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品牌
icon
搜索文档
增收不增利的昂跑,加注中国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2:49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Q2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2%至7 49亿瑞士法郎 [1] - 亚太市场净销售额同比增101 3%至1 19亿瑞士法郎 成为增长核心支柱 [1] - EMEA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42 9%至1 98亿瑞士法郎 美洲市场同比增长16 8%至4 32亿瑞士法郎 [2] - 2025年Q2净利润大跌232 7% 由盈利3080万瑞士法郎转为亏损4090万瑞士法郎 净利率从5 4%跌至-5 5% [3] - 2024年Q3收入增长32 3%至6 4亿瑞士法郎 但净利润大跌48 0%至3050万瑞士法郎 [3] 区域市场战略 - 亚太地区销售额同比大涨101 3% 中国市场被管理层寄予厚望 首席执行官称未来五年主题是"中国的崛起" [2] - 计划到2026年中国市场门店数量达100家 目标占全球销售额10% [4] - 2023年在中国开设10家直营门店 2024年新增17家 首家旗舰店成都太古里店面积达500平方米 [4] 成本与费用结构 - 销售成本2025年Q2达2 88亿瑞士法郎 同比增长26 82% 销售及管理费用达3 68亿瑞士法郎 同比增长25 64% [5] - 营销费用占比持续上升 2022年占净销售额10 7% 2023年升至10 9% [5] - 直营门店扩张导致租金与装修费用高企 社群运营 KOL合作 奢侈品牌联名等多元策略推高营销支出 [4][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跑鞋市场竞争加剧 被网友称为"中产三宝里至少有五个品牌" 面临Lululemon 赛洛蒙 始祖鸟等正面竞争 [5] - 专家指出当前战略是以短期利润换取市场份额与品牌势能 类似耐克 Lululemon等品牌的早期打法 [5] 资本市场反应 - 截至2025年8月15日股价为45 34美元 较年初下跌19 28% [5] - 专家认为未来需控制费用增速 稳住毛利率 并在营收增速放缓时切换至盈利模式 否则可能陷入规模陷阱 [6]
关税的不确定性正变为涨价的确定性——美国企业应对关税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8-18 11:28
关税成本传导趋势 - 美国政府实施新一轮大范围关税调整导致商品涨价确定性显著增强 涵盖从咖啡到洗发水等日用品以及空气炸锅和精密齿轮等工业品 [1] - 企业通过提前囤货和产业链分担暂时应对关税冲击 但预计关税成本将加速向产业链下游和终端消费者传导 [2] - 高盛研究报告显示截至6月美国消费者已承担22%关税成本 预计到10月该比例将升至67% [2] - 美国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从年初2.44%大幅升至8月7日的20.11% [2] 零售价格变化 -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3月初至7月底美国零售商进口商品售价上涨约4% 本国商品售价上涨约2% [3] - 美国考克斯汽车公司预计墨西哥组装汽车售价将上涨9%(3010美元) 日本组装汽车售价将上涨10%(3550美元) [3] - 沃尔玛Gourmia品牌空气炸锅售价从7月2日58.97美元上调至8月4日93.44美元 涨幅达58% [4] - 关税从"尝试性"变为"永久性"将改变企业应对方式 导致更多物价上涨 [3] 企业涨价行动 - 宝洁公司将25%个人护理和家庭用品平均售价上调2.5% 以抵消10亿美元新增关税成本 [4] - 莫霍克工业公司表示地板行业将不得不进一步涨价 [4] - 齿轮传动公司已通过涨价部分抵消关税影响 计划转嫁15%或27.5%的进口关税成本 [4] - 阿迪达斯预计下半年成本增加2亿美元 涨价不可避免 [5] 行业影响与应对 - 运动鞋类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进口关税税率进一步提高 [4] - 齿轮传动公司国际询价减少约50% 客户减少购买量且出口业务受阻 [5] - 宝洁公司进行业务重组 裁减15%非制造业岗位并停止生产部分产品 [5] - 卡特公司表示若成本永久性增加将设法收回成本 不愿运营因关税导致的低利润业务 [5]
美团启动“堂食提振”;快手联名蜜雪冰城;拉夏贝尔任命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8-15 02:25
乳制品行业 - 法国乳业巨头兰特黎斯获得恒天然消费品牌业务Mainland公司的独家收购谈判权 [3] - 恒天然对传闻不予置评 [3] - 剥离消费品牌业务是恒天然近年最重大的战略决定 [3] 零售与便利店 - 7-11母公司Seven&i Holdings计划2030财年前投资3000亿日元净增1000家日本便利店并翻新5000家现有门店 [5] - 将引进"Seven Cafe"系列并扩大配送服务"7NOW"目标其销售额从2024财年120亿日元提升至2030财年1200亿日元 [5] 餐饮与外卖平台 - 美团外卖启动"堂食提振"计划向全量会员发放进店消费券 [7] - 美团小店助力金计划已覆盖10万家实体门店未来将扩大范围首批助力金最高5万元已送达商家 [7] 品牌联名营销 - 快手与蜜雪冰城联名推出「来了铁搭子」套餐含限定周边如联名杯套、冰箱贴盲袋、奶茶杯水枪 [9] - 亚瑟士与SHUSHU/TONG推出联名鞋款含银蓝、墨蓝两款配色基于GEL-KINETIC FLUENT鞋型设计 [11] - On昂跑与Zendaya合作推出Cloudzone Moon和Cloudtilt Moon休闲运动鞋后者10月发售 [13][14] 奢侈品与时尚 - 标普全球将开云集团信用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因2025年上半年销售明显下滑亚太地区收入同比下降22% [17] - Gucci销售额减少约四分之一标普维持开云BBB+评级 [17] 人事变动 - Tims天好咖啡董事Meizi Zhu辞职其为腾讯系唯一董事会成员腾讯2020年投资数亿元 [20] - 菊乐股份董事长童恩文因身体原因暂无法履职董事GAO ZHAOHUI(童恩文女婿)代行职责 [22] - 拉夏贝尔选举实际控制人王国良为新董事长其间接控制公司65%股份 [25]
邀请函|国泰海通证券2025消费品年会-上海
国泰海通证券2025消费品年会 - 会议将于2025年9月2日-3日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举行 [3] - 议程内容于2025年8月14日17:10更新 [6] 主会场议程 - 09:00-09:10 公司领导开场致辞 [7] - 09:10-09:40 人口专家分享从人口结构看未来消费趋势 [7] - 09:40-10:10 美妆专家探讨国货美妆如何逆袭 [7] - 10:10-10:40 功能性保健品专家分析功能性保健品时代 [7] - 10:40-11:10 珠宝专家讨论新消费时代下的珠宝行业 [7] - 11:10-12:00 圆桌论坛聚焦美妆行业机会和新消费高景气 [7] 分会场1议程 - 家电首席分析师蔡雯娟分享黑白电龙头引领及小家电格局改善 [8] - 轻工首席分析师刘佳昆探讨高景气背后的产业趋势 [8] - 纺服首席分析师盛开分析挖掘外贸新航道与内需alpha [8] - 农业联席首席分析师林逸丹/王艳君聚焦宠物新消费和养殖后周期 [8] - 互联网联席首席分析师曹蕾娜讨论消费周期与AI叙事下的互联网投资新范式 [8] 分会场2议程 - 13:30-14:10 零售专家探讨零售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10] - 14:10-14:50 清洁电器领域专家分享需求增长与技术革新并行 [10] - 14:50-15:30 电子烟行业专家分析政策、技术与消费需求的三重博弈 [10] - 15:30-16:10 集卡社高管讨论小卡牌如何撑起百亿市场 [10] - 14:10-14:50 奢侈品专家观察奢侈品行业趋势及分化品牌势能展望 [11] - 14:50-15:30 宠物专家探讨宠物经济蓬勃及龙头潜力企业 [11] 其他信息 - 更多研究和服务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14] - 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 [15] - 法律声明显示订阅号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16]
中国恒大将取消上市地位;立邦创始人吴清亮逝世;麦当劳回应招募退休人员;罗马仕重启招聘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8-13 00:07
中国恒大取消上市地位 - 中国恒大将于2025年8月25日取消上市地位 因未能满足复牌指引 股份自2024年1月29日起暂停买卖 [2] - 清盘人将继续有序地保全及变现集团资产 以保障债权人利益 [2] 小米汽车销售争议 - 小米汽车被指要求部分准车主提前支付尾款 针对提出过延迟交付或评估有较高提车风险的用户 [2] - 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是小米清理"黄牛"囤订单的一种手段 目前小米SU7排产周期最长可达41周 [2] 立邦创始人逝世 - 立邦品牌创始人吴清亮去世 享年98岁 祖籍广东省潮州市 [2] - 2020年8月日本涂料控股株式会社与吴德南集团达成1.29万亿日元交易协议 [3] - 吴清亮2025年以净值130亿美元(约934亿元人民币)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82位 [3] 麦当劳用工政策 - 麦当劳中国采用灵活多元的用工方式 包括退休返聘人员等劳务关系员工 [5] - 为退休返聘人员提供符合法规政策的报酬和商业保险 [5] 罗永浩新节目 - 罗永浩入驻B站并宣布将于8月19日发布视频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8] - 前两期嘉宾分别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 [8] 京东集团表态 - 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不会参与"恶性内卷"的价格战 [10] - 认为"0元购"等行为扰乱了市场价格体系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10] 哪吒汽车失信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10] - 法定代表人方运舟被限制消费 此前因此案被执行57594元 [10] 杉杉控股股权冻结 -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新增9亿人民币股权冻结 冻结期限为3年 [11] - 冻结股权所在企业为上海具象杉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1] 小米YU7命名争议 - 雷军发起小米YU7标准版更名投票 考虑改为Pro或Max版 [12] - 一汽丰田高管指出雷军在讲小米YU7时称轮轴比是3倍是错误的 实际应为4倍 [14] 理想汽车材质选择 - 理想MEGA机舱盖采用钢材质而非铝 因需满足行人保护G+最优评级要求 [15] - 钢质机舱盖韧性更好 可在较小空隙下实现行人保护 [15] 追觅科技新业务 - 追觅已成立追觅智显事业群 将进军电视、投影仪及音响市场 [16] - 追觅智显新品将于今年9月初首次亮相 [16] 特斯拉Model Y L - 特斯拉Model Y L伪装车现身纽伯格林赛道 轴距约3米 [24] - 相比标准版轴距长了约0.19米 可为后排乘客提供更宽裕空间 [24] 新能源市场数据 - 2025年新能源累计销量527.4万辆 同比上涨30.9% [26] - 6月新能源市场销量占总体乘用车销量的51.9% [26] 智能眼镜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26] - Meta在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份额升至73% [26] AI技术进展 - 华为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 可扩大推理上下文窗口 [22] - 腾讯混元发布多模态理解模型混元Large-Vision 激活参数52B [22] - 英伟达推出具身智能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 参数量70亿 [22]
美股异动|昂跑涨超8.8% Q2销售额同比增长32%+上调全年销售指引
格隆汇· 2025-08-12 14:31
瑞士运动品牌昂跑(ONON.US)涨超8.8%,报49.75美元。消息面上,昂跑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 32%,达到7.492亿瑞士法郎,超过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053亿瑞士法郎。该公司预计全年净销售额至少 为29.1亿瑞士法郎,高于之前预期的28.6亿瑞士法郎;预计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将介于17%至17.5%之 间,而之前预期为16.5%至17.5%。(格隆汇) ...
昂跑Q2销售额同比增长32% 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格隆汇APP· 2025-08-12 13:35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2%至7 492亿瑞士法郎 超过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 053亿瑞士法郎 [1] - 调整后每股亏损0 09瑞士法郎 去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 14瑞士法郎 分析师预期每股收益为0 21瑞士法郎 [1] - 美元走软对财务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1] 全年业绩指引 - 上调全年净销售额预期至至少29 1亿瑞士法郎 此前预期为28 6亿瑞士法郎 [1]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预期区间收窄至17%-17 5% 此前预期为16 5%-17 5% [1]
传收购锐步 安踏海外市场要进入狂突时代?
经济观察报· 2025-08-08 11:26
安踏集团收购锐步的潜在战略意义 - 收购若成功,锐步将成为安踏品牌版图中独特的存在,可能成为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棋子 [5] - 安踏此前通过供应链重构、设计本土化及渠道精细化管理,已成功将斐乐、始祖鸟等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价值最大化 [5] - 安踏集团已连续三年登顶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但在海外营收占比微乎其微,全球门店仅200多家 [5] - 锐步可能成为安踏"国内+海外"双腿走路战略的重要突破口 [5] 锐步的品牌历史与现状 - 锐步成立于1958年,曾与阿迪达斯、耐克并称"全球三大运动品牌" [9] - 2005年阿迪达斯以38亿美元收购锐步,创当时运动品牌收购纪录 [9] - 2021年阿迪达斯以25亿美元将锐步出售给ABG,价格缩水超30% [11] - 锐步在中国市场连续多年亏损,2024年收入较2023年减少19% [11] - 锐步在中国门店数量2022-2024年分别为15家、30家、36家,扩张缓慢 [11] 锐步的全球市场表现 - 2024年美国运动服装品牌知名度排名中,锐步与乔丹并列第四 [15] - ABG 2024年上半年利润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16%,部分得益于锐步利润飙升 [15] - 锐步在欧美市场仍保有一定品牌认知度和渠道资源 [14][15] - 锐步在海外表现优于中国,近期通过发布复古款和健身系列实现品牌复兴 [15] 安踏集团的战略布局 - 安踏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3.6%至708.26亿元,中国市场份额达23% [16] - 安踏海外业务占比仍小,2024年安踏、斐乐、迪桑特在海外共有超240家门店 [16] - 安踏品牌和斐乐增速放缓,2022-2024年增长率分别为15.5%/9.3%/10.6%和-1.4%/16.6%/6.1% [17] - 亚玛芬体育2024年全球营收51.83亿美元,大中华区收入占比从2020年8%增长至25.1% [17] 收购可能面临的挑战 - ABG收购锐步价格为25亿美元(约178亿元),而安踏2024年现金及等价物为113.90亿元 [17] - 若收购全球所有权,交割金额可能超过25亿美元,安踏或需联合财团完成 [18] - 锐步在中国市场定位向低端靠拢,可能对品牌造成损害 [12] - 锐步在中国运营方联亚集团正评估调整特许经营权安排,反映对其长期价值的疑虑 [12]
传收购锐步 安踏海外市场要进入狂突时代?
经济观察网· 2025-08-07 15:10
那锐步有没有可能成为安踏反惯性的一条通路?即加大海外市场布局,让安踏所持有的品牌真正走上全球化道路,在海外站稳 脚跟,实现"国内+海外"的双腿走路? 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庆认为,这需要看双方交易的是锐步全球所有权还是国内运营权。若是前者, 将对安踏全球化战略形成有力支撑。尽管锐步近年业绩持续下滑,但在北美、欧洲等市场仍保有一定的品牌认知度,同时拥有 具备规模的渠道资源。依托安踏自身的供应链优势及多品牌管理经验,有望助力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而如果是后者,则是着 眼于其品牌矩阵中的空白定位"健身+潮流",创造增量。 英敏特中国品类总监顾菁表示,锐步是曾有过辉煌历史的老牌运动品牌,主打健身、跑步和篮球等"大众运动"领域,相比安踏 主品牌,其受众定位又更偏向潮流和精英人群,可以形成有机互补。这项收购符合安踏多品牌、全球化的集团战略。 8月6日,经济观察报联系ABG方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据多家媒体报道,安踏集团拟收购美国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旗下的锐步品牌,且已完成资金交割。对 此,安踏集团回应称:"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 ...
锐步再次易主?“扫货”不停的安踏盯上前全球第一运动鞋品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14:39
安踏潜在收购锐步中国区业务 - 安踏集团正考虑收购ABG旗下锐步品牌的中国区业务 市场消息称交易已完成实缴 [1] - 若交易完成将成为继FILA 迪桑特 亚玛芬及狼爪后又一重量级国际品牌收购 是全球化战略里程碑 [1] - 公司对市场传闻不予评论 建议以官方信息为准 ABG同样不予置评 [1] 锐步品牌历史与市场地位演变 - 锐步创立于1895年 1958年更名为Reebok 1987年销售额达14亿美元 曾超越耐克成为全球最大运动鞋品牌 [3] - 2006年阿迪达斯以38亿美元收购锐步 2021年以21亿欧元(约25亿美元)出售给ABG [4] - 2024年锐步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5% 中国区三大电商平台2023年销售额仅1.6亿元人民币 [6][7] 安踏集团多品牌并购战略 - 2009年以6亿港元收购FILA中国业务 2024年FILA营收达266.3亿元 占集团总营收37.6% [7] - 2016年联合迪桑特成立中国合资公司(持股54%) 2023年营收超50亿元 占集团其他品牌近72% [7] - 2019年联合财团以46亿欧元(约360亿元)收购亚玛芬体育 2024年在美上市市值突破210亿美元 [8] - 2025年4月以2.9亿美元收购德国狼爪品牌 拥有495家专卖店和4000余个销售网点 [10] - 2025年7月与韩国Musinsa成立中国合资公司(持股40%) 计划引入8000余个韩国时尚品牌 [11] 并购策略特点与协同效应 - 通过差异化定位覆盖百元平价到万元高端全价格带 避免内部竞争并满足多元需求 [11] - 日韩与欧美市场双线并行 既巩固中国市场优势又加速全球布局 [11] - 控股与合资灵活结合平衡风险与收益 [11] - 锐步泛运动时尚定位与FILA存在赛道交集 需解决品牌矩阵协同与避免内耗问题 [12] 潜在交易动机与市场影响 - 安踏部分品牌如FILA面临增速放缓 收购锐步可能为集团带来新增长动力 [11] - 市场关注安踏运营经验能否为锐步带来转机 [11] - 消费者担忧锐步被收购后可能通过营销抬高产品定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