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学品

搜索文档
光华科技(002741) -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0:39
业务战略与发展 - 对新能源业务板块战略布局和产业链进行优化调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新能源产品综合竞争力 [2]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扩大专化品领域领先优势以实现盈利 [2] - 计划持续优化资产利用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3] - 各领域布局无氰镀金液技术,拓展至先进封装领域 [4] 产品进展 - 磷酸锰铁产品已批量试生产并送客户验证 [2] - 硫化锂相关固态电池材料产品产能为300吨/年,与下游客户处于送样检测及优化阶段,未形成稳定生产销售 [3] - 晶圆级无氰镀金技术实现量产应用,业务正在验证中 [4] 财务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88,046,436.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85%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13,223.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3.86%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230,280.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33.8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542元/股,比上年同期增加470.53% [3] - 2024年对新能源材料板块计提减值准备1.397亿元,主要是对部分闲置固定资产计提 [3] - PCB化学品营收同比增长20.23%,占营收63.5% [3] - 公司每月经营现金及票据回笼近3亿元,2025年每月到期融资在1亿左右,具备良好偿债能力 [3] 行业应对与突破 - 应对竞争对手技术追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 [4] - 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领域,如高端镀铜添加剂项目,氟化亚锡、溴化亚铜实现技术突破 [4] 行业前景 - 电子化学品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快,整体态势良好,未来空间广阔 [5] - 化学试剂行业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发展前景广阔 [5] 其他事项 - 未来如有回购事项,将按程序审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 本期行业整体和其他主要企业业绩表现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4]
晶瑞电材(300655):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大额商誉减值影响24年业绩,拟发行股份收购湖北晶瑞股权
光大证券· 2025-04-28 01: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晶瑞电材主要产品出货量提升,但因行业竞争、产品毛利率下滑和大额商誉减值,业绩承压;2025Q1毛利率和费用率改善,后续产能爬坡,业绩有望向好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10.60亿股,总市值89.43亿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5.96/13.30元,近3月换手率150.05% [1] 收益表现 - 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0.60、3.09、7.26,绝对收益分别为 -3.10、2.30、11.76 [4] 事件情况 - 2024年营收14.35亿元,同比增长10.44%;归母净利润 -1.80亿元,同比减少13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1亿元,同比减少491%;2024Q4营收3.75亿元,同比增长10.11%,环比增长2.21%;归母净利润 -1.8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265%,环比由盈转亏 [5] - 2025Q1营收3.70亿元,同比增长12.17%,环比减少1.27%;归母净利润4350万元,同比增长582%,环比扭亏为盈 [5] 业务表现 - 2024年高纯化学品业务营收7.78亿元,同比增长11.9%;销量25.2万吨,同比增长16.8%;部分产品价格下滑,毛利率同比降1.2pct [6] - 2024年光刻胶业务营收1.98亿元,同比增长27.61%;销量1388吨,同比增长27.9%;多款产品放量或验证 [6] 业绩拖累因素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44亿元,其他资产减值2493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同比增加7614万元 [7] 2025Q1财务情况 - 整体毛利率23.0%,同比增长1.7pct,环比增长5.5pct;期间费用率18.2%,同比下降4.0pct,环比增加0.4pct;非经常性损益总额3429万元 [8] 收购情况 - 拟发行股份5.95亿元购买湖北晶瑞76.0951%股权,发行约8052万股,价格7.39元/股;完成后将成全资子公司,增厚归母净利润 [9][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99|1,435|1,713|2,001|2,298| |营业收入增长率|-25.57%|10.44%|19.39%|16.79%|14.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180|101|134|178|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90.93%|-1311.61%|-|32.43%|33.53%| |EPS(元)|0.01|-0.17|0.10|0.13|0.17|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0.65%|-7.15%|3.93%|4.98%|6.30%| |P/E|568|-|89|67|50| |P/B|3.7|3.6|3.5|3.3|3.2|[12] 财务报表预测 |报表类型|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利润表|营业收入(百万元)|1,299|1,435|1,713|2,001|2,298| |利润表|营业成本(百万元)|993|1,159|1,324|1,504|1,726| |利润表|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25|204|238|263|288| |利润表|税金及附加(百万元)|9|11|10|12|14| |利润表|销售费用(百万元)|28|34|38|40|46| |利润表|管理费用(百万元)|96|116|132|144|156| |利润表|研发费用(百万元)|71|99|111|122|126| |利润表|财务费用(百万元)|35|40|50|58|61| |利润表|投资收益(百万元)|4|6|10|10|10| |利润表|营业利润(百万元)|6|-174|123|170|224| |利润表|利润总额(百万元)|3|-182|115|162|216| |利润表|所得税(百万元)|-7|10|17|24|32| |利润表|净利润(百万元)|10|-191|98|138|183| |利润表|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5|-12|-3|4|5| |利润表|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5|-180|101|134|178| |利润表|EPS(元)|0.01|-0.17|0.10|0.13|0.17|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44|261|270|380|455| |现金流量表|净利润(百万元)|15|-180|101|134|178| |现金流量表|折旧摊销(百万元)|125|204|238|263|288| |现金流量表|净营运资金增加(百万元)|-79|34|205|204|206| |现金流量表|其他(百万元)|83|202|-274|-221|-217| |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百万元)|-337|-1,153|-443|-340|-340| |现金流量表|净资本支出(百万元)|-420|-462|-450|-350|-350| |现金流量表|长期投资变化(百万元)|79|74|0|0|0| |现金流量表|其他资产变化(百万元)|4|-764|7|10|10| |现金流量表|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00|161|211|104|34| |现金流量表|股本变化(百万元)|413|62|0|0|0| |现金流量表|债务净变化(百万元)|130|-202|309|182|122| |现金流量表|无息负债变化(百万元)|321|87|37|51|62| |现金流量表|净现金流(百万元)|907|-735|38|144|149| |资产负债表|总资产(百万元)|5,039|5,150|5,546|5,897|6,237|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百万元)|1,458|819|857|1,001|1,149| |资产负债表|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38|738|778|788|798| |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百万元)|402|414|494|577|663| |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百万元)|6|1|2|2|2| |资产负债表|其他应收款(合计)(百万元)|16|2|3|3|3| |资产负债表|存货(百万元)|162|154|177|201|231| |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262|278|278|278|278| |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356|2,421|2,605|2,869|3,147| |资产负债表|其他权益工具(百万元)|0|0|0|0|0| |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79|74|74|74|74| |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百万元)|1,212|1,655|1,718|1,735|1,727| |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百万元)|752|588|651|646|642| |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百万元)|152|164|210|255|300| |资产负债表|商誉(百万元)|173|28|28|28|28| |资产负债表|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6|29|29|29|29| |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683|2,729|2,941|3,028|3,090| |资产负债表|总负债(百万元)|1,636|1,521|1,866|2,100|2,284| |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百万元)|368|100|359|441|463| |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百万元)|255|287|328|373|428| |资产负债表|应付票据(百万元)|0|7|0|0|0| |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百万元)|0|0|0|0|0| |资产负债表|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10|10|10|10| |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701|484|782|915|999| |资产负债表|长期借款(百万元)|88|119|169|269|369| |资产负债表|应付债券(百万元)|515|535|535|535|535| |资产负债表|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56|98|98|98|98| |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935|1,037|1,084|1,184|1,284| |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百万元)|3,404|3,629|3,679|3,797|3,953| |资产负债表|股本(百万元)|998|1,060|1,060|1,060|1,060| |资产负债表|公积金(百万元)|725|1,107|1,117|1,130|1,148|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百万元)|464|249|292|393|526| |资产负债表|归属母公司权益(百万元)|2,282|2,513|2,566|2,680|2,831| |资产负债表|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121|1,116|1,113|1,117|1,122|[15][16] 主要指标预测 |指标类型|指标名称|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盈利能力(%)|毛利率|23.6%|19.2%|22.7%|24.8%|24.9%| |盈利能力(%)|EBITDA率|21.3%|28.9%|21.3%|23.8%|24.2%| |盈利能力(%)|EBIT率|11.5%|14.4%|7.4%|10.6%|11.7%| |盈利能力(%)|税前净利润率|0.2%|-12.7%|6.7%|8.1%|9.4%| |盈利能力(%)|归母净利润率|1.1%|-12.5%|5.9%|6.7%|7.8%| |盈利能力(%)|ROA|0.2%|-3.7%|1.8%|2.3%|2.9%| |盈利能力(%)|ROE(摊薄)|0.6%|-7.1%|3.9%|5.0%|6.3%| |盈利能力(%)|经营性ROIC|15.8%|6.4%|2.9%|4.4%|5.3%|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32%|30%|34%|36%|3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3.36|5.00|3.33|3.13|3.15|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3.13|4.69|3.10|2.92|2.92| |偿债能力|归母权益/有息债务|2.30|3.18|2.34|2.09|2.02| |偿债能力|有形资产/有息债务|4.71|6.22|4.79|4.34|4.18| |费用率|销售费用率|2.18%|2.34%|2.20%|2.00%|2.00%| |费用率|管理费用率|7.37%|8.10%|7.70%|7.20%|6.80%| |费用率|财务费用率|2.72%|2.76%|2.92%|2.92%|2.65%| |费用率|研发费用率|5.47%|6.91%|6.50%|6.10%|5.50%| |费用率|所得税率|-246%|-5%|15%|15%|15%| |每股指标|每股红利|0.03|0.05|0.02|0.03|0.03|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0.14|0.25|0.25|0.36|0.43|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2.29|2.37|2.42|2.53|2.67| |每股指标|每股销售收入|1.30|1.35|1.62|1.89|2.17| |估值指标|PE|568|-|89|67|50| |估值指标|PB|3.7|3.6|3.5|3.3|3.2| |估值指标|EV/EBITDA|39.2|26.9|31.3|24.4|21.0| |估值指标|股息率|0
八亿时空20250427
2025-04-27 15: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八亿时空、南通瞻鼎、鼎龙、欧莱材料、基石、恒坤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19.21%;净利润2400万元,同比增长25%,得益于主营业务景气度提升、液晶材料需求旺盛和降本增效措施[2][4] - 2024年全球显示面板行业逐步复苏,第四季度LCD面板价格上涨,公司营收环比增长明显[4] 液晶材料领域 - 高性能电视用液晶材料量产,解决显示技术问题;高对比度液晶材料在京东方主推,性能优于默克,预计2025年成重要增长点[2][6] - 重视车载液晶材料,两款材料通过测试并销售,市场需求旺盛[2][7] - 新客户开发有成果,一家量产,两家通过测试,台湾地区海外客户订单增加,保障未来业绩增长[2][8] OLED材料业务 - 上虞产线基地建成后进入试生产及量产阶段,将接更多前端材料订单,包括海外高端产品订单,增加业务订单量[2][9][10] 新应用领域 - 开发出用于建筑及新能源汽车顶窗玻璃的PDLC加染料液晶,进入高档汽车行业,部分日系汽车海外销售,看好新能源车新型液晶材料规模化量产前景[2][11] 半导体材料领域 - 光刻胶树脂构建完整技术体系,产品涵盖KrF全品类,inlice聚合纸售卖有独特优势,计划2025年吨级放量[2][12] - 聚酰亚胺材料优化含氟高敏聚酰亚胺面板光刻胶工艺,通过首家客户验证,预计2025年形成订单[2][3][12] 浙江上虞基地 - 预计2025年规模化量产,为百吨级产能做储备,对业绩有显著拉动作用,计划建设新光刻胶树脂生产线[5][13] 高级药中间体和原料药项目 - 河北沧州基建和基础设施基本完成试生产,预计2025年全面量产,订单稳定供货后业绩有望新增超一亿元[5][14] 新能源材料板块 - 终止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将资源投入现有项目[15] 对外投资 - 对南通瞻鼎财务投资5000万元,成第二大股东,看好前景,将继续产业和资本合作[16] 回购股份 - 2024年回购320多万股,支付近一亿元,最低价格28元,均价约31元,对未来股价有信心[17] 未来发展战略 - 2025年新项目进入收获期,稳固现有业务推进量产,利用上虞基地布局新材料领域,加大研发投入[18] 研发投入及人员分配 - 2024年研发投入8800多万元,同比增长12%,更多投入新标的高透液晶、车载液晶和半导体材料,医药板块研发投入权重低[20] 收入结构 - 一季度以混合液晶材料为主,光刻胶树脂和医药中间体收入后续释放[21] 半导体领域新计划 - 储备先进封装用PSPI等新产品,可快速在上虞基地释放产能,2025年计划建设百吨级PHS树脂产能储备[22] 各产品线情况 - PHS树脂每月基础订单3 - 5吨,2026年扩展至200吨,价格未明确,正实现原料自产降成本[22][23] - ARF胶树脂系列验证进度不如KF胶系列,以KF胶为主导[24] - 主要以混合液晶材料为主,混晶毛利率高,单晶硅非主赛道[25] - 台系客户每月约有一吨左右增量,未来几年有显著增长[26][27] - 液晶材料毛利率增长空间有限,维持45%左右不易[28] - PSPI首次样品检验通过,预计2025年形成一定订单,具体收入难预测[29][30][31] 竞争格局 - 与鼎龙等公司各有优势,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和与下游客户配合[32] 南通瞻鼎情况 - 2024年字节跳动海外市场试用冷却液产品效果好,2025年重庆厂区增加订单,3M停产带来积极影响,持股12%成第二大股东,计划2025年合作材料项目[34][35] 光刻胶树脂投入 - 投入1.6亿元,年运转成本约3000万元,国内无类似规模和质量国产供应商[35] 欧莱材料情况 - 2024年收入约三四千万元,2025年战略布局向后端转移,开辟海外市场需考量技术和竞争态势[36] 海外市场战略 - 关注海外客户,特别是韩国客户,选择性生产OLED材料提高毛利率[37] 产能规划 - 北京产能有限,上虞厂区建成释放产能,2025年利用技术突破海外产品和产能[38] OLED事业部 - 人员少但团队用心,2025年计划实现大几千万收入[40] 盈利能力对比 - 液晶材料毛利率约45%,光刻胶树脂现有产品毛利率更高,规模化量产意义大[41] 未来重点项目 - 2025年希望在半导体领域和对外投资冷却液方面取得成果,加强宣传支持[4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一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但净利率提升,主业液晶材料毛利率从43%增长到45%,通过内部经营管理措施维持毛利水平,OLED和医药材料毛利率低影响整体[19] - 南通瞻鼎关注量产推进和替代冷板技术,合作基于产品、技术和市场接受度,而非资本化方案[35]
南大光电:下游面板和半导体需求渐回暖,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0250427
平安证券· 2025-04-27 10: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游面板和半导体需求渐回暖,公司业绩稳步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62亿元、4.43亿元、5.36亿元,半导体行业处上行周期,公司各项目持续推进,多款高端高壁垒半导体材料量产销售,业绩有望维持较好增势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电子化学品,公司网址为www.natachem.com,大股东为沈洁,持股9.75%,总股本5.76亿股,总市值222亿元,每股净资产5.93元,资产负债率39.52% [1] 行情走势 - 展示了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南大光电与沪深300的行情走势图 [2] 相关研究报告 - 包含《南大光电(300346)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国产先进电材引领者,含氟特气构筑新空间》等多篇报告 [3] 公司2025年一季报情况 - 2025Q1实现营收6.27亿元,同比增长23.19%;实现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16.38%;归母扣非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22.80% [3] 财务数据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03|2352|3072|3862|4700| |YOY(%)|7.7|38.1|30.6|25.7|21.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1|271|362|443|536| |YOY(%)|13.2|28.1|33.5|22.5|20.9| |毛利率(%)|43.2|41.2|40.0|39.4|39.4| |净利率(%)|12.4|11.5|11.8|11.5|11.4| |ROE(%)|9.5|8.0|9.7|10.7|11.6| |EPS(摊薄/元)|0.37|0.47|0.63|0.77|0.93| |P/E(倍)|105.0|82.0|61.4|50.1|41.5| |P/B(倍)|10.1|6.5|6.0|5.4|4.8| [5] 公司业务情况 - 特气和前驱体产品下游面板/半导体产业基本面回暖,驱动业绩正增长,25Q1营收同比增加23.19%至6.27亿元,销售毛利率为40.8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6.38%至0.96亿元 [6] - 完成对全椒南大剩余16.5%的股权收购,交易对价为2.298亿元;出售六氟丁二烯项目聚焦主业,交易作价为6903万元 [6] - 2025Q1公司总期间费用率为18.52%,较2024年同期下降7.63个百分点;各项期间费用率同比均有所下降 [6] 投资建议 - 氟类特气、氢类特气、半导体前驱体材料、光刻胶及配套试剂业务均有良好发展,行业层面终端半导体和面板行业基本面渐转暖,公司特气和前驱体业务收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维持“推荐”评级 [7]
南大光电(300346):下游面板和半导体需求渐回暖,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平安证券· 2025-04-27 09: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游面板和半导体需求渐回暖,公司业绩稳步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62亿元、4.43亿元、5.36亿元,半导体行业处上行周期,公司各项目持续推进,多款高端高壁垒半导体材料量产销售,业绩有望维持较好增势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南大光电,代码300346.SZ,行业为电子化学品,大股东为沈洁,持股9.75%,总股本576百万股,总市值222亿元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Q1实现营收6.27亿元,yoy + 23.19%;实现归母净利润0.96亿元,yoy + 16.38%;归母扣非净利润0.76亿元,yoy + 22.80% [4]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72亿元、38.62亿元、47.00亿元,YOY分别为30.6%、25.7%、2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2亿元、4.43亿元、5.36亿元,YOY分别为33.5%、22.5%、20.9% [6] 行业需求情况 - 面板需求逐步回暖,25Q1全球液晶面板(大尺寸)出货面积同比增加12.1%至2.22亿片;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延续高增长,2025年1 - 2月我国芯片(集成电路)产量为767.2亿颗,同比增长4.4% [7] 公司业务动态 - 完成对全椒南大剩余16.5%的股权收购,交易对价为22980万元;出售六氟丁二烯项目相关资产给山东齐芯气体有限公司,交易作价为6903万元 [7] 公司费用情况 - 2025Q1公司总期间费用率为18.52%,较2024年同期的26.15%下降7.63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均有所下降 [7] 公司投资建议 - 氟类特气、氢类特气、半导体前驱体材料、光刻胶及配套试剂业务均有良好发展,行业层面终端半导体和面板行业基本面渐转暖,维持“推荐”评级 [8] 公司财务报表情况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4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0] - 主要财务比率展示了2024 - 2027E的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 [10]
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01:2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业从事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包括显影液、蚀刻液、稀释液、清洗液等,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6] - 核心产品TMAH显影液技术指标已达到SEMI G5标准要求,是LCD、OLED显示面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 [1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604.95万元,同比下降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24.96万元,同比下降16.46% [18]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拟以总股本199,558,38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3,902,843.60元 [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0.02%,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5] 行业发展前景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2024年工信部将"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列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目录 [7] - 下游显示面板行业逐步回暖,2024年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2.37亿片,同比增长5.1%;平均尺寸增至49.6英寸 [11] - AMOLED面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预计2028年将占显示面板市场收入的43%,而TFT LCD份额将降至55% [11] - 2024年全球面板企业总营收预计达1,192亿美元(同比增长5.8%),中国大陆地区营收占比提升至49% [14] 关联交易情况 - 2025年预计与关联方临江热电、电化集团等发生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不超过4,020万元(不含税) [22] - 关联交易主要包括采购蒸汽、生产配套服务、数字化智能配套服务及餐饮服务等 [34] 高管薪酬方案 - 2024年度公司董事长薪酬为80万元,总经理薪酬为70万元,独立董事津贴为10万元/人 [39] - 2025年度独立董事津贴拟维持每人10万元(含税) [40] 主要经营数据 - 2024年显影液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8,123.3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8.11% [44] - 主要原材料异丙醇2024年均价为7,856元/吨,同比下降12.34% [44]
格林达(603931) - 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25 10:21
产量与销量 - 2024年主要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产量77,165.24吨,销量76,111.01吨[1] 销售与进价 - 2024年主要功能湿电子化学品平均售价7.96元/公斤,较2023年降8.82%[1] - 2024年三甲胺平均进价5,963.16元/吨,较2023年降15.02%[1] - 2024年碳酸二甲酯平均进价3,847.47元/吨,较2023年降10.20%[1]
Element Solutions (ESI)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5 04:4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有机销售额和恒定货币调整后EBITDA同比均增长5%,调整后EBITDA为1.28亿美元,高于本季度指引目标 [17] - 公司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按恒定货币计算同比下降约30个基点,受金属价格转售影响,若排除约1亿美元的组装解决方案金属转售销售额,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将为26%,同比提高50个基点 [18] - 第一季度货币因素使公司净销售额下降约3%,调整后EBITDA同比减少约500万美元,预计第二季度将转为利好因素 [19] - 第一季度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3000万美元,投资1200万美元用于营运资金,资本支出为1100万美元,低于指引水平,全年计划投资约6500万美元支持战略增长计划 [26][27][28] - 季度末净杠杆率为2.1倍,为公司历史最低水平,资本结构固定,有效利率为4%,2028年前无债务到期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电子业务 - 有机增长10%,恒定货币调整后EBITDA增长9%,增长广泛分布于电路和半导体等高利润率、高价值类别,以及消费电子组装材料等相对低利润率类别 [10][17] - 组装业务:亚洲和美洲消费电子需求增长,抵消西欧工业疲软,先进特种焊膏和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应用的工程组装解决方案销量显著增长 [20] - 循环解决方案业务:有机销售额增长8%,增长来自数据中心应用、磁盘存储市场和电路板特种涂层 [20] - 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有机净销售额增长17%,亚洲半导体晶圆级封装需求强劲,Viaform铜损伤产品线增长超20%,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推出两款支持先进封装应用的新产品 [22][23] - 功率电子产品业务:第一季度持续良好增长,ArgoMax烧结银技术在亚洲和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客户群体扩大 [23] 工业和特种业务 - 有机净销售额下降2%,核心工业业务下降1%,主要因欧洲市场销量下滑,近海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是由于部分大订单时间安排问题,预计今年该业务将实现健康增长 [24][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I、先进封装和数据中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推动公司业绩提升 [9] - 亚洲消费电子市场有所改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为公司带来业务增长机会 [10][21] - 西欧汽车和通用工业供应链持续疲软,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一般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电子业务整合为统一业务,在新兴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构建突破性创新产品管线,支持未来增长 [12] - 公司计划进一步本地化采购,与供应商和客户保持沟通,以减轻关税对成本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自身灵活性和地域优势,应对潜在竞争机会 [32] - 公司将继续执行功能性流程改进计划,提高组织效率,增加制造产能,优化生产布局,加强研发和应用开发 [35][3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尽管当前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凭借本地化运营、多元化制造布局和产品特性,能够减轻关税对成本结构的直接影响 [30][31] - 在关税实施和需求影响不明确、核心市场无放缓迹象、美元走弱和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的情况下,公司维持全年调整后EBITDA在5.2亿美元至5.4亿美元的指引 [32] - 预计第二季度需求与第一季度相似,调整后EBITDA在1.2亿美元至1.25亿美元之间,假设关税对需求无连续影响 [3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第一季度完成图形业务出售,资产负债表状况达到历史最佳,有充足资金用于长期股东价值创造 [16] - 公司业务组合向B2B终端市场转移,将减少季度季节性和周期性影响 [2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全年指引范围的宏观指标假设及数据中心业务规模 - 公司维持全年指引是基于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关税对成本影响较小、外汇有利和4月业务表现良好,未看到关税导致的需求破坏迹象,指引范围的高低端主要取决于电子业务和工业业务的强弱对比 [41][42][43] - 电路业务为大型服务器板提供电路板工艺化学品,该业务近年来实现两位数增长;组装业务提供高性能特种合金、焊膏和工程产品用于服务器板组装,两项业务在数据中心市场的业务规模超过1亿美元,加上磁盘存储业务,总规模接近2亿美元 [46][47] 问题2:若下半年终端市场需求放缓,公司如何维护全年指引 - 公司成本结构具有高度可变性,可通过调整激励薪酬、收紧差旅和其他 discretionary 费用等方式控制成本,且这些措施不会损害公司长期增长轨迹 [51][52] 问题3:公司执行主席出售股份的原因及未来参与情况 - 出售股份是出于流动性原因,不影响对公司的长期愿景和参与度,公司业务状况良好 [57][58] 问题4:半导体业务中高带宽内存的关键应用及发展机会,以及电子业务能否实现2% - 4%的市场超越 - 晶圆级封装业务主要产品为铜,韩国客户生产大幅增长,市场由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驱动,公司产品在该市场具有先发优势 [62][63] - 公司有信心实现电子业务2% - 4%的市场超越,原因是公司深入渗透快速增长的新兴领域,如数据中心和低轨卫星市场,这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65][66] 问题5:关税对重磅产品推出时间和中期项目的影响,以及工业业务的地理表现和销售下降原因 - 公司通过本地化供应链和合理安排生产,确保重磅产品和中期项目不受关税影响,目前ArgoMax产能翻倍,活性铜制造取得进展,预计今年下半年新工厂投产 [70][72] - 工业表面处理业务中,欧洲市场疲软,美洲市场相对稳定但略有下降,亚洲市场实现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74] 问题6:公司在组装和电路业务中的亮点及产品发展趋势,以及Cupreon的情况 - 公司在组装和电路业务中向高价值B2B销售转型,为高性能服务器板提供技术和产品,在IC基板市场取得进展,在电动汽车最终步骤金属化领域获得业务机会;组装业务向高科技应用倾斜;Cupreon(活性铜)客户需求旺盛,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SAT、规格制定者和应用商的合作紧密 [80][82][83] 问题7:关税是否导致客户提前采购,以及IMS业务利润率后续变化 - 公司未看到关税导致的客户提前采购迹象,业务增长主要来自B2B销售和资本支出 [92] - 近海业务利润率较高,第一季度同比下降,预计下半年将改善,推动利润率提升;工业和特种业务利润率提高得益于成本价格控制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但核心工业业务量仍低于峰值,长期来看有提升空间 [95][96][97] 问题8: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业绩及指引中的奖金预提情况,以及各季度季节性差异 - 公司目前按全额运营支出运行,未因未出现的需求破坏而减少奖金预提,奖金预提调整空间较大 [101] - 过去几年受供应链中断等因素影响,季度业绩季节性不规律,今年第二季度预计呈现更正常的季节性模式,基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需求的一致性 [103][104][105] 问题9:4月需求情况及是否存在强弱区域,以及关税对需求的影响假设 - 4月需求与第一季度一致,半导体业务略有加速 [109] - 公司假设全年需求环境与年初预期相同,关税对需求的影响难以具体量化,公司认为能够减轻关税对成本结构的影响,维持业绩指引 [111][113][114] 问题10:公司如何减轻关税对供应链成本的影响,以及中美贸易的具体业务规模 - 公司通过寻找替代原材料供应商、确保产品符合贸易协定豁免条件和本地化采购与制造等方式,减轻关税对成本的影响,认为关税不会对业绩指引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118][119][121] - 美国对中国的业务规模约为1000万美元,中国对美国的直接业务规模可忽略不计,从其他国家进口到美国的成品业务规模较大,但通过豁免和本地化措施可减轻影响 [123] 问题11:当前不确定环境对公司与客户合作的研发和产品开发项目的影响,以及消费电子市场在东西方的差异 - 公司与客户在长期项目上的合作未受影响,研发活动持续活跃,预计今年年底将推出两款新产品 [128][129] - 美洲消费电子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个人电脑和其他非智能手机产品,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因政府补贴而表现强劲,西方智能手机市场则较为疲软 [132][133]
三孚新科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4.9% 加大技术创新布局高端材料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4-25 03:44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 同比增长2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58.17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额有所减少 [1] - 研发投入7308.90万元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76% 较2023年度增加1.59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 - 电子化学品业务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 在多个高端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 通用电镀化学品业务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在白俄罗斯实现高速镀锡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2] - 设备业务与下游客户达成战略合作 相关设备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并实现销售 [2] 研发与战略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1] - 坚持"内生研发与外延合作"双轮驱动 在PCB、载板、被动元件、新能源领域深化技术布局 [1] - 通过"化学品+设备"协同发展模式取得进展 推动表面工程领域国产化替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2] 行业环境 - 2024年国内经济逐步回暖 但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分化 行业竞争加剧 [1]
2025Q1业绩大幅改善,材料+电池——“氟锂硅硼+固态”竞争壁垒成型的多氟多迎来新一轮周期丨业绩有得秀
全景网· 2025-04-24 07:06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形成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新能源电池四大业务版块 均取得显著市场地位 [2][3] - 氟基新材料包括无水氟化铝、高分子比冰晶石等产品 其中无水氟化铝生产工艺达国际领先水平 产销量和出口量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3] - 电子信息材料包括电子级氢氟酸(半导体级2万吨 光伏级4万吨)、电子级硅烷等产品 已切入半导体企业供应链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4] - 新能源材料以六氟磷酸锂为核心 具备6.5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产能 产销量全球前列 同时实现六氟磷酸钠商业化量产 [5] - 新能源电池涵盖圆柱/软包/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总产能达8.5GWh 布局海外储能、轻型车及动力电池市场 [6][14] 技术研发优势 - 公司拥有"氟资源→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完整产业链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持续降本 [6][8] - 申报专利1602项 授权1024项(发明专利240项) 主持制定10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及2项国际标准 [8] - 磷肥副产氟硅资源高质利用技术获202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3][8] -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材料 半固态电池材料完成内部测试 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建设完毕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因计提3.66亿元资产减值及产品价格下行导致净利润亏损 但剔除减值因素后未亏损 [8][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98亿元 归母净利润6473万元 同比增长69.24% 显示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11] 行业需求与机遇 - 氟化工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 环保要求提升推动产业整合升级 公司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12] - 电子化学品国产替代加速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12][13] - 全球六氟磷酸锂2024-2026年出货量预计分别为23/28/32万吨 行业产能向头部集中 CR3产能21.4万吨 [1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渗透率达40.9% 2025年预计保持增长 [14] - 钠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广阔 预计2030年全球需求达520GWh 对应市场空间超2000亿元 [5] 公司战略行动 - 2024年末启动股份回购计划 金额1.51-3亿元 截至2025年4月8日已回购850万股(占比0.71%) 成交金额9630.44万元 [15] - 实控人李世江持股10.29%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股1.8%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20.9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