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搜索文档
瑞众保险“居家养老+好家医”方案获认可,凸显康养创新实践成效
环球网· 2025-09-29 10:55
养老问题不仅是重大社会课题,更是保险业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 面对此,瑞众保险积极响应国家养老规划政策导向,创新推出"居家养老+好家医"一站式康养解决方 案。通过模式创新,瑞众保险构建了涵盖安全管家、生活管家、健康管家的三位一体养老管家服务,提 供医、食、住、行等超15项康养服务,致力于满足长者全养老周期需求,真正做到"找得到人、办得成 事、救得了急",推动养老金融服务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三大核心能力,筑牢居家养老安全网 瑞众保险养老管家以"一键拉绳"智能设备为载体,该设备自带网电,续航可达2-3年,因此无网无电情 况下仍可报警。系统提供7×24小时人工值守服务,实现60秒内100%接通响应,确保老年用户在紧急情 况下第一时间获得帮助。 同时,瑞众保险创新建立的"确认安全-通知家人-协调救助"三级响应机制,实现了5类风险预警与8类体 征异常预测,秒级报警触发人工主动介入,覆盖紧急救援全流程。而且坐席呼叫还支持粤语、四川话等 12种方言,这一点对于习惯方言的长者来说尤其重要。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2025·今日保年度保险与康养服务"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瑞众保险凭借 其创新打造的"居家养老+好家医" ...
“持股过节”成机构共识 10月市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
财经网· 2025-09-29 10:55
◎记者 汪友若 "持股过节"成机构共识 三季报景气线索受关注 A股距离国庆中秋长假休市仅余2个交易日。每逢长假临近,"持币还是持股"都会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 点。综合机构发布的研报观点,多数券商都对节后市场较为乐观,并积极建议"持股过节"。机构认为, 节前部分资金情绪或趋于谨慎,但支撑本轮行情上涨的底层逻辑并未改变。经历9月以来一段时间的震 荡、消化后,10月市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 ■机构展望 中泰证券认为,临近国庆假期,资金避险情绪或有所上升,不排除高位科技板块短期延续调整的可能。 但从中长期来看,积极的政策基调并未改变,长线资金与外资仍倾向配置A股,散户情绪也较为理性, 再加上券商等金融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建议投资者"持股过节"。 申万宏源称,当前市场调整并不是大级别回调,调整后"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10月科技产业催化和长 期政策布局窗口有望共振,市场结构性行情可能重新升温。近期周度级别的调整节奏加快,市场整体性 价比随之提升,"红十月"行情可能在消化了短期性价比问题后展开。 具体配置上,兴业证券认为,10月市场进入三季报交易窗口,这有望带动资金聚焦景气线索,成为"破 局"重要抓手。 兴业证券分析称,9月 ...
保险赋能“百千万工程” 构建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9 10:53
新华财经广州9月28日电(记者孟盈如)作为水产品总产量与养殖产量双居全国第一的渔业大省,广东 正加快建设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着力打造"蓝色粮仓"。在这一过程中,广东保险机构积极作为,通 过"保险+"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扩大保障覆盖面,积极发挥保险"经济助推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助 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产品创新:从"制种"到"成鱼"的多维兜底 水产种苗行业投入大、风险高,长期以来制约着广东渔业发展。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广东五龙岗水产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水产苗种繁育,在黄颡鱼等品种培育上取得显著成果,但其发展过 程也面临着行业共性难题。"以前我们想加大研发投入,但说实话,行业靠天吃饭,心里顾虑很多。"该 公司总经理钟菲坦言。 2022年4月,水产养殖制种育苗保险在花都区五龙岗落地。"有了保险托底,我们才敢引进更优质的种 鱼。"钟菲说。如今,五龙岗的种苗不仅销往全国多个省市,更出口至东南亚和非洲多个国家,2024年 公司鱼苗产量达19.26亿尾,年产值5770万元。 针对高温、台风等隐性灾害,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广东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国寿财险")创新推 出"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 ...
港股29日涨1.89% 收报26622.88点
新华网· 2025-09-29 10:43
香港本地股方面,长实集团涨3.58%,收报37.58港元;新鸿基地产涨1.69%,收报93.15港元;恒基地产 涨2.06%,收报27.7港元。 中资金融股方面,中国银行涨0.71%,收报4.23港元;建设银行涨1.36%,收报7.48港元;工商银行涨 0.53%,收报5.73港元;中国平安涨2.1%,收报53.5港元;中国人寿涨4.61%,收报22.22港元。 石油石化股方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0.74%,收报4.1港元;中国石油股份涨2.39%,收报7.28港元; 中国海洋石油涨0.84%,收报19.28港元。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新华社香港9月29日电 香港恒生指数29日涨494.68点,涨幅1.89%,收报26622.88点。全日主板成交 3090.96亿港元。 国企指数涨151.02点,收报9454.12点,涨幅1.62%。恒生科技指数涨129.14点,收报6324.25点,涨幅 2.08%。 蓝筹股方面,腾讯控股涨2.48%,收报660港元;香港交易所涨2.79%,收报442.2港元;中国移动跌 0.12%,收报84.9港元;汇丰控股涨1.97%,收报108.8港元。 ...
创新打造“保险+科技+文旅”模式,平安为9452株古树名木“上保险”
广州日报· 2025-09-29 10:42
9月29日,以"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广州启动。 今年3月15日,我国首个《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 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自2022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让古树名木 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一寸光阴一寸年轮,古树历经百岁方能长成。作为四川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中国平安日前在成都举行"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为 9452株古树名木捐赠总保额超1.7亿元的专属风险保障。同时,中国平安还开展"跟着古树去旅行"的文旅主题活动,邀请广大市民一起成为"绿色历史的守 护者",用行动传递生态之美。 科技赋能 护航古树名木健康 古树名木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不仅记录了大自然的变迁,也是承载华夏文明历史文化记忆的"绿色活化石"。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 木,指的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目前,成都共有9452株古树名木,其中不乏树龄2000年的古树。 平安 ...
利好,要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9 10:35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财研社 ,作者湾区区长 大胡子财研社 . 独到的财经观点,深度的金融分析,助你抓住最新财富机会,实现资产稳步增长! 前两天,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最新的季度例会发布了通稿。 通告里面有一句话值得大家关注: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 护资本市场稳定。 其实在今年的前两个季度中,这个说法央行就已经提过了。 这是今年央行第三次提到这句话。 那为什么已经说了三次的表态,依然这么值得市场关注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当下这个时间点比较特殊。 前两次说到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时候,那时候大A的指数还在3300点以下。 所以那个时候说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其实没什么问题,毕竟大盘当时还在低位,稳定资本市场甚 至小幅度拉升,对资本市场都是有利的。 现在大盘到了3800点,继续把这个说法拿出来,说明 现在GJ队并不认为此刻大盘的位置高,向 市场传递的是更加积极的信号,后续可能还会有托举的政C。 而且,现阶段大盘横盘,其实是对上个月快速上涨的一个修正。 GJ队不想大盘过快速地上涨,一个月涨个200点,所以需要适当地横盘把一些获利的筹码都甩掉 之后,才能继续拉升。 而且 ...
如何看待本周科技股波动?
国盛证券· 2025-09-29 10:13
证券研究报告 | 策略报告 gszqdatemark 2025 09 29 年 月 日 投资策略 如何看待本周科技股波动? 一、策略专题:如何看待本周科技股波动?(本周指 9 月 26 日当周) 1.1 科技股波动背景的梳理与展望 本周 A 股科技行情出现明显波动,受到海外市场表现与产业事件的明显 影响。周初 OpenAI 与立讯精密签署合作协议、英伟达宣布将逐步向 OpenAI 投资至多 1000 亿美元形成利好,纳斯达克指数上周五、本周一持 续新高,催化 A 股科技股周一、周三涨幅明显。但后半周外围逐渐转向 risk-off,宏观层面有鲍威尔提示美股"相当高估"、美国联邦政府面临停 摆风险,产业层面英伟达、甲骨文、OpenAI 形成"ONO"联盟循环式投 资也引发投资者对"泡沫化"的担忧,纳斯达克指数周二至周四持续调整, A 股科技股本周五也出现大幅调整。 针对近期投资者对美股市场的担忧,主要有几点研判: (1)美股高估风险并未处于极端情形,截至 9 月 26 日,纳斯达克指数 PE (TTM)为 43.0,2000 年至今历史分位为 84.5%,确实可以归为过热水 平,但从历史走势看,纳斯达克指数估值表 ...
你的个人养老金赚钱了吗?
中国经营报· 2025-09-29 09:53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张漫游 上海、北京报道 近期,主要宽基指数表现突出,市场情绪显著回暖。在这一背景下,个人养老金投资成为越来越多投资 者关注的焦点。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成绩单",显示2024年年底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宽 基指数基金,收益率已超过10%。 实际上,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回报要看两部分:一是税收优惠,二是实际投资收益。前者通过抵扣个税, 等于直接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后者则是基金净值上涨或利息收入带来的收益。一般来说,计算方法是: 养老金账户资金×年化收益率,再加上税收优惠部分。 专家指出,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尤其是沪深300等宽基指数,具备较高的安全 边际和长期投资价值。 个人养老金迎来配置良机 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上新,证监会公布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 品目录,其中,跟踪各类宽基指数的产品78只,跟踪红利指数的产品7只,包括沪深300指数、中证 A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联结基金。 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指出,宽基指数的投资价值核心源于其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当前沪深300估 值处于历史中位区间(P ...
“牛旗手”再迎喜讯!持股过节?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9-29 09:43
市场热点快速轮动,全市场超3 50 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2 .1 6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4 6亿。 今日,A股市场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全线收红,深成指、创业板指均涨超2%。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 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 金。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入到具体项目上,后续将督促各个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 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这对股市是大利好,而且3季度成交量爆表,两融规模提升明显,再加上基数低,券商三季报肯定很好看。 02国庆是否持股过节? 华金证券认为, 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趋势,假期期间风险有限,可持股过节 ,具体原因如下: 市场呈现价量齐升的普涨格局 。 01 "牛旗手"再迎喜讯 大金融板块午后持续拉升,证券、保险等表现亮眼。 消息面上,近日,央行会议指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 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对于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方向,开源证券研报称,三 季度交易活跃度和两融规模提升明显,叠加低基数 ...
百元就能买重疾险!多家险企上线一年期创新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9:40
行业趋势 - 互联网保险平台推出短期重疾险产品 包括众安保险联合蚂蚁保的"健康福·百万重疾(保1年)"、元保联合泰康在线的"元保·百万重疾险"以及阳光财险联合蚂蚁保的同类产品 这些产品保障期限为1年 保费控制在百元价位[3] - 传统重疾险自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负增长 2023年收入腰斩至200亿元 医疗险市场占比首次接近重疾险[6] - 2024年全国医疗险规模首次超过重疾险 以约44%的占比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6] 产品特征 - 短期重疾险具有低门槛和高杠杆特征 30岁男性获得20万元保额的年保费约200元 百万保额的年保费低于1000元 而传统长期重疾险同等保额保费超过2000元[4] - 产品设计特点包括保费低至百元级 投保灵活提供多种方案选择 年龄覆盖最高70岁 并通过分段赔付等创新模式实现高杠杆保障[5] - 分段赔付设计为首次确诊重疾赔付100%基本保额 之后1年内按月赔付10%基本保额 最多赔付10个月[10] 市场需求 - 消费者对灵活、可负担、高性价比的健康保障需求增强 特别是年轻人群和首次购买保险的客户[3] - 短期重疾险满足工薪阶层和年轻人对低成本、高杠杆保障的迫切需求 同时帮助保险公司开拓新客户市场[5] - 中国人均重疾险保额偏低 件均赔付不足10万元 重疾险年新单保费不到历史最高峰的20%[8] 市场挑战 - 传统重疾险面临预定利率下调压力 2023年和2024年两次下调后 2024年8月31日普通型产品利率从2.5%降至2.0% 导致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调[6] - 传统重疾险销售难度加大 高保费和长期缴费模式对中青年客户吸引力有限 客户对长期承诺的意愿下降[7] - 产品复杂度高 保障条款繁多且可选责任复杂 客户理解成本高影响购买决策和销售效率[7] 产品创新 - 保险公司和平台持续创新重疾险产品 推出更适配用户需求的产品[8] - 短期重疾险运营灵活 客户可每年调整产品方案 或免健告升级至新版产品[5] - 分段式赔付使患者在不同治疗和康复阶段获得持续赔款 提高保障杠杆并降低投保门槛[11] 保障策略 - 近40%百万重疾险用户同时持有百万医疗险保单 通过医疗险报销治疗费用和重疾险补充康复收入损失的双重保障模式 系统性应对重疾带来的医疗支出和经济损失[11] - 专家建议以长期重疾险为健康保障基石 短期重疾险作为入门保障或补充[11] - 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中位数为42.12% 行业平均值约45% 多数消费者因高免赔额难以获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