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搜索文档
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招兵买马” 新老混杂竞争加剧
北京商报· 2025-08-08 06:59
又一消金"新生"迎来新消息。5月30日,业内有消息称,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公司的内部筹备工作已经完 成,在人员任用上,该公司前期高管人员主要来自唯品会和富邦华一银行。此外,北京商报记者在猎聘 等招聘平台上发现,唯品富邦消费金融近几日也在成都大举"招兵买马",主要包括风险分析岗、征信管 理岗、信息科技部负责人、贷后催收管理岗等40个与消费金融业务相关的岗位。 业内关注的是,在行业监管不断加强、新老混杂竞争加剧下,消金机构后续应如何应变?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唯品富邦消费金融于2020年9月底获批筹建,当时批复称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 完成筹建工作。从批复时间以及招聘情况来看,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公司或已进入开业倒计时。 消金"新员"跑步入场,消金"老将"也动作不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多个筹备 动作外,目前多家在营机构也在不断"换血"。5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行政许 可信息不完全统计发现,仅在5月,就有捷信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出现高管变动。 职位变动类型涵盖首席风险官、董事、副董事长多个职位。 消金行业新老混战下,在分析人士看来,引入新鲜血液、激发组织活力,体现 ...
消费金融对日常生活有何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8-08 01:24
消费金融的作用 - 消费金融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通过信贷服务帮助消费者提前获取高价商品如家电和电子产品 缓解一次性支付压力 提升生活品质 [1] - 消费金融基于未来收入预期合理规划消费时间 使消费者及时享受商品和服务 满足多样化需求 [1] 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 - 消费金融打破资金限制 推动消费者从生活必需品转向高质量、科技含量高的商品 实现功能性产品向品质化、个性化转变 [1] - 消费金融刺激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促使产品和服务迭代 推动消费市场向更高水平发展 [1] 消费金融对经济的宏观影响 - 消费金融通过刺激消费放大经济增长动力 便捷信贷激发市场活力 带动企业销售、生产和就业的正向循环 [2] - 消费金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2] 消费金融对就业的影响 - 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带动金融机构及相关产业岗位增加 如信贷审批、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专业岗位 [2] - 消费金融与多行业融合创造销售、物流、售后等领域就业机会 对社会就业稳定有积极作用 [2] 消费金融的综合影响 - 消费金融覆盖个人生活多方面 延伸至宏观经济和社会就业 为生活品质提升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2]
透视花呗、借呗业务:自营余额超50%,其余为联合贷
搜狐财经· 2025-08-07 19:45
业务模式 - 蚂蚁集团消费金融业务分为自营业务和平台业务两部分 自营业务由持牌的蚂蚁消费金融经营 包括自营贷款和与金融机构合作的联合贷 主要产品为花呗和借呗 平台业务由蚂蚁智信与金融机构以助贷形式合作 产品为信用购和信用贷 [1] - 从客户角度看 花呗即信用购 借呗即信用贷 品牌名称不同源于背后服务机构差异 [2] - 花呗产品提供最长41天免息期 支持3/6/9/12/24期还款 年化利率(单利)免息至24% 借呗支持3/6/9/12期还款 年化利率(单利)5.475%至24% 额度可循环使用且无担保 [4] 经营数据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贷款余额3108.49亿元 同比增长36.92% [6] - 2024年末不良贷款55.19亿元 较2023年末39.46亿元增长 不良率从1.74%微升至1.78% [7] - 2024年核销不良贷款64.10亿元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处于中等水平 低于招联消费金融(144.78亿元)和中银消费金融(70.09亿元) [9][11][12]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3137.51亿元 同比增长30.91%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规模最大 远超第二名招联消费金融(1637.51亿元) [1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2.13亿元 利息净收入116.30亿元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2.97亿元 [1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比重从2023年的30.80%降至21.67% 主要来自花呗单期服务补贴 [15][16] - 2024年平均资产收益率1.1%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47% [14] - 2024年净利润30.51亿元 较2023年1.52亿元大幅增长 [15] 业务特征 - 信贷业务以花呗为主 借呗为辅 近年来借呗业务占比有所上升 [5] - 自营投放贷款余额占比超50% 其余为联合贷款 与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 公司出资比例不低于30% [16] - 贷款合同期限12个月及以内的占比97.04% 单笔贷款1万元以内占比64.51% 其中0-3000元占45.14% 3000-10000元占19.36% [16][17] - 利率分布在18%以上的贷款占比呈上升趋势 主要受借呗业务增长推动 所有贷款定价均控制在24%以下 [19] - 主要客户年龄集中在25-50岁 30-40岁人群占比最高 [19]
曾刚:化解压力求突破 消费金融再进阶
经济观察报· 2025-08-07 15:59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转型关键阶段,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重要性日益凸显 [1] - 2024年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2.5%,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从丰富产品、便利服务、优化环境三方面提振消费 [1] 消费金融市场现状 - 广义消费信贷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40% [2] - 消费金融业务增速从2020年20%降至2024年10%以内,反映行业进入内涵提升阶段 [2] -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分别聚焦中高收入人群、年轻客群和下沉市场 [3]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大型银行和互联网巨头扩大份额,中小机构面临资本金不足和风控能力挑战 [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产品形态从传统信用卡扩展至场景分期、信用购、循环贷等多元化形态 [4] - 应用场景覆盖大额耐用消费品(家电/家装/教育/医疗)和小额高频消费(网购/餐饮/娱乐) [4] - 数字化程度领先其他金融业务,OCR识别、活体检测、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 [4] - 《通知》要求围绕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和文化旅游等场景提供专项信贷支持 [6] 监管与服务优化 - 《通知》强调需清晰展示贷款综合成本,加强合同内容管理和费用透明度 [7] - 要求构建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加大违法操作惩治力度以改善行业秩序 [8] - 推出灵活纾困服务(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政策)缓解居民短期还款压力 [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注重场景创新与普惠金融结合 [9] -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人性化纾困政策应对经济波动 [9] - 通过数字技术驱动,在城乡协调发展和绿色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9]
信也科技上涨5.21%,报8.985美元/股,总市值22.7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7 15:34
股价表现 - 8月7日盘中上涨5.21%至8.985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642.74万美元 [1] - 总市值22.77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34.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8%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7.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44% [1] - 预计8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公司概况 - 在美上市的金融科技集团 [2] - 业务涵盖消费金融、国际化业务和财富中介 [2] - 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服务进化 [2] 发展战略 - 链接B端和C端打造开放生态 [2] - 在东南亚国家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2] - 为B端机构提供营销、技术、风控等一站式服务 [2] 技术投入 - 持续加大科技领域投入 [2] - 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合作 [2] - 探索人工智能和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2]
信也科技上涨2.93%,报8.79美元/股,总市值22.2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7 13:56
股价表现 - 8月7日开盘上涨2.93%报8.79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34.28万美元 [1] - 总市值22.28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34.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8%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7.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44% [1] - 预计8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公司定位 - 在美上市金融科技集团 [2] - 使命为"科技让金融更美好" [2] - 目标成为最受用户欢迎和伙伴信任的金融科技平台 [2] 业务布局 - 科技驱动消费金融业务 [2] - 国际化业务覆盖东南亚国家 [2] - 财富中介业务 [2] - 提供BOT一站式综合服务 [2] 技术战略 -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2] - 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 [2] - 探索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2] - 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2]
乐信二季度财报:营收35.9亿元,环比增15.6% 利润连续5个季度环比上升
经济观察报· 2025-08-07 07:2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35.9亿元 环比增长15.6% [1] - 非GAAP息税前利润6.7亿元 环比增长15.2% 同比增长116.4% 创14个季度新高 [1] - 年化净利润与在贷余额比率环比提升34个基点 连续多季度保持20个基点以上增幅 [2] - 启动6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分红比例由净利润25%提升至30% [2] 业务规模 - 季度交易额528.6亿元 管理在贷余额1057.8亿元 [2] - 累计用户规模达2.36亿 [2] - 分期乐普惠业务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330多个县市 季度内链接贷款金额46.9亿元 [4] 资产质量 - 新增资产FPD7逾期率环比下降约5% [2] - 全量资产入催率环比下降约2% [2] - 超过90天不良率环比下降约6% 风险指标连续4季度改善 [2] 生态业务 - 分期乐商城GMV在618大促期间同比增长139% [4] - 数科业务交易额环比增长171.3% 在贷用户显著增长 [4] - 海外业务连续多季度实现规模与营收增长 [5] 技术投入 - 季度研发投入1.6亿元 同比增长10% [6] - 通过大数据与AI大模型升级风控系统 提升授信匹配精度 [4] - 本地化部署方案提升合作方获客效能与用户留存率 [4]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 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3] - 金融监管要求深化普惠金融融资协调机制 精准匹配融资需求 [4] - 公司通过产品矩阵优化响应促消费政策导向 [3]
乐信(LX.US)发布Q2财报,营收35.9亿环比增15.6%,利润连续5个季度环比上升,场景交易大幅增长提振消费
格隆汇· 2025-08-07 05: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二季度营收35.9亿元 环比上升15.6% [2] - 利润(Non-GAAP EBIT)6.7亿元 环比上升15.2% 同比上升116.4% 创14个季度以来最高 连续5个季度环比增长 [2] - 利润率(年化净利润/在贷余额)相比一季度提升34个基点 连续多个季度环比增长20个基点以上 [4] 业务规模与用户 - 二季度交易额528.6亿元 管理在贷余额1057.8亿元 [2] - 用户数2.36亿 [2] - 数科业务交易额环比增加171.3% 在贷用户数量显著增长 [6] 资产质量与风控 - 新增资产FPD7环比下降约5% 全量资产入催率环比下降约2% 全量资产90+不良率环比下降约6% 风险指标连续4个季度持续向好 [2] - 研发投入1.6亿元 同比增长10% 利用AI大模型升级风控体系 提升风险决策效率 [8][9] - 上线50个AI智能体岗位 年内将扩展至100个以上 覆盖策略优化、催收质检等场景 [9] 生态业务发展 - 分期乐商城GMV在"6·18"期间同比增长139% 通过供应链升级和模式运营优化满足多元化需求 [6] - 分期乐普惠季度内链接贷款金额46.9亿元 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的330多个县市 [6] - 海外业务实现资产结构持续调优 连续多个季度规模、营收增长 [7]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启动6000万美元回购计划 下半年分红比例从净利润的25%提升到30% [4] - 股东回报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展现对长期发展信心 [4] 政策与行业环境 - 积极响应《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 通过丰富产品矩阵和优化服务落实扩大消费金融供给要求 [4] - 普惠金融业务符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融资协调机制的要求 [6] 技术与社会价值 - 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最佳AI技术"大奖 连续第七年获荣誉奖项 [9] - 构建"预见式"权益保护体系 完善数智化工具50余项 提升服务响应率和用户满意度 [11]
乐信发布Q2财报,营收35.9亿环比增15.6%,利润连续5个季度环比上升,场景交易大幅增长提振消费
新浪证券· 2025-08-07 05:28
财务业绩 - 2025年二季度营收35.9亿元,环比上升15.6%,利润(Non-GAAP EBIT)6.7亿元,环比上升15.2%,同比上升116.4%,创14个季度以来最高 [2] - 交易额528.6亿元,管理在贷余额1057.8亿元,用户数2.36亿 [2] - 利润率(年化净利润/在贷余额)相比一季度提升34个基点,连续多个季度环比增长20个基点以上 [4] - 7月启动6000万美元回购计划,下半年分红比例从净利润的25%提升到30% [4] 资产质量与风控 - 新增资产FPD7环比下降约5%,全量资产入催率环比下降约2%,90+不良率环比下降约6%,连续4个季度改善 [2] - 研发投入1.6亿元同比增长10%,AI大模型升级风控体系,提升风险决策效率及额度价格策略精准性 [9][11][12] - 本地化部署AI大模型应用于贷后管理全流程,驱动回款效率提升 [12] 业务发展 - 分期乐商城GMV在"6·18"期间同比增长139%,供应链升级引入知名品牌商家 [7] - 分期乐普惠季度内链接贷款金额46.9亿元,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330多个县市 [7] - 数科业务交易额环比增加171.3%,在贷用户数量显著增长 [7] - 海外业务连续多季度规模、营收增长,资产结构持续调优 [8] 技术与创新 - 上线50个"AI智能体岗位",年内扩展至100个以上,覆盖策略优化、催收质检等场景 [12] - 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最佳AI技术"大奖,连续第七年获该机构奖项 [12] 政策与行业 - 响应《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通过产品矩阵优化助力消费金融供给 [5] - 普惠金融业务符合国家"深化融资协调机制"要求,支持小微企业经营发展 [7] 消费者保护 - 推进消保融入业务全链路,构建"预见式"权益保护体系,完善数智化工具50余项 [13]
金融债利率已处历史低位
深圳商报· 2025-08-06 18:25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谢惠茜)当前金融债市场利率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有助于消金公司发行金 融债。具体来看,自2025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发债利率区间为1.65%至2.2%,其中最低值来自 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银消金")1月发行的10亿元金融债,最高值为海尔消费金融 有限公司(简称"海尔消金")6月发行10亿元金融债的票面利率,这两个利率水平均低于去年同期。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消金行业金融债平均发行利率已经降至2.2%以下,相较于同业拆借、银登中心资 产收益权转让等融资方式,具有明显成本优势,有利于消金公司优化资本结构。 "当前,金融债市场利率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债券发行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蚂蚁消金方面表示。 虽然消金公司发行金融债的热潮有望延续,但业内还有18家机构至今未能获得发行资格。 "目前仅少数公司具备发债资格,主要因为发债对消金公司的公司治理、盈利能力等存在相对较高的要 求。"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一般来说,持牌消金公司都需要用多元化工具来拓展资金来源,包括股东存款、同业借款、金融债、 资产证券化等。而金融债相对同业借款和ABS的优势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