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

搜索文档
8/29财经夜宵:得知基金净值排名及选基策略,赶紧告知大家
搜狐财经· 2025-08-29 16:13
基金净值表现排名 - 2025年8月29日共有28522只基金更新净值数据,净值增长排名前10的基金包括太平MSCI香港价值增强A(单位净值1.5247,日涨幅0.09%)、嘉实清洁能源股票发起式C(单位净值0.8459,日涨幅0.04%)、圆信永丰高端制造(单位净值2.1073,日涨幅0.10%)等 [3] - 净值增长排名后10的基金主要为半导体产业相关ETF及指数基金,包括招商中证半导体产业ETF(单位净值1.7006,日跌幅0.07%)、博时中证半导体产业ETF(单位净值1.8674,日跌幅0.08%)等 [4] - 太平MSCI香港价值增强A的净值上涨主要源于分红除息操作,而非市场波动 [4] 市场行情与行业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后震荡收小阳,创业板指数中阳报收,全日成交额2.83万亿元,个股涨跌比1997:3309 [6] - 领涨行业包括综合类、电气设备(涨幅均超3%),领涨概念包括稀缺资源、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涨幅均超2%) [6] - 领跌行业为仓储物流、半导体(跌幅均超2%) [6] 嘉实清洁能源股票基金分析 - 该基金为新能源行业主动型混合基金,规模0.29亿元,持股集中度63.84% [7] - 前十大持仓中宁德时代(日涨10.37%,持仓占比8.32%)、璞泰来(日涨10.01%,持仓占比6.99%)、尚太科技(日涨9.99%,持仓占比6.36%)表现突出 [7] - 其他重仓股包括亿纬锂能(日涨6.84%)、中科电气(日涨14.59%)等,整体持仓偏向固态电池及新能源车产业链 [7] 招商中证半导体产业ETF分析 - 该基金为被动型指数基金,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规模8.59亿元,持股集中度75.08% [7] - 前十大持仓普遍下跌,北方华创(日跌6.15%,持仓占比14.92%)、中微公司(日跌5.02%,持仓占比14.67%)、寒武纪(日跌6.01%,持仓占比7.03%)跌幅显著 [7] - 其他重仓股如海光信息(日跌5.11%)、中芯国际(日跌3.74%)均拖累净值表现 [7] 行业风格特征 - 新能源主题基金(如嘉实清洁能源)重仓电池及锂电材料企业,净值表现与固态电池、锂矿等概念板块高度相关 [6][7] - 半导体主题基金(如招商中证半导体产业ETF)集中持仓芯片制造设备及材料企业,净值受半导体行业整体疲软影响 [4][7]
港股科技ETF(513020)午后翻红,资金抢筹,连续10日净流入超6.8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9:40
港股科技ETF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ETF(513020)午后翻红 资金抢筹 连续10日净流入超6.8亿元 [1] 港股市场积极催化因素 - 港股科技龙头受益于AI技术突破 企业加码AI资本开支 具备先发优势 [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流动性环境转松 外资企稳改善或超预期 [2] - 南向资金增量空间显著 全年净流入规模有望超1.2万亿元 [2] 港股科技ETF产品结构 - 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 精选不超过50家港股通科技企业 [3] - 覆盖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芯片等细分领域 [3] - 成分股在本土及海外市场均具竞争优势 [3]
ETF市场日报 | 电池、新能源汽车相关ETF反弹!基金公司开启科技赛道ETF“军备竞赛”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24
ETF市场表现 - 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单日涨幅超过15% [1] - 新能源车电池ETF(159755)领涨7.95% 电池30ETF(159757)涨6.20% 电池龙头ETF(159767)涨6.14% 锂电池ETF(159840)涨6.08% [1][2] - 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涨5.65% 电池ETF嘉实(562880)涨5.30% 新能源汽车ETF(516390)涨5.16% 新能源车ETF(159806)涨4.98% 锂电池ETF(561160)涨4.91% [1][2] 动力电池产业数据 - 2025年7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5.9GWh 同比增长34.3% [2] - 三元电池装车量10.9GWh 占总装车量19.6% 环比增长1.9% [2]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4.9GWh 占总装车量80.4% 同比增长49.0% [2] 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 - 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量预计194万辆 环比增长6.2% 同比增长2.0% [2] - 新能源零售预计110万辆 渗透率达56.7% [2] - 特斯拉推出六座SUV Model Y L 售价33.9万元起 [2] - 成都车展于8月29日-9月7日举办 有望催化板块热度 [2] 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成为确定性下一代技术方向 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 [3] - 设备端关注干湿法工艺变化及混料/纤维化/辊压等关键环节 [3] - 材料端关注电解质/集流体/正负极材料等核心环节 [3] 半导体行业状况 - 全球产能持续扩张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4] - 3/2nm工艺主导高端市场 先进制程加速推进 [4] - 封装与制程技术协同发展 2nm工艺采用GAAFET架构 [4] - AI产业推动HPC需求扩展 晶圆代工行业受AI/汽车电子需求推动 [4] ETF交易活跃度 - 中韩半导体ETF(513310)换手率达299% [5][7] - 短融ETF(511360)成交额532.57亿元居首 [6] - 香港证券ETF(513090)成交额217.25亿元 银华日利ETF(511880)成交额184.34亿元 可转债ETF(511380)成交额160.18亿元 [6] ETF产品发行 - 华安港股通生物科技ETF(159102)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涵盖药品/生物技术/医疗设备领域 [8][9] - 创业板软件ETF富国(159107)跟踪创业板软件指数 包含创业板软件领域前50只证券 [8][10] - 机器人ETF富国(159272)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 覆盖机器人产业链领军企业 [8][11] - 创业板综ETF银华(159288)跟踪创业板综合指数 2025年7月修订后剔除ST股及ESG评级低股票 [8][12] 指数产品特点 - 中证A500指数追求行业均衡 覆盖超过90个三级行业 是A股核心资产代表 [12] - 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选取科创板50只新能源领域市值较大公司 主要覆盖电池和光伏产业链 [12] - 创业板综增强ETF招商(159291)跟踪创业板综合指数 招商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12] 券商观点 - 华泰证券指出中国经济正从追赶向引领转变 资本市场将强化大科技板块配置 [13] -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0% 半导体周期复苏与软件SaaS板块存在系统性机会 [13] - 浦银国际强调DeepSeek推动AI算力需求 智能驾驶渗透率加速上扬 关税不确定性凸显国产替代机会 [13]
那些买爆雷车的年轻人
投资界· 2025-08-29 07:37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中部分车企爆雷后 其库存车因大幅降价形成超高性价比 吸引年轻消费者购买 反映出汽车消费观念从品牌导向转向产品配置导向的重大变化 [5][6][26] - 爆雷车购买渠道非标准化 主要通过社交平台 跨省提车等非官方方式完成 过程存在质量与售后风险但消费者通过自发验证规避 [16][18][19] - 年轻消费者对电车使用周期预期缩短至3-5年 更关注即时配置体验而非长期品牌价值 行业传统价格体系被颠覆 [22][25][26] 爆雷车市场现状 - 极越 哪吒 高合等车企爆雷后库存车大幅降价 极越07原价22.99万降至14-16万(7折) 哪吒L顶配原价15.99万降至10.2万(6.4折) [5][11][12] - 极越宁波基地库存约900台 哪吒全国库存剩余约100台 工厂另有缺件车600-700台 [17] - 非官方渠道月销量达数十台 如徐琛经销哪吒月销20-60台 极越工厂近月售出60-70台 [5][17] 消费者行为特征 - 购车决策基于产品配置而非品牌 极越07与极氪001同底盘(3013mm轴距) 100度电池 哪吒L配备40kWh电池(310km续航)及冰箱/零重力座椅 [9][12][13] - 车主多为90后/00后 自行通过小红书 闲鱼等渠道寻车 跨省提车普遍 如武汉至四川板车运输费约2000元 [6][14][19] - 使用预期缩短至3-5年 重视三电质保但接受风险 部分车主通过车损险替代售后保障 [22] 产品性价比对比 - 极越07(14万级)对比极氪001(26.9万):同源底盘架构 相同100kWh电池 880km续航 差异仅为激光雷达及座椅配置 [12][13] - 哪吒L(10万级)对比理想L6(24.98万):电池容量40kWh vs 36.8kWh 纯电续航310km vs 212km 均配备双联屏及多连杆悬挂 [12][13] 售后与风险现状 - 极越售后由领克接管 配件等待期约20天 道路救援升级为24小时响应 [23] - 哪吒车机需终身激活 否则半年后失效 部分缺件车存在装配工艺风险 [20] - 高合保持客服响应(1小时内)及线下保养服务 哪吒充电机故障需自费4000元维修且无质保 [23][24] 行业消费观念变革 - 电车消费锚点从品牌溢价转向配置对比 年轻消费者直接对比跨价位车型具体参数 [25][26] - 新势力通过"增配"打破传统价格带边界 如华为智驾覆盖10万至百万级车型 导致行业价格体系模糊化 [26] - 油车时代A级车10-15万 B级车20万 豪华车30万+的定价共识被电车配置堆砌颠覆 [25]
固态电池研发催化,新能源车行情狂飙!新能源车ETF(159806)涨超5%,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6:23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在成本端,经过前期价格调整,锂、镍、钴等关键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降低了电池制造环节的成本压力。整车企业方面,多款智能化与电动化新车型 集中发布,搭载域控制器、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和车载AI芯片的产品逐步成为市场标配,单车价值量提升明显。海外订单的增加与国内消费市场的复苏形成 合力,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盈利能力进入修复通道。 新能源车产业正从以政策驱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市场驱动为核心的阶段,全球渗透率持续提升,行业规模化效应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具备规模、技 术、渠道与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更容易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下脱颖而出,分享更大市场蛋糕。中长期来看,新能源车与储能、可再生能源的融合趋势将 带动更多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的增长曲线。 新能源车ETF(159806)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成分股分布覆盖动力电池、锂资源、整车制造等多个环节,为投资者提供一键配置全产业链的 高效工具。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关注20cm标的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跟踪指数网罗清洁能源生产、存储、传输及应用等环节的上市公司证券,聚焦 于新能源及相关技术领域,强调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特性 ...
涨超6%!固态电池量产,渗透率提升,新能源车的时代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8-29 06:03
板块表现 - 中证新能源车指数一度涨超6.17% 收盘涨幅达5.17% [1] - 先导智能和杭可科技涨超20% 贝特瑞、中科电气、赢合科技、宁德时代等多股涨幅超10% [1] 需求驱动因素 -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保持在50%以上 [2] - 政策补贴和"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提供支撑 [2] - 全球储能电池需求在悲观和正常情景下2026年增速分别为9%和21.6% [2] - 欧洲户储库存预计2025年出清 需求逐步恢复 [2] - 美国市场或因补贴退坡出现抢装现象 [2] 技术突破 - 固态电池进入量产阶段 2026年小批量试产 2027年实现量产 [2] - 8家电池企业已搭建中试线 普遍规模0.3GWh左右 [2] - 涉及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头部企业 [2] 产业链上游 - 碳酸锂价格反弹带动锂矿采购需求回升 [2] - 海外矿山供应偏紧 贸易商挺价意愿强烈 [2] - 碳酸锂与氢氧化锂价格显著反弹 [2] 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遏制锂资源领域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 [3] - 推动电池材料与制造企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 [3] - 整车领域通过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 投资价值 - 板块估值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 [3] - 中长期配置价值逐渐显现 [3]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强势上扬,车展与电池峰会催化板块热度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53
行业事件催化 - 成都国际车展于8月29日至9月7日举行 新能源车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1] -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峰会于8月29日至31日在深圳举办 回收技术议题形成板块催化 [1] - 国家发改委8月新闻发布会于8月29日召开 市场关注新能源产业政策动向 [1]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上涨3.44% 创新能源指数(399266)上涨3.32% [1] - 宁德时代上涨9.03% 先导智能上涨20.01% 亿纬锂能上涨5.49% 中科电气上涨15.30% 欣旺达上涨4.91% [1] 行业研究 -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规模达1251亿美元 预计2028年增至2227亿美元 显著拉动配套储能需求 [1] - 电化学储能产业链上游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中游集成环节涉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 [1] - 下游应用集中于新能源发电侧 行业在政策支持与成本下降驱动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 关联标的 -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为新能源板块投资工具 [2] - 重点个股包括阳光电源/汇川技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先导智能/欣旺达/罗博特科/捷佳伟创/金力永磁/新宙邦 [2]
平安证券(香港)港股晨报-20250829
平安证券(香港)· 2025-08-29 02:1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3831点 下跌145点或0.61%[1] - 国企指数收报9656点 下跌47点或0.49%[1] - 大市成交额缩减至827.99亿港元[1] - 港股通录得净流入资金4.84亿 其中沪港通净流入2.83亿 深港通净流入2.01亿[1] - 板块表现分化 本地地产、软件、5G概念板块跌幅靠前 黄金股逆市走强[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94% 科网股跌多涨少 美团跌超12%[1][5] - 半导体板块强势 中芯国际涨超10% 华虹半导体涨超8%[1][5] - 汽车股多数下跌 小鹏汽车跌超8%[1][5] - 创新药继续走弱 博安生物跌超13%[1][5] - 新股佳鑫国际资源上市首日涨超177%[1][5]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首次突破6500点 收报6501.86点 涨幅0.32%[2] - 道指涨71.67点至45636.90点 涨幅0.16%[2] - 纳指涨115.02点至21705.16点 涨幅0.53%[2] - 标普500盘中最高上涨至6508.23点 创历史新高[2] - 交易员积极解读英伟达财报 认为继续为AI交易亮绿灯[2]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持稳 二季度GDP增长超预期[2] 行业配置策略 - 医疗保健业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过6% 8月起不再包含医药板块[3] - 半导体、AI等硬核科技板块保持强势表现[3] - 建议关注四大方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科技板块[3] - 政策加力支持的婴幼消费、体育服饰及IP影视动漫等新消费板块[3] - 低估值和高股息的各细分行业央国企龙头公司板块[3] - 受益于"人工智能+"赋能的科网板块及各行业龙头公司[3] 市场热点 - 北约32个成员国首次全体达到国防开支占GDP2%目标 波兰达4.48%[9] - 北约成员国今年合共军费支出达1.5万亿美元 美国9800亿美元 欧洲和加拿大合计逾6000亿美元[9] - 北约计划到2035年将国防开支占GDP比例提高至5%[9] - 德国宣布未来4年年度国防预算翻倍至1620亿欧元 每年拨出90亿欧元支援乌克兰[9] -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9] - 楼市"金九银十"成色可期 城市更新提供房产需求增量[9] 重点公司推荐 - 中国联通2025年上半年算网数智业务收入达454亿元 同比增长4.3%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升至26%[10] - 联通云收入376亿元 同比增长18.6%[10] - 数据中心收入144亿元 同比增长9.4%[10] - 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长60%[10] - 构建30+可信数据空间及上百个AI智能体[10]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 科技创新人才占比超40% 总规模达4.7万人[10] - 近五年平均股息率超过6% 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0.2841元 同比增长14.5%[10] -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增长5%[10] - 当前估值不足15倍PE PB低于1.0[10] 公司业绩表现 - 腾讯回购92.7万股 耗资约5.5亿港元[11] - 中兴通讯中期净利润50.58亿人民币 倒退11.8%[11] - 海尔智家中期纯利120.33亿人民币增15.6% 每10股派2.69元人民币[11] - 小米集团澎湃OS 3正式发布 与苹果设备互联互通[11] - 顺丰同城半年纯利1.37亿人民币升120.4%[11] - 理想汽车第2季少赚0.9% 收入跌4.5%[11] - 中远海控中期纯利175.28亿人民币增3.9% 派息56分[11] - 泉峰控股半年纯利9522万美元升54.8%[11] - 中国国航中期亏损收窄至18.05亿人民币[11] 新股信息 - 奥克斯电气招股价16-17.42港元 每手200股 招股截止日2025年8月28日 上市日期2025年9月02日[12] - 佳鑫国际资源招股价10.92港元 每手400股 招股截止日2025年8月25日 上市日期2025年8月28日[12]
承认变慢、回归爆品,理想的自救时刻丨一分钟财报
晚点Auto· 2025-08-28 15:37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二季度业绩低迷且三季度交付指引疲软 管理层承认产品迭代和营销策略落后于竞争对手 并宣布通过精简SKU、加速技术迭代和改革销售体系来应对挑战 同时将增长希望寄托于即将发布的纯电SUV i6 [2][3][12][13][15] 财务表现 - 二季度交付新车11.1万辆 同比增长2.3% 但汽车销售收入288.9亿元同比下滑4.7% [5] - 车辆毛利率保持19.4%的健康水平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预计三季度维持在19%左右 [5] - 自由现金流净流出约38亿元 主要因支付条款从3-4个月缩短至60天导致营运资金调整 [12] 运营挑战 - 三季度交付指引仅9-9.5万辆 较上季度指引减少超四分之一 8-9月预计交付6-6.5万辆 [4][5] - 增程市场增长见顶或被挤压 未来取决于纯电战略成败 [15] - 管理层承认产品定义和效率优势丧失 出牌频率落后于竞争对手 [3][12] 战略调整 - 大幅削减单款车型SKU数量 回归"单品爆款"逻辑 聚焦单一顶级配置提升产品力与性价比 [12] - 加速产品和技术迭代 目标2026年整车产品力和AI体系化能力超越2022年L9发布水平 [12][13] - 改革销售体系实行扁平化管理 提升一线效率 并采用"繁星店"轻量化模式覆盖低线城市 [13] 销售体系改革 - 保留车辆销售、品牌建设和用户运营的直营属性 经销商专注售后维修服务 [14] - 经销商承担门店装修和租赁成本(800平米门店装修费约200万元) 理想通过费用返还支持3-5年 [14] - 经销商盈利依赖售后维修 在保有量1200台城市月均可获10万元毛利(按40%毛利率计算) [14] 新产品规划 - 纯电SUV理想i6将于9月底发布 目标成为细分市场最具竞争力产品 [15] - 围绕i6上市将强化一线培训、发挥直营优势 并全面做好舆情防御 [15] - 内部为i6制定了较为激进的销量目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