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浪浪山》
icon
搜索文档
果麦文化20250918
2025-09-18 14:4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果麦文化作为互联网加出版公司 聚焦头部畅销书和短视频电商等新渠道 图书出版业务保持稳健增长[2] * 公司通过反向选题策略 与拥有优质IP但不擅长运营的公司合作 整合核心观点 实现1+1大于2的影响力[2] * 成功案例包括《小屁孩日记》中文版销量破百万及围绕林俊杰的《超越音符》[2] * 动画电影IP变现是重要战略 2025年暑期上映《浪浪山》和即将上映《三国星空》展示动画电影作为IP价值放大器的潜力[2] * 公司大力发展AI校对技术 通过万得账号收费模式和本地化部署模式提升生产效率[2] * 公司积极探索AI漫画 AI选题等领域[2] 财务表现 * 经营性业绩尤其是毛利率相对稳定 但归母净利润受线下冲击和投资亏损影响有所波动[2] * 若《三国的星空》票房突破20亿以上 将显著贡献公司利润[14] 核心产品与IP * 主要业务包括大众出版物和教辅材料 教辅材料与张雪峰合作推出高中 初中提分笔记[6] * 重点项目包括与光线合作的《三国的星空》动画电影[10] * 《三国的星空》基于易中天三国故事IP 制作团队与《哪吒》团队重合度高[11][12] * 光线占比30%并负责宣发 公司占比40%[11][14] 市场与行业动态 * 2025年暑期档电影市场表现突出 动画电影如《浪浪山》票房超预期[13] * 观影习惯延续至9月 国庆档有望受益于此 推动整体票房表现[13] * 光线之前推出的《哪吒》系列动画电影 第一部票房达50亿 第二部在2025年年初票房达到150亿[10] 技术应用 * AI校对技术应用范围包括图书出版 官网内容审核等[7] * 正式出版需要三校三审过程 差错率限定在万分之一[7] * 万得账号收费模式与出版社合作 每年收费几万块[7] * 本地化部署模式如军队项目和官网合作 每单费用几十万到一两百万不等[7]
传媒互联网行业2025半年报综述:行业持续修复,板块加速分化
2025-09-17 00:50
传媒互联网行业2025半年报综述与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行业**:传媒互联网行业 涵盖游戏 出版 营销 影视院线等细分赛道[1][2] **公司**:华通 Kingsoft 巨人网络 完美世界 凯因 心动公司 芒果超媒 分众传媒 快手 易点天下 上影股份 果麦文化 荣信文化 万达电影 猫眼娱乐 幸福蓝海[1][3][5][6][11][12][13][14][15][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传媒行业整体收入增长4% 第二季度增长超过2%[2]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20% 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5%[2] * 游戏板块表现最为突出 手游端收入增长接近20%[1][2][3] * 出版板块由于税收基础原因表现较好[2] * 影视院线在一季度受到《哪吒》贡献影响 整体表现亮眼[2] 游戏板块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和新游周期驱动板块增长[3] * 版号发放数量自2022年4月以来逐渐增加 推动市场需求和供给同步增长[4] * 新游周期从5月中下旬甚至6月份开始 对二季度贡献有限 预计三季度将明显加速[4] 重点公司表现与展望 **华通 Kingsoft** * 8月份产品同比增长26% 达到接近1亿美金[5] * 国内版本"奔梦王国"处于买量阶段 对公司业绩造成拖累[5] * 上半年实现约27亿人民币利润 预计全年达55-60亿人民币[5] * 2026年有望实现80-100亿人民币利润 两年复合增速达100%[1][5] **巨人网络** * 四季度将推出卡牌游戏"名将杀"和SLG游戏"五千年"[5] * 现有产品"超自然"通过皮肤 玩法创新及联名活动持续提升流水[5] * 预计全年流水22-23亿人民币 明年乐观情况下达35-40亿人民币 复合增长50%[1][5] **完美世界** * 开放世界游戏预计11-12月中测 明年第一季度上线[9] * 若实现年化50亿流水 将显著推动明年业绩[9][10] * 国内A股公司中涉足开放世界游戏不多 产品被普遍看好[9] **心动公司** * 国服版《伊苏》计划9月25日上线[11] * 游戏版号增多使更多公司通过TapTap平台分发[11] * AI结合带来广告tick rate提升 上半年实现超预期增长[11] **传奇盒子整合进展** * 7月和8月签订三笔订单 合计收入4.5亿元 超过去年全年9亿元收入的一半[1][7] * 超过25款传奇游戏进驻传奇盒子[7] * 未来将整合广告投放和道具销售 打造AI平台 类似Roblox商业模式[7] * 新订单将在第三季度开始兑现业绩[7] * 公司高管在9月初进行为期三天 总额2亿元的股票回购[8] **凯因** * 两个IP游戏"盗墓"和"斗罗"将在明年上线 可能带来预期差[6] * IP游戏天然具有更高关注度 在存量市场竞争激烈背景下有望获得更多市场认可[6] 营销与平台公司 **芒果超媒** * 受益于广电21条政策利好平台侧[3][12] * 二季度广告环比一季度修复[3][12] * 《歌手》招商情况比去年同期略好[12] * 11月推出选秀综艺《声名远扬》 素人选秀综艺是诞生大爆款的重要赛道[12] **分众传媒** * 第二季度实现18%增长[3][14] * 拥有4-5个点股息率[14] * 新潮并入后预计可贡献10亿利润 达到30亿收入[14] * 通过"碰一碰"结合消费券布局 中期可贡献5-10亿利润增厚[14] * 公司业绩中枢从60-70亿提高到85-91亿[14] **快手** * AI加视频领域发展迅速 营销整合效率提升且成本降低[13] * 通过AI技术加速放量 基于基本面的Run Rate带来效益提升[13] **易点天下** * 海外AI与程序化广告结合领域表现亮眼[15] * 第二季度实现30%以上收入增长 程序化广告增长60% 营业利润增长95%[15] * 上半年收入和营业利润均超过50%增长率[15] * 随着股权激励费用逐渐摊薄 明年到后年利润释放将逐渐显现[15] 影视院线与出版板块 **影视院线** * 第三季度表现优异 今年票房已突破400亿元 全年优于去年[16] * 幸福蓝海等小型院线公司表现强势[16] * 万达电影 猫眼娱乐等大盘相关度较高公司处于左侧布局阶段[16] * 上影股份因电影《浪浪山》预计16亿票房且成本不到1亿元 有望三季度兑现收益[16] * 果麦文化动画电影《三国星空》备受期待[16] * 今年动画电影整体业绩超预期[16] **出版板块** * 整体稳健增长 没有太大变化[17] * IP端的大众出版物成长性较好[17] * 果麦文化关联动画电影《三国星空》[17] * 荣信文化与AI结合紧密[17] 其他重要内容 * 广电21条政策利好平台侧和部分制作侧 平台侧可快速零成本播出积压产品[3][12] * 新潮有20亿收入体量 四五千万利润 纳入分众体系后预计可达到30亿收入 10亿利润[14] * 传奇盒子整合进展显著 正在打造AI平台并计划与传奇盒子整合[7] * 公司高管回购显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8]
反思暑期档没意义
虎嗅· 2025-09-02 11:43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119.7亿元,与2024年基本持平,但远低于2023年的203亿元 [1] - 观影人次仅3.2亿,较6年前减少近2亿,为近10年最冷清暑期档之一 [1] - 档期内有8部豆瓣8分以上新片上映,多数热门影片评分超7分,涵盖主旋律、合家欢、动作犯罪等多类型 [1] 观影人群结构变化 - 2025年暑期档主力观影人群为25-34岁群体(90后),20-24岁大学生及青少年占比不足20%,其中中学生占比可忽略 [4] - 与2019年对比:2019年主力为20-29岁人群,其中20-24岁占比最高;当前主力人群年龄较2019年增长5岁 [4] - 20岁以下青少年观众占比从2019年超10%降至2025年约5%,年轻新观众流入显著减少 [4][5] - 2023年已出现年轻观众占比下滑趋势,25-34岁观众占比提升 [6] 头部影片用户画像对比 - 2025年暑期档头部影片青少年占比普遍低于5%(如《浪浪山》2.1%、《长安的荔枝》2.4%) [6] - 2019年同期头部影片青少年占比显著更高(如《哪吒1》15.7%、《蜘蛛侠2》19.9%) [6] - 2023年过渡期影片《孤注一掷》《消失的她》青少年占比仍超10%,但已低于历史水平 [7] 行业内部挑战 - 2020年后疫情导致影院供给能力下降,片荒问题突出,观众踩雷概率上升 [8] - 票补减少及影院涨价导致票价昂贵,年轻观众认为影院观影性价比低 [9] - 00后成长阶段缺乏影院消费习惯培养,与90后形成明显体验差异 [9] 外部竞争环境 - 线上短内容(短剧、短视频)快速发展,成为日常娱乐必需品 [9] - 53.6%观众选择倍速观看短剧,00后群体倍速观看比例达63.7% [9] - 短视频文化导致观众耐心下降,习惯跳过非主线剧情 [10] 内容创作趋势变革 - 大导演(陈可辛、管虎)、大IP(《碟中谍》《超人》)、高口碑影片均出现票房不及预期案例 [12] - 逆势爆款影片共同特点:切中大众情绪(如民族自豪、社会问题、女性焦虑) [13] - 情绪电影通过引发社会议题讨论突破算法圈层,形成社交货币属性 [14][15] - 案例:《消失的她》凭借女性情绪话题实现票房逆跌,最终收获35亿元;《浪浪山》以职场共鸣推动国产2D动画票房纪录 [15][17] 票房收益结构分化 - 粉丝电影(如《东极岛》《酱园弄》)在质量不足时票房上限约3-4亿元 [20] - 影迷向高质量影片(如《戏台》《罗小黑2》)票房区间约5-6亿元 [20] - 高成本电影需通过预算管理及多元变现实现盈利 [20] 行业发展方向 - 创作需聚焦大众情绪洞察,为普通观众提供"与我相关"的观影理由 [21] - 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共情,建立与观众的情感连接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