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

搜索文档
法拍溢价超60%,前“私募一哥”徐翔母亲清空这家A股公司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22:25
司法拍卖受让方情况 - 8名司法拍卖受让方中有7位是自然人 其中李蓉蓉受让股份数最多 占公司总股本6.29% 构成举牌 [2][4] - 李蓉蓉身份为宁波金海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层干部 斥资3.62亿元受让2746万股 [3][4] - 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为唯一机构受让方 持股比例4.12% 成交价2.37亿元 该公司控股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82.82%股权 [2][6] 股权拍卖交易细节 - 司法拍卖均价为每股13.17元 合计成交金额17.12亿元 [4][5] - 原控股股东郑素贞所持1.3亿股全部被拍卖 占公司总股本29.75% [4][5] - 挂牌价格为10.68亿元 最终成交价17.12亿元 溢价率超过60% [10] 受让方背景信息 - 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涉及高性能集成电路、泛半导体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等产业 旗下有中科三环、中科环保、永新光学等上市公司 [2][6] - 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名下拥有地产、餐饮、高尔夫俱乐部等多个资产 [6] - 宁波金海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唯一股东为宁波海关后勤管理中心 [4] 公司近期状况 - 大恒科技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406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46万元 [10] - 公司股价近期走势强劲 连续大涨后达13.2元/股 与竞拍价格接近 [10] - 郑素贞为昔日"私募一哥"徐翔母亲 此次拍卖后其持股数降为0 [8]
法拍溢价超60%!前“私募一哥”徐翔母亲清空这家A股公司股份!宁波海关下属单位一中层干部,花3.62亿元买了6.29%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6:59
股权拍卖结果 - 前私募一哥徐翔母亲郑素贞所持大恒科技1.3亿股股权完成司法拍卖 占公司总股本29.75% [1][4] - 8名竞买方以每股13.17元均价受让 合计成交金额17.12亿元 [1][4] - 拍卖挂牌价10.68亿元 最终成交价17.12亿元 溢价率超60% [9] 主要受让方详情 - 自然人李蓉蓉斥资3.62亿元受让2746万股 占比6.29%成为持股超5%重要股东 [4][5] - 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以2.37亿元受让1800万股 占比4.12% 为第二大受让方 [3][5] - 其余6名受让方包括5名自然人和1名法人 受让比例在1.97%-4.12%之间 [4][5] 受让方背景 - 最大自然人股东李蓉蓉系宁波金海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层干部 任职单位主营企业服务 [3][4] - 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控股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82.82%股权 涉足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等产业 [3][5] - 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控股参股60余家企业 投资领域涵盖高性能集成电路、钕铁硼永磁材料、新能源逆变器等 [6] 公司近期状况 - 大恒科技当前股价13.2元/股 市值57.66亿元 与竞拍价格13.17元高度接近 [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406万元 主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 [10]
ST数源: 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SOYEA TECHNOLOGY CO, LTD [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号,邮政编码310012 [3]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37,714,245元,总股本为437,714,245股普通股 [3][7] - 公司于1999年3月2日获证监会批准首次公开发行6,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99年5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公司系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0007125597931 [2] 经营宗旨与范围 - 公司经营宗旨为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提高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紧跟国家新能源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加强科技投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电视机制造、家用电器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制造、通信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汽车零部件制造、光伏设备制造等许可项目和一般项目 [6] - 经营范围包括智能输配电设备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分布式交流充电桩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等新能源相关业务 [6] - 公司还涉及物联网技术研发、智能仓储装备销售、电池制造与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等高科技业务领域 [6] 股份结构与管理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每股面值1元,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集中存管 [7][19] - 公司发起人为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3月以评估确认后的经营性净资产折股认购13,600万股 [7] - 公司不得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但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可提供不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10%的财务资助 [7][8]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股份 [13]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设立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委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 [4][47] - 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权力机构,行使选举董事、审议利润分配方案、修改章程等职权 [21]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设董事长1人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58] - 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 [4] 重大决策机制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或总资产30%须经股东会审议 [22] - 与关联人发生成交金额超过3000万元且占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的关联交易须经股东会审议 [21] - 交易涉及的资产总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50%以上须提交股东会审议 [23] - 提供单笔财务资助金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须经股东会审议 [26]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获得股利、参加股东会、行使表决权、查阅公司文件等权利 [15]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请求提起诉讼 [17] - 股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 [19]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占用公司资金,不得进行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19]
粤东西北12市半年报出炉 投资加力提速 文旅持续火热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4 08:07
经济增长表现 - 梅州、汕尾、湛江、潮州、清远5市GDP增速超过全省4.2%水平,分别达5.7%、5.3%、5.1%、5.1%、4.8%,梅州和汕尾增速居全省前两位 [2] - 汕尾、湛江、清远、阳江、茂名、韶关、云浮、河源等8市经济增速好于一季度,显示向好态势巩固 [2] - 粤西三市湛江、茂名、阳江上半年经济增长均高于一季度,其中湛江和茂名增速高于一季度和去年全年 [2] 工业与制造业 - 梅州规上工业增速8.4%,电力、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分别增长10.4%、23.8%、8.4%,10个省级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合计增长16.2% [2] - 湛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增长58.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增长31.8%,石油煤炭及其燃料加工业增长27.3% [3] - 湛江石化重点项目中科炼化原油加工量增长33.5%,乙烯产量及高附加值产品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3] - 河源电子信息产业年规上总产值超500亿元,上半年出口机电产品51.1亿元增长11.2%,占出口总值52.7% [6] 外贸出口 - 河源、清远、湛江、梅州进出口增速达到或超过全省4.0%水平,分别为8.6%、6.1%、5.3%、4.0% [4] - 河源、韶关、潮州、梅州、阳江出口实现正增长,分别为11.0%、7.0%、5.9%、5.8%、1.0% [4] - 潮州陶瓷产品、机电产品、鞋靴和塑料制品出口额分别增长6.9%、19.4%、5.0%和17.2% [7] - 河源笔记本电脑及零部件出口增长304%,电子元件出口增长27.2% [6] 投资建设 - 茂名工业投资增速达34.5%,华南钛谷项目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首期100万吨钛锆新材料精选项目已部分开工 [9] - 汕尾工业投资增速11.9%,比亚迪项目总投资40亿元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预计年产值60亿元 [9] - 潮州、湛江、梅州、云浮、揭阳、茂名、汕尾、阳江、清远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分别为36.4%、27.0%、20.1%、19.8%、19.6%、15.6%、13.0%、9.2%、6.4% [10] - 潮州、茂名、湛江、阳江、韶关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分别为70.3%、53.6%、37.0%、27.7%、10.2% [10] - 潮州推进总投资84亿元的大唐电厂项目,今年投资额达24亿元;粤东城际铁路潮州段上半年完成投资5.7亿元 [10] 农业与文旅 - 韶关、潮州、汕尾、阳江、河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6.5%、6.3%、5.9%、5.5%、5.3%,超过全省4.7%水平 [11] - 潮州茶叶产量2.27万吨增长7.8%,汕尾渔业产值增长6.7%,茂名水果总产量增长8.4% [11] - 清远接待游客1177万人次增长23.6%,旅游收入99.23亿元增长26.13%;湛江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2.5%、23.5% [12] - 汕头旅客周转量增长11.9%,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增长25.2%,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6.1% [12] 房地产销售 - 阳江商品房销售面积87.06万平方米增长20.9%,销售额50.02亿元增长27.5% [13] - 潮州、韶关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增长15.0%、7.6% [13] - 汕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40.80万平方米增长4.8% [13]
珠三角九市上半年GDP超5.6万亿元 新质生产力 重塑区域版图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4 08:07
7月31日,随着佛山经济数据公布,珠三角九市2025年半年报尽数出炉。这个占据广东省经济总量超八 成的超级城市群,在高基数背景下依然展现出稳健的基本盘——九市GDP总量突破5.6万亿元,占全省 81.9%,相比去年的5.3万亿元,约增加了0.3万亿元。 深圳(5.1%)、东莞(4.8%)、惠州(5.1%)、肇庆(5.2%)增速均跑赢全省,广州(3.8%)、珠海 (3.8%)、中山(3.4%)中速增长,佛山(2.3%)、江门(2.7%)韧性承压。 核心引擎的转型突围 作为区域经济的"双子星座",深圳与广州正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期,其转型成效直接关系珠三角发 展成色。 深圳,创新驱动与高端服务双轮领跑。 上半年,深圳GDP同比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与去年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17%的增速 相比,今年深圳工业增长点更趋多元。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1%)、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8%) 表现抢眼;代表未来方向的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59%)、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8%)、3D打印设备 (产量增长35.8%)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持续飙升。 "深圳速度"的内涵正加速向"创新浓度"转变。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
中国电子与中国华润共建“特色工艺”创新青年突击队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04:45
公司动态 - 中国电子团委与中国华润团委联合举办"特色工艺"创新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暨青年创新创效论坛活动 [1] - 双方基于联合创新攻关项目组建"特色工艺"创新青年突击队 并发布工作实施方案 [1] - 突击队员聚焦新质生产力 围绕攻关项目机制优化 产品规划 项目推广 产业赋能等方面展开研讨 [1] 战略合作 - 中国电子与中国华润超越企业产权边界 开展联合创新攻关 [1] - 双方团委将发挥"联"的优势 落实突击队保障机制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 [1] - 突击队目标包括加速国产EDA生态布局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推动国产化EDA应用推广 [1] 业务发展 - 突击队将围绕一个目标 成为一个团队 建好一个平台 锚定任务节点保障攻关目标达成 [1] - 活动体现央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担当 聚焦特色工艺和EDA工具国产化 [1]
苏州工业经济向稳向新向优
苏州日报· 2025-08-04 00:31
工业生产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393.6亿元 同比增长4.6%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1][2] - 前十大重点行业产值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电子信息业增长7.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3% [2] 智能制造升级 - 推进100项以上传统产业焕新项目 排查1000家以上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企业 [2] - 智能工厂培育企业目标达3000家 [2] - 和博科技MLCC技术使制造成本下降40% 预计年营收超6亿元 [2] - 纽威数控四期工厂投用后预计年新增产能7亿元 [2] 工业投资态势 - 上半年工业投资完成1173.5亿元 同比增长14.7% [3] -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5.9% 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 [3]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7.7% 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2.0% [3] - 对超30亿元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 设备投入超5000万元项目按5%比例支持 [3] 高新技术产业贡献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192.1亿元 同比增长6.6% [6]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4% [6] -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57.1亿元 同比增长10.1% [6] - 航空航天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新能源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2.5% 27.1% 55.9% [6] 重大项目进展 - 商用航空研发制造基地投资50亿元 包含铂力特3D打印 航空智能检测修复项目 [1] - 瑞可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预计年新增营业收入14亿元 [1] - 罗氏诊断在华最大单笔投资项目落户苏州 建成后年产值达百亿元 [3] - 孚杰集团计划明年完成三条智能化产线改造升级 [1] 创新生态建设 - 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集成近800项研发测试能力 [4] - 建成东数西算长三角算力调度中心 覆盖通算 智算 超算 量算 [4] - 6家企业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数量全省第一 [6] - RISC-V创新中心成立 技术已应用于能源 智能家居等领域 [6] - 国芯科技发布全球首款48伏汽车电子架构安全气囊点火芯片 [6]
扬帆一年,深圳·前海出海e站通 打造中国企业出海首选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02:01
中国企业出海服务平台建设 - 深圳·前海e站通作为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公共服务保障、专业服务支撑与要素资源配置,助力企业有序、有效、安全出海 [1] - 平台构建"国家部委指导+省级协同+市级行业联动+各区共建"立体化服务网络,整合工信部中小中心、商务部投资促进局等国家级资源 [3] - 集成70项公共服务事项,打造10个特色服务专区,包括涉外法律服务、"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等专项支持 [4] 跨境服务生态构建 - 与港澳协同推动"拼船出海",通过香港商经局、贸发局等合作举办300余家企业参与的对接活动,促成46个赴港投资项目(总投资6亿美元) [9] - 服务内地企业覆盖8省市60余家企业,与上海临港、湖南长沙等地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9] - 链接全球40家境外园区运营商,覆盖32国重点园区,促成20家企业的海外园区精准对接(如车夫网集团哈萨克斯坦物流枢纽布局) [11] 企业出海全场景支持 - 产品出海:联合亚马逊、沃尔玛举办15场国际电商对接活动,助力200余家企业拓展销路,江波龙电子"雷克沙"品牌实现月销售额达原计划10倍 [15] - 投资出海:联动20余个境外机构举办30场推介会,协助顺丰等企业完成113项境外投资备案(金额7.3亿美元) [16] - 服务出海:设立游戏/微短剧出海专项平台,完成技术进出口备案34项(金额2521万美元)及服务外包备案749项(金额2.48亿美元) [17] 市场化服务机制创新 - 整合20家核心商协会资源组建出海服务联盟,覆盖金融、法律等全链条领域 [18] -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联合30家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18] - 全年累计完成800余次企业服务,形成"综合服务枢纽"实效 [20]
全国“千亿县”GDP排名来了!谁在领跑?谁新进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8-02 05:18
千亿县经济规模与分布 - 千亿县以占全国1.3%的国土总面积贡献全国7.8%的生产总值,经济密度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2024年全国千亿县数量扩容至62个,形成5000亿级(昆山、江阴)、3000亿级(张家港、常熟、晋江)、2000亿级(慈溪、义乌等)和1000亿级的金字塔型梯队 [4] - 省域分布呈现东部高度集中(江苏22个、浙江11个、山东福建各6个)、中西部多点突破(湖南3个,陕西河南等各2个)的特征,东中西部实现全覆盖 [5][6] 产业发展特征 - 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赋能转型升级:山东胶州搭建钢结构产业互联网平台,江苏常熟推动服装全链路数字革命 [8] - 新兴产业快速布局:山东龙口培育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产业,陕西神木发展低空经济无人机测试,湖北仙桃壮大智能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 [10][11][12] - 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福建福清形成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食品三大千亿集群,江西南昌县构建"一区四园一中心"产业布局 [13] 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 深度融入城市群/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聚集35个千亿县,上海大都市圈包含12个,昆山承接上海溢出效应形成70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 [17][18] - 县域间产业互补协作:慈溪家电与余姚精密模具形成垂直分工,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超13%,研发强度达3.2% [18][19] - 资源型县域转型路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通过"五个零碳突破"重构煤都发展基因,构建新能源规则体系 [14] 发展经验启示 - 特色资源转化:传统产业升级(煤化工延伸产业链)与新兴产业培育(数字经济融合)双轮驱动 [21] - 产业集群构建: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全链条配套,福建南安以九牧集团为链主提升产业聚集度至78% [22] - 创新载体支撑:安徽长丰联合上海交大建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江苏邳州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半导体新材料 [23]
广东:隐性债务连续四年清零,腾出空间,轻装上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03:14
经济增速与边际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连续三个季度回升[5] - 从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二季度,广东GDP增速从3.5%升至4.2%,三个季度累计回升0.8个百分点[10] - 二季度广东制造业PMI为50.4%,重返扩张区间并高于全国同期49.7%的水平[1] 结构调整与动能切换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压舱石: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家具/家电/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5.5%/44.9%/24.2%[13] - 外贸展现韧性: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4%,AI相关产品进出口1.43万亿元增长22.1%,"新三样"出口增长28.89%[14] - 投资结构优化: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40.9%降至27%,2024年工业投资突破1.5万亿元占比37.2%创18年新高[15] 产业升级与创新突破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9年21.6万辆激增至2024年361.78万辆,五年增长十倍[21]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7%[24]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分别增长42.2%/34.0%/58.2%[24] - 2024年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是2015年2.8倍,研发强度达3.6%超过日德水平[29] 金融支持与债务管理 - 广东存量隐性债务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保持为零[2] - 科技金融突破:上半年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并购重组金额780亿元居全国之首[32] - 专项债额度连续多年超5000亿元,2025年开展专项债券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试点[33] 区域协调与外贸转型 -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2: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1.7个百分点[27] - 保税贸易占贸易总量增至20.1%超过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形成"产业集群+电商"新模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