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迪桑特
icon
搜索文档
股价连跌!一次ESG治理危机:安踏遭“始祖鸟”反噬
华夏时报· 2025-09-24 00:10
事件影响 - 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引发争议 导致品牌口碑受损并登上微博热搜 [2] - 母公司安踏体育股价连续两日下跌 9月23日股价93.75港元/股 单日跌幅0.95% 总市值2632亿港元 [2][3] - 事件暴露生态风险评估机制失效 可能对安踏ESG评级产生负面影响 尤其在环境与治理维度 [4][5] 公司治理与ESG表现 - 安踏持有亚玛芬体育39.49%股权及41.9%表决权 子品牌治理行为将纳入集团ESG整体评估 [3][5] - 2025年上半年安踏ESG评级获MSCI提升至A级 跻身道琼斯新兴市场指数 位列中国鞋服行业首位 [5] - 专家指出事件影响程度取决于公司应对措施 需采取透明道歉、第三方评估及生态修复计划 [5] 多品牌战略成效 - 公司通过收并购拥有FILA、迪桑特、可隆、狼爪等品牌 2025年新增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持股40% [7][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5.44亿元 同比增长14.3% 剔除亚玛芬上市影响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5%至70.3亿元 [7] - 多品牌运营存在风格与市场博弈风险 可能因追求各自效益最大化导致品牌主张边界缺失 [8] 运营效率挑战 - 2025年上半年平均存货周转日数达136天 较2024年同期增加22天 主要因存货增加及业务收购影响 [8] - 旗下品牌领域交错 FILA与迪桑特均聚焦高尔夫赛道 始祖鸟与狼爪同属户外顶级品牌 [8][9] - 存货周转天数上涨反映内部运营效率问题 面临多品牌协同与国际品牌本土化双重挑战 [9][10]
花旗:始祖鸟在喜马拉雅的烟花秀对安踏体育其他品牌的影响有限
新浪财经· 2025-09-22 05:05
品牌影响分析 - 负面舆论目前仅限于始祖鸟品牌[1] - 始祖鸟由安踏联营公司亚玛芬体育所有[1] - 安踏直营品牌迪桑特和可隆受到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花旗对安踏的评级为买入[1] - 目标股价设定为111.60港元[1]
安踏集团全力推进全球化战略
证券日报· 2025-09-12 16:11
全球化战略 - 公司坚持品牌基因前提下实现每个市场本地化 计划未来三年在东南亚市场拥有1000家品牌门店[2] - 公司以新加坡为东南亚总部 作为桥头堡强化市场优势 并逐步向南亚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周边市场扩展[3] - 公司通过直面消费者方式 采用单平台多品牌全渠道模式 运营安踏 斐乐 迪桑特 萨洛蒙 威尔胜等多个品牌[3] 区域市场拓展 - 在东南亚核心商业区域设立品牌旗舰店并发展电商业务 在中东及非洲市场覆盖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在欧美市场通过主流体育用品零售渠道拓展业务[4] - 2025年上半年安踏品牌在东南亚市场营收同比增长接近100% 新增美国线下业务和中东业务共同拉动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50%[5] - 公司直接并购高端品牌切入欧美成熟市场 确立全球体育用品集团品牌形象 再将成功模式复制至东南亚市场[5][6] 本地化运营 - 公司联合本地体育组织举办赛事 聘用大量本地人才 新加坡总部创造400多个本地岗位且本地员工占比近八成[3] - 公司投资数字化 物流等基础建设 采用品牌加零售商业模式及直营门店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运营费用[3] - 供应链体系保障 本地团队与消费者洞察深度结合 门店盈利模式持续验证是计划落地关键[2] 战略定位 - 公司坚定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聚焦主业以多品牌满足不同品类不同场景的多元消费需求[6] - 全球化战略成为驱动业绩长期增长核心引擎 有望打开更广阔溢价空间[6] - 海外运动用品市场广阔为公司多品牌出海提供潜在发展空间[6]
安踏体育(02020)全球化战略:未来三年东南亚市场实现千店计划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6:59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在东南亚市场实现千店计划[1] - 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业务流水同比增长接近100%[1] - 海外业务流水同比增长超过150% 主要受新增美国线下业务和中东业务拉动[1] 商业模式与战略布局 - 成功验证"单平台、多品牌、全渠道"出海东南亚战略[1] - 通过斐乐、迪桑特等品牌运营实现"品牌+零售"商业模式出海[1] - 以新加坡为东南亚总部 逐步拓展至南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市场[1] 运营策略与市场表现 - 采用"全球化思维、本土化执行"策略探索可复制出海模式[1] - 高价值商品、本地化和数字化策略初见成效[1] - 安踏与亚玛芬集团中国以外全球市场占比近30%[1]
安踏出海:三年内东南亚市场实现1000家店计划 成全球化战略“桥头堡”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59
全球化战略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在东南亚实现安踏品牌千店计划 [1] - 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业务流水同比增长接近翻倍 [1] - 以新加坡为东南亚总部 逐步拓展至南亚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市场 [1] 运营策略 - 采用单平台 多品牌 全渠道运营模式 [1] - 运营安踏集团与亚玛芬集团旗下多个品牌包括安踏 斐乐 迪桑特 萨洛蒙 威尔胜 [1] - 通过高价值商品 本地化和数字化策略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无缝链接 [1] 发展历程 - 全球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在中国做好国际品牌 走出去经营全球品牌 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1] - 目前全力推进第三阶段全球化战略 [1] - 通过重塑品牌价值和释放发展潜力强化市场优势地位 [1]
安踏体育(02020.HK):户外品牌增长靓丽 精细化运营管理效果显现
格隆汇· 2025-09-03 03: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85.44亿元,同比增长14.3% [1] - 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降8.9%,但剔除Amer上市一次性收益影响后实际同比增长14.5% [1] - 拟派中期股息137港分/股,派息率达50.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31亿元,期末净现金余额315.39亿元 [4] 分渠道表现 - 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7.6%,占集团收入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至34.8% [1] - 安踏品牌电商收入61.31亿元,同比增长10.1%,占该品牌收入36.2% [2] - 安踏DTC渠道收入94.13亿元,同比增长5.3%,传统批发渠道收入下降10.6% [2] 品牌细分表现 - 安踏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增长5.4%,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23.3% [2] - FILA品牌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8.6%,经营利润率27.7% [3] - 其他品牌(迪桑特/可隆等)收入74.1亿元,同比增长61.1%,经营利润率大幅提升3.3个百分点至33.2% [3] 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 整体毛利率63.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电商业务及鞋类产品占比提升影响 [4] - 销售费用率34.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广告推广费用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6.6% [4] - 存货周转天数136天,同比增加22天 [4] - 安踏品牌毛利率54.9%(降1.7个百分点),FILA毛利率68.0%(降2.2个百分点),其他品牌毛利率73.9%(升1.2个百分点) [2][3] 门店网络布局 - 安踏成人门店7187家(净增52家),儿童门店2722家(净减62家) [2] - FILA门店2054家(净减6家),其中大货门店1266家(净增2家) [3] - 迪桑特门店241家(净增15家),可隆门店199家(净增8家) [3]
安踏体育(02020.HK):上半年表现优良持续看好多品牌国际化能力
格隆汇· 2025-08-29 03:0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实现14.3%增长 安踏品牌 FILA品牌和其他品牌营收同比分别增长5.4% 8.6%和61.1% [1] - 整体经营利润率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精细化运营 高利润率品牌占比提升及政府补助增加 [1] 品牌发展策略 - 安踏品牌坚持大众定位与品牌向上策略 通过新业态创新和海外市场布局推动稳健成长 [2] - FILA品牌在新管理团队带领下重新梳理品牌策略 强化高尔夫与网球领域品牌心智并提升组织效率 [2] - 迪桑特与可隆品牌采用产品打磨+节制开店+高单店策略 在高端户外圈层建立良好口碑 [2] 增长前景 - 安踏与FILA两大核心品牌在300亿体量基础上 未来有望保持中单或略高增长 [2] - 其他品牌预计未来三年保持30%以上复合增速 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2] - 公司作为多品牌国际化运动服饰龙头 持续通过全球化投资并购拓展业务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至4.80元 5.54元和6.21元 [3] - 给予2025年26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135.86港币(汇率1人民币=1.09港币) [3]
安踏体育(02020.HK):中报表现超预期 多品牌发力再现高成长性
格隆汇· 2025-08-29 03: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4.3%至385.4亿元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至101.3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 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4.5%(剔除24H1 Amer Sports上市一次性利得) [1]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至65.97亿元(同时剔除Amer上市收益和分占联营公司损益) [1] - 中期股息1.37港元/股 派息比率50.2% [1] 分品牌表现 - 安踏品牌营收169.5亿元(占总营收44.0%)同比增长5.4% 线上增长10% 毛利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54.9% [1] - 安踏经营溢利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至23.3% 运营效率提升 [1] - FILA品牌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8.6% 线上双位数增长 毛利率68.0%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2] - FILA经营利润率27.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2] - 其他品牌(含迪桑特/科隆/Maia Active/狼爪)营收74.12亿元同比增长61.1% 毛利率73.9%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2] - 其他品牌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33.2% 迪桑特同店增长30%店效270万 科隆月店效200万 [2] 渠道结构 - 电商收入增长18% 占比34.8%(较24H1的33.8%提升) [3] - 安踏成人装门店7187家较年初净增52家 儿童门店2722家净减62家 [3] - FILA大货1266家净增2家 Fusion198家净减8家 Kids590家持平 [3] - 迪桑特241家净增15家 科隆199家净增8家 [3] 费用与盈利能力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4% [3]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34.4% 管理费用率同比略升0.2个百分点至6.1% [3] - 经营利润率26.3%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率18.2%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可比口径持平) [3] 运营质量与现金流 - 存货周转天数136天同比增加22天(剔除狼爪并表后增18天) 全渠道库销比约5倍 [4] - 应收周转天数52天 应收贸易款项周转天数19天 同比持平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亿元同比增加29% 自由现金流75.48亿元同比持平 [4] - 现金及存款555.8亿元 净现金315亿元 [4] 战略动向与展望 - 成立"MUSINSA中国"合资公司(安踏持股40%)探索运动与时尚融合 [4] - 安踏品牌全年指引从高单位数增长调整至中单位数 FILA维持中单位数指引 [4] - 迪桑特和科隆指引从30%以上上调至40%以上 [4] - 狼爪并表增厚收入但短期亏损拖累利润 预计25-27年净利润134.1/147.0/160.1亿元 [5]
四大体育用品集团安踏上半年增速最高,品牌并购逻辑曝光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11: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4.3%至人民币385.4亿元 创历史新高[2] - 收入规模相当于耐克中国(约230亿元)与阿迪达斯中国(约150亿元)同期总和 超过李宁集团(148亿元)两倍[2] - 过去5年营收从2020年上半年146.69亿元增长163%至2025年上半年385.44亿元[6] 品牌矩阵业绩 - 安踏品牌收入169.5亿元 同比增长5.4%[4] - FILA品牌收入141.8亿元 同比增长8.6%[4] - 其他品牌(含可隆、迪桑特)收入74.1亿元 同比增长61.1%[4] - 亚玛芬体育收入27.09亿美元 同比增长23.5% 其中大中华区收入8.56亿美元(增42.4%) 亚太地区收入3.11亿美元(增46.7%)[4] 运营效率提升 - 门店总数从2020年12427家微增至2025年12453家 在门店数量基本持平情况下营收提升1.6倍[6] - 迪桑特年店效超5000万的高效门店持续增加[8] - 可隆品牌月均店效达200万元以上[8] 战略举措 - 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 在东南亚、中东、北非、北美、欧洲等重要市场深化布局[2] - 完成德国户外品牌狼爪并购 制定3-5年复兴计划[11] - 与韩国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持股40%) 发展自有品牌和集合店业务[11] - 多品牌并购逻辑聚焦强品牌价值收购和高潜力新兴品牌投资[11] 研发创新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近10亿元 研发占比2.6%[12] - 过去十年累计创新相关投入达200亿元 未来五年计划再投200亿元[12] - 在全球设立七大设计研发中心 与70所高校、250位专家及800家供应商合作[12] 行业竞争地位 - 连续第四年稳居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行业首位[2] - 上半年收入增速14.3%领先同业(李宁增3.3%、特步增7.1%、361度增11%)[13] - 上半年收入规模超越李宁、特步、361度三家总和[13] 可持续发展成就 - 首次入选恒生ESG50指数[12] - 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领先94%同业[12] - MSCI ESG评级跃升至"A"级[12] - 首次入选道琼斯领先新兴市场指数(6家中国内地企业之一)[12] 社会贡献 - 助力36支中国国家代表队[2] - 员工总数约65500名 其中新吸纳超1000名高校毕业生[12] - 产业链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20万个[12]
安踏集团丁世忠发布致股东的一封信:将投资MUSINSA中国,安踏集团持股40%
新浪科技· 2025-08-27 06:4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85.44亿元,同比增长14.3% [1] - 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增长14.5% [1] - 经营利润101.31亿元,同比增长17%,经营利润率26.3%超预期 [1] - 连续12年正增长,连续4年领跑国内体育行业 [1][3] 品牌战略 - 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通过多品牌满足不同圈层和场景需求 [4] - 安踏和FILA两大支柱品牌年流水均超300亿元,增长超行业平均水平 [1][4] - 迪桑特、可隆等品牌实现强劲高质量增长 [1][4] - 差异化多品牌组合是核心增长引擎,包括FILA、迪桑特、可隆、亚玛芬等品牌 [5] 全球化布局 - 在东南亚、中东、北非、北美、欧洲等重要市场深度拓展 [4] - 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并重塑价值实现全球化,例如亚玛芬已成为独立上市公司 [5] - 以中国管理和全球智慧打造全球化竞争优势 [8] 投资与并购 - 投资MUSINSA中国并持股40%,探索运动与大时尚产业融合 [2][7] - 完成收购户外品牌狼爪(Jack Wolfskin),将制定3-5年复兴计划 [7] - 并购战略聚焦两类机会:收购强品牌价值标的实现价值重塑,投资高潜力新兴品牌探索共同成长 [2][8] - 强调不仅要"买得好",更要"管得好"和"协同好" [2][8] 资本配置 - 资本配置优先顺序:投资现有业务创新数字化和零售转型、寻找高质量并购机会、保持高派息和股份回购 [8] - 上市以来为股东带来近20倍回报,关注长期价值创造 [7][8] 商业模式 - 采用"品牌+零售"独特商业模式,通过DTC转型提升效率与体验 [5] - 具备多品牌管理能力、多品牌零售能力及全球资源整合三大核心竞争力 [5] - 总计签约支持36支中国国家代表队,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