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

搜索文档
一家国产芯片公司的“上车”回忆录
经济观察报· 2025-09-28 11:47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发展 - 芯片产业最困难的是从0到1的破局 一旦完成从0到1 中国企业就非常擅长完成从1到100的持续迭代 [1][2] - 十多年前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几乎被欧美巨头垄断 国产芯片在车企供应链中处于无人问津阶段 五年前情况依然如此 [2] - 2024年汽车模拟芯片CR10占比86.1% 其中海外厂商占比达84.3% 国产芯片渗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0] 纳芯微发展历程 - 2015年转向门槛更高的工业和汽车电子市场 2016年推出首款汽车级芯片 [4] - 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 叠加智能化浪潮和全球芯片供应短缺 改变了汽车价值构成 [4] - 2022年4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募得发展资金 2025年4月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 [5][19] - 2024年10月完成对麦歌恩收购 并购后在中国磁传感器公司中排名第一 [17] 技术突破与产品布局 - 基于Adaptive OOK信号调制技术的隔离产品解决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痛点 [5] - 2023年数字隔离器 隔离采样芯片等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位居前列 汽车电子领域出货量达1.64亿颗 [5] - 推出国内首颗集成LIN总线物理层和小功率MOS管阵列的单芯片车用小电机驱动SoC NSUC1610 [5][11] - 2025年发布基于HSMT公有协议的车规级SerDes芯片组 实现视频信号在车内高速无损传输 [6]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后缺芯潮退去 市场从供给为王切换回存量竞争 海外芯片巨头以威胁性价格冲击中国芯片 [8] - 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尤其是主驱逆变器等高压核心领域 与国际巨头短兵相接 [8] - 数字隔离器 隔离驱动等产品打入头部车企供应链 在国产新能源汽车中占据接近一半市场份额 [8] - 2025年上半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占比34.04% 汽车电子领域出货量3.12亿颗 汽车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9.8亿颗 [9] 供应链关系变革 -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供应链关系发生深刻变革 传统链式结构被高效扁平网状协同新模式取代 [13] - 主机厂为掌握定义产品和用户体验主动权 必须将触角直接伸向最底层芯片 [13] - 组建专门服务主机厂的销售团队 在新车型规划阶段就介入前期沟通 [14] - 建立极度紧密的沟通机制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以车型为维度管理项目跟踪从设计导入到量产全程 [15] 企业发展策略 - 目标在一辆新能源汽车上提供价值超过2000元的芯片产品 [9] - 摆脱原位替代(me-too)产品困境 围绕应用创新进行针对性设计 [10][11] - 比拼平台化能力和组织能力 构建能让企业不断产生优秀产品的系统 [11]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约15% 通过港股上市加快国际化发展并储备资金 [19]
亨鑫科技(01085)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智能安全密码芯片联合实验室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11:23
公司与高校合作 - 公司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智能安全密码芯片联合实验室 [1] - 公司执行董事彭一楠担任实验室副主任 [1] 合作研究内容 - 联合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计划项目 [1] - 联合申请上海市发布的科研重大重点专项 [1] - 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并共用技术成果 [1] 实验室目标 - 促进密码芯片产业化发展 [1] - 在特定密码芯片领域(如后量子密码领域)研制具有自主产权的密码算法、协议及安全芯片 [1] - 获得自主产权并推动产业化实现 [1] 战略意义 - 合作对公司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 - 显著提升公司在密码芯片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1] - 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高端数字安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1]
亨鑫科技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智能安全密码芯片联合实验室
智通财经· 2025-09-28 11:23
公司战略合作 - 公司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智能安全密码芯片联合实验室 [1] - 公司执行董事彭一楠担任实验室副主任 [1] - 合作包括联合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上海市科研重大重点专项 [1] 技术研发方向 - 实验室旨在促进密码芯片产业化发展 [1] - 重点研制具有自主产权的密码算法、协议及安全芯片 [1] - 聚焦特定密码芯片领域如后量子密码领域 [1] 战略意义 - 合作显著提升公司在密码芯片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的能力 [1] - 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高端数字安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1] - 董事会认为合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 合作机制 - 联合开展国家级及上海市级科研计划项目 [1] - 联合人才培养 [1] - 共用技术成果 [1]
58亿融资换来113亿市值蒸发!地平线陷“融资补亏”循环困局
国际金融报· 2025-09-28 11:10
对于此次募资用途,地平线在公告里表示拟用于扩大其海外市场业务;投资研发以进一步提升技术能 力,并支持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应用;投资新兴领域,例如与Robotaxi相关的计划;及对 上游及下游业务合作伙伴进行策略性投资。 登陆资本市场后,地平线机器人(下称"地平线")开启了高频融资。 一年不到融资超150亿元 9月26日,地平线宣布以每股9.99港元的价格向现有股东配售股份,净筹约63.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58.12亿元)。 配售价较9月25日的收盘价折让约5.75%,配售股份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约4.6%,占已发行股本在股 东大会上的投票权约1.9%。 公告发布后,地平线股价迎来下跌,盘中一度跌超9%,最终报收9.7港元,下跌8.49%,相较前一日市 值蒸发超12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3.2亿元)。 实际上,融资成了地平线近年来的发展主旋律。 去年10月港股上市,地平线便募资54.07亿港元,今年6月其以先旧后新方式配股融资46.74亿港元,三个 月后再度募资63.4亿港元,一年内合计募资164.2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150.29亿元。地平线曾在中报里 直言,主要通过筹资和经营所得现金为其提供 ...
亨鑫科技(01085) - 自愿公告 - 近期业务发展
2025-09-28 11:0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智能安全密码芯片联合实验室[4] - 双方将联合申请国家级及上海市科研项目[4] - 实验室旨在促进密码芯片产业化,研制自主产权算法[4] 其他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彭一楠、刘斐[5] - 非执行董事为崔巍、陶舜晓、曾國偉[5]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钱自嚴、林霆、陈汉聪[5]
【e公司观察】从智能手机到智能体,芯片厂商竞逐端侧AI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0:52
近日,高通发布了年度旗舰芯片,在高通负责人的演讲中,频频提到一个关键词——端侧AI。 记者注意到,为了支撑端侧AI,高通也提到了计算架构的变化。安蒙称,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计算架 构体系,包括操作系统、软件、芯片都需要重新设计以支持这些新体验。他认为,在由智能体主导的未 来,智能体拥有丰富的情境理解能力,能记住用户的习惯,还能理解用户看到的内容,而高通正面向这 样的需求打造全新的处理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消费级的终端,未来工业级的终端也将具备AI能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各行各业 中采用的大量传感器会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尚未被充分利用,摄像头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们遍 布各个角落,为什么不让每一个摄像头都具备AI能力,使其能够基于输入的数据流进行分析并做出决 策? 因此,端侧AI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不仅仅是如今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及智能汽车,甚至未来每一 台工业级边缘终端、各行各业的传感器——无论是制造工厂、配送中心,还是零售场景,这些领域中的 传感器都将具备AI能力。 当然,强调端侧AI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云侧AI不重要。未来,最好的局面是,无论在终端还是云端进行 AI处理,二者都将无缝协同,实现边缘侧"云+端" ...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体,芯片厂商竞逐端侧AI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0:42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些端侧AI应用已经崭露头角。例如,当你想要利用AI为你制作一份旅游计划表 时,传统的AI会为你提供一份大众化攻略,但通过端侧AI,它可以自动识别你的日历表中哪些日期、 哪些时段已经安排了其他行程,在制作攻略时会主动避开这些时段,从而提供更合理的出行建议。 无独有偶,联发科在本周发布旗舰芯片时也对端侧AI功能着墨不少。该公司声称,其最新发布的旗舰 芯片率先支持Bitnet 1.58 Bit推理框架,端侧AI能力获得了史诗级的提升,大幅减少AI计算、图像识别 及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运算对于云的需求,让以往需要依赖云端才能做到的4K超高分辨率文生图、128K 长文本处理、AI写真等功能得以在端侧实现。 近日,高通发布了年度旗舰芯片,在高通负责人的演讲中,频频提到一个关键词——端侧AI。 端侧AI是将AI模型部署在终端设备上,让终端设备具备本地的智能处理能力,无需依赖云端服务器就 能完成一些AI任务。与之相对应的是云侧AI,云侧AI是指将人工智能的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放在云端 服务器进行处理。 从名称上就可以感受到端侧与云侧两种AI处理模式的差异,在端侧处理,省去了信息在终端与云端的 交互时间,处理速度 ...
9.28犀牛财经晚报:中秋白酒销售或同比下滑超20% 王健林及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
犀牛财经· 2025-09-28 10:25
券商行业分类评价 - 2025年券商分类评价结果公布 全行业107家参评公司中A类53家 B类43家 C类11家 A类中AA级公司14家 A类公司数量占比约50% B类40% C类10% AA级在A类中占比约25% [1] 有色金属行业政策目标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目标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 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1] 黄金饰品行业调价动态 - 周大福 周生生等品牌确认上调一口价黄金饰品价格 部分产品涨幅达30%-40% 周大福一款27克足金手链拟从38600元涨至53800元 每克价格接近2000元 [2] - 周生生部分产品已完成约10%调价 具体产品上涨100元至500元不等 [2] 白酒行业销售状况 - 2025年中秋白酒整体销售遇冷 除茅台等少数品牌外多省市酒商反馈动销下滑20%-30% 四川酒类流通协会预计销售同比下降20%以上 [3] 超导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研制全超导磁体 成功产生35.10万高斯稳态强磁场 [3] 娃哈哈业务调整 - 娃哈哈上海工厂因品牌授权争议推出新品牌"沪小娃"桶装水 该工厂去年营收超1.2亿元 [3] -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桶装水销售业务被转移至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 成为代工厂后加工费用定为2.75元/桶 导致利润大幅下滑 [4][5] 万科资产处置 - 广州万溪近三个月三次推出资产整售招标 合计出售8项资产 要求最迟2025年12月15日前缴清全款 这些资产均来源于2017年551亿元竞得的广信资产包 [5] 汽车行业动态 - 零跑汽车及其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创始人朱江明被限制高消费 [6] - 广汽菲克长沙工厂经历五次流拍后第六次拍卖 起拍价调整为两个资产包 总起拍价不低于第五次流拍价9.92亿元的80% 第六次起拍价约为首次19.15亿元的41.47% [6] 万达集团法律风险 - 大连万达集团及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涉及1.86亿元强制执行案件 集团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达5.26亿元 [7][8]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星宸科技申请香港上市 2024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19.18% 其中智能安防业务收入9.09亿元 [8] - 新光光电董事长康为民被实施留置措施 公司由副董事长代履行职责 [9] - 智光电气筹划购买子公司智光储能少数股权 股票自9月29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0] - 亚太药业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股票自9月29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0]
兆易创新:人形机器人落地“芯”视角
经济网· 2025-09-28 09:19
行业趋势 - 2025年是中国人形机器人走向规模化量产和商业落地的关键年份 众多头部企业纷纷宣布重大进展[1] - 人形机器人从舞台表演向真正的生产力工具过渡 硬件系统成熟是实现规模化量产与商业落地的重要基础[1] - 人形机器人迈向规模化量产的关键拐点 预计将带动高精度电机控制 多模态传感与边缘计算芯片需求的显著增长[2] 技术架构 - 人形机器人依赖感知层 旋转关节 直线关节 整体躯干 灵巧手 机器脚六大核心单元的高效协同[1] - 芯片性能与高效通信直接决定机器人的实时响应速度与智能水平[1] - 环境感知 运动控制与任务执行能力需要核心单元协同实现[1]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构建覆盖控制 存储及模拟的完整产品矩阵 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全栈式芯片支持[2] - GD32高性能MCU用于多关节实时运动控制与系统调度[2] - Flash产品为决策计算提供高速高可靠的数据存储保障[2] - 模拟芯片覆盖传感器信号调理 电机驱动 电源管理等关键环节[2] 发展战略 - 公司重点布局伺服驱动实时控制 完善的模拟产品组合 高性能存储产品等方向[2] - 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2] - 通过产品矩阵从感知 决策到执行全链路赋能机器人系统[2]
小米17系列正面迎战苹果,雷军谈小米如何“逆天改命”
搜狐财经· 2025-09-28 08:1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互联网公司坚定迈向智能制造新战场 从手机和消费电子开创"人车家"全生态新局面 用5年时间重塑公司骨骼与灵魂 [1] - 经过深入复盘后重新确定发展道路 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5年计划在核心技术上投入1000亿元 [13] - 研发投入从2020年93亿元猛增至2024年241亿元 2025年预计达300亿元 研发人员数量从一万余人翻倍至超过两万人 [14] 小米17系列产品表现 - 小米17系列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 销额纪录" 其中Pro Max单款机型打破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 销售额纪录 在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 [1] - 标准版起售价4499元 Pro版4999元 Pro Max版5999元 新机于9月27日10点首销 [1] - 产品力跨代升级 全面对标iPhone 从完全跟随到多项技术超越苹果 [2][5] 产品技术创新 - 续航方面搭载7000mAh金沙江电池 硅含量大幅提升至16% 是上代2.5倍以上 连续测试12.2小时后仍有26%电量剩余 而iPhone17加5000mAh磁吸充电宝电量全部耗尽 [2] - 影像方面搭载徕卡光影大师影像系统和国产第三代高动态技术LOFIC 拥有16.5EV超高动态范围 大幅改善鬼影 发雾 炫光问题 [2] - 屏幕使用最新M10屏幕发光技术 红色发光主材发光效率达82.1 cd/A Pro Max采用"超级像素"技术 每个像素点放下RGB三个子像素点 清晰度媲美传统2K屏 功耗降低26% [3] - Pro系列搭载"妙享背屏" 可设置时钟 AI人像 AI萌宠 支持出行 音乐等重要信息通知 配备复古掌机保护壳售价299元 [3][6] - 全系搭载UWB超宽带互联技术 能精准判断距离 方向 自动识别车主位置 实现靠近自动解锁 开启前后备箱 离车自动落锁 [3] 芯片研发突破 - 自研SoC芯片玄戒O1发布 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实现3nm手机SoC芯片设计并大规模量产的企业 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手机SoC的厂商 [7][16] - 玄戒项目累计投入超135亿元 2025年芯片专项预算高达60亿元 拥有2500人研发团队 人数与投入规模跻身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前三 [7][8] - 研发团队默默干了四年多 花费135亿元 等待O1量产后才对外公布 [9] 汽车业务发展 - 小米SU7开局表现优异 230天交付10万台 2024年营收超320亿元 [9] - 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搭载三电机系统 峰值功率达1138kW 全车隐藏9处磁吸点 承重达2.3kg 支持投影仪 咖啡机等设备扩展 [9] - YU7预售阶段表现火爆 发布3分钟大定突破3680辆 1小时突破28.9万台 [9] - 2025年8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突破3万辆 SU7 Ultra斩获2025上半年售价50万以上轿车 纯电销量双第一 国内每卖出3辆售价50万以上纯电车就有一辆是SU7 Ultra [1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总营收达到2272亿元 同比增长38.2% 净利润达228.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46% [10] 大家电业务进展 - 从空调高端化到全品类高端化 发布小米中央空调对标行业标杆大金 推出上出风空调 双区洗/三区洗洗衣机 高端法式冰箱 中高端大尺寸电视等创新产品 [15] 品牌定位升级 - 通过改名行动重新表达敢于挑战世界第一的决心 从对标苹果到多项技术实现超越 [4][5] - 公司已成为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的新最强对标系 在全球范围内已没有对标对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