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卡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国产重卡销量有望逐步回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6:53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重卡市场销售8.4万辆 环比微降1% 同比增涨35% [1] 行业驱动因素 - 经济恢复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销量回升 [1] - 国内景气度修复和出口持续成长提供行业成长空间 [1] 新能源重卡发展 - 新能源重卡技术逐渐成熟且成本快速下降 [1] - 预计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15% [1] 行业竞争格局 - 天然气重卡发展推动行业门槛提升 [1] - 头部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
8.4万辆!8月重卡销量大涨35%!全年超百万辆已无悬念 | 光耀评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01 03:32
核心观点 - 重卡市场连续五个月同比增长 8月份销量达8.4万辆 同比增长35% 全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几无悬念 [1][2][5] - 政策推动和低基数效应驱动国内终端销量大幅增长 天然气重卡复苏 电动重卡渗透率创新高 [5][9][11] 8月销量表现 - 8月重卡批发销量8.4万辆 环比微降1% 同比增长35% 为近八年第二高水平 [2][3] - 1-8月累计销量70.8万辆 同比增长13% 全年销量突破100万辆仅需后续月均7.3万辆 [5][15] 增长驱动因素 - 国内终端销量同比大幅增长近50% 主要受低基数及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5] - 政策于3月发布 5月底各地细则落地 对5-8月市场形成稳定促进作用 [5] - 出口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0% 表现稳健超预期 [7] 细分市场表现 - 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同比增长超30% 环比增长15%以上 渗透率回升至26%-27% [9][11] - 电动重卡终端销量超1.6万辆 同比增长1.6倍 渗透率可能超27%创月度新高 [11] - 柴油重卡终端销量同比增长超25% 但环比下降约20% [13] 能源类型动态 - 天然气重卡复苏因LNG价格低位稳定(4.3-4.8元/kg) 油气价差稳定及北方政策推动 [11] - 电动重卡热销受益于中短途货运需求及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置换需求 [11] - 柴油、天然气重卡在牵引车领域存在此消彼长关系 [13]
潍柴动力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56.43亿元 同比下降约4.4%
智通财经· 2025-08-29 14:50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1131.52亿元 同比微增0.6% [1] - 归母净利润56.43亿元 同比下降4.4% [1] - 每股基本盈利0.65元 [1] 发动机业务 - 发动机总销量36.2万台 [1] - 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量超5000台 同比增长41% [1] - 数据中心用发动机销量近600台 同比激增491% [1] 新能源业务 - 动力电池销量2.3GWh 同比增长91% [1] - 新能源车销量超1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255% [2] 整车与重卡业务 - 陕重汽整车销量7.3万辆 同比增长14.6% [2] - 推出X6000旗舰版16NG720马力天然气重卡 重新定义行业大马力价值标杆 [2] - 德龙M5000系列中高端产品在可靠性与节油性能方面行业领先 [2] 农业装备板块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实现营业收入98.6亿元 [3] - 出口收入11.5亿元 同比增长18.6% [3] - 玉米机新产品油耗降低15% 籽粒损失率降低75% [3] - 18行电驱播种机打破国外垄断 [3] 海外市场拓展 - 几内亚 沙特 阿尔及利亚等市场销量同比翻番增长 [2] - 德国凯傲集团新增订单62.1亿欧元 同比增长22.2% [4] - 凯傲整体收入55亿欧元 其中叉车业务41.3亿欧元 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13.7亿欧元 [4] - 凯傲实现净利润4790万欧元 [4] 技术创新与合作 - 与埃森哲合作研发AI驱动工业车辆及数字孪生模型 [4] - 升级亚太区自动化卓越中心(厦门) [4] - 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率先采用物理AI技术构建智慧仓储系统 [4] - 推出"智汇"品牌新能源车 经济性与安全性居行业前列 [2] 可持续发展 - 凯傲获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金牌评级 [4] - 以历史最高评分入选道琼斯欧洲最佳企业指数 [4]
中金:维持中国重汽(03808)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27.2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1:40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中国重汽盈利预测不变 上调目标价11.9%至27.21港元 对应23.7%上行空间 [1] - 公司1H25业绩符合预期 收入同比增长4.2%至508.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至34.3亿元 [1] 财务表现 - 1H25毛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15.1%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7.7% [3] - 重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至442亿元 经营利润率同比持平于6.0% [3] - 轻卡及客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至73亿元 经营亏损率同比收窄0.5个百分点至-2.4% [3] - 发动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至76亿元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18.2% [3] - 金融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至5.9亿元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49.8% [3] 市场地位与销量 - 1H25重卡行业批发销量同比增长7%至53.9万辆 [2] - 公司重卡销量同比增长9.2%至13.7万辆 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 [2] - 内销同比增长19.3%至6.8万辆 出口同比增长0.8%至6.9万辆 [2] 盈利能力分析 - 重卡单车收入同比下降1.54万元至32.09万元 [2] - 重卡单车利润同比下降1245元至2.51万元 仍处历史较高水平 [2] - 单车收入下降主因内销低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及出口高端市场需求占比下降 [2] 股东回报 - 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 现金分红比例达55% [3] 行业展望 - 多重因素支持2025年重卡行业销量同比增长10%至100万辆 [4] - 1H25新能源重卡行业上牌量同比增长186%至7.9万辆 [4] - 中国重汽集团新能源重卡上牌量同比增长226%至9157辆 市场份额11.6%居行业第四 [4] 战略布局 - 公司加速电动化布局 凭借研发实力和经销网络实现电动化上量 [4] - 智能驾驶业务深度布局港口矿山封闭区域及高速干线物流市场 产品已批量交付 [4]
中国重汽(03808):业绩稳健,派息回馈持续,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8-28 11:01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重汽(3808 HK)"买入"评级 目标价26.45港元 较当前股价23.32港元存在13.4%上行空间 [1][2][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8.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2% 归母净利润34.2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0% 业绩稳健符合市场预期 [6] - 重卡销量同比增长9.2%至13.6万辆 其中中国内地销量增长19.3% 海外销量增长0.8% [6] - 毛利率同比略有回升但环比2024年下半年略微下滑至15.1% 营业利润增长2.3%至41.2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68元人民币 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55% 显示持续的股东回报导向 [6]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950.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2% 预计2025年收入将达1098.8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6% [5] - 2024年净利润58.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2% 预计2025年净利润将达67.1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7% [5] - 每股盈利从2023年1.93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2.12元人民币 预计2025年将达2.43元人民币 [5] - 市盈率从2023年11.1倍降至2024年10.1倍 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降至8.8倍 [5] - 股息率从2023年5.0%升至2024年5.9% 预计2025年将达6.3% [5] 行业地位与市场前景 - 公司上半年市场份额约27.6% 稳居内地重卡龙头地位 [6] - 2025年4-7月重卡批发销量持续回暖:4月8.77万辆(同比+6.5%)、5月8.90万辆(同比+13.6%)、6月9.20万辆(同比+29%)、7月8.30万辆(同比+42%) [6] - 行业全年销量有望冲击100万辆水平 受以旧换新政策(国三、国四及天然气车纳入补贴范围)和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提升推动 [6] - 重卡行业正从季节性修复转向结构性回暖 将直接利好行业龙头 [6] 估值分析 - 目标价26.45港元对应2025年市盈率9.9倍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股息率5.5% 估值具吸引力 [6] - 公司市值637.68亿港元 52周高位25.25港元 52周低位17.74港元 [4] - 年初至今股价变化+2.28% 200天平均价21.53港元 [4]
重卡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8 03:13
行业总量表现 - 7月重卡产量8.1万辆 同比+58.4% 环比-17.4% [2] - 7月批发销量8.5万辆 同比+45.6% 环比-13.3% [2] - 终端销量6.4万辆 同比+38.3% 环比-7.2% [2] - 出口销量2.7万辆 同比+25.4% 环比-7.5% 表现超预期 [2] - 行业总库存13.3万辆 企业库存减少0.40万辆 渠道库存减少0.64万辆 [2] 能源结构分化 - 新能源重卡销量1.67万辆 同比+152% 环比-7.6% 渗透率25.8% 同比+11.6pct 环比-0.1pct [1][2] - 天然气重卡销量1.4万辆 同比-21.7% 环比+4.0% 渗透率21.8% 同比-16.7pct 环比-2.3pct [1][2] - 平均油气价差2.1元 较6月扩大0.3元 [1][2] 品牌竞争格局 - 终端市场解放/东风/重汽/陕重汽/福田市占率分别为21.3%/21.8%/15.9%/10.3%/13.8% [3] - 东风同比+1.1pct 环比+0.8pct 福田同比+3.5pct 环比+0.4pct [3] - 出口市场重汽市占率46.9% 同比+6.0pct 环比+4.2pct 福田同比+4.6pct 环比+1.2pct [3] 发动机配套体系 - 潍柴发动机整体市占率16.8% 同比下降10.7pct 环比下降1.1pct 降至行业第二 [3] - 康明斯以17.8%市占率居首 玉柴/锡柴/重汽市占率分别为13.7%/15.6%/8.9% [3] - 潍柴在陕重汽配套率52.6% 重汽42.4% 解放17.0% 环比分别+2.8/-1.6/+1.2pct [3] - 潍柴柴油发动机市占率11.7% 天然气发动机49.2% 环比分别-3.8/+0.2pct [4]
【重卡7月月报】景气度持续向好
行业总量表现 - 7月重卡产量8.1万辆,同比增长58.4%,环比下降17.4% [2][14] - 批发销量8.5万辆,同比增长45.6%,环比下降13.3% [2][11][14] - 终端销量6.4万辆,同比增长38.3%,环比下降7.2% [2][11][14] - 出口销量2.7万辆,同比增长25.4%,环比下降7.5%,超预期表现 [2][11][14] - 行业总库存13.3万辆,7月企业库存减少0.40万辆,渠道库存减少0.64万辆,库存水平合理 [2][14][29] 行业结构变化 - 新能源重卡销量1.67万辆,同比增长152%,环比下降7.6%,渗透率25.8%,同比提升11.6个百分点 [2][14] - 天然气重卡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21.7%,环比增长4.0%,渗透率21.8%,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 [2][14] - 平均油气价差2.1元,环比增加0.3元,高于1年回收成本溢价临界值1.3元 [14][41][42] - 物流车销量5.68万辆,同比增长39.3%,环比下降6.67%,占比88.4%;工程车销量0.74万辆,同比增长31.3%,环比下降10.6%,占比11.6% [33][34] 市场竞争格局 - 终端市占率:解放21.3%、东风21.8%、重汽15.9%、陕重汽10.3%、福田13.8%;东风和福田份额同环比提升,解放和重汽份额同比下降 [3][13][51] - 出口市占率:解放15.9%、东风9.9%、重汽46.9%、陕重汽13.6%、福田8.6%;重汽和福田份额同环比提升,陕重汽份额同比下降 [3][13][54] - 批发市占率:解放18.8%、东风15.8%、重汽26.8%、陕重汽15.3%、福田13.5%;福田份额同环比显著提升 [49] 发动机配套格局 - 潍柴发动机市占率16.8%,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排名降至第二;康明斯以17.8%份额居首 [4][61] - 潍柴终端配套量1.1万辆,同比下降21.7%,环比下降13.0%;在陕重汽、重汽、解放的配套率分别为52.6%、42.4%、17.0%,环比变化分化 [4][69] - 分燃料类型中,潍柴柴油发动机市占率11.7%,天然气发动机市占率49.2%,同比均下降 [4][69] 车企运营动态 - 中国重汽出口销量同比增长49.4%,渠道库存增加;福田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94.0%,批发销量环比基本持平 [46][48] - 一汽解放终端销量同比增长29.7%,渠道库存减少0.20万辆;东风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16.4%,企业库存增加 [46][58] - 陕重汽终端销量同比下降14.1%,渠道库存增加0.27万辆;福田汽车终端销量同比增长78.4%,企业库存减少 [46][48] 政策与投资观点 - 国四政策刺激有望推动全年板块行情,推荐关注中国重汽A/H和潍柴动力,同时重视一汽解放和福田汽车的业绩改善弹性 [5][74]
王军:全球ESG持续分化下的中国企业和投资实践
搜狐财经· 2025-08-27 04:46
全球ESG持续分化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可持续基金资金净流出86亿美元 总规模为3.16万亿美元[1][2] - 美国连续10个季度净流出61亿美元 欧洲出现2018年以来首次流出12亿美元[2] - 欧洲推进强制性信息披露框架 美国在特朗普2.0时代呈现政策分裂[2][8] 欧洲ESG监管体系 - 形成三大法律支柱:《欧盟分类目录》《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可持续金融披露规则》[3] - 2024年7月全面推行CSRD 要求超过5万家企业披露双重重要性数据[4] - 2025年6月通过CSDDD指令 要求大型企业对供应链人权和环境风险进行尽职调查[4][6] 美国ESG发展态势 - 联邦政策出现倒退 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并废除清洁能源法规[8] - 24个民主党州坚持气候披露 共和党州通过立法限制ESG标准应用[8] - ESG股东提案数量下降34% 但反ESG提案支持率不足5%[9] 中国ESG特色路径 - 采用实用主义结合战略发展方式 聚焦能源独立与供应链韧性[10][11] - 2025年光伏累计装机10.8亿千瓦 占全球40%以上[11] - 2025年1-5月新能源车销售560.8万辆 全球占比68.3%[11] 中国企业ESG实践 - A股ESG报告披露率达46.1% 较上年增长18%[14] - 沪深300成分股披露率97.7% 金融行业披露率91%领先[16] - 头部企业探索实践创新 如潍柴动力研发热效率53.09%柴油机[19] 中国ESG监管进展 - 2024年5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 对标ISSB框架[13] - 三大交易所要求部分上市公司2026年前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13] - 上交所推出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13] ESG投资产品表现 - ESG公募基金规模降至5045.89亿元 较2024年减少680亿元[22] - 环境保护主题基金规模下降最快 减少近900亿元[24] - 被动型ESG股票指数基金半数跑赢大盘 债券指数80%表现稳健[38][39] 产品业绩分析 - ESG公募基金近三年收益率-20.2% 逊于公募市场均值[36] - 公司治理主题基金长期表现最佳 成立以来收益率132.01%[36] - 华证ESG领先指数近三年表现优于中证800基准[43]
动力新科:上半年大幅减亏
中证网· 2025-08-26 14:1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01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6.89亿元大幅减亏56% [1] - 子公司上汽红岩净利润亏损38,943.57万元 较上年同期77,842.90万元亏损额收窄50% [1] - 上汽红岩整车销量仅569辆 同比暴跌87.57% 营业收入19,757.97万元 [1] 子公司经营状况 - 上汽红岩面临资不抵债 生产营运资金紧张和经营困难等挑战 [1] - 子公司作为重卡生产经营平台 其重整进度将直接影响母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2] - 若重整失败可能导致上汽红岩进入破产程序 并在母公司报表中完全出表 [2] 重整计划进展 - 公司正积极引进外部投资者 力争通过重整计划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2] - 重整成功有望化解债务风险并减轻经营压力 但具体方案尚存不确定性 [2] - 若持股比例下降将降低经营压力 且预计不影响非重卡业务板块 [2] 未来业绩展望 - 上半年亏损幅度已显著收窄 预计下半年业绩有望实现逆转 [1] - 最终合并报表影响取决于法院裁定结果及重整方案具体条款 [2]
预计8月新能源渗透率达56.7%,月底成都车展有望催化板块热度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6 01:47
重卡出口数据 - 7月重卡出口3万辆 同比增长27.9% 环比增长13.7% [1][5] - 1-7月累计出口17.5万辆 同比增长5.1% [1][5] - 非俄市场表现突出:7月出口2.9万辆(同比+67.4% 环比+11.6%) 1-7月累计17.2万辆(同比+40.3%) [1][5] 乘用车市场表现 - 8月1-17日零售86.6万辆 同比增长2% 环比增长8% [3] - 1-7月累计零售1361.1万辆 同比增长10% [3] - 8月全月预计零售194万辆 环比增长6.2% 同比增长2% [2][3] 新能源汽车发展 - 8月1-17日新能源零售50.2万辆 同比增长9% 环比增长12% [3] - 新能源渗透率达58% [3] - 8月全月新能源零售预计110万辆 渗透率56.7% [2] 智能汽车进展 - 斑马智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搭载量从2022年83.5万台增至2024年233.4万台 [4] - 累计搭载超800万辆车 覆盖60个主机厂和14个国家 [4] -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4] 机器人产业动态 - "E-TOWN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 [2][6] - 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19万台 [2][6] - 全网传播近5亿次 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 [6] 新产品与行业活动 - 特斯拉推出六座SUV Model Y L 售价33.9万元起 [2] - 成都车展将于8月29日-9月7日举办 有望催化板块热度 [2] 投资关注方向 - 乘用车领域关注智能化与出海龙头车企 [2] - 智能汽车关注具备技术优势的零部件企业 [2][4] - 机器人领域关注有产能的零部件供应商 [2][6] - 重卡板块重点关注非俄市场机遇 [2][5] - 两轮车关注电动化及出海摩托车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