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龙源电力:上半年营收156.57亿元 首次启动中期分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3: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57亿元[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75亿元[1] - 每股盈利04037元[1] - 首次启动中期分红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税前)分红总额836亿元[4] 装机容量 - 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205354兆瓦[2] - 新增风电控股装机容量98695兆瓦(同比增长6587%)[2] - 新增光伏控股装机容量109659兆瓦[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装机容量4319674兆瓦(风电3139572兆瓦光伏1179492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610兆瓦)[2] 市场策略 - 深化"六位一体"营销体系重点关注机制电量纳入规模增量项目竞价安排现货价格上下限等关键内容[2] - 动态优化交易策略统筹中长期交易与短周期交易调仓实现量价最优[2] - 积极争取储能充放电计划开拓绿证外销市场[2] 科技创新 - 搭建"三比三看"对标体系依托新能源数字化平台与AI大模型[3] - 成功获批国家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 - 发布"擎源"发电行业大模型覆盖5大核心业务域7大智能应用场景和20个专业智能体[3] 发展规划 - 2025—2027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归属股东净利润的30%[4] - 下半年围绕"稳经营谋创新优投资强管理保安全"工作主线[4]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4]
常山北明25H1营收37.22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30.77%
全景网· 2025-08-19 13: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22亿元 同比增长30.77% [1] - 净利润亏损同比大幅收窄63.39% 反映业务转型成效显著 [1] - 研发投入1.27亿元 同比增长43.38% [1] 战略合作与荣誉 - 作为华为核心战略合作伙伴 获颁功勋合作伙伴奖等四项荣誉 [1] - 北明软件带动华为产品销售规模居全行业生态合作场景第一 [1] - 持续深化与华为 海康威视 海光等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 [2]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 - 累计取得749项软件著作权 32项发明专利 2项实用新型专利 [1] - 参与编写3项国家标准 技术领域覆盖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 [1] - 专注智慧园区 智慧热网 智慧医保等企业数字化转型场景 [2] 软件业务发展 - 在广东 河北 湖南等地承接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城市标杆项目 [2] - 为金融机构提供架构咨询 系统集成 软件研发等综合服务 [2] -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助力传统产业智慧化绿色化转型 [2] 新能源业务进展 - 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13.5MW 覆盖高校 交通 工业厂房等场景 [3] - 光伏总发电量906.43万度 上网电量126.08万度 平均电价0.364元/度 [3] - 光伏发电收入354万元 同比增长105.8% 光伏净利润153.6万元 同比增长89.6% [3] - 在建深泽县风电项目一期100MW 二期110MW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3] 项目建设情况 - 常山云数据中心二期土建工程已完成竣工备案 [3] - 将根据市场状况适时开展动力设备及机柜招标工作 [3] - 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和超算发展 加大招商力度推动项目落地 [3]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与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公司强调未来将聚焦软件主业 持续做大做强做优 [4]
华电新能: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9 13:24
募集资金置换 - 公司使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对应的募集资金235,252.84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 [1] - 相关议案已通过第二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及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 [1] - 募集资金置换时间距离资金到账时间未超过6个月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1]
龙源电力(00916) - 海外监管公告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A股)、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19 11:56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57亿元,同比减少18.61%[12][49][9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5亿元,同比减少13.79%[12][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73亿元,同比减少8.49%[12][49]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4037元/股,同比减少13.01%[12][4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1%,较上年同期减少0.86个百分点[12][49] - 期末总资产2691.00亿元,同比增长4.55%[12][49] - 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8.25亿元,同比增长2.11%[12][49] 装机与发电 - 2025年上半年净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2053.54兆瓦,风电986.95兆瓦、光伏1096.59兆瓦,减少生物质发电30兆瓦[24][66][75][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控股装机容量43196.74兆瓦,风电31395.72兆瓦,光伏11794.92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6.10兆瓦[24][66] - 2025年累计完成发电量39652477兆瓦时,风电33502617兆瓦时,同比增长6.07%;光伏发电量6146915兆瓦时,同比上升71.37%[24][66][68][134] 市场交易 - 2025年上半年完成绿电交易41.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1.67%;交易绿证423.2万张,同比增加81.46%[79]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开发协议1.24吉瓦,风电1.04吉瓦、储能0.2吉瓦,累计取得开发指标4.75吉瓦,风电2.98吉瓦,光伏1.77吉瓦[74][134] 财务指标 - 本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为67.13%,较上年末增加0.63个百分点[21][198]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7.28,较上年末增长4.75%[21][19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90337.3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43%[21][198] - EBITDA全部债务比为7.07%,较上年同期减少0.88个百分点[21][198] 分红计划 - 公司拟以总股本8359816164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1000元(税前),派发现金股息总额835981616.40元(税前),约占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4.77%[9][35][140][143] - 拟定2025 - 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的30%[140] 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申请发明专利56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颁布执行2项国家标准、1项能源行业标准[82] - 国家重点专项“多场景风电场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及软件开发”等获批立项[80]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围绕“稳经营、谋创新、优投资、强管理、保安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 - 以风电为主优发展,推动规模化风电并购和海外风电市场开发[90] 其他要点 - 2025年上半年发行4期超短融资券、6期中期票据和1期绿色中期票据,共计220亿元[83] - 累计取得6个境外新能源项目共计144万千瓦遴选审批[84] - 报告期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国家能源莒南新能源有限公司[122][123] - 职工监事吴进梅退休离任,刘劲涛新聘任当选[142]
龙源电力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人民币35.19亿元 同比下降14.4%
智通财经· 2025-08-19 11:48
核心财务表现 - 持续经营收入人民币156.57亿元 同比增长3.1%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人民币35.19亿元 同比下降14.4% [1] - 每股盈利人民币0.42元 [1] 收入结构分析 - 风电分部收入人民币138.26亿元 同比减少2.25亿元 降幅1.6% 主要因平均利用小时数及平均上网电价下降 [1] - 光伏分部收入人民币17.02亿元 同比增加6.74亿元 增幅65.6% 主要因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增加 [1] 装机容量发展 - 净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2,053.54兆瓦 其中风电986.95兆瓦 光伏1,096.59兆瓦 生物质减少30.00兆瓦 [2] - 总控股装机容量43,196.74兆瓦 其中风电31,395.72兆瓦 光伏11,794.92兆瓦 其他可再生能源6.10兆瓦 [2] 发电量表现 - 总发电量39,652,477兆瓦时 其中风电33,502,617兆瓦时 同比增长6.07% [2] - 光伏发电量6,146,915兆瓦时 同比大幅上升71.37% [2] 项目开发进展 - 新签订开发协议1.24吉瓦 其中风电1.04吉瓦 储能0.2吉瓦 均位于资源较佳地区 [2] - 累计取得开发指标4.75吉瓦 其中风电2.98吉瓦 光伏1.77吉瓦 [2]
龙源电力(00916)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人民币35.19亿元 同比下降14.4%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1:46
财务业绩 - 持续经营收入156.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1%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35.1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4.4% [1] - 每股盈利0.42元人民币 [1] 收入构成 - 风电分部收入138.2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6% 主要因平均利用小时数和上网电价下降 [1] - 光伏分部收入17.02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65.6% 主要因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增加 [1] 装机容量 - 净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2,053.54兆瓦 其中风电986.95兆瓦 光伏1,096.59兆瓦 [2] - 总控股装机容量43,196.74兆瓦 风电31,395.72兆瓦 光伏11,794.92兆瓦 其他可再生能源6.10兆瓦 [2] 发电量表现 - 总发电量39,652,477兆瓦时 其中风电33,502,617兆瓦时 同比增长6.07% [2] - 光伏发电量6,146,915兆瓦时 同比大幅上升71.37% [2] 项目开发 - 新签订开发协议1.24吉瓦 其中风电1.04吉瓦 储能0.2吉瓦 均位于资源较优地区 [2] - 累计取得开发指标4.75吉瓦 其中风电2.98吉瓦 光伏1.77吉瓦 [2] 利润影响因素 - 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新投产项目转固导致经营成本增加及处置火电分部影响 [1]
龙源电力: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11:1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6.57亿元,同比下降18.61%,主要因火电子公司处置及风电电价下降影响[2] - 归母净利润33.75亿元,同比下降13.79%;扣非净利润32.87亿元,同比下降12.26%[2] - 总资产2691亿元,同比增长4.5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2] - 中期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现1元(含税),总股本83.60亿股[1] 发电业务规模 - 控股总装机43,196.74兆瓦,同比增长14.03%,其中风电31,395.72兆瓦,光伏11,794.92兆瓦[6] - 累计发电量396.52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335.03亿千瓦时(+6.07%),光伏发电量61.47亿千瓦时(+71.37%)[6] - 风电平均利用小时1,102小时,同比下降68小时;光伏利用小时未披露[8] 区域发电表现 - 发电量增长显著地区:甘肃(+49.66%)、广西(+62.70%)、河南(+29.23%)、山西(+28.82%)[9] - 利用小时突出地区:河南(1,522小时)、福建(1,506小时)、上海(1,346小时)[9][10] - 海外项目:加拿大德芙林风电利用小时1,260小时,南非德阿风电利用小时1,247小时[17] 电价与市场化交易 - 整体平均上网电价399元/兆瓦时(不含税),同比下降23元[13] - 风电平均电价422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6元;光伏平均电价273元/兆瓦时,同比下降5元[13] - 绿电交易量41.4亿千瓦时(+41.67%),绿证交易423.2万张(+81.46%)[14] 行业政策环境 -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存量项目保障性电量衔接煤电基准价,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电价[4] - 辅助服务新规将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纳入市场范围,建立"日清月结"机制[4] - 绿证新政策要求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2030年绿电消费比例不低于全国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4] 项目开发与建设 - 上半年新增核准/备案容量4.75吉瓦(风电2.98吉瓦+光伏1.77吉瓦)[11] - 重点推进"沙戈荒"大基地、海上风电及海外项目,广西装机同比增长123.98%[12] - 天津盐光互补项目、江苏射阳储能电站获"2025年度电力优质工程"称号[11]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 发布"擎源"发电行业大模型,覆盖5大业务域、7大应用场景和20个专业智能体[16] - 五项科技成果获国际领先水平鉴定,包括海上风电海缆监测、防除冰技术等[15] - 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能源创新研究中心[16] 安全与环保管理 - 推行"11135"安全环保工作思路,筑牢三道防线,提升五项管理能力[2] - 上半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和生态环境事件,完成黄河流域生态专项督导[8] 国际业务拓展 - 境外新增144万千瓦项目遴选审批,深耕南非、中亚及中东市场[17] - 海外累计装机521.1兆瓦(加拿大99.1MW+南非244.5MW+乌克兰76.5MW)[12] 下半年工作重点 - 强化"六位一体"营销体系,应对电价下行压力[21] - 推进大基地和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保持风电领先地位[21] - 深化成本管控,发挥集约采购优势提升效益[22]
龙源电力: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19 11:1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下滑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61%至156.5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01%至33.75亿元 但维持中期现金分红每股0.1元 总额8.36亿元[1][3] - 新能源发电业务保持增长态势 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6.07%至335.03亿千瓦时 光伏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71.37%至61.47亿千瓦时[10] - 行业层面 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60.9% 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长49.3% 显示新能源行业持续快速发展[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6.57亿元 较上年同期调整后192.36亿元下降18.6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5亿元 同比下降13.01%[3] - 基本每股收益0.4641元/股 同比下降13.0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1% 较上年同期下降0.86个百分点[4] - 总资产2691.00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4.55%[4] - 资产负债率67.13% 较上年末66.50%有所上升[8] 分红方案 - 拟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1000元(税前) 以总股本83.60亿股为基数[1] - 现金股息总额8.36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的24.77%[1] - 分配方案尚待股东大会批准[2] 业务运营 - 控股装机容量43,196.74兆瓦 其中风电31,395.72兆瓦 光伏11,794.92兆瓦[10] - 2025年累计完成发电量396.52亿千瓦时[10] - 新增风电控股装机容量1,096.59兆瓦 减少生物质发电控股装机容量30.00兆瓦[10] 行业环境 -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1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8%[9]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 同比增长18.7%[9] - 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 同比增长18.7%[9]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95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9] - 绿电交易电量1,54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9.3%[9] 发展战略 - 坚持存量增效、增量做优的发展方针 构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体系[9]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 建强"五个世界一流平台"[12] - 强化市场竞争力 建立健全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治理架构和运营机制[13] - 加强科技创新 集中突破大基地、海上风电、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14] 债券融资 - 公司发行多期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 包括绿色中期票据[6][7] - 债券期限从1年到10年不等 最新一期中期票据利率1.93%[6]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7.28 较上年末6.95有所改善[8]
中广核新能源发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64亿美元 同比减少10.86%
智通财经· 2025-08-19 08:41
业绩表现 - 收入8.57亿美元 同比减少12.8% [1]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64亿美元 同比减少10.86% [1] - 每股基本盈利3.81美仙 [1] 收入下降原因 - 韩国项目电价及发电量下降 [1] - 2025年3月出售中国热电联产项目导致发电量及蒸汽销售下降 [1]
热浪“烤”验全球,近10年我国年平均高温日数增多25%!高温对经济的搅动作用越发强烈,国家气候中心六位专家详解高温经济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2:08
全球热浪趋势 - 热浪常态化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极端高温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 - 近10年中国年平均高温日数增多25% 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3] - 今年立夏至大暑期间中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 截至8月7日国家级气象站已有94个打破8月高温纪录[2] 高温对经济的影响 - 全球高温暴露导致的潜在劳动工作时长与收入损失持续攀升并屡创新高[4] - 气温每增加1℃导致旅游到达人数减少约8.1% 旅游收入减少约6%[4] - 极端高温对经济产生三方面影响:电网峰值负荷突破上限触发工业限电 航道水深下降抬升物流成本 高温干旱造成农作物产量锐减[4] 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 - 高温时段强日照与光伏发电黄金期高度重合 推动光伏装机持续快速增长和技术迭代[10] - 高温引发的用电激增直接刺激新能源装机需求 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提升引导社会资本向新能源领域流动[10] - 气候部门与能源部门建立气象—电力负荷耦合预测模型 提升对未来高峰负荷时段和强度的预测精度[8][9] 区域应对策略差异 - 沿海发达地区可发展智慧能源网络 推动耐热材料、工业空调等高温适应性技术产业发展[12] - 中西部农业主产区可推广光伏农业 培育种植气候适应性作物[12] -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蓝绿空间 建设城市通风廊道 发展建筑节能技术来降低高温影响[12] 国际经验借鉴 - 柬埔寨推行耐旱作物推广计划 通过种植耐旱稻米和改善灌溉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冲击[16] - 西班牙通过天气指数保险应对经济作物高风险 当气温超过阈值时自动触发赔付[16] - 欧盟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 通过发展风能、太阳能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