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硬件与设备

搜索文档
44股获券商买入评级,网宿科技目标涨幅达47.31%
新浪财经· 2025-08-15 00:34
券商买入评级概览 - 8月14日共44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 其中8只公布目标价格 [1] - 网宿科技、宝新能源、太极股份目标涨幅居前 分别达47.31%、27.41%、22.37% [1] 评级调整方向 - 40只个股评级维持不变 4只个股为首次评级 [1] - 伟星新材、万华化学、贵州茅台获券商关注度最高 分别有3家、2家、2家券商给予评级 [1] 行业分布特征 - 资本货物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最多 共8只 [1] - 材料Ⅱ行业和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紧随其后 分别有7只和6只个股获买入评级 [1]
58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德赛西威目标涨幅达42.22%
新浪财经· 2025-08-13 00:35
券商买入评级概览 - 8月12日共有58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 其中16只公布目标价格 [1] - 按最高目标价计算 德赛西威目标涨幅达42.22% 万华化学目标涨幅达36.72% 德赛西威目标涨幅达34.11% [1] - 55只个股评级维持不变 3只个股为首次评级 [1] 个股关注度分析 - 万华化学获7家券商评级 乖宝宠物获3家券商评级 德赛西威获3家券商评级 [1] - 12只个股获多家券商关注 [1] 行业分布特征 - 材料Ⅱ行业有11只个股获买入评级 食品、饮料与烟草行业有11只个股获买入评级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有10只个股获买入评级 [1]
海康威视(002415):以利润为经营核心,创新业务占比提升
国元证券· 2025-08-07 09: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8.18亿元,同比增长1.48% [1] - 归母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增长11.7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54.89亿元,同比增长4.6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43亿元,上年同期为流出1.90亿元 [1] - 上半年毛利率45.19%,主业产品及服务毛利率48.52%(同比提升2.19pct) [1] 业务板块表现 - 境内主业营收178.21亿元,同比下降8.33% [2] - PBG营收55.73亿元(同比降2.11%) [2] - EBG营收74.62亿元(同比降0.36%) [2] - SMBG营收40.67亿元(同比降29.75%) [2] - 境外主业营收122.31亿元,同比增长6.90% [2] - 创新业务营收117.66亿元,同比增长13.92%,占总营收28% [2] 战略调整与运营 - 经营重心从收入转向利润导向 [3] - 推进组织变革和精细化管理 [3] - 把握AI大模型机遇,推进场景数字化 [3] - SMBG业务调整为全国垂直管理,主动压缩低毛利产品 [3]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951.39/1013.48/1084.37亿元 [4]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3.46/146.33/162.66亿元 [4] - 对应EPS:1.45/1.58/1.76元/股 [4] - 对应PE:20.26/18.48/16.62倍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9.28元 [6] - 总市值2703.48亿元 [7] - 52周股价区间25.08-33.83元 [7]
险资现身3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市值达1.56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06 01:16
险资持股概况 - 8月6日险资现身3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967.34万股 持股市值1.56亿元 [1] - 东睦股份持股数量0.06亿股 持股市值1.17亿元 [1] - 长虹华意持股数量0.03亿股 持股市值0.22亿元 [1] - 回盛生物持股数量0.01亿股 持股市值0.17亿元 [1] 二季度险资持仓整体情况 - 截至8月6日险资二季度现身18只个股 合计持股3.39亿股 持股市值40.96亿元 [1] - 6只个股持股数量超千万股 北京文化持股1.12亿股 西部矿业持股0.82亿股 同洲电子持股0.61亿股 [1] - 11只个股持股市值超亿元 西部矿业持股市值13.56亿元 同洲电子持股市值6.31亿元 北京文化持股市值5.38亿元 [1] 行业分布特征 - 险资持股集中在资本货物行业(4只个股)[1] - 商业和专业服务行业持股2只个股 [1] -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持股2只个股 [1]
并购重组跟踪(三十)
东吴证券· 2025-08-04 12:3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政策层面持续强化并购重组监管与支持并重,国家发改委明确政府投资基金投向限制(不得从事明股实债、公开股票交易等),国资委强调高质量并购导向,深交所提出规范活跃并购市场 [7][8] - 7月28日-8月3日并购市场活跃度较高:剔除2例失败事件后共发生79例并购重组(含14例重大并购重组),完成15例 [10][13] - 重大并购重组中国央企参与度显著,8例涉及国央企,如中国船舶115.15亿元收购中国重工、中盐化工6.81亿元收购中盐碱业51%股权 [14][15] - 重组指数跑赢万得全A指数1.07%,中期收益差持续走扩 [22][25] 分项总结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政府投资基金禁止明股实债、公开股票交易(除并购重组等特定情形) [7][8]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优化品牌资产并购整合 [8] - 深交所:简化审核流程支持产业链整合,证监会落实"并购六条"严防利益输送 [8] - 区域政策:天津构建并购标的资源库,长三角G60科创峰会聚焦并购与出海 [8] 并购事件统计 - 周度数据:79例并购重组中,重大并购占比17.7%(14例),完成率19%(15例) [10][13] - 失败案例:慈星股份收购沈阳顺义75%股权、雅本化学收购皓天科技部分股权终止 [16][17] 重大并购重组 - 交易规模:中国船舶115.15亿元收购中国重工为最大金额案例,其次为海联讯11.23亿元收购杭汽轮 [14] - 行业分布:资本货物领域最活跃(4例),涉及中国船舶、国投中鲁等 [14] - 国央企主导:8例涉及中央/地方国企,占比57% [14] 控制权变更 - 4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人福医药由民营转为国务院国资委控制,国际实业等3家为民企内部调整 [19][20] 市场表现 - 重组指数相对万得全A超额收益1.07%,20日滚动收益差持续扩大 [25]
40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华润三九目标涨幅达49.09%
第一财经· 2025-08-04 00:40
券商买入评级概览 - 8月1日共有40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 其中10只个股公布目标价格 [1] - 华润三九 梅花生物 九号公司-WD目标涨幅居前 分别达49.09% 47.85% 38.13% [1] - 30只个股评级维持不变 10只个股为首次评级 [1] 券商关注度分析 - 5只个股获多家券商关注 海信家电 东方雨虹 青岛银行评级数量居前 分别有4家 3家 3家券商给予评级 [1] 行业分布情况 - 资本货物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最多 达7只 [1] - 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次之 达6只 [1] -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第三 达4只 [1]
2025年5月美国行业库存数据点评:从库存和关税因素看美铜价格波动
招商证券· 2025-08-01 06:43
总体库存周期 - 2025年5月美国库存总额同比增速2.62%,前值3.15%,销售总额同比3.30%,前值3.68%,显示美国进入主动去库阶段[6][12] - 美国抢进口时间段为2024年11月-2025年3月,2025年4-5月进口回归正常水平,预计6-7月仍有短暂补库需求[6][12] - 假设8月起进口消耗速度700亿美元/月,两轮超额进口共2800亿美元,预计11月超额进口可能耗尽,届时关税通胀冲击将显现[6][12] 行业库存周期 - 2025年5月14个大类行业中6个处于主动去库,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学制品、运输等[19] - 上游行业中石油天然气与燃料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23.6%,化学制品69.3%,建筑材料83.6%,金属和采矿56.3%[19][20] - 中游行业纸类与林业产品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53.6%,电气设备家电21.8%,机械制造28.4%[20][21] - 下游行业汽车与零部件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30.6%,技术硬件与设备52.7%[22][25] 关税影响 - 特朗普对铜制品征收50%关税但豁免原材料,导致美铜价格快速下跌[13] - 类似铜制品因关税抢进口而兑现不及预期的情况可能打破内外供需差,导致价格调整[13]
A股市场定增活跃,年内募资额剧增
环球网· 2025-07-31 03:20
定增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再融资结构呈现显著变化 定向增发业务异常活跃 [1] - 截至7月30日已有7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 实际募资总额达6633.02亿元 [1] - 募资总额同比增幅达667.15% [1] 行业分布特征 - 实施定增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资本货物 材料和技术硬件与设备领域 [2] - 资本货物行业有21家公司实施定增 材料行业有10家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有9家 [2] - 传统制造业和科技硬件企业展现强劲融资需求 [2] 银行板块定增表现 - 四大国有银行成为募资绝对主力 包括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 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 [2] - 四家银行定增募资金额均超过1000亿元 [2] - 银行定增目的均为补充流动资金 合计贡献市场过半募资总额 [2] 其他企业定增特点 - 其余72家公司定增规模相对较小 [2] - 非银行企业定增资金主要用于项目融资和资产收购 [2] 市场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增强企业扩张意愿 [2] - 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放宽等政策降低融资门槛 [2] - 审核流程优化提升发行效率 [2] - 定增项目本身展现赚钱效应激发投资者参与热情 [2] 券商投行业务机会 - 券商通过担任主承销商或财务顾问分享投行业务增长红利 [4] - 76家上市公司中62家公布合计9.04亿元发行费用 [4] - 保荐承销费用在发行费用中占比极高 [4] 券商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凭借专业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4] - 中信证券以21家主承销商数量领跑 [4] - 中信建投和国泰海通分别担任13家和10家公司主承销商 [4] 券商投资参与情况 - 券商以机构投资者身份积极参与认购 [4] - 截至7月30日8家券商和5家券商资管公司合计参与25家上市公司46次定增 [4] - 广发证券以参与14家公司认购次数位居榜首 [4] - 华安资管积极参与12家公司定增 [4] 券商参与定增的意义 - 参与定增能增厚券商自身投资收益 [4] - 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4] - 通过支持并购类定增帮助上市公司整合产业链 [4] - 头部券商大额认购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提振投资者信心 维护市场稳定 [4]
A股定增市场强势回暖!76家公司募资6633亿元,同比激增667%
搜狐财经· 2025-07-30 23:37
A股定增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7月30日,7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落地,增发股份88225亿股,实际募资总额达663302亿元,同比增长66715% [1] - 四家银行股募资表现突出: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定增实际募资金额均超1000亿元,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 [3] - 其余72家上市公司定增实际募资金额均在200亿元以下,用途涵盖项目融资、融资收购其他资产等 [3] 行业分布与参与情况 - 资本货物行业参与定增企业数量最多(21家),其次为材料行业(10家)、技术硬件与设备领域(9家) [3] - 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多元金融、软件与服务等行业也有分散参与 [3] 券商投行业务增长 - 76家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中,62家公布发行费用合计904亿元,其中券商保荐承销费用占比高(如光电股份定增发行费用105505万元中,保荐承销费用达9792万元) [4] - 头部券商主导市场:中信证券担任21家主承销商,中信建投(13家)、国泰海通(10家)紧随其后,华泰联合证券、中金公司、东方证券主承销次数均超5次 [4] - 16家券商担任财务顾问,东方证券(3家)、中信证券(2家)表现突出 [4] 券商参与定增投资 - 8家券商和5家券商资管公司合计参与25家上市公司定增,认购次数达46次 [5] - 广发证券参与14家上市公司定增居首,华安资管(12家)、国泰海通(5次)活跃度较高 [5] - 券商通过认购优质增发股份增厚收益,同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5]
年内A股定增募资额同比大增超600% 券商迎来多方业务机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30 17:13
A股定增市场概况 - 截至7月30日,A股已有76家上市公司定增落地,增发股份数量合计882.25亿股,实际募资总额6633.02亿元,同比大增667.15% [1] - 行业分布方面,资本货物行业21家、材料行业10家、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9家,其余分布在半导体、多元金融、软件与服务等行业 [2] - 募资金额方面,4家银行股定增募资超1000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其余72家募资均在200亿元以下 [2] 定增市场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增强企业扩张意愿,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放宽降低融资门槛,审核流程优化提升发行效率 [2] - 年内定增项目普遍展现较强赚钱效应,激发各类投资者参与热情 [2] 券商业务机遇 - 券商通过担任主承销商或财务顾问开拓投行业务增长空间,同时积极参与认购增发股份抢占投资先机 [1] - 定增项目数量回升直接带动券商承销费用增长,76家上市公司中62家公布发行费用合计9.04亿元 [3] - 券商认购优质上市公司增发股份可增厚自身收益,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5][6] 行业竞争格局 - 31家券商担任主承销商,中信证券21家居首,中信建投13家、国泰海通10家紧随其后 [4] - 16家券商担任财务顾问,东方证券3家、中信证券2家领先 [4] - 8家券商和5家券商资管合计参与25家上市公司定增,广发证券14家居首,华安资管12家次之 [4] 头部券商市场影响 - 头部券商大额认购传递积极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与交投活跃度,维护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6] - 支持上市公司以并购为目的的定增,有助于整合产业链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