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赋能

搜索文档
支付“联”接天山南北 金融赋能锦绣新疆
搜狐网· 2025-09-26 09:31
9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多年以来,中国银联践行国 有企业责任担当,持续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为新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聚焦经济发展,银联积极承接政府消费券发放及"以旧换新"等工作,联合产业各方开展促消费活动,激 发汽车、家具家电、餐饮、商超百货、文旅等领域消费潜力。同时,持续推进减费让利,实施小微企业 手续费减免、"红火计划"等政策,惠及广大商户,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此外,银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 略,联合商业银行发行"乡村振兴主题卡"超300万张,惠及众多涉农主体,有效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 力。 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定位,中国银联充分发挥全球网络优势,推动跨境支付便利化。联合境内外 银行发行"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卡"超170万张,服务"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需求。推动本地银行完成跨 境系统改造,探索边民互市和跨境小额贸易结算新模式,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优 化支付服务工作,深入开展"锦绣行动",聚焦口岸、商圈、景区等重点场景,推进银行卡、二维码、手 机Pay等受理建设,覆盖全疆各地州市和9大口岸。推动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打造优化支 ...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中博会搭建产业升级大舞台
江南时报· 2025-06-30 12:22
展会概况 - 2025亚洲老字号企业展以"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汇聚近180家全国及亚洲地区老字号品牌、非遗传承机构和国际连锁企业 [1] - 展会打造10500平方米展示空间,设置六大展区并联动七大专场活动 [1] - 预计吸引逾3万名专业观众,现场已达成潮州陶瓷、广府凉茶等品牌意向订单 [2][5] 展区与参展企业 - 六大展区涵盖老字号品牌、非遗技艺、连锁加盟、IP授权、国际老字号及外贸优品转内销 [2] - 吸引超140家参展企业,包括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遗传承机构及山姆会员店、名创优品等连锁品牌 [2] - 外贸转内销专区配套海关、税务一站式咨询服务,助力出口企业转型 [4] 创新举措与技术应用 - 首创"千城万店来粤会"对接机制推动老字号连锁化发展 [2] - 上线"365天不落幕"云展链销平台,采用AI智能匹配系统和数字孪生展台技术 [4] - 区块链技术用于老字号IP数字化确权,AI实时追踪消费者互动数据优化产品结构 [2][4] 跨界合作与产品创新 - 阳江十八子、陶陶居等12家中华老字号签约年轻设计师团队,预计带动年轻客群增长 [3] - 佛山木版年画与国际酒店集团达成IP授权合作,粤绣元素蓝牙耳机、醒狮灵感运动鞋等创新产品亮相 [4] - 岭南文创服饰与数字虚拟人同台走秀,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 [5] 政策与行业支持 - 广东省推动"守正创新"双轮驱动,设立老字号技艺大师工作室保护核心工艺 [3] - 港澳台企业拓展内需市场政策指引活动聚焦内外贸一体化政策解读 [5] - 发布《老字号品牌数字化发展白皮书》系统梳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升级路径 [5] 专场活动与行业影响 - 七大专场活动包括品牌故事讲述、国潮创新展演等,14家老字号与6家创新企业同台分享 [5] - 展会旨在通过市场化平台挖掘老字号新动能,成为促进消费升级和文化自信的载体 [5]
释放绿色消费新动力,要抓好哪些关键点?
中国环境报· 2025-06-10 00:10
绿色消费转型重要性 - 绿色消费是消费转型重要趋势 对发展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 - 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是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绿色动能[1] - 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需要充分释放多元动力[1] 供需协同机制 - 消费绿色转型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激励协同发力[2] - 需要把握消费转型时机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下释放绿色消费潜能[2] - 建设高质量绿色交易市场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造精细化消费经营体系和多元化消费场景[2] 企业角色与策略 - 企业需洞察绿色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促进绿色消费市场快速发展[2] - 售后服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关联的"第二次竞争"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重视优质售后服务体系建设[2] - 企业绿色转型能加速绿色产品与服务研发推广 满足消费者多元绿色消费需求[3] 政府支持作用 - 政府需实施绿色惠企政策 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为绿色技术创新和生产能力提升提供动力[3] - 当前绿色消费市场存在产品标识认定机制不完善 绿色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影响购买意愿[3] - 政府帮扶能充分调动消费者主体能动性[3] 数字科技赋能 - 数字科技驱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 有助于创新绿色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效益[4] - 科技发展提高绿色消费质量 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数量 企业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化精准营销[4] - 数字平台推动闲置产品流转与循环利用 优化消费生态体系[4] 技术革新推动 - 绿色消费创造的生产动机引领技术革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4] - 绿色技术革新是企业提升知名度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4] - 消费者对消费场景更新和体验升级要求倒逼企业研发更多绿色技术和服务[4] 生态文明教育 -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 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5] -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消费者绿色素养 对增强绿色消费意愿和改变消费行为具有先导性作用[5] - 教育需从娃娃抓起并扩展至具有现实和潜在消费能力群体 学校需将绿色消费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5] 消费习惯培养 - 以社区村庄为单位开展绿色消费宣传 强化环境伦理教育助力低碳选择成为大众理性选择[5][6] - 针对绿色惠民政策知晓率不高问题 可通过优惠补贴直降减免等措施吸引消费者参与[6] - 让绿色消费理念融入人们自觉行为习惯之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