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照相馆》
icon
搜索文档
破14亿!电影《731》票房再创新高
央视新闻· 2025-09-26 21:16
票房表现 - 电影《731》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14亿人民币 [1] - 该片已刷新两项中国影史纪录 包括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 [1] - 进入2025年度票房榜前五名 [1] 影片内容 - 取材真实罪证史实 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进行活体试验的暴行 [2] - 以平民视角展现历史 被称为"流动的历史教科书" [1] - 展现1931-1945年间日军细菌战组织体系及中国人民14年抗战历程 [2] 海外发行 -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首映活动 吸引超千名政商文化界人士参与 [4] - 已在美国纽约洛杉矶 加拿大渥太华温哥华多伦多 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等多地上映 [4] - 海外观众评价影片"极具冲击力 震撼人心"且"非常有教育意义" [3][4] 行业影响 - 与《南京照相馆》《东极岛》《里斯本丸沉没》等抗战题材影片共同引发全球情感共鸣 [5][6] - 通过深入挖掘史实向世界传播真实的东方主战场故事 [6] - 在多国上映体现历史题材电影的国际传播力 [4][6] 社会意义 - 上映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 - 推动观众铭记历史守护和平 展现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 [2][7] - 海外观众呼吁"全世界都该知道这段历史" 体现影片的国际教育价值 [4]
文化·视点丨“电影+”如何创新消费场景?
新华网· 2025-09-26 11:44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题:"电影+"如何创新消费场景? 新华社记者邢拓 近年来,"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跟着电影去旅游"等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电影走进日常生 活,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 为进一步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日前发布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有条件的 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卜希霆表示,电影深度链接线下业态,既激发了 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又助推电影行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在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趋势下,"跟着电影去旅游"逐渐成为文化新风尚。 在多点位打卡电影《时间之子》"名场面";置身"浪浪山"主题场景,在观影之余参与集章互动游戏…… 上影影城美罗城店引入动漫元素,打造动漫主题影院,自6月揭幕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 "我们通过推出主题观影季,为观众提供全流程互动、全空间体验服务,让电影价值从120分钟放映延伸 至更长时间。"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运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电影关联消费";国家电影局、商 ...
《南京照相馆》,角逐奥斯卡
财联社· 2025-09-26 10:40
今天(9月26日),《南京照相馆》片方发布消息, 《南京照相馆》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电影以历史照片为依据,揭示了日军罪证照片的来源,展现了罪证得以曝光的艰难险阻。面对日军,手无寸铁的百姓没有退缩,他们以底片 作为"武器"完成了一场坚定的抗争。截至目前,电影《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已超30亿元。 杀 期间 日 军 真 实 罪 证 影 像 取材于南京大屠 8 11 DEAD T R I G H T S / 儿 # # = 电影《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故事围绕"日军罪证照片"展开。 ...
30亿!13亿!《南京照相馆》《731》何以票房口碑双丰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4 12:15
说说电影 在同一天 《南京照相馆》票房超30亿元 《731》票房超13亿元 两部抗战题材主旋律电影 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这两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首先在于上映时机,而时机的背后则是人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在暑期8·15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日的前夕上映;《731》则在9·18当天公映, 在九三胜利日前后,两部电影形成了接续效应,这是中国电影人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致敬。 为什么说背后是人心呢?因为每个有良知的人都希望了解历史真相,都渴望世界和平,而这两部抗战题材电影,恰恰让观众在重温历史中,完成铭记历 史、珍爱和平的情感共鸣。 第二,这两部影片可以说都是走心之作。 《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城沦陷期间的一家普通照相馆为背景,通过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等小人物视角,展现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暴行与 普通民众奋起抗争的精神; 《731》揭露了侵华日军部队,为了进行细菌战,在中国东北哈尔滨,突破人类道德底线,把活人当做试验品进行惨无人道活体试验的暴行,让世界看到 侵略战争的残暴,更看到中国人的抗争。 第三,这两部影片都是用心之作。 无论是《南京照相馆》, ...
香港中学生观《南京照相馆》 厚植家国情怀
新华社· 2025-09-20 14:11
路德会吕明才中学的蒋万雄是首次线下观看抗战题材电影,对影片多个片段感触很深。他回忆,照相馆 内,男主将通行证塞给地下室的母子,这份绝境中超越"小我"的抉择尽显"大我"情怀;众人危难中调包 底片、将日军暴行传向国际的情节更振奋人心。 新华社香港9月20日电(记者王昕怡)为进一步深化香港青少年对抗战历史的认知、增强爱国情怀,外 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20日举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南京照相馆》主题观影活动,"香港 杯"外交知识竞赛中学组优胜师生200余人到场观影。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在观影会致辞表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主题承载着对历史 的敬重与对和平的守护。一个民族只有不忘来路,才能深刻理解当下之路、明辨未来之途。他勉励同学 们借观影深入了解国家抗战历史及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进一步激发家国情怀,将个人理 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为建设美好香港与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记者看到,时长两小时17分钟的影片中,现场师生数次动容流泪。不少人表示,这部围绕南京照相馆展 开的作品,以立体饱满的人物刻画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交织,既还原了战争的残酷,又传递出人性的 温暖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南京照相馆》放映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8 06:50
9月1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南京照相馆》放映会。人民网 许可摄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致辞。人民网 许可摄 吴江浩表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数周间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是人类文明的至暗时刻,真实历史远比电影更残酷。《南 京照相馆》自上映以来,得到广大热爱和平人士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反思战争惨祸、珍惜守护和平的呼声。 人民网东京9月18日电(许可、朱玥颖)9月1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南京照相馆》放映会。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主办,日本各界和平反战友好人士、华侨华人代表等约150人参加。 日方人士分享观影感受。人民网 许可摄 日方人士分享了观影感受,表示电影令人深感痛心,当今日本的历史教育存在缺失,一些媒体报道也聚焦受害叙事,少谈或不谈加害罪行。应以"战后 80周年"为契机,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实现真正的日中和平友好。 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成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历史事实不容否认,日本政府和国民应正视历史,承认加害责任,而不是一味掩盖真相。他们对日 本当下的社会思潮表示担忧,呼吁为避免悲剧重演,希望通过电影放映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真相,树 ...
传媒行业中期业绩回顾与展望:游戏新品周期持续,把握影视与AI应用底部机会
国信证券· 2025-09-16 11:17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游戏行业受益于新品周期驱动业绩高增长 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04.47%[4][74] - 影视行业受政策支持供给端改善 广电21条措施取消40集上限等限制[4][151] - AI应用在游戏、玩具、广告等领域加速落地 关注2B/2G及2C场景机会[5][179] - 传媒板块整体业绩回暖 上半年营收2549亿元(+4.06%) 净利润218亿元(+28.70%)[2][18] 业绩回顾 - 2025H1营收2549亿元(+4.06%) 净利润218亿元(+28.70%) 毛利率32.90%(+0.9pct) 净利率8.65%(+1.7pct)[2][19] - 2025Q2营收1291亿元(+2.59%) 净利润107亿元(+19.53%) 结束连续4季度下滑[3][49] - 费用管控显效 管理费用率7.20%(-0.33pct) 销售费用率13.27%(+0.59pct)[2][19] - 所得税率恢复正常至11% 出版(25%→2%)和数字媒体(17%→-28%)板块影响显著[2][29] 子行业表现 - 游戏板块Q2营收277亿元(+22.40%) 净利润46亿元(+104.47%) 净利率13%(+6pct)[4][74][80] - 影视板块Q2营收55.7亿元(-21.7%) 净利润-5.92亿元(-70.3%) 受票房市场趋冷影响[4][117] - 出版板块保持稳健 上半年净利润84亿元(+15.34%) 占比38%[35] - 数字媒体净利润同比下滑28% 电视广播板块显著下滑[2][35] 投资机会 - 游戏新品周期持续 关注世纪华通、巨人网络、吉比特等产品表现[4][85][114] - 影视政策拐点显现 推荐芒果超媒、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内容公司[5][179] - AI应用聚焦营销(浙文互联)、教育(皖新传媒)、游戏(恺英网络)及短剧(中文在线)[5][179] - IP潮玩高景气 推荐泡泡玛特、浙数文化、姚记科技等标的[5][179] 行业动态 - 游戏版号1-8月发放1119个(+20.8%) 8月国产游戏版号166款创年内新高[90] - 电影市场8月票房59.9亿元(+48.6%) 观影人次1.64亿(+66%)[133] - 暑期档票房119.7亿元(+2.8%) 《南京照相馆》档期票房28.9亿元[144][145] - 公募基金Q2持仓传媒板块市值1118亿元 占比7.11%[154][155]
《南京照相馆》马来西亚观影人数逾25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7: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南京照相馆》马来西亚观影人数逾25万人次 中新网吉隆坡9月15日电 据马来西亚当地媒体14日报道,《南京照相馆》在马来西亚观影人数已经超过 25万人次。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在报道中认为,《南京照相馆》"成为马来西亚影史上最受瞩目的中文历史题材 电影之一"。 马来西亚最大的电影院线嘉通院线也于14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祝贺《南京照相馆》荣获马来西亚中文 历史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冠军,马来西亚中文战争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冠军。 嘉通院线还呼吁更多民众入场观影,"一起见证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完)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扶了王健林一把的男人,千万股权被冻结
创业家· 2025-09-14 10:07
柯利明股权冻结事件 - 柯利明所持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297万元股权及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990万元股权被冻结 执行法院为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冻结期限为3年[4][8][9] - 股权冻结总额达1287万元人民币 柯利明直接持股前述两家公司各99% 系实际控制人[4][8][9] - 股权冻结消息曝光后 万达电影股价连续三日下跌 累计跌幅约4.75% 截至9月3日市值为235.89亿元[10] 万达电影控制权变更 - 2023年7月万达文化集团将万达投资49%股权转让予上海儒意影视 交易初期未改变王健林实际控制人地位[11] - 2023年12月万达文化集团 北京珩润及王健林共同向儒意投资转让万达投资51%股权 交易对价21.55亿元 柯利明成为新实控人[12] - 2024年4月工商变更完成 柯利明通过万达投资间接控制万达电影20%股权 王健林出售原因为缓解万达债务压力[12] 股东减持动态 - 2025年2月王健林控制的莘县融智兴业计划减持万达电影不超过3%股份 8月再次计划减持不超过2%[13] - 阿里系关联公司杭州臻希于2025年7月30日至8月18日减持2941.12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4.999995%[13] - 股东减持期间万达电影2025年上半年营收66.89亿元(同比增长7.57%) 净利润5.36亿元(同比暴涨372.55%)[14] 柯利明资本版图 - 柯利明通过中国儒意布局影视 流媒体 游戏及投资并购领域 2025年以103.9亿元财富位列新财富500创富榜第329名[4][22][23] - 儒意影业出品作品包括电影《第二十条》《你好,李焕英》及电视剧《琅琊榜》等 2025年参与出品春节档亚军《唐探1900》(票房超36亿元)及暑期档冠军《南京照相馆》[22] - 中国儒意2022年进军游戏业务 成立景秀游戏 首款游戏《乱世逐鹿》注册人数134万 充值超1亿元 2024年以2.59亿元收购字节跳动游戏资产有爱互娱[22] 业务拓展与收购 - 2024年中国儒意以8.25亿元收购北京永航科技30%股权 获取《QQ炫舞》IP资源 探索影游联动模式[23] - 公司开发DreamShaper AI平台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柯利明身家较2024年增长17.5亿元[23] - 儒意影业历史投资包括《致青春》(2013年票房超7亿元) 2020年恒腾网络以72亿港元收购儒意欣欣实现借壳上市[18] 万达电影经营数据 - 国内直营影院2025年上半年票房42.1亿元(同比增长19.2%) 观影人次8239万(同比增长9.6%) 市场份额14.4%[16] - 累计会员数量约8000万 新增会员同比增长40% 自渠票房占比提升至37.6%[16] - 公司票房 观影人次及市场份额连续16年居国内首位[15]
影视版块持续爆火,能否诞生下一个十倍股?
36氪· 2025-09-12 10:20
影视行业市场热度变化 - 2024年A股影视板块仅4只个股上涨[6] 但年内多只个股涨幅显著:柠萌影视上半年扭亏为盈0.11亿元后股价累计涨超70%[8] 慈文传媒无作品产出仍涨58.8%[8] 稻草熊娱乐净利润同比下滑118.42%但股价涨20%[10] - 政策与档期刺激成为关键驱动因素:广电总局"21条"政策取消剧集制作限制后多家公司涨停[11] 暑期档超预期票房及中秋国庆档期预热推动院线板块热度升温[11]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趋势:万达、中影、大地等头部院线占据超四成市场份额[12] 资金流向幸福蓝海、金逸影视等份额稳定增长的企业[12] 国内外影视企业对比 - 奈飞财务与市值表现显著优于国内企业:年初以来股价累计涨超40%[15] 2022年至今累计上涨7倍[15] 市值约为国内影视公司的百倍以上[17] 第二季度营收110.8亿美元(同比增长15.9%)[23] 每股收益7.19美元(同比增长47.3%)[23] 自由现金流22.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5] - 商业模式差异体现在内容战略:奈飞通过增加广告、打击共享账户、提升会员定价提升盈利[17] 且原创内容占比超60%[30] 国内平台依赖日更模式但内容库深度不足[28][29] - 用户规模与技术应用形成护城河:奈飞全球用户数超3.016亿[19] 通过数据驱动内容推荐模型(如《纸牌屋》上线首月新增300万用户)[35] 并持续加大内容投入(2024年预算突破200亿美元)[35] 内容为核心竞争力 - 优质内容决定行业长期价值:奈飞现象级爆款(如《鱿鱼游戏》《甄嬛传》)证明内容具备穿越周期能力[18] 乐视仅凭《甄嬛传》维持收益[18] 用户付费动机完全基于内容质量[18] - 国内内容供给存在结构性短板:平台因优质内容不足被迫采用日更模式[29] 电影市场年轻人进场率下降且投资减少[31] 行业缺乏工业化制作体系与技术赋能[32][36] - 破局需构建工业化流程:需借鉴好莱坞工业化体系[32] 结合数据驱动制作与宣发(如奈飞通过AI技术优化内容库)[20][35] 头部企业需打破传统框架以持续产出优质内容[36]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长内容价值重获认可:电影与长剧集承载更多情绪消费[37] 公共影响力与长尾效应日益突出[38] 投资逻辑从"赌爆款"转向业绩确定性及技术赋能[39] - 市场机会向头部集中:影视行业头部企业伴随观众注意力回流迎来发展机遇[40] 但需通过可持续内容供应彻底转变投资逻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