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搜索文档
“2025俄罗斯电影节”在北京开幕
新浪财经· 2025-09-01 15:04
中俄电影节活动 - 2025俄罗斯电影节于9月1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开幕 由中俄两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共同主办[1] - 活动出席人员包括中宣部副部长慎海雄 俄罗斯文化部长柳比莫娃 以及两国电影界代表和600多名观众[1] - 电影节是落实两国元首倡议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 属于中俄人文合作路线图的一部分[1] 电影合作项目 - 中俄合拍影片《红丝绸》将于9月6日在中国上映 被描述为两国电影人最新合作成果[1] - 开幕影片为俄罗斯电影《未列入名册》 在开幕式上共同放映[1] - 合作方包括俄罗斯天然气传媒控股股份公司和俄罗斯ROSKINO电影公司等机构[1] 行业合作意义 - 电影合作被视为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 活动旨在丰富两国人文交流内涵 推动文化交流走深走实[1] - 每年在对方国家举办电影节成为两国固定的文化交流机制[1]
口碑与票房的双赢!这个暑期档如何激活银幕内外
央视新闻· 2025-09-01 13:49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超去年同期水平 [1] - 年度总票房(含海外)突破400亿元 [3] 头部影片数据 - 《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成为暑期档票房冠军 刷新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6][7] - 《浪浪山小妖怪》收获14.55亿元 成为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6][8] - 《捕风追影》票房8.79亿元 《长安的荔枝》票房6.78亿元 [6] - 五部影片豆瓣评分超8分 包括《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罗小黑战记2》《戏台》 [6] 产业升级驱动因素 - 文化铸魂:传统故事再创造(如《浪浪山小妖怪》基于《西游记》创新) [9] - 技术突破:《东极岛》攻克水下实拍与海洋特效世界级难题 [9] - 海外票房达7.7亿元 代表作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 [9] 衍生品市场爆发 - 周边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 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12] -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当日衍生品销售额破700万元 盲盒产品销量超300万只 [12] - 《罗小黑战记2》售出14万件周边衍生品 [12] - 自研文创品牌推出超200款衍生品 授权单品超400款 [12] IP全产业链运营 - 《浪浪山小妖怪》与30余家企业达成IP联名 覆盖汽车/餐饮/潮玩领域 [14] - 与咖啡品牌联名饮品上线3天销量突破500万杯 [14] - 衍生品收入反哺续作开发 形成"内容-衍生-内容"闭环 [13] 电影+消费生态 - "票根经济"联动全国30余商圈 凭票根享消费折扣 [15][16] - 上海国际电影节带动旅游收入17.74亿元 外地观众占比30% [16] - 吉林省投入1000万元以观影消费撬动多行业协同 [16] - 电影取景地客流量翻倍(如山西古建/襄阳影视基地) [17] 海外市场拓展 - 《南京照相馆》在澳/美/加等国引发共鸣 [7] - "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推动海外观众转化为入境游客 [9] - 电影出海成为服务贸易新增长点 预期进入"裂变时刻" [10] 市场需求特征 - 57.67%受访者将电影列为首选文化娱乐消费 [11] -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影院票房占比持续提升 [11]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仅次于北美 [11]
2025暑期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出炉,江苏贡献12.16亿票房
扬子晚报网· 2025-09-01 12:29
暑期档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观影总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上座率6.9%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1] - 票房前十影片贡献超七成票房 [3] 省份票房表现 - 广东省票房15.99亿元居首 平均票价38.4元 占比13.4% [3] - 江苏省票房12.16亿元位列第二 平均票价36.4元 占比10.2% [1][3] - 浙江省票房9.51亿元排名第三 平均票价38.6元 占比7.9% [3] - TOP10省份合计票房79.05亿元 占比66.1% 平均票价37.9元 [3] 城市票房表现 - 上海市票房7.54亿元居首 平均票价49.2元 占比6.3% [3][5] - 北京市票房6.22亿元排名第二 平均票价48.7元 占比5.2% [3][5] - 深圳市票房4.39亿元位列第三 平均票价44.2元 占比3.7% [5] - 苏州市票房2.56亿元排名第七 南京市票房2.33亿元排名第十 [1][6] - TOP25城市合计票房59.45亿元 占比49.7% 平均票价40.7元 [6] 内容特征与观众偏好 - 故事情节为观众观影决策最重要因素 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鸣对观影感受有加成 [7] - 《南京照相馆》助力单周拉新 打破近五年暑期档纪录 [7] - 人均观影次数同比持平 《南京照相馆》多人结伴观影突破两成 [7] - 历史、战争、动画等类型影片满足度较高 [7] - 进口片和讽刺题材偏好高线城市 情感向影片更受下沉市场关注 [7]
暑期档票房超去年:国产片票房占比七成,上海连续三年获得票房冠军
第一财经· 2025-09-01 11:05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同比增长2.76%,观影人次3.21亿,同比增长12.75% [2] - 档期内19部影片票房破亿,全年累计票房超393亿元 [5] - 暑期档连续39天单日票房破亿,从7月18日持续至8月25日 [5] 国产影片主导市场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达76.21%,彰显本土创作活力 [2] - 票房前五影片中国产片占四席:《南京照相馆》28.9亿、《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捕风追影》8.79亿、《长安的荔枝》6.78亿 [4]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观影人次超3800万,创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14] 区域市场特征 - 上海连续三年居城市票房榜首,票房7.54亿元 [2][12] - 广东省以15.99亿元居省份票房首位,江苏省12.16亿元、浙江省9.51亿元分列二三位 [9]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华东地区票房在头部影片带动下实现增长 [6] 观影行为变化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涨幅最大,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 [5] - 新用户年龄层上移,《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三成 [6]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涨幅为历年最大 [14]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电影局表示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优化影片供给结构 [15] -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面临票房收益与口碑双重挑战 [15] - 动画电影表现突出,《戏台》带来"银发观影"增长空间,IP深度开发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15]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为119.66亿元,同比增长2.76%
经济观察报· 2025-09-01 10:4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观影人次达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76.21% [1] 头部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票房位居榜首 [1] - 《浪浪山小妖怪》以14.55亿元票房位列第二 [1] - 《捕风追影》以8.79亿元票房排名第三 [1] - 《长安的荔枝》以6.78亿元票房排名第四 [1] - 《侏罗纪世界:重生》以5.67亿元票房排名第五 [1]
2025年暑期档票房119.66亿:40岁+观众成观影主力
新京报· 2025-09-01 09:30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票房前五影片为《南京照相馆》28.9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捕风追影》8.79亿元、《长安的荔枝》6.78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元 [1] - 总场次3764.3万场 为近10年同期第二高 平均票价37.2元 创近4年暑期档最低 [1] 影片质量与口碑 - 票房前十影片中六部豆瓣评分超8分 包括《南京照相馆》8.7分、《罗小黑战记2》8.7分、《F1:狂飙飞车》8.7分、《浪浪山小妖怪》8.5分、《捕风追影》8.2分、《戏台》8分 [1] - 近五年暑期档前五影片豆瓣平均分7.78分 位居第一 其中2025年三部影片评分超8分 [7][11] - 《南京照相馆》以8.7分成为近五年暑期档口碑最高影片 [9] 档期票房结构变化 - 进口片主导暑期档前半场 《侏罗纪世界:重生》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破5亿影片 [2] - 国产片《酱园弄·悬案》票房3.3亿 《恶意》票房2.2亿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票房4600万 均低于预期 [2] - 档期中段《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罗小黑战记2》上映带动市场热度 [3] - 后程《南京照相馆》首周末票房破4亿 最终收获28.9亿 《浪浪山小妖怪》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6] 观众结构变化 - 40岁以上群体取代20-24岁年轻观众成为消费主力 《南京照相馆》该群体占比42.7% 《戏台》占比52.4% [12]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40岁以上观众占比31.7% 《罗小黑战记2》占比31.4% [12] - 购票观众平均年龄从2021年27.7岁升至2025年32.5岁 [14] - 短剧、游戏等娱乐方式分流年轻观众 电影行业面临吸引观众回归的挑战 [16] 行业发展趋势 - 高口碑与高票房正相关趋势增强 观众更注重影片质量而非明星阵容或宣传噱头 [10] - 电影创作者需提升内容质量以应对观众理性化选择趋势 [10] - 暑期档涵盖历史、悬疑、动作、喜剧、动画等多类型 满足多元化观影需求 [7]
117.5亿,暑期档总票房刚刚超过2024年,却是近十来“最割裂”的一年?
36氪· 2025-09-01 09:09
暑期档电影质量与票房表现 - 今年暑期档豆瓣评分达8分及以上的影片有5部 包括《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F1:狂飙飞车》《捕风追影》 7分及以上影片超过10部 涵盖战争 冒险 悬疑 动作 历史 赛车 动画等多个类型[1] - 总票房预计为120亿左右 仅比2024年的116亿略高 除疫情三年外 2024年暑期档表现是近十年最差[5] - 票房前三影片预计最终成绩分别为30亿 16亿和12亿[12] 观众购票行为变化 - 观众购票决策更加谨慎 需要反复确认并获得多方正向反馈后才会买票入场[11] - 豆瓣评分虽被视为权威 但下沉市场观众更关注热搜轰炸和亲友推荐[9] - 传统宣发方式效果减弱 难以第一时间激发购买欲 多数影片仅能在首周末实现销售[9] - 观影团活动参与热情明显低于2019年 盲盒观影等创新形式吸引力下降[8] 特效厅与类型片市场表现 - 特效厅表现突出 《F1:狂飙飞车》总票房4.25亿中IMAX厅贡献1.76亿 杜比影院 CINITY 中国巨幕等特效厅合计贡献数千万 几乎与普通厅持平[12] - 类型片稳居票房前列 战争 动作 冒险等"王道"类型片表现最佳[20] - 动画电影表现亮眼 《浪浪山小妖怪》和《罗小黑战记2》为国产2D电影正名[20] 口碑与票房转化关系 - 高口碑与高票房仍呈正相关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均凭借豆瓣8分+口碑实现超预期市场表现[12] - 优质影片通过大规模点映策略获得市场认可 形成"好电影不惧点映"的行业潜规则[14][15] - 票房转化节奏放缓 最高单日票房多出现在次周末 《南京照相馆》次周末连续两日票房破2亿 《浪浪山小妖怪》次周末单日票房达首日2倍[18] 国内外影片市场格局 - 引进片市场回暖 暑期档破亿影片中引进片占9部 其中7部为好莱坞电影 《侏罗纪世界:重生》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破5亿影片[20] - 好莱坞影片呈现复苏迹象 《碟中谍8:致命清算》《F1:狂飙飞车》等片表现良好[21] - 国产大片储备充足 《731》定档9月18日 国庆档将上映《抓特务》《志愿军3》《刺杀小说家2》等作品[21] 行业整体展望 - 全年票房预计超过去年的425亿 但达到500亿目标存在困难[21] - 市场证实观众仍然需要影院提供的氛围感 沉浸感和视听体验[12] - 排片策略反映市场选择 《东极岛》首日排片超30%但上座率低下 票房占比与场次占比比值低于0.8 出现明显场次冗余[16][17]
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暑期档数据洞察》:观影人次同比上涨 多元亮点助力市场平稳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08:4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总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上涨12.75% 为近五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第二高 [1] - 平均票价37.2元 为近五年倒数第二低 平均上座率为近五年第二高 主要受发行结算价下调及电影消费券惠民补贴活动影响 [1] - 档期呈现"前半程平淡 后半程发力"特征 中腰部影片获得更多机会 IP衍生品市场火热拓宽了非票收入增长空间 [1] 影片结构特征 - 档期内两部影片票房超10亿元 数量与去年持平 5-10亿元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票房过亿元影片数量减少 [2] - 国产片贡献率小幅高于去年 进口片连续两年回暖且占比趋于稳定 TOP3影片分走档期近半成票房 马太效应较2023年更严重 [2] - 上映影片数量众多且类型多元 满足不同圈层需求 冠军《南京照相馆》通过点映积累口碑 以28.9亿元领跑 [4] 用户行为变化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今年涨幅最大 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 因头部影片社交属性较弱 [2]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 因多部动画电影表现出色 [2] - 新用户较过往五年更年长 《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三成 《罗小黑战记2》和《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年轻新观众占比高 [2] 区域市场表现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 受好莱坞大片及《戏台》强劲表现带动 [3] - 华东地区票房较去年上涨 受《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两部头部影片带动 [3] - 东北地区票房占比下滑 因缺少大体量喜剧电影 [3] 重点影片分析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元 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验证"先验证短片 后孵化长片"模式的可行性 [4] - 进口片冠军《侏罗纪世界:重生》票房5.67亿元 显示优质IP对内地市场仍具较强吸引力 [4] - 《罗小黑战记2》《F1:狂飙飞车》《戏台》等TOP10影片在细分受众基础上均有亮眼表现 [4] 行业发展趋势 - 动画电影类型表现突出 继《哪吒之魔童闹海》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5] - 《戏台》带来"银发观影"增长空间 IP深度开发与衍生价值挖掘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5] - 行业需聚焦内容创作 用多元化优质内容满足精细化 分众化 理性化的观众需求 [5]
观影总人次达3.21亿,2025年暑期档119.66亿票房收官
北京商报· 2025-09-01 08:21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观影总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电影上座率6.9%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1] 头部影片贡献 - TOP10影片贡献档期超七成票房 [3] - 《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元 《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 《捕风追影》8.79亿元 [3] - 头部影片淘票票评分均在9.5分及以上 [3] 国产片主导市场 - 国产片票房占比达76.2% 与去年基本持平 [3] - 历史类影片满足程度63.6% 超过观影兴趣31.6% 代表作为《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 [3] - 动画类影片满足程度44.8% 超过观影兴趣42.6% 代表作为《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 [3] 区域市场特征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18.5% 较2024年提升0.9个百分点 [4] - 华东地区票房贡献连续三年提升 2025年达12.9% [4] - 购票用户性别比例稳定在4:6 女性占比59.8% [4] 口碑与观影行为 - 《罗小黑战记2》二刷率居暑期档首位 豆瓣评分从8.6分涨至8.7分 [5] - 故事情节是观影决策最重要因素 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鸣对观影感受有加成 [5] - 《捕风追影》通过六轮点映实现受众和票房突破 [4] 观众偏好与需求 - 科幻题材是观众第一强需求 其次为历史和喜剧 [5] - 2025年7月28日至8月3日单周拉新峰值破近五年暑期档纪录 [4] - 《南京照相馆》在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鸣维度表现突出 [5] 行业展望 - 三季度电影市场预计保持温和增长 [6] - 多类型影片供给和海外发行扩展或带来新增量 [6]
2025暑期档票房119.66亿
经济观察网· 2025-09-01 08:04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6% [1] - 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贡献28.9亿元 占档期总票房24.1% [1] - 前五影片合计票房64.69亿元 占档期总票房54% [1] 头部影片票房分布 - 《浪浪山小妖怪》以14.55亿元位列第二 [1] - 《捕风追影》收获8.79亿元票房 [1] - 《长安的荔枝》取得6.78亿元成绩 [1] - 进口片《侏罗纪世界:重生》获5.67亿元票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