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品
icon
搜索文档
汤臣倍健上半年营收35.32亿元高质量新品破局战术初见成效
新浪财经· 2025-08-08 21: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3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亿元 [1] - 创新产品驱动和经营提质增效是业绩增长的核心因素 [1]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聚焦基础营养素品类 通过高质价比策略应对药店客流下滑和线上竞争加剧的挑战 [1] - 2025年5月蛋白粉 钙DK 健力多氨糖 lifespace益生菌等品类市场份额环比回涨 其中钙DK(120粒)新品拉新效果显著 [1] - 主品牌旗下臻钻蛋白粉 金标液体钙 多维双层片 金装鱼油四大新品登上天猫"618"全周期新品榜单TOP10 京东平台数据显示54微克K2新品表现突出 [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深入抗衰老 精准营养 生物合成技术等前瞻性研究 上半年联合机构在《Aging Cell》发表抗衰天然成分研究成果 [1] 海外市场布局 - 公司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积极探索海外增量 [1]
汤臣倍健: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6513235.60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16:1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下降23.4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7亿元,同比下降17.34% [1] 经营情况 - 公司未披露具体业务板块或产品线的收入变动细节 [1] - 公告未提及导致收入与利润双降的具体原因 [1]
汤臣倍健:关于子公司为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16:12
公司业务动态 - 汤臣倍健全资下属企业珠海健进签署承诺函,将对Evolution Health在拼多多平台开展的"lifespace"品牌跨境电商业务承担连带责任 [1] - Evolution Health为汤臣倍健全资下属企业 [1]
汤臣倍健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37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08 10: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5.32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约7.37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6.42亿元 [1] 品牌收入结构 - 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18.88亿元 [1] - "健力多"品牌实现收入4.11亿元 [1] - "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1.38亿元 [1] - 境外LSG实现收入5.34亿元 [1] 渠道收入分布 - 线下渠道实现收入17.98亿元 [1] - 线上渠道实现收入16.84亿元 [1]
食品饮料周报: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 酒企争喝光瓶酒
证券之星· 2025-08-08 07:17
市场表现 - 沪深300指数上涨1.23%,申万食品饮料指数上涨0.68% [1] - 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ST西发、*ST岩石、西麦食品、金字火腿、紫燕食品 [1] 机构观点 - 国海证券维持食品饮料行业"推荐"评级,推荐白酒个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缘、古井贡酒、迎驾贡酒、金徽酒等,大众品推荐百润股份、卫龙美味、盐津铺子、农夫山泉、东鹏饮料、新乳业、西麦食品、洽洽食品、有友食品、三只松鼠、安琪酵母等 [2] - 中原证券2025年8月推荐关注白酒、软饮料、保健品、烘焙、复调及零食板块,投资组合包括迎驾贡酒、泸州老窖、宝立食品、立高食品、仙乐健康、东鹏饮料、洽洽食品、盐津铺子和日辰股份 [3] 宏观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食品销售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共34条,明确分级分类管理、总部管理责任及全链条风险防控要求 [4] -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消协联合提示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保健功能或疾病预防治疗功效 [5] -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出台,旨在缓解家庭养育压力,乳业、母婴用品、玩具板块冲高后小幅回落 [6] 行业动态 - 光瓶酒市场规模2024年超1500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洋河股份、伊力特等推出60元以内新品,山西汾酒加大低线市场布局 [7][8] - 遵义白酒(除茅台集团)出口额达3981.26万元,同比增幅870.82%,产品远销14个国家和地区 [9] - 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会长丁远怀反对白酒过度低度化(如低于42度),强调香型价值对消费者信任的重要性 [10] 公司动态 - 茅台集团旗下台源酒停产,该产品2023年上市,定位大众酱香酒,年营收超10亿元 [11] - 天佑德酒2024年净利润腰斩,公司投入1.6亿元在西藏建酒庄文旅项目,并加码百元以下市场及果味新品 [12] - 迎驾贡酒出资800万元成立安徽迎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00% [13] 行业数据 - 名酒价格最新值859.00元/瓶 [19] - 原奶价格最新值4012.00元/吨 [19] - 酒类价格指数最新值310.50(以2004年1月为100基准) [19] - 成品糖产量最新值33.70万吨,同比减少10.61% [19]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贵州茅台2025年预测总收入1898.67亿元,净利润941.23亿元,EPS 74.88元 [20] - 伊利股份2025年预测总收入1196.97亿元,净利润110.86亿元,EPS 1.74元 [20] - 五粮液2025年预测总收入939.08亿元,净利润334.45亿元,EPS 8.62元 [20] 行业财务指标 - 食品饮料行业资产负债率34.91%,毛利率27.19%,净利率20.52%,ROE 12.72% [21] - 行业存货周转率2.17次,应收账款周转率3.64次,流动比率1.59 [21]
筑牢防诈堤坝 保健品市场需正本清源
华夏时报· 2025-08-07 11:39
行业乱象特征 - 存在查无资质或媒体踪迹的谜之产品 反映部分品牌缺乏市场公信力和可追溯性 [1] - 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保健品缺乏保健功效 可靠产品需具备蓝帽子认证或权威科研背书 [2] - 游击式诈骗通过临时门店诱骗老人 事后人去楼空造成资金损失 [3] - 无从业资质的骗子通过贩卖健康焦虑进行营销 专业健康顾问需持营养师等权威认证资质 [4] 行业规范措施 - 国家卫健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整治行业乱象 [4]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你拍我查行动 鼓励公众拍摄举报违法行为 [4] - 行业领军企业建立营销人员信用体系 违规者面临终身禁业处罚 [4] - 企业通过30天无理由退货承诺重塑消费信任机制 [4] 正规企业实践 - 安利等企业打造健康促进科普基地 通过线下社群开展百万场健康讲座 [4] - 正规企业建立遍布全国的实体店服务网络 通过多场景体验和公益课堂构筑信任基石 [3] - 完善售后保障体系彰显企业担当 与游击式诈骗形成鲜明对比 [3] - 行业通过认证产品、专业服务和透明机制赢得市场认可 [4] 消费者防护机制 - 消费者可通过各大平台搜索验证产品真实性 警惕孤品属性 [2] - 蓝帽子标识和官方查询系统帮助消费者筑牢认知防线 [2][4] - 健康社群发挥城市毛细血管功能 既传播科学理念又构建防诈骗免疫屏障 [4] - 科学认知、严格监管与行业自律形成三角支撑 推动市场回归健康本质 [4]
银发经济,步步是坑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7 04:23
银发经济现状分析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1%,银发经济年产值7万亿元,占GDP5%、总消费12.5%,消费规模大但贡献率低 [7] - 老年人消费集中于医疗保健和社交休闲(餐饮/旅游),缺乏多元性,与年轻人及中年人的消费结构差异显著 [7][8] - 日本65岁以上老人贡献银发经济产值100万亿日元,占GDP16.7%、消费8.5%,显示老年消费力弱是普遍现象 [10] 中国老年人消费能力 - 2021年老年人年人均收入32027.4元(中位数11400元),城乡差距显著:城镇47270.8元依赖社保,农村14105.4元依赖经营性收入 [12] - 城镇退休金分配不均:7%群体月均6000元,38%企业退休职工月均2000元,中位数年收入仅2-3万元 [14] - 50岁以上人群平均存款18.6万元,但储蓄多用于应急而非消费,实际消费潜力有限 [14] 市场表现与结构性问题 - 上海养老机构入住率63%,6.2万张床位空置,中等养老机构月费8500元远超老年人月均退休金4930元 [15] - 2023年银发旅游1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20.6%,但超60%选择200元以下低价团,99-199元"老年特惠团"为主流 [15][16] - 低价团通过压缩交通/食宿成本(如"铁腚团")及强制购物盈利,老年人对服务消费轻视却热衷购买低质实体商品 [18][19][21] 消费观念与市场生态 - 老年人价格敏感度高,消费习惯畸形:愿为劣质商品付费但拒绝优质服务,消费观念滞后于市场经济时代 [21][22] - 市场逆淘汰机制形成:正规机构回避老年市场,非正规机构通过购物返佣等模式主导,导致"坑老经济"泛滥 [18][24] - 老年人经济认知缺陷难以改变,7万亿银发经济含"坑量"高,整体质量低下且无法解决内需不足问题 [24]
仙乐健康全新汕头智慧物流中心正式启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3:52
公司运营升级 - 仙乐健康在汕头产业园启用全新智慧物流中心 [1] - 物流中心主体高度达40米 为国内最高单体立库之一 [1] - 采用前沿物流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 打造黑灯仓库高效运营模式 [1]
香港跑出超级隐形冠军:80后大哥卖保健美容品,全港第七
36氪· 2025-08-06 11:59
公司业务概览 - 在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2] - 采用外包生产模式 供应商包括制造商 [2] - 拥有六个自有品牌和六个第三方品牌代理权 [2][4] - 产品分为保健补充品及产品和美容补充品及产品两大类 [2] - 销售渠道以万宁零售门市分销为主 同时有自营电商平台和批发业务 [2] - 2025财年营收1.3亿港元 净利润3626万港元 [4] - 在香港保健及美容补充品零售市场占有率1.6% 排名第七 [2][4] - 在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零售市场份额29.4% 排名第一 [2] 品牌与产品矩阵 - 自有品牌包括"炎痛消"(关节与痛症产品)、"正品"(日常基础补充)、"Profix"(益生菌系列)、"維再生"(复合配方保健)、"日藥堂"(传统中药调理)和"Organicpharm"(天然有机系列) [4][6][7] - 第三方品牌包括"iPro+"和"Boiron"等 [2] - 产品覆盖关节健康、肠胃健康、免疫调节、美容美白、视力保健等多个功能维度 [4][5][6] - 明星产品"炎痛消"是万宁零售门市最畅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产品之一 [10] 市场发展趋势 - 香港保健及美容补充品市场零售值2024年达27亿港元 预计2029年增至35.4亿港元 年复合增长率5.5% [9] - 关节健康、免疫调节和美容抗氧化是三大核心增长动力 [1][9] - 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从2019年140万人增至2023年170万人 年增长率5.4% 推动关节健康需求 [10] - 疫情后免疫调节类产品需求显著增长 例如草姬集团相关产品2023年销售额8340.3万港元 占比33.2% [11] - 美容抗衰产品关注度提升 莱特维健针对不同年龄层推出系列产品并取得可观销量 [12] 新兴增长机会 - 功能美容趋势从外用到内服 年轻消费群体偏好抗氧化、美白、抗糖化功能产品 形态向即饮型、软糖型发展 [13] - 男性保健市场存在蓝海机会 抗疲劳、健骨、体能提升类产品供给不足 [15] - 快速有感产品需求上升 包括口服速释、小包装单剂量等形态 强调即时效果感知 [16] - 本地研发出海机会显现 公司已在台湾设立附属公司 计划拓展东南亚市场 [18] 战略举措 - 实控人张运裕2021年11月以2480万港元收购公司后推行多品牌策略 [4] - 联合高校推进功能验证与成分稳定性测试 强化产品科学背书 [17] - 规划男性专属配方产品拓展 含人参、番茄红素等复合成份 [15] - 通过自建仓储分销体系连接海外制造商(日本、台湾、澳洲)与本地渠道 [7]
碧生源2025上半年收入2.589亿元,同比增长1.8%,减肥药品收入增长15.0%,全面收益增长45.9%
金融界· 2025-08-06 01:2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58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上升1.8% [1] - 全面收益总额1240万元 较去年同期850万元增长45.9% [1]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1480.4万元 相比2023年亏损2.9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毛利率从2023年46.91%提升至2024年67.28% [3] 产品结构 - 传统"四茶"业务收入1.291亿元 同比下降4.7% [1] - 减肥药品收入9440万元 同比增长15.0% [1] - 奥利司他产品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自2015年收购广州润良药业后持续发展 [4] 业务转型 - 通过合营公司承接产品经销代理 实现线下OTC业务平稳过渡 [3] - 线上代运营业务更加成熟高效 [3] - 总营业额从2021年11.01亿元持续下降至2024年4.84亿元 反映传统业务压力 [4] 渠道建设 - 线下销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近29万家OTC药房及医药第三终端 [3] - 线上业务在18个电商平台开设63个店铺 拓展抖音快手等新零售领域 [3] 财务状况 - 流动比率从2021年1.58提升至2024年2.96 [6] - 速动比率从2021年1.23提升至2024年2.63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35.73%降至2024年15.22% [6] 发展战略 - 把握"体重管理年"活动契机 聚焦保健茶主营业务 [6] - 整合线上线下渠道 深耕"减肥与体重管理"及"胃肠道健康"领域 [6] - 通过屏媒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媒介扩大品牌传播 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