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vivo成立机器人Lab:不逐一阵风,要造一片林
雷峰网· 2025-03-27 10:21
vivo机器人战略布局 - 公司选择聚焦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消费级机器人市场,主攻AI算法(大脑)与机器视觉(眼睛)两大核心技术,其余硬件依赖供应链[1][2][3] - 技术路径采用"技术复用+场景延伸"模式,复用手机业务积累的AI算法(蓝心大模型)、影像空间感知技术及5亿智能设备用户基础[10][14][18] - 通过MR头显研发积累的空间感知技术成为连接大脑与眼睛的"中间件",已展示超越苹果Vision Pro的原型机[16][1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家用机器人处于概念教育阶段,技术落地面临能耗、安全、交互等挑战,行业预计爆发期在3-10年[6][7] - 当前机器人普遍存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或"头脑四肢均不发达"问题,AI水平是具身智能发展主要瓶颈[13] - 机器视觉存在非标障碍物检测、3D结构拓扑归纳等难点,车企自动驾驶算法难以直接复用[14] 技术投入与供应链 - 公司AI领域累计投入超230亿元,维持千人团队规模,每年大模型研发投入20-30亿元[15]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电机、丝杠、减速器)成本占比超50%,未来单台成本有望从60-70万元降至10万元以内[20] - 公司通过30年供应链经验可能加速行业标准化,推动电机等部件价格从千元级降至百元级[20] 战略定位与生态建设 - 区别于特斯拉等全身硬件方案,公司专注技术门槛最高的"大脑+眼睛"环节,降低商业化门槛[8][14] - 通过高薪招聘机器人首席科学家等技术专家,覆盖中美多地研发中心,构建人才储备[24][25] - 强调生态共建而非竞争,利用手机渠道优势为未来机器人销售铺路[22][18] 长期发展逻辑 - 消费级机器人被视为"新能源车级"产业机遇,但国内发展仍依赖特斯拉等海外公司引领[26][27] - 公司展示战略定力,允许AI/MR等核心战略5年内不盈利,机器人领域采取相同长期主义[28][30] - 技术突破点难以预测,但公司通过"渐进突围、沿途下蛋"策略确保技术积累连续性[18][31]
2025年,高贸易顺差能否延续?——“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二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26 16:01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贸易顺差高位运行,由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形成原因包括产业升级、价格优势和反制措施等,汽车、手机、电气设备等行业顺差有望延续高企,但关税战2.0或带来风险 [1][5][107][109] 近年贸易顺差走势 贸易顺差高位运行 - 近年出口疲软但贸易顺差仍高位运行,因一般贸易替代加工贸易降低进口依赖,如2013 - 2015年出口增速从7.8%降至 - 2.9%,贸易顺差增加1929.4亿美元 [1][7][107] - 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反映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过去十年一般贸易顺差占比从24.5%升至73.1%,加工贸易从60.4%降至10.4% [1][8][107] 行业结构 - 贸易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2024年贸易顺差较高行业为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 [1][10][108] - 消费品中纺织服装自2017年以来平均顺差3390.9亿美元,波动不大;车辆及其零部件从2017年逆差100.7亿美元转为2024年顺差1585.4亿美元 [10][11] - 资本品中其他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和电气设备及其零件贸易顺差自贸易战1.0以来分别提升6.7、2.9和3.0倍 [11] 国别结构 - 我国顺差规模最大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居次,前者以一般贸易为主,后者以加工贸易为主 [2][17][108] - 2023年6月前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占主导,占比从2019年1月的85.2%降至2023年5月的38.7%;2023年6月起对“一带一路”国家顺差超对美顺差,目前分别占总顺差39.0%和38.5% [2][17][108] - 我国对美加工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手机和电脑,对“一带一路”国家一般贸易顺差以小客车、手机等为主 [2][23][108] 高额贸易顺差形成原因 消费品领域 - 纺织服装行业凭借自给自足生产能力和价格优势维持高额顺差,我国棉花产量占全球26%使产业链自给自足,近两年全球出口份额稳居40%左右,2024年12月出口价格指数93.1低于进口指数98.1 [3][32][109] - 汽车等行业凭借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推动出口高增长和进口替代,新能源车出口份额和增速较2018年分别增长3.0%和355.5%,2024年起车辆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 [3][41][109] 资本品领域 - 产业迭代减少加工贸易进口,2022 - 2023年上半年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下滑至 - 37.0%,出口增速高于进口22%,原材料价格低和制造业工资高促使企业减少进料加工进口和外迁加工环节 [52] - 产业迭代增强出口竞争优势,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较2017年分别增长81.9%和63.5%,出口结构向中间品和资本品转型,2024年机械、电气和其他交运设备出口份额较2018年分别提升1.0、0.9和0.4个百分点 [56] 其他领域 - 国内对美反制措施加速进口替代进程,贸易战1.0后已加征关税的车辆对美( - 2.7pct至4.5%)及世界( - 1.1pct至1.6%),机械设备对美( - 1.5pct至4.2%)及世界( - 1.7pct至3.0%)依赖度明显下降 [4][62][109] 有望延续高企顺差的行业 总结 - 我国贸易顺差扩大是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产业升级是主因,价格优势提升是次因,2018 - 2020年一般贸易占比从38.2%升至73.2%,加工贸易从36.8%降至10.4%,中国PPI较其他生产型经济体低10%以上 [5][66][110] 消费品领域 - 汽车行业因产业升级竞争优势有望在关税战2.0下维持高顺差,2023年底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2021年初下滑2.8pct,进口增速放缓,整车出口增速提升,两者增速差一度达140.5个百分点,当前相差42.2个百分点,加征关税将降低进口依赖度,提升出口竞争力 [70] - 手机行业国货品牌崛起支撑贸易顺差,出口从加工贸易转向一般贸易,2024年国产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29.5%,出口价格持续低于进口价格 [82] 资本品领域 - 电气设备等行业因迭代升级有望维持贸易顺差韧性,但关税战2.0或带来风险,贸易战1.0后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目前电气设备零部件与整机增速差距扩大至11.7个百分点,若关键领域技术突破且有成本优势,顺差有望保持韧性,否则出口和供应链受冲击 [86] 其他领域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中国反制对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涉及商品占自美总进口22.1%,分两批实施,2月生效关税降低了已加征商品进口依赖度,预计3月生效关税也将降低相关商品进口依赖度,纺服及中间品贸易顺差有望扩大 [96][97]
言短意长|雷军回母校武大为何被热情包围?
搜狐财经· 2025-03-25 04:47
任何线上的流量都可能转化为线下的热情。 3月24日,武汉大学杰出校友雷军回母校了。根据官方披露出来的信息,雷军此次回武大主要是给"雷军奖学金"获得者颁奖并与首届"雷军班"学生 举行主题班会。 我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当雷军参加完主题班会从武大计算机学院大楼里面走出去乘车离去的时候,武大的同学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呼喊声此起 彼伏。 那股热情溢出了观看者的手机屏幕,堪比追星现场。那个1987年入读武大计算机系的湖北乡间少年可能当时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一天。 高清 倍速 00:00 00:20 视频来源:抖音账号"小王同学又饿了"(00:20) 企业家像明星一样被追捧、被排山倒海般的热情包围,并非坏事。它寄托了当代学生的一种价值取向,更是对当代企业家形象的一种框定。 为什么是雷军,而不是其他企业家会被母校学子的热情包围?我相信,今日之雷军无论到哪个大学,迎接的可能都是这样的热情。 热情的背后,实际上代表了当代学生的一种"好的企业家"的想象。 言短意长|雷军回母校武大为何被热情包围? 第一,雷军代表了一个寒门奋斗成功的典型。 雷军是一个完全没有"背景"的人,出身于湖北仙桃农家,凭借自身的努力考到了武大,28岁就做到了金山C ...
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
致富证券· 2025-03-12 06:42
报告核心观点 - 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决策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涉及战略转型、国际化布局、协同创新等方面,各部门也出台配套政策支持 [3][4][12] 领导讲话要点 - 高质量发展方面,决策层将改革重心转向质量跃升战略,构建全要素价值创新体系 [3] - 科技创新竞争力上,明确将资源配置向智能装备、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领域倾斜 [3] - 服务支撑体系中,税务系统“春雨润企”专项行动实现服务迭代,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体系 [3] - 国际化布局里,民营经济成为全球资源配置先锋力量,政府构建“出海专业平台” [4] - 协同创新方面,产业协作模式将转变,“技术共生”模式改写产业竞争规则,产业政策进入3.0时代 [5][7] 参会企业家情况 - 参会企业家来自传统互联网大企业和小领域领头羊,涵盖高新技术、制造、民生消费等多个行业 [8][9] 各领域企业代表表现 - 硬科技派中,华为深耕通信技术,韦尔半导体专注芯片设计,宇树科技聚焦智能机器人,DeepSeek领跑人工智能,银河航天开拓商业航天 [10] - 制造业领军者中,小米实现跨领域发展,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领先,宁德时代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10] - 民生消费领域,新希望集团构建数字化农业生态,为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动能 [11] 相关配套政策 - 发改委破除市场准入门槛,解决账款和融资问题 [14] - 工信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完善服务体系,支持数字化转型 [14] - 金管局加大信贷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14] - 市场监管局实施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整治涉企乱收费 [14] - 央行解决融资问题,提供金融支持 [14]
出海的尽头是非洲?实地考察东非机遇与挑战
吴晓波频道· 2025-03-10 15:02
中非贸易与投资机遇 - 2023年中非贸易额突破2800亿美元,中国企业累计在非洲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7000亿美元 [1] - 非洲城镇化快速推进,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城镇化水平低但速度快,为中国建材企业提供出海契机 [2] - 非洲家电市场正在重演中国2000年的情形,家庭收入上涨使冰箱电视从奢侈品变成刚需 [2] 行业案例与市场表现 - 科达制造在非洲使用国内淘汰窑炉实现43.3%毛利率,高出国内同行17.6个百分点 [2] - 海信在南非市场电视和冰箱占有率分别达33%和38.1%,创维数字在非洲市场占有率超80% [3] - 传音手机在非洲市占率达50%,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进入前五,2022年出货量逆势增长30% [5] - 非洲电商市场2020-2025年预计年均增长15.5%,2025年规模将达407.58亿美元 [5] - Kilimall自2014年成立以来稳居东非电商市场首位,份额长期保持50%以上 [5] - 安琪酵母通过埃及建厂进入非洲,2021年非洲业务收入7.1亿元,净利润1.25亿元 [6] - SHEIN进入非洲一年后成为南非Google Play下载次数最多的购物类应用 [6] 商业模式与战略 - 传音利用中国电子产业链优势集采零部件,在非洲建立制造基地,实现成本优势 [5] - "中国园区+非洲制造"模式成功,如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集聚120余家跨国企业 [10] - 华坚集团三个月建厂创汇1.2亿美元,展现非洲速度 [10] - 埃塞俄比亚投资局提供全流程服务支持外商直接投资 [11][12] 未来发展趋势 - 随着物流网络和支付手段覆盖,非洲电商将大有可为 [7] - 非洲存在产品供给不足、品牌梯队断层等结构性矛盾,为中企提供机遇 [6] - 中企可利用两地市场资源错配获利,当前是战略机遇期 [6]
雷军的高端化战略,步步为营
36氪· 2025-02-28 14:28
小米汽车高端化战略 - 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 Ultra起售价52.99万元,定位中高端市场,开售10分钟大定突破6900辆,2小时订单达1万辆[3] - SU7 Ultra零百加速1.98秒,马力1548匹,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超越保时捷[3] - 该车型早在2022年即开始规划,经过优化开发以确立高端性能车定位[3] 产品技术与市场表现 - 小米SU7起售价21.49万元,最高配29.99万元,2024年交付13.5万辆,锁单量达24.8万辆[6] - 公司投入100亿元研发,自研27000转电机刷新行业纪录,采用9100吨大压铸系统提升制造效率[6] - 产能利用率超过规划80%,面临的主要压力是产能不足而非库存[6] 产品策略差异 - 与传统车企先推豪华车再推低价车型不同,小米先推出SU7建立口碑,再推出SU7 Ultra提升品牌形象[8][9] - SU7 Ultra在德国纽北赛道取得6分46秒874成绩,成为最速四门车,量产车在上海赛道成绩超越保时捷Taycan[10] - 高端技术如V8s电机将逐步下放至低价车型,形成技术扩散效应[10] 品牌战略协同 - 小米集团通过汽车业务推动整体高端化,市值突破1.4万亿港元[12][14] - 汽车业务定位20-50万元区间,瞄准BBA所在豪华市场,实现销量与利润双收[12] - 手机业务高端化受阻后,汽车成为品牌升级新突破口[12] 行业竞争环境 -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末尾淘汰阶段,新品牌需快速建立高端形象[9] - 赛道成绩成为证明技术实力的重要手段,小米通过性能表现建立豪华标签[10] - 在"动力平权"背景下,单纯追逐速度不足以建立长期竞争优势,需构建更全面技术壁垒[13]
雷军,一度登顶中国首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7 04:51
小米集团股价波动与产品发布 - 小米港股股价盘中一度涨超4%,市值逼近1.5万亿港元,创始人雷军财富超越钟睒睒成为中国新首富 [1] - 随后股价快速跳水,跌幅达7%,市值回落至1.3万亿港元,钟睒睒重新夺回首富位置 [2] - 公司股价52.300港元,成交额288.18亿港元,市盈率61.2倍,市净率6.68倍 [3] - 雷军连续发布四条微博为小米SU7 Ultra造势,强调这是公司首次冲击豪车市场 [3][4] - 小米SU7 Ultra预售价81.49万元,定位性能天花板车型,对标保时捷、特斯拉和BBA [6][7] - 小米15 Ultra手机或将涨价,因研发成本和器件成本上升 [7] A股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领跌1.14%,沪指跌0.41%,深成指跌0.76%,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下跌 [9] - 半日成交额13373亿元,较上日放量1611亿元 [9] - 海南自贸区板块领涨3.25%,海南发展等个股涨停 [10] - 饮料制造板块上涨2.53%,海融科技涨幅达20% [11] - 算力和机器人板块调整明显,铜缆高速连接、国资云、CPO等板块跌幅居前 [11] - 百度平台指数下跌2.98%,数字政府指数下跌3.13%,微软合作商指数下跌4.02% [12] 行业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强势,武汉蓝电涨幅17.96% [11] - 免税店概念上涨2.46%,海南发展涨停 [11] - 旅游及酒店板块上涨1.74%,同庆楼涨停 [11] - 工业机械板块下跌1.72%,电脑硬件板块下跌2.94% [12] - 汽车零部件板块下跌1.55%,教育板块下跌1.55% [12] - 餐饮旅游板块逆势上涨1.95%,日用化工板块上涨1.57% [12]
三大理由,感觉牛市要来
集思录· 2025-02-26 14:29
中国经济转型 - 中国经济从房地产拉动转向依靠科技进步 房地产利空已消化 武汉二手房成交价跌至8000-9000元/㎡ 郊区次新房仅3000-4000元/㎡ [1] - 房地产价格触底标志包括:低风险平台出现"房屋年折旧1.4% 70年后归零"的极端看空言论 类似2020年原油期货负价格时的市场情绪 [1] - 科技进步显著 汽车和手机产业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生活成本降低促进消费回暖 [2] 房地产市场现状 - 武汉房价收入比改善 个人年收入可在郊区全款购房 中产家庭年收入可覆盖城区购房成本 [1][2] - 85-90后成为主要承压群体 户均亏损达百万元级别 但当前房价已处于"跌无可跌"状态 [2] - 存在争议观点:部分用户认为房地产下跌周期刚开始 将经历长期阴跌 [5][9] 股票市场动态 - 每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 被视为牛市启动信号 多数板块已完成深度调整并大幅反弹 [2] - 医药/光伏/养殖/白酒/消费板块仍处低位 其他板块已现全面反弹 [2] - 市场分歧明显:有观点认为科技股多为概念炒作 港股科技权重股实际科技含量不足 [6] 投资策略观点 - 建议保持权益仓位 以A股核心资产为配置重点 强调仓位管理优于个股选择 [10][14] - 牛市初期特征显现 投资者普遍存在"错过机会"焦虑 需警惕操作变形风险 [10] - 部分投资者采取攻守兼备策略:医药/消费/养殖板块逢低布局 保留部分机动资金 [14] 市场情绪指标 - 可转债普遍上涨至120元区间 市场质疑声被视为行情延续的逆向指标 [13] - 港股科技股强势反弹 被解读为流动性驱动下的解套行情 [7] - 投资者对估值体系存疑 认为当前炒作模式与2015年杠杆牛市相似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