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与国资顶流共探科技产融新未来
华尔街见闻· 2025-09-22 09:58
2025 年 9 月 21 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迎来了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这场盛会以 "未来产业与国有资本赋能上市公司" 为主题,汇聚了 800 余 位产业与资本领域的精英,共同探讨前沿科技与国有资本如何助力上市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论坛核心目标直指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应证监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促进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国资投资机构 赋能,为上市公司探索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及治理提升的新路径。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国研未来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勤 等重量级领导相继致辞,为论坛定下高规格的基调。 张英表示,本次论坛汇聚了我国优质的上市公司的代表,主要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新兴领域和未来领域,与 上海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将进一步放大上海产业生态的叠加优势,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张勤则强调,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正在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而国有资本作为耐心资本的主力军,正成为推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 量。 论坛秘书长、 ...
凯普生物: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工作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09:43
研发战略与管理体系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工作并持续打造专业高效的研发人才队伍 [1] - 产品中心实行M-IPD体系管理以激发研发人员创新能力 [1] - 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及工程中心等科研力量提升研发效能 [1] 合作与成果转化机制 - 同步加强外部科研机构合作与创新成果转化 [1]
推动全球科技开放合作迈出更大步伐——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探讨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
科技日报· 2025-09-22 09:26
论坛核心观点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1] - 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应对全球挑战、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的内在要求,中国将加强多维度科技合作并参与全球科技治理[1] - 论坛聚焦前沿科技与创新生态,旨在提出前瞻性见解并明确合作方向[1]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中国将加强双多边政府间和民间科技交流,促进技术、成果、平台、人才等多维度合作贯通[1] - 建议建立更多国际化科研平台,聚集不同领域科学家以推动跨境数据分享和跨国科研合作[3] - 浦江创新论坛是促进全球科技共同体交流、分享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国际合作提供实践机会[3] 重大科技项目与计划 - 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4] - 支持科学界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子午圈等国际大科学计划[4] - 清华大学牵头的“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国际大科学计划已获批培育立项,携手多国高校和能源企业,吸引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参与[4] 前沿医疗技术突破 - 德国、新加坡、中国三国团队共同研发出全球首个慢性乙肝感染研究性细胞疗法TCR-T[2] - 该疗法针对全球约三亿慢性乙肝感染者,已获中国药监局批准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进入该阶段的慢性乙肝细胞疗法[2] - 该成果有望实现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打破患者终身服药困境,对乙肝及肝癌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2]
上海外贸连续7个月增长
解放日报· 2025-09-22 09:14
由此,今年前8个月,上海已实现外贸额2.94万亿元,增长4.5%,并呈现出民企表现活跃、新兴市 场出口大增、高端与绿色产品加快出海等鲜明特点。 上海外贸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也有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如上海市商务委持续推进"百展千企,沪 连全球"活动,帮助企业出海拓市场。据悉,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商务委已集中组织245家企业,参加了 38个海外推荐展会,意向签约金额达2368万美元。这些海外展会聚焦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 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市商务委给予参展企业展位费支持。 比如,海外新兴经济体大力推进基建和工业化改造,形成了对中国制造的刚需。今年8月,上海市 对非洲、东盟、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出口总额达537.4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装 备、工程机械两类商品的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增长1060%和72.8%。 上海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单月,上海出口额达1830.8亿元,同比增长17.1%。这是上海 外贸历史上单月出口规模首次迈上1800亿元新台阶。整个8月,上海市实现进出口3874.3亿元,这是上 海外贸自今年2月以来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 又如,随着全球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上海 ...
广州荔湾携6000余个岗位赴京引才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陈俊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广州荔湾携6000余个岗位赴京引才 中新网广州9月22日电 (记者 孙秋霞)"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现已启动,广州荔 湾区将于9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9月24日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专场招聘会,本次活动共组织241家优 质企业,以线上+线下模式参与活动,推出岗位6586个。其中,116家企业将参与北京线下专场招聘, 提供岗位4558个。 据了解,荔湾区聚焦区内激光增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金融等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汇聚了一批 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及链主企业参与线下线上招募。 其中,广药集团、广州工控、广船国际、广电运通等头部企业领衔出击,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62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小巨人"企业协同发力,共同释放年薪20万-50万元岗 位1234个、50万元以上高薪岗位27个,涵盖研究员、技术员、管培生、产品研发、工程师等多个方向。 为实现更高效的人岗匹配,荔湾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开展深度对接,重点围绕 ...
天士力: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新适应症获药品注册证书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8:52
药品注册批准 - 天士力全资子公司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1] - 批准生物创新药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新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适应症[1] 产品背景 - 普佑克是"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获批的1类生物创新药[1] - 此前已获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适应症[1] - 此次获批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适应症是该药在国内的第二个适应症[1]
海归博士促进杭州临平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9-22 07:30
公司发展历程 - 贝达药业于2006年落户杭州市临平区并建立工厂 显著加速临床研究进度[1] - 公司从海归初创企业成长为生物医药产业龙头企业 近20年发展突破国外技术垄断[1] - 成功研发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的化学类靶向抗癌药凯美纳[1] 区域产业经济数据 - 临平区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02家 实现工业产值1760.02亿元[1] - 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47.53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84.04%[1] 产业集群建设 - 形成以贝达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包括德适生物 中翰生物 胡庆余堂 百诚医药等企业[1] - 临平区构建"全过程 全链条 全周期"科创平台支持体系 通过数字化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1]
天港医诺:预计每年有1个至2个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07:14
"我们研究发现NK细胞作为免疫效应细胞,其活性受到细胞表面表达的多种活化性和抑制性受体的调 控,通过这些受体能够天然识别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而启动多重抗肿瘤免疫应答。"天港医诺CEO 孙昊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特性使NK细胞的受配体成为潜在的免疫检查点靶点,也是天港医 诺进行药物开发的理论依据。 "上述两款药物进入临床入组给药阶段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将持续推动更多'中国智造'创新 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让全球肿瘤患者早日受益于这些突破性成果。"孙昊昱表示,天港医诺未来计 划继续推进临床管线的开发,预计每年有1个至2个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积极推进项目海外授权, 目前已与全球数家跨国药企保持密切联系。 本报讯(记者徐一鸣)近期,两款针对NK细胞靶点研发的创新免疫药物,先后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 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Ⅰ期临床试验,并均完成首例患者入组与给药。 具体来看,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为国内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同靶点产品,目前,全球尚无同类药物获批, 对结直肠癌及其他靶点阳性实体瘤具有治疗潜力。另一款单克隆抗体药物可覆盖肝癌、黑色素瘤等多个 适应症。相关成果均来自合肥天港免疫药物有限公司(以下简 ...
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京台生物科技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亦庄举办
北京商报· 2025-09-22 06:36
9月19日下午,由两岸企业家峰会生物科技与健康照护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共同主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承办的第28届京台科技论 坛——京台生物科技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创新驱 动 融合发展:京台携手共筑生物科技产业新生态"为主题,汇聚来自京台两地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 企业领袖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趋势与合作机遇。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出 席活动并致辞。 论坛期间,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王伟对《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5年)》进行了解读,重点介绍了药品和医疗器械在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生产流通、临床应用及 投融资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内容。他表示:"北京市药监局将持续加大产业创新服务力度,深化落实改革 举措,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持续提速审评审批流程,提升检验效率,全力助推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实 现高质量发展。" 来自两岸的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天然药物研发、ADC创新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AI辅助病理诊 断、外泌体技术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最新成果与实践经 ...
百奥赛图:以“千鼠万抗”重构分子发现生态,乘“双业务线”东风引领双抗与ADC新时代
新浪证券· 2025-09-22 06:08
产业趋势 - 双特异性抗体及双抗ADC等复合型疗法凭借更强选择性与机制冗余 在对抗耐药和拓展适应症方面带来突破[2] - 中国创新药进入对外BD时代 2025年上半年对外授权笔数与交易总额均创历史新高[2] - 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与中国企业在早期发现及临床效率上的优势 共同重塑全球管线来源与合作格局[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通过模式动物+抗体平台双业务线与千鼠万抗计划 成为全球创新药分子的发源地和行业加速器[1] - 公司以对外BD为导向 定位为分子发现与验证的基础设施供应商 不押注单一自研管线[7] - 平台化商业模式通过首付款、里程碑与销售分成构筑长期多元可持续的价值捕获机制[7] 技术平台优势 - RenMice系列全人抗体/TCR小鼠平台针对上千可成药靶点预制模式小鼠 产出百万量级高质量全人抗体分子库[3] - RenLite共同轻链平台统一轻链 显著降低双抗装配复杂性 使生产更接近单抗工艺[5] - 平台提供货架式供给 合作方可立等可取进入体内快速验证与概念验证 显著缩短从发现到PCC周期[3] 业务协同效应 - 模式动物业务提供标准化人源化与疾病模型 形成稳健现金流与规模化服务能力[4] - 抗体平台业务基于RenMab/RenLite/RenNano平台产出可开发全人抗体与组合骨架 通过授权转让实现价值转化[4] - 双业务线协同推动公司在产业链上游形成基础设施级地位 前者保证验证工具广度深度 后者承担分子供给增量[4] 前沿领域合作 - 与IDEAYA、SOTIO、ABL Bio在双抗/双抗ADC赛道合作 B7-H3/PTK7双抗ADC(IDE034)预计2025年Q4申报IND[5] - 与德国Tubulis签署抗体许可协议 提供全人抗体用于其专有连接子/载荷体系的ADC开发 获得首付款里程碑及销售分成[6] - 与默克签署抗体选择权评估协议 探索抗体偶联LNP的精准递送解决方案 拓展抗体在传统疗法外的应用边界[6] 竞争壁垒 - 在规模化标准化提供全人抗体与模型方面建立高技术门槛[8] - 平台+资产+BD组合形成强协同效应 增强抗风险能力并绑定国际级伙伴[8] - 千鼠万抗作为开放平台让分子在不同伙伴不同适应症下获多次验证机会 提升单体成功概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