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我们今年如此坚定看好固态电池
2025-06-26 14: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锂电设备、锂离子材料、新能源 - **公司**:嘉泽新能、纳科诺尔、三峡新材、宁德时代、赣锋、璞泰来、三祥新材、厦钨新能、光华、海辰药业、有研新材、国联研究院、先导智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看好固态电池产业的原因**:2025年是固态电池产业政策补贴成果首次检查年,标志产业进入关键评估期;CIBF展览后,产业链各方积极参与产业化进程,从整车厂主导转向材料和设备企业积极参与;硫化物锂金属电池性能取得突破,能量密度达400Wh/kg,循环次数近500次,并具备提升至500Wh/kg的潜力[1][3] - **固态电池市场行情阶段及持续性**:当前市场行情逐步走强,是关键时期,持续性值得期待。各公司业务投入和资源配置积极,技术性能不断突破,为行情提供支撑[4][5] - **具有投资潜力的公司**:嘉泽新能、纳科诺尔、三峡新材等过去一年在固态业务保持高投入,技术研发有进展且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更多锂电中游材料和设备公司今年开始投入固态业务并分享进展[6] - **全固态电池技术性能提升体现**:锂金属电池自身性能提升,如宁德时代锂金属电池循环次数显著提高,能量密度也有提升;全固态锂金属负极电池关键综合性能指标逼近液态电池入门级水平[7][8] - **固态电池技术对商业化应用的影响**:到2027年具备商业化价值的固态电池有望量产,特别是在乘用车领域[9] - **2025年全固态电池产业链变化**:产业端业务聚焦、性能端突破、政策端持续支持,下半年龙头企业面临“考试”[1][10] - **2025年全固态产业链投资机会**:核心围绕置信度提升,多数锂电材料、设备公司估值合理,具备配置和投资机会[11] - **固态电池板块扩容情况**:板块持续扩容,从推锂金属材料负极等公司到碳酸锂板块表现抢眼,碳酸锂相关企业布局锂金属负极储备工作[14] -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趋势**:从2018 - 2021年周期后,2025年实体产业希望通过新业务转型,如机器人和固态电池等,带来价值挖掘机会[16] - **固态相关公司合理市值评估**:按四个条件打分,满足所有条件给予龙头公司估值空间,每少一个条件减5 - 10倍[17][18] - **选择投资标的判断长期投资价值维度**:业务领域和技术优势、经营状况、与下游客户合作情况、市场认可度和潜力[19] - **值得关注的高弹性投资品种**:金属负极材料,宁德时代锂金属自生成负极技术使该领域进入可跟踪产业周期,预计未来两到三年显著发展;新型添加剂,宁德时代新型电解液配方相关添加剂能改善固态电池性能,受产业链欢迎[20][21] - **锂电设备行业发展状况**:经历2021年以来订单下滑,2025年初熬过三年低谷期。纳克诺尔等公司干电极业务设备表现突出,与下游客户有合作,被认为是潜在龙头[22] - **宁德时代新技术对行业影响**:锂金属自生成负极技术使金属负极材料进入可跟踪产业周期,其他创新提升固态电池性能,推动产业链发展[23] - **全固态电池电解液使用情况**:目前并非完全不使用电解液,多数企业固含量在5%以下,部分力争1%以内,用量显著少于传统液态电池[25] - **全固态电池产业链核心工艺环节**:干电极、等静压和模转印,干电极优先定型,工业化生产流程未完全定型[26] - **锂离子设备公司在全固态产业链优先级**:专注干电极技术公司优先关注,其次是叠切、封装和化成环节,等静压和模转印需进一步观察[27] - **锂离子设备市场发展趋势**:2025年市场增长,龙头公司产能利用率高,二线电子厂开工率提升,需求增速约25% - 30%,2026年二线厂可能扩产[28] - **锂离子材料公司在全固态产业链地位**:占据重要地位,2025年二季度末产业链景气度提升,产品需求增速25% - 30%,主产业链大票下行风险小[29] - **2025年二季度锂电产业链公司估值及业绩期情况**:主要公司估值普遍较低,虽进入业绩期,但对板块持乐观态度[29][30] - **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现阶段积极发展,预计2026年产品结构设计定型,设备需求提升,2027年年中左右全固态电池量产[31] - **固态电池行业未来发展持续性**:持乐观态度,处于标的挖掘潜力阶段,2025下半年工信部检查和龙头公司装车计划值得期待,2026年为2027年量产做准备[3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纳科诺尔2024年表现**:股价表现强劲,市值高点约80亿,对应业绩50倍,有成为行业龙头潜质[12] - **固态电池产业链龙头公司估值考虑**:具备潜质的细分环节龙头公司,50倍以下估值可布局,板块推进后50倍以上估值大概率出现,2025年固态行情可能发生变化[13] - **有研新材硫化锂业务变化及影响**:近期公告硫化锂业务有变化,召开电话会议讨论国联研究院孵化的硫化锂资产交易,该资产技术积累好、客户端资源优但缺乏工业化能力[32]
五矿新能主要股东连续减持背后:存贷双高利息费用异常上升 融资60亿扩产过半产能闲置
新浪证券· 2025-06-25 09:49
股东减持计划 - 深圳安晏投资合伙企业计划于2025年7月15日至10月14日减持不超过5787.66万股,占总股本的3% [1] - 此前2024年11月11日至2025年2月5日期间,该股东已减持2675.91万股,占总股本的1.39% [1]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07.29亿元同比下降40.3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2] - 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下降48.37%,归母净利润-5.08亿元 [2]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6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2] - 毛利率下滑速度快于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可比公司 [2] - 2024年财务费用突破1亿元,利息费用增速远超利息收入 [4] 资金状况 - 2024年末账面货币资金26.53亿元,其中23.15亿元存放于五矿集团财务公司 [7] - 有息负债31.84亿元,包括应付债券30.66亿元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5.48亿元 [7] - 2021年IPO募资27.25亿元,2022年可转债融资32.5亿元 [8][10] - 2021年经营现金净流出6.32亿元,资本开支9.58亿元 [8] 产能与运营 - 2023年产能12.945万吨,利用率47.12% [10] - 2024年产能17.999万吨,利用率降至41.75% [10]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45天升至2024年56天 [1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61天升至2024年156天 [11] 公司背景 - 原名长远锂科,2021年8月科创板上市 [2] - 中国五矿集团直管企业,主营锂电正极材料 [2] - 产品以中镍高电压三元正极材料为主,逐步拓展磷酸铁锂业务 [2]
总投资40亿!贵州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来了!
鑫椤锂电· 2025-06-24 08:24
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 - 贵州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拟新建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 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 项目选址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硒城街道白安营村 [2] - 项目分A区和B区建设 A区产能30万吨磷酸铁锂前驱体 建设12条生产线 投资14亿元人民币 B区产能15万吨磷酸铁锂前驱体 建设5条生产线 投资10亿元人民币 [2] - 安达科技成立于1996年 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 主营业务包括磷酸铁 磷酸铁锂的研发生产销售 以及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和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2]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2025年将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聚焦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和市场前景 [3]
“2025新能源新材料创新企业”评选火热进行中
高工锂电· 2025-06-20 10:46
锂电产业整体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 同比增长55% 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与90GWh 同比增长41%与120% [1] - 中国锂电产业在全球新能源版图中持续强化话语权 技术路线演进与材料企业创新重塑行业格局 [1] 材料创新与细分领域表现 - 正极材料出货量达100万吨 同比增长68% 磷酸铁锂材料同比增长94% 出货占比首破75% 成为动力电池降本提效核心支撑 [2] - 湿法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75% 市场份额跃升至81.6% 电解液出货同比增长63.8% 高电压与快充体系需求推动添加剂与溶剂配方创新 [2] - 负极材料同比增速放缓 但4C/6C快充人造石墨与硅基材料验证加速 预示高功率与高比能技术路径将进入放量窗口期 [2] - 中国电解液全球出货量占比突破90% 在成本控制与供应链集成方面显现全球竞争优势 [2] 下一代电池技术布局 - 2025年5月中国锂电产业链新签约/公告项目29个 总投资约400亿元 固态电池及相关材料项目占比近五成 [4] - 钠离子电池与锂金属电池等新型技术路线处于商业化验证阶段 材料企业为新体系产业落地提供关键支撑 [4] - 磷酸铁锂正极向高压实与高倍率发展 硅碳负极、富锂锰基、磷酸锰铁锂、新型集流体及LiFSI电解盐等关键材料加快放量 [4] - 数码市场复苏与AI终端出货增长带动钴酸锂与锰酸锂材料迎来结构性机会 [4] 行业奖项评选维度 - 奖项评选聚焦技术创新性、产业落地性、市场认可度与发展潜力四大核心维度 [6] - 评选结果将在2025年7月8日-9日的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上揭晓 旨在发掘代表产业未来方向的先锋力量 [6]
十八届高工锂电峰会 | 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将作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6-18 13:32
会议信息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金坛万豪酒店举办,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将出席并作主题演讲 [2]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9日在成都邛崃举办,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1][2] 天赐材料海外布局 - 公司在摩洛哥投资25.76亿摩洛哥迪拉姆(约2.8亿美元)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及关键原材料综合基地,选址杰迪代省Jorf Lasfar工业园区 [3] - 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地区磷矿储量占全球71%,平均品位达33%,项目将助力公司开拓欧洲市场并补齐海外电解液产能缺口 [3] LiFSI产能扩张 - 公司投资超2.6亿元扩建LiFSI产能,从现有2万吨增至4万吨,新增合成釜等设备 [3] - LiFSI在主流电解液配方中添加比例已从0.5%-3%提升至3%-6%,在高倍率放电领域应用更广 [4] - 作为LiFSI市场占有率最高企业,扩建将满足快充、大圆柱、固态电池等技术需求,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5] 5V电解液技术突破 - 公司5V电解液通过调整溶剂体系拓宽电压窗口,在LNMO体系(4.7V)中稳定运行 [5] - 相比传统高压电解液,常温循环寿命提升600周,高温循环寿命提升300周,并有效抑制Mn溶出 [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25.2亿元,归母净利润4.8亿元,毛利率18.9% [5] - 2024Q4营收36.6亿元,归母净利润1.5亿元,毛利率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19.9% [6] - 随着六氟磷酸锂价格回升,2025年电解液盈利有望改善 [6] 行业观点 - 电解液行业内卷主因技术抄袭缺乏约束,扩产无门槛导致价格战 [7] - 公司强调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才是竞争核心,已通过法律手段打击商业秘密侵权 [7]
锂电材料行业周报:高镍三元价格持续走弱,负极材料量价同跌-20250616
湘财证券· 2025-06-16 09: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1][6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锂电材料行业反弹1.53%,跑赢基准(沪深300)1.79pct,行业估值(市盈率TTM)回升0.51x至31.5x,处于20.8%长期历史分位 [3][12] - 正极材料方面,三元前驱体价格下调,碳酸锂现货价反弹、期价走低,氢氧化锂价格下跌,三元材料6系、8系价格走弱,6月头部预计去库,磷酸铁锂价格暂稳,6月排产环比变动有限 [4] - 电解液方面,原料端溶剂价格大幅下调,电解液价格平稳,产量及开工延续下降 [5] - 负极材料方面,石墨负极价格下行,产量及开工大幅下行,下游需求走弱,产能消纳困难 [6] - 隔膜价格走平,开工及库存小幅走升,但市场供大于求格局未变 [11] - 电池级铜箔均价及加工费保持平稳 [11] - 基本面看,下游动力需求淡季,储能需求短期增加,消费及小动力需求贡献有限,供给端多数环节产能过剩,开工欠佳,行业格局分化,议价能力弱,价格中枢提升难,盈利低位;估值层面,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需待供需再平衡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电材料行业市场行情及估值变动 - 上周锂电材料行业反弹1.53%,跑赢基准(沪深300)1.79pct,行业估值(市盈率TTM)回升0.51x至31.5x,处于20.8%长期历史分位 [3][12] 锂电材料产业链数据跟踪 - **正极材料** - **原料端**:三元前驱体NCM111、NCM523、NCM622及NCM811价格分别下行1.27%、0.96%、0.93%和0.57%;碳酸锂现货价反弹0.25%至6.07万元/吨,期货价跌0.83%至5.99万元/吨,氢氧化锂均价下跌2.63%至6.29万元/吨,正磷酸铁价格持稳于1.06万元/吨 [14] - **三元材料**:NCM111及NCM523价格持平,NCM6系及NCM811价格分别跌0.57%和0.42%;产量环比略增0.3%至15085吨,开工率升0.14pct至47.95%,库存降1.48%至13300吨;6月头部预计去库,价格随成本走弱 [21][22] - **磷酸铁锂**:动力型和储能型价格持平;产量环比增加0.86%至65938吨,开工率微升0.06pct至59.99%,库存增加1.42%至36596吨;6月排产环比变动有限,利润倒挂,现金流压力增加 [31] - **电解液** - **原料端**:六氟磷酸锂及双氟磺酰亚胺锂价格走平,溶剂DMC、DEC、EMC、EC及PC价格分别下跌5.1%、1.62%、2.84%、5.10%和6.90%,添加剂PS价格下跌2.08% [37] - **产品端**:价格走平,产量环比减少0.59%至32260吨,开工率降0.14pct至30.74%;需求平淡,价格及利润有下行压力 [42] - **负极材料** - **价格**: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市场均价分别下跌1.25%和4.22%,中间相碳微球市场均价持稳,石墨化代加工费持平 [46] - **产量及开工**:产量环比下降2.46%至43795吨,开工率降1.16pct至45.92%,库存减0.94%至195160吨;需求走弱,产能消纳困难,利润环比下行 [48] - **隔膜** - **价格**:干法隔膜、湿法隔膜、陶瓷涂覆隔膜价格持平 [51] - **产量及开工**:产量增加0.37%至54300万平米,开工率升0.3pct至83.17%,库存升0.28%至52900万平米;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低位弱稳 [56] - **电池级铜箔**:8μm、6μm及4.5μm锂电铜箔市场均价和平均加工费均持平 [58] 投资建议 - 基本面,下游动力需求淡季,储能需求短期增加,消费及小动力需求贡献有限,供给端产能过剩,开工欠佳,行业格局分化,议价能力弱,价格中枢提升难,盈利低位;估值层面,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需待供需再平衡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60]
拆解华友钴业23年成长史,何以持续制霸钴矿江湖|深度
24潮· 2025-06-15 17:40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陈雪华从豆芽商贩转型为钴业大佬,2002年创立华友钴业,2015年上市,完成从钴行业龙头到锂电材料一体化平台的蜕变 [1][8][9] - 公司以铜钴资源开采为基座,逐步延伸至有色金属精炼、锂电材料、资源回收,形成"资源-冶炼-深加工-资源回收"全产业链布局 [1][14] - 完成总部在浙江、资源保障在境外、核心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印尼镍产业、非洲资源产业及循环产业五大集群 [1][14] 财务表现 - 2009-2024年营收从14.53亿元增长至609.46亿元,年复合增长40.94倍,归母净利润从0.96亿元增至41.55亿元,年复合增长42.28倍 [2]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8.08%至609.4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99%至41.55亿元,创历史新高 [3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8.42亿元(同比+19.24%),归母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139.68%) [33] 资源布局战略 - 通过"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海外并购增强资源布局,第二阶段开拓新能源业务,第三阶段打造锂电全产业链平台 [14] - 2007年以2.64亿元收购刚果(金)三家矿企,成为当时唯一拥有钴矿开采权的中国民企,钴产能跃升至3.9万吨 [25][26] - 2017年起布局镍锂资源:参股澳洲Manono锂矿(氧化锂储量1.32亿吨),2021年4.22亿美元收购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2018年进军印尼镍资源 [28][29] 产能与项目进展 - 截至2024年末有6个在建超级工程,总投资252.11亿元,包括印尼12万吨镍项目(投资138.09亿元)、5万吨锂盐项目(19.17亿元)等 [19][20] - 在印尼形成24.5万吨镍中间品年产能,配套5万吨硫酸镍和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 [29][43] - 刚果(金)拥有2.14万吨粗制氢氧化钴产能,国内形成11万吨铜+3.9万吨钴年产能 [4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76%钴产量来自刚果(金),中国精炼钴产量占全球76%但90%原料依赖进口 [22][24] - 竞争对手洛阳钼业2024年钴产量11.42万吨(同比+106%),华友钴业4.9万吨;格林美镍中间品毛利率25.12%高于华友的22.18% [61][60] - 三元前驱体毛利率18.61%低于中伟股份(19.97%),但高镍产品占比超80% [43][60] 经营策略优势 - "自有矿山+本地冶炼+一体化布局+绑定大客户"模式:刚果(金)矿山成本显著低于国际采购价,印尼湿法冶炼降低镍成本 [41][43] - 2024年镍产品营收占比35.7%(钴仅5.55%),镍价坚挺支撑业绩,出货量增46%至18.43万金属吨 [45][50] - 与LG、浦项化学合资生产正极材料,欧洲匈牙利2.5万吨项目推进,深度绑定特斯拉等客户 [44] 财务风险与挑战 - 2025年3月末短期有息债务298.76亿元,资金缺口108.21亿元;实控人质押股份占比达67.46% [52][55] - 2021年联合创始人套现127.37亿元致股价较峰值跌64%,市值蒸发1200亿元 [51] - 177亿元定增计划中止,多个项目依赖高杠杆融资 [52]
华盛锂电: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3:02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 - 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议案,首次及预留授予价格由12.00元/股调整为11.70元/股 [1] - 调整原因是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毕,根据相关规定需对授予价格进行调整 [1] - 调整后虚拟分派的现金红利为0.2966元/股,计算公式为调整后授予价格=12元/股-0.2966元/股≈11.70元/股 [4][5] 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 2024年8月22日确定为授予日,以12.00元/股的授予价格向160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237.00万股限制性股票 [2] - 公司就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情况进行自查,未发现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交易的情形 [2] - 监事会未收到任何员工对拟激励对象提出的异议 [2] 调整影响及法律意见 - 本次调整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会影响公司核心团队稳定性 [5] - 监事会认为本次调整符合相关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股东利益的情形 [5] - 法律意见认为本次激励计划相关调整已取得必要批准和授权,符合各项规定 [5]
华盛锂电: 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关于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作废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及预留授予相关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13 12:36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及归属情况 核心观点 - 公司对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行多项调整,包括授予价格调整、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符合条件、作废部分未归属股票及预留授予安排 [1][2][4]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为2025年8月22日至2026年8月21日,归属条件已满足 [7][8] - 预留部分授予23名激励对象15万股,授予价格为11.70元/股,授予日为2025年6月13日 [10][11] 激励计划调整 - 授予价格由12.00元/股调整为11.70元/股,因公司实施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 [6]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由165人调整为160人,首次授予股票数量由242.00万股调整为237.00万股 [4] 首次授予部分归属情况 - 第一个归属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为销售额较2023年度增长不低于30%,实际完成率为115.66%,达到归属条件 [8] - 158名激励对象符合归属资格,其中156人个人层面归属比例为100%,2人归属比例为80% [8][9] - 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合计11,200股,包括2名离职人员未归属的1万股及2名考核未达标人员的1,200股 [9] 预留授予安排 - 预留授予条件已满足,23名激励对象获授15万股,授予价格11.70元/股 [11][12] - 预留授予日为2025年6月13日,为交易日 [10][11] 批准与授权 - 相关调整及授予事项已获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批准,符合《公司法》《激励管理办法》等规定 [1][4][5] - 公司已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义务,包括董事会决议公告、授予公告等 [13]
华盛锂电: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6-13 12:12
股东大会召开信息 - 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6月30日14点00分在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德盛路1号公司一楼会议室召开[1] - 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1]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9:15-15:00 其中交易系统投票平台开放时间为9:15-9:25 9:30-11:30 13:00-15:00[1] 审议事项 - 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的议案》[2] - 议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 投票规则 - 涉及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约定购回业务相关账户以及沪股通投资者的投票需按照相关规定执行[2] - 同一表决权通过不同方式重复表决的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3] - 股东需对所有议案表决完毕才能提交[3] 参会资格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3日 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聘请的律师将出席会议[3] 会议登记 - 登记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8:00-11:30和14:00-17:00[4] - 登记方式包括现场登记、信函登记和电子邮件登记 不接受电话登记[4] - 登记地点为公司证券部 地址为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德盛路1号[4] 其他事项 - 会议联系人为黄振东、陆海媛 联系电话0512-58782831 电子邮箱bod@sinohsc.com[4] - 会期半天 参会股东需自行承担食宿及交通费用[4] - 股东需提前半小时到达会议现场办理签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