占据超70%市场份额[1] - 金融行业本地部署模式中OceanBase(23.9%)、金篆信科(21.7%)、腾讯云(20.0%)、华为云(19.2%)四家机构合计占据超80%市场份额[3] 部署模式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下半年本地部署分布式事务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1.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占比43.6%公有云市场规模2.4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占比56.4%[2] - 金融行业因特殊监管要求本地部署规模占比达72.26%客群集中在大型银行核心系统及农商行、证券、农信等机构[2] - 银行本地部署细分市场金篆信科以28.9%份额持续领先腾讯云占21.2% OceanBase占19.9%华为云占18.8%[3] 厂商竞争策略与行业拓展 - 腾讯云依托云服务和市场资源推动TDSQL快速扩张阿里云在券商侧基于公有云优势保持扩张华为云和金篆信科聚焦中小银行及西部市场[5] - OceanBase采用三阶段银行拓展策略:头部银行核心系统(如交通银行全部投入)、中腰部银行规模化复制("百行计划")、外资银行突破(汇丰银行、老中银行)[5] - 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厂商提供多产品解决方案包括分布式产品、单机版、数据库一体机以及AP、向量数据库等新能力[6] 行业应用与发展阶段 - 分布式数据库已在金融、通信、党政、交通等领域关键业务系统完成验证包括银行账务核心、证券交易、保险理赔等A+级系统切换[2] - 电信行业已覆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交通领域实现海陆空全覆盖(如南方航空电商核心系统)能源电力教育医疗行业正由点及面拓展[8] - 监管要求银行业2028年前完成国产化改造2026-2027年将出现营收高峰头部银行核心系统多处于双轨运行阶段中小机构迁移进度较慢未来增长空间显著[7] 生态建设与商业模式 - OceanBase已拥有超1200家生态伙伴核心经销商超100家贡献60%外部业绩30%项目由伙伴独立交付计划将伙伴外部业绩占比提升至70%[9] - 本地部署模式首期项目金额和长期收益较高市场竞争热度高于公有云市场多数厂商通过后期维保、升级改造实现收益[7] - 大型金融机构需求聚焦单元化架构、跨云部署及多模数据处理能力中小型机构更关注轻量化与高性价比[6]
数据库大内卷 AI功能竟成为“皇帝的新装”
搜狐财经· 2025-07-19 00:09
信创产业时间窗口 - 国资发79号文件要求2027年底前实现央企信息化系统信创替代,数据库作为核心组件面临紧迫时间窗口 [2][3] - 目前距离大限仅剩不到两年时间,行业进入"生死时速"阶段 [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数据库企业近300家,形成三大阵营:学院派(达梦/金仓/南大通用/神舟通用)、巨头系(OceanBase/腾讯云/华为GaussDB)、创业新势力(海量数据/星环/亚信) [3] - 金融业占据数据库市场20%份额,是兵家必争之地,"得金融者得天下" [6] - 当前国外数据库在银行核心系统占比仍超80%,存量市场巨大 [18] 技术发展现状 - 国产数据库在党政领域替换率达80%,金融非核心系统达50%,但核心系统仅15% [9][10] - 与Oracle相比,国产数据库在性能差距较小,但易用性和生态工具链(监控/备份/迁移等)存在明显短板 [15] - 银行核心系统迁移面临零宕机、零数据丢失、随时可回退等严苛要求,难度堪比"飞行中换发动机" [13] 金融行业挑战 - 银行核心业务(存贷汇)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目前由腾讯TDSQL、OceanBase、华为GaussDB等五大厂商主导 [13] - 保险行业面临业务复杂(保单周期数十年)、非结构化数据多、系统迁移难度高等特殊挑战 [19][20][21] - 证券行业对微秒级响应要求苛刻,国产数据库在极端场景稳定性仍待验证 [21] 市场发展趋势 - 2020-2023年为银行选型测试期,2023-2025年进入建设交付期,2025年后将全面切入核心业务 [13] - 区域性银行和证券保险机构从2024年开始加速国产化改造 [18] - 数据库厂商为抢占市场采取低价策略,2024年仅2-3家上市公司盈利,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26] AI技术应用 - 70%数据库厂商已标榜AI属性,但实际生产环境中AI功能多为噱头,非核心需求 [28][29] - AI在查询优化、自治运维、数据备份等环节具有应用潜力,但短期内难改行业格局 [30] - 向量数据库声量与市场份额不成比例,过度投入AI可能拖累企业真实竞争力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