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Waymo终于按下无人驾驶加速键
新财富· 2025-09-18 09:37
Robotaxi的"老大哥"无疑是谷歌系的Waymo。 Uber花了五年,用补贴培养了人们叫车的习惯;而Waymo正在尝试用Robotaxi,改写这一切。 过去一年,Waymo的订单量翻倍,累计行驶里程突破一亿英里,并计划在明年扩大更多城市以及车队规模。然而,就账面数据而言,Waymo依然面临大 幅亏损。一个问题挥之不去:Robotaxi到底是下一个Uber,还是下一个烧钱神话? 0 1 变局前夜 最开始的时候,Waymo只是Google于2009年1月开启的一项自动驾驶汽车计划,直到2016年12月才正式从Google独立出来,成为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 子公司。2018年12月,Waymo正式对外推出商业叫车服务,但仅在凤凰城面向试点用户和早期用户开放。 这种试点型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23年年底。 2023年8月,Waymo在官方博客中透露,无人驾驶在旧金山和凤凰城的周订单合计超过1万单。但进入2024年后,Waymo的运营数据呈现出加速爬升的 态势。2024年6月和11月,Waymo的无人驾驶服务正式在旧金山和洛杉矶向公众开放,周订单由此迎来攀升。 2024年5月,公司宣布在凤凰城、旧金山、洛杉矶 ...
无人物流车商业化加速,佑驾创新刘国清:“路权”是规模化落地关键,L3级已准备就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8:01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物流市场 传统模式难以通过压缩人力成本或提升组织效率创造更多利润空间[1] - 无人物流车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成本与组织效率两大核心难题[1] - 特定场景L4应用已进入放量加速的商业化落地阶段 2025至2028年物流无人车保有量年均增速超60%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4] - 全国103座城市已开放无人配送车路权 覆盖80%以上主要物流节点城市[4] 技术发展与成本优化 - 自动驾驶上游在芯片 传感器和算法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 为无人物流车满足实际场景需求奠定基础[3] - 乘用车智能化过程中整体成本被不断压低 使无人物流形成商业闭环成为可能[3] - 无人物流车辆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搭载3颗激光雷达与11颗摄像头 核心部件包括地平线芯片 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及四维图新定位模组[1] 企业战略与商业化进展 - 佑驾创新推出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首发T5 T8两款车型[1] - 公司已实现"发布即交付"商业化节奏 预计年底前交付400至500台车辆[5] - 2025年销量预计达数万台规模 营收有望实现4至5亿元 毛利率保持在20%至30%[5] - 公司积极探索与地方企业合作运营模式 如与深圳邮政 东部公交签署三方战略协议推进无人物流应用[8] 行业竞争格局 - 除德赛西威 文远知行等头部智驾企业外 顺丰 京东 菜鸟等物流企业也在积极推进无人物流布局[5] - 大型物流企业一方面开展部分自研 另一方面因业务需求巨大需要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产品与服务[5] 政策与资本支持 - 2024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明确推广无人车技术[4] - 2024年5月八部门联合推出专项行动计划鼓励无人配送车等智能设备应用[4] - 2024年无人物流领域融资频繁 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九识智能获近3亿美元B轮系列融资[4] 发展挑战与应对 - 路权是最重要制约因素 无人车行驶速度较慢导致路权可能成为强监管稀缺性资源[6] - 企业需在各城市有限路权范围内争取更多牌照以支撑市场份额扩大[6] - 公司L3级技术产品和功能已准备就绪 但推广主导权在主机厂手中[8] - 公司已获得长安汽车定点项目 将为其多个自主品牌主力车型提供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首发合作车型预计四季度量产[9]
深度*公司*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高阶智驾HSD量产在即 海外拓展初见成效
格隆汇· 2025-09-18 07:3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5.67亿元 同比增长68% [1] - 毛利润10.24亿元 同比增长39% [1] - 净利润亏损52.33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1] - 研发支出23.00亿元 同比增长62% [1] 汽车产品解决方案业务 - 业务营收7.78亿元 同比增长250% [2] - 毛利率45.6% 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2] - 征程系列处理硬件出货量198万套 同比翻倍增长 [2] - 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硬件出货98万套 占总出货量49.5% [2] - 在中国基础辅助驾驶市场份额45.8% 整体辅助驾驶市场份额32.4% [2] - 累计获得400款新车型定点 其中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订单超100款 [2] 高阶智驾发展 - HSD解决方案已获多家整车企业定点 覆盖十余款车型 [2]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2] - 新一代征程6系列产品带动平均售价上升 [2] 海外拓展 - 基于征程6B处理器的Horizon Mono方案获两家日本车企海外市场定点 [3] - 合作预计带来全生命周期超750万套出货量 [3] - 国内9家合资车企30款车型定点公司解决方案 [3] - 部分车型将从2025年底开始量产 [3] 授权与服务业务 - 2025H1营收7.38亿元 同比增长7% [3] - 毛利率89.7% 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3] - 向超30家汽车制造商及合作伙伴授权算法和软件 [3] 行业环境 - 2025H1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占乘用车市场份额63% [1] - 辅助驾驶渗透率上升至59%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6.97亿元 2026年57.71亿元 2027年81.15亿元 [3] - 预计2025年管理费用49.91亿元 2026年54.25亿元 [3] - 按港币兑人民币汇率0.9133计算 总市值约1412亿港币 [3] - 对应2025年PS 34.9倍 2026年22.3倍 2027年15.9倍 [3]
梁文锋论文登上《自然》封面;李飞飞放出3D AI新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3:00
人工智能研究突破 - DeepSeek团队研发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论文登上《自然》封面 成为全球首个经过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 [2] -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的创业公司World Labs发布空间智能研究成果Marble 可通过单张照片生成包含几何结构、空间关系和材质纹理的3D世界 [3] 科技巨头投资动态 - 微软计划到2028年在英国投资3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包括155亿美元资本扩张和151亿美元运营资金 将建造配备超2.3万个GPU的超级计算机 [4] - 英伟达、谷歌、OpenAI和Salesforce共同宣布对英国新增数十亿美元投资 使总投资规模超过400亿美元 [4]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华为发布《智能世界2035》报告 预测AGI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驱动力量 到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 AI存储需求较2025年增长500倍 [5] - 通信网络连接对象将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突破50% [5] 全球贸易影响分析 - 世贸组织预测到2040年人工智能应用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 全球GDP增长12%至13% [6] - AI相关商品限制措施从2012年130项激增至2024年近500项 报告呼吁制定开放贸易政策并加强国际合作 [6] 产业链供应状况 - 东山精密指出光芯片市场因AI驱动的高速光模块需求爆发呈现显著紧缺 800G及以上高速率产品供应缺口突出 紧张格局短期难以缓解 [9] 企业合作与融资 - Lyft与Waymo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计划2026年在纳什维尔推出全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 [7][8] - AI芯片公司Groq完成7.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69亿美元 由Disruptive领投 贝莱德等机构参与 [10] - 哈啰Robotaxi获得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双方将共同打造智驾大模型及算力平台 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 [11]
地平线机器人-W涨超7%再创新高 公司与哈啰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Robotaxi商业化进程
智通财经· 2025-09-18 02:03
股价表现 - 早盘涨超7%至11.32港元创上市新高 收盘涨4.78%报10.95港元 成交额12.41亿港元 [1] 战略合作进展 - 与哈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核心系统 加速robotaxi城市部署与商业化落地 [1] - 通过合作实现L2至L4全域智驾技术场景覆盖 [1] 产品与业务展望 - 高阶HSD产品将于2025下半年量产 推动汽车解决方案ASP上升 [1] - 新产品预计带动授权与服务业务合同数量增长 [1] - 海外客户拓展初见成效 2026年海外授权与服务合同将显著增加 [1] 研发投入预期 - 因自动驾驶模型迭代速度快 公司将大幅提高研发费用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1]
港股异动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涨超7%再创新高 公司与哈啰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Robotaxi商业化进程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2:01
股价表现 - 早盘涨超7%至11.32港元创上市新高 收盘涨4.78%报10.95港元 [1] - 成交额达12.41亿港元 [1] 业务合作进展 - 9月11日与哈啰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核心系统 [1] - 合作将加速robotaxi城市部署与商业化落地 [1] - 通过此次合作实现L2到L4全域智驾技术场景覆盖 [1] 产品与业务预期 - 高阶HSD产品将于2025下半年量产 [1] - 2025下半年汽车解决方案ASP预计上升 [1] - 新产品将带动授权与服务业务合同数量增长 [1] 海外拓展与研发投入 - 海外客户拓展初见成效 [1] - 预计2026年海外授权与服务合同数量显著上升 [1] - 为保持竞争力将大幅提高研发费用支持 [1]
破产的中智行与出局的“中国自动驾驶第一人”
虎嗅· 2025-09-18 00:01
中智行苏州办公室,甲子苏州9月5日摄 一个月前,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的一纸破产清算决定书,为中智行画上了潦草的句号。 无法清偿债务、涉案金额巨大……这家昔日被资本热捧、被技术光环笼罩的明星公司,最终破产。 一家公司的陨落或许稀松平常,但偏偏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曾叱咤风云的行业领袖:王劲。 他曾是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的首任总经理,因为出道早、资历深,一度被誉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人"。 如今,他不仅悄然淡出公众视野,更留下了一个破碎的商业残局和数以千万计的债务深渊。 这是一个关于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激烈碰撞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执着与偏执、远见与局限、被背叛与自我反噬的创业悲歌。 王劲的职业生涯犹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从百度时期的辉煌巅峰,到景驰创业的高开低走,再到中智行的彻底溃败。他似乎不断陷入与合作方的争端:被 老东家百度起诉,被自己创立的景驰罢免,被合资方天翼交通驱逐。 但在这悲情叙事背后,是否还隐藏着另一个真相:一位曾站在技术浪潮之巅的理想主义者,为何最终跌入现实的困局? "自动驾驶第一人"走到创业泥潭 王劲的职业生涯,堪称中国互联网技术演进与商业变革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80年代,他从中国科技 ...
哈啰 Robotaxi 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加速商业化、规模化进程
搜狐财经· 2025-09-17 23:36
战略投资与合作 - 阿里巴巴集团对哈啰旗下Robotaxi业务进行战略投资[1] - 双方将深化在智驾大模型、算力平台及Robotaxi等领域的全面合作[1] - 合作基于Robotaxi实际运营场景需求 聚焦低成本、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3] - 共建视觉、语音、语言等基础大模型及智能座舱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3] - 共同探索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3] - 阿里云与哈啰联合进行技术研发 为算法迭代、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提升注入动力[3] 业务布局与资金投入 - 哈啰于今年6月正式进军Robotaxi赛道[3] - 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投资主体共同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 - 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3] - 公司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3] 发展目标与团队建设 - 目标在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规模化[3] - 正与各地政府展开深度沟通与合作 未来将逐步迈向国际市场[3] - 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AI公司[3] - Robotaxi研发团队已招募来自全球顶尖学府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精英[3] - 完成核心人才矩阵搭建 团队规模已超200人[3]
揭秘小鹏自动驾驶「基座模型」和 「VLA大模型」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7 23:33
小鹏自动驾驶技术方法论 - 提出自动驾驶软件3.0时代概念 即"AI模型即软件" 整个软件栈由端到端AI模型构成 基于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迭代[6] - 公司处于将整个自动驾驶软件栈构建为端到端AI模型驾驶汽车的阶段[8] - 基于规模定律(scaling law) 利用每天从数十万辆真实世界车辆收集的大量数据训练大型视觉模型作为"工厂"[8] 基础模型与部署架构 - 通过大数据构建基础模型 无需依赖三维空间先验知识和空间问题 类似世界模型概念[8] - 通过深度裁剪 量化 蒸馏将基础模型压缩为更小版本 部署到车端硬件[8] - 在云端构建VLA(视觉语言动作)基础模型 通过蒸馏剪枝和微调训练部署到车端[32] 内外循环训练机制 - 内循环为每个模型创建训练流 扩展数据后进行再训练和监督微调(SFT) 持续提升模型性能[9] - 外循环通过数十万辆车作为现实世界数据采样器 持续采样数据 根据返回数据持续训练(协同训练)[11] - 重复内外循环过程直至性能达到L4级自动驾驶 公司目标2026年实现L4级智驾车型量产[11][13] VLA模型训练方法 - 采用阿里Qwen作为原始VLM模型 使用公司整理的驾驶数据进行预训练和对齐[15] - 预训练数据分类包括静态交通元素 动态交通参与者 点对点轨迹数据 占用网络 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流信息[18] - 基于Chain-of-Thought思维链进行四步推理:提供基本驾驶知识 CoT SFT 强化学习CoT 考虑延迟的CoT SFT[22][23] 模型优化与安全强化 - 监督微调(SFT)建模为"指令遵循"任务 使用筛选的好数据专门训练导航 舒适刹车等专用指令[27] - 后期训练(post-training)采用强化学习解决长尾案例 建立奖励模型确保行动一致性[29] - 强化学习设计三重奖励机制:安全(避免碰撞) 效率(避免卡壳) 合规(遵守交通规则)[30] 行业竞争核心要素 - 底层算法和架构相通 行业差距取决于高质量数据 大算力以及算法产品化和工程落地能力[32] - VLA概念需要基础成熟的LLM作为底座 针对性训练交通驾驶行为[32] - 基础模型蒸馏上车思路可加速开发并快速部署到不同算力平台 但前提需要大算力和高质量数据[32]
哈啰Robotaxi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估值达到390亿美元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23:19
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哈啰Robotaxi - 阿里巴巴集团对哈啰旗下Robotaxi业务进行战略投资 双方将基于实际运营场景开展全面合作 重点打造低成本 高安全 高可靠 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 [1]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视觉 语音 语言等基础大模型及智能座舱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 并共同探索世界模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 [1] - 阿里巴巴为哈啰提供资本背书 阿里云算力 AI技术及生态资源 推动智能驾驶大模型快速迭代和商业化落地 [1] Figure人形机器人融资进展 - Figure完成C轮融资 获得超10亿美元承诺资本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2] - 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博枫 英伟达 麦格理资本 英特尔资本 Salesforce等机构参投 [2] - 资金将加速通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于现实环境的进程 [2] 华为2035年算力技术预测 - 预计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 催生新型计算全面兴起 [3] - AGI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驱动力量 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 [3] - 通信网络连接对象将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 实现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体互联网跃迁 [3] - 人机交互方式从图形界面转向自然语言 并向融合人类五感的多模态交互演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