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多利(300381)

搜索文档
溢多利(300381) - 300381溢多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6
2025-09-28 12:38
业务板块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业务分为农牧饲用板块(饲用酶、替抗产品、饲料添加剂)和工业酶制剂板块(覆盖生物能源、食品饮料、护理清洁、纺织皮革等领域)[2] - 生物合成产品包括丙酸钙高产菌种(替代化学合成)、5-ALA(持续优化)、草铵膦生物农药用酶、再生聚酯R-PET酶(已完成小试中试)[3] - 工业酶制剂产品包括能源用酶、食品用酶、洗涤用酶,国内外市场保持稳定增长[2][7] - 人用植物提取物新产品包括酸樱桃冻果发酵产品、竹叶提取物、黄檗树皮提取液、紫锥菊微晶纤维素复合粉[7] 产能与产销数据 - 2024年生物酶制剂产量41,533吨,销量42,383吨,产销率超100%[8] - 内蒙古年产2万吨酶制剂项目三期处于设备调试阶段[8] - 湖南世唯植物提取项目处于车间建设和设备选型阶段[8] 市场与销售布局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13.75%(2023年:14.59%)[8] - 2024年国内外销售占比分别为67.59%和32.41%(2023年:68.29%和31.71%)[8]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占比2023年22.29%、2024年20.71%、2025年上半年21.07%[10] - 海外子公司布局:澳洲子公司负责品牌推广、德国子公司负责欧盟销售、俄罗斯办事处负责俄语区、筹建巴西子公司负责南美市场[9] 研发与竞争力建设 - 通过菌种研发替代化学合成方法,持续优化现有产品并降低成本[3] - 推进各基地智能化改造和3A精益化管理,实现提质降本增效[3][8] - R-PET酶应用于生物法降解废旧聚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汽车内饰等场景[6] 风险与资产管控 - 公司表示目前无资产减值压力,通过动态评估管理应收账款、存货及固定资产风险[4] - 替抗产品受国内养殖行业景气度影响,成本较抗生素高,但随行业回暖预计增长[6] - 德国子公司四季度将启动植物提取物和欧盟注册酶制剂销售[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生物催化剂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逐渐增加,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1 01:27
行业定义及特点 - 生物催化剂是指生物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游离或固定化细胞以及游离或固定化酶的总称[1][2] - 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率、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1][4] - 酶是最主要和最成熟的生物催化剂类型 此外还包括微生物细胞等新型催化体系[2][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生物催化剂产量达19.5万吨 较2023年增加1.2万吨[1][7] - 2024年需求量17.8万吨 较2023年增加0.6万吨 市场规模189.04亿元 较2023年增加9.82亿元[1][5] - 预计2025年需求量将达18.6万吨 市场规模将达196.87亿元[1][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发酵用菌株、酶原料等基础原材料及发酵设备、分离纯化设备等生产设备[7] - 中游为生物催化剂生产制造环节[7] - 下游应用于医药、食品加工、生物能源、分子生物学研究等行业[7] 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诺维信、杜邦、巴斯夫在高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9] - 本土企业包括凯赛生物、尚科生物、欣诺科催化剂、迅凯新材料、溢多利、蔚蓝生物等[9] - 2024年溢多利生物酶制剂产量4.15万吨 销量4.24万吨 营业收入6.90亿元[10] - 2024年蔚蓝生物酶制剂产量1.82万吨 销量1.79万吨 营业收入5.05亿元[11] 发展趋势 - 生物催化剂作为传统化学工艺的可持续替代品 因环境问题和监管压力增加而获得更多应用[12] - 对生物基产品的偏好推动生物催化剂需求激增 能够生产化学品、聚合物等替代化石燃料衍生产品[12] - 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生物能源等领域应用不断扩大 但面临催化剂稳定性差、开发周期长等挑战[12]
调研速递|溢多利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 透露维生素B12及产能等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20 06:41
公司业务调整 - 公司已停止维生素B12生产 主要因市场原因 [2] - 动物用植物提取物业务完成多种动物试验 上半年获得红三叶草提取物和石香薷提取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 [2] - 人用植物提取物业务开发多种新产品并优化提取工艺 德国子公司筹备工作完成 力争今年销售突破 [2] 产能与运营数据 - 2024年生物酶制剂产量41,533吨 销量42,383吨 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 [2] - 在四大基地投资新建及改建项目工程以增加产能 基于市场前景及新增需求 [2] - 营销网络覆盖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产品注册 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2300多家优质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2025年9月10日股东人数为20,222户 [2] - 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股权激励等方式开展市值管理 [2] - 管理层从主业发展、科研创新、全球市场开拓、提质降本增效四方面开展运营管理 努力实现股权激励目标 [2] 生产基地布局 - 湖南鸿鹰生物主要生产酒精用酶和纺织用酶产品 [2] - 湖南康捷生物主要生产食品用酶、洗涤用酶及其他生物合成产品 [2] 业绩披露安排 - 2025年第三季度具体财务数据需以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为准 [2] - 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按计划正常开展 [2]
溢多利(300381) - 300381溢多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20 06:24
业务运营与产品进展 - 维生素B12生产已停止 [2] - 动物用植物提取物完成多项试验并获2项新产品证书(红三叶草提取物和石香薷提取物) [2] - 人用植物提取物开发4款新产品(酸樱桃冻果发酵产品/竹叶提取物/黄檗树皮提取液/紫锥菊微晶纤维素复合粉)并优化4种植物提取工艺(高粱/灵芝/玫瑰茄/可可) [2] - 生物酶制剂2024年产量41,533吨,销量42,383吨,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 [2] - 湖南鸿鹰基地生产酒精用酶/纺织用酶,湖南康捷基地生产食品用酶/洗涤用酶/其他生物合成产品 [6] 市场与销售布局 - 海外市场覆盖30多个国家完成产品注册,与60多个国家2300多家客户建立合作 [2] - 打造亚俄/欧洲/美洲三大区域品牌 [2] - 德国子公司筹备完成,2025年力争销售突破 [2] 股东与市值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10日股东户数20,222户 [4] - 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股权激励开展市值管理 [6] - 采用业绩说明会/调研活动等多渠道投资者沟通 [6] 战略与管理重点 - 聚焦生物酶制剂/植物提取物核心业务 [5] - 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产品并降低成本 [5] - 推进一体化/3A精益化/基地智能化管理 [5] - 巩固国内市场同时拓展全球市场 [5]
溢多利(300381) - 关于参加广东辖区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5-09-17 08:30
活动信息 - 公司将参加2025年广东辖区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中报业绩说明会[1] - 活动于2025年9月19日15:30 - 17:00网络远程举行[1] -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等参与[1] 沟通安排 - 公司总裁等四人将在线与投资者交流[1] - 沟通内容含2025年半年度业绩等方面[1]
2025年中国青贮饲料添加剂行业主要类别、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行业助力畜牧业降本增效,市场规模增至31.55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6 01:25
行业概述 - 青贮饲料添加剂是为抑制不良微生物繁殖、减少营养损失并确保发酵效果而设计的化学物质 按使用效果可分为发酵促进剂(乳酸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酶)、发酵抑制剂(有机酸/无机酸、醛类)和营养型添加剂(非蛋白氮、矿物质盐)三类 按来源可分为有机物添加剂和无机物添加剂 [3] - 青贮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是改善饲料适口性 提高营养价值 自然发酵节约燃料 用EM菌原液发酵饲料制作季节长且不与农业争劳力 方法简便且制作成本低 [5] - 青贮饲料添加剂在提升饲料保存质量、减少营养损失、改善适口性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是推动畜牧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1][10]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 包括微生物菌种、酶制剂原料、化工原料、载体与填料和其他原料 产业链中游为产品的研发、配方设计、工业化生产及品控过程 产业链下游主要添加至青贮饲料中 终端广泛应用于牛、羊、猪等畜禽养殖领域 [7] - 青贮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地域气候、饲料种类紧密相关 添加剂比例为菌酶复合制剂20.8%、乳酸菌添加剂67%、酶制剂4.7%、混合型饲料添加剂3.8%、盐1.9%、其他1.8% 形成鲜明区域分化特征 [7] - 东北、华北以乳酸菌添加剂主导应对低水分青贮条件 河北、黑龙江因天气寒冷多选用乳酸菌添加剂加速发酵 西北以混合型添加剂主导 湖北、云南等南方湿润地区面临霉变风险而采用菌酶复合制剂 [7] 市场规模与产量 - 中国青贮饲料行业产量从2015年1.72亿吨增长至2023年3.2亿吨 年复合增长率8.07% 2024年产量约3.46亿吨 [7] - 2020年中国青贮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规模21.44亿元 2023年受生猪产能调整等因素影响同比下滑4.93% 2024年逐步回稳至31.55亿元 [1][10] - 全球青贮饲料添加剂市场规模2024年达24亿美元 预计2030年增至36亿美元 [8][9] 技术应用与效益 - 通过添加腐熟菌剂规模化生产青贮饲料可使每吨成本降低300元 若全国处理3亿吨秸秆可节省粮食饲料8100万吨 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1][10] - 添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菌等添加剂可促进乳酸发酵并降低pH值至3.8-4.2 或通过添加酸类及抑菌剂抑制腐败菌生长以优化青贮效果 [8] - 青贮饲料比新鲜饲料耐储存且营养成分强于干饲料 目前以青贮玉米为主 苜蓿、麦草、高粱等亦是重要组成部分 [7] 竞争格局与企业分析 - 行业形成多元竞争格局 代表企业包括星湖科技、溢多利、天康生物等 行业集中度相对分散但头部企业在品牌影响力、产品研发及渠道建设方面逐渐构筑优势 [11] - 星湖科技2024年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业务营业收入159.82亿元 同比下降1.41% 核心产品赖氨酸、苏氨酸、味精、核苷酸的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全球前列 [11][12] - 溢多利2025年上半年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营业收入2812万元 同比增长39.55% 主要产品包括博落回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 可减少抗生素使用并符合绿色养殖方向 [13] 发展趋势 - 绿色化趋势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生物制剂替代化学合成产品 减少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 符合国家生态农业政策导向 [14] - 功能化趋势聚焦多功能集成 开发兼具改善发酵品质、增强抗氧化能力和调节肠道健康的复合型添加剂 通过添加酶制剂、有机酸等提升饲料稳定性和营养价值 [15] - 高效化趋势追求更高效率与精准性 利用微生物工程技术筛选高效菌种加速发酵 结合智能分析与精准投放技术实现动态优化配置 推动行业向集约化、智能化发展 [16]
溢多利(300381)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2 12: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会议于9月12日下午2:3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9月12日9:15 - 15:00[2]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及代表84人,代表股份146,889,978股,占比30.5910%[4]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145,630,378股,占比99.1425%[5] - 各制度修订案及制定案总表决同意股数占比大多超99%[7][8][10][11][13][14] 其他信息 - 律师认为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等合法有效[23] - 公告由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13日发布[26]
溢多利(300381) - 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2025-09-12 12:00
会议基本信息 - 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12日召开,召集人为董事会[3][5] - 股东大会通知于8月28日公告,股权登记日为9月5日[5][6] - 会议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现场14:30召开,网络投票9月12日[7] 参会情况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共84人,代表股份146,889,978股,占比30.5910%[9][10] - 现场2人,代表股份143,686,878股,占比29.9239%[10] - 网络82人,代表股份3,203,100股,占比0.6671%[10] - 中小投资者82人,代表股份3,203,100股,占比0.6671%[10] 议案表决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等多议案获高比例同意,中小投资者表决有差异[17][18][20] 会议结论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合规,决议合法有效[37] - 法律意见一式三份,盖章签字后生效[38]
溢多利:拟使用不超3000万元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
金融界· 2025-09-10 03:07
证券投资计划 - 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业务 [1] - 证券投资不会影响公司及子公司主营业务正常开展 [1] - 具体决策和执行程序遵循公司《证券投资管理制度》规定 [1] 投资策略 - 公司将优先投向新股配售或申购等投资品种 [1] - 通过品种选择尽量规避操作风险 [1]
溢多利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证券之星· 2025-08-28 22: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15亿元 同比上升4.48% 归母净利润1399.7万元 同比下降66.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13亿元 同比上升7.17% 归母净利润912.64万元 同比下降58.8% [1] - 毛利率46.06% 同比减1.54% 净利率3.51% 同比减66.74% [1] - 扣非净利润1349.22万元 同比下降28.51% [1] - 每股收益0.03元 同比减66.59% 每股净资产5.26元 同比减1.4% [1] 现金流与费用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元 同比减97.34% [1] -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总计1.21亿元 三费占营收比29.11% 同比增5.71% [1] - 货币资金5.91亿元 同比增32.10% 有息负债8162.91万元 同比减10.33% [1] 资产质量 - 应收账款2.2亿元 同比增14.66% 应收账款/利润达709.12% [1][3] - 去年ROIC为0.93%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5.47% 2021年ROIC为-1.33% [3] - 上市10份年报中亏损年份2次 显示生意模式比较脆弱 [3] 业务特性 - 公司业绩具有周期性 净利率3.87%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3] - 业绩主要依靠研发 营销及资本开支驱动 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