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

搜索文档
可转债周报:当前转债走势有哪些关注因素-20250904
长江证券· 2025-09-04 14: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周(2025 年 8 月 25 日 - 2025 年 8 月 30 日)转债市场整体冲高回落,价格中枢回调但仍处高位,市场情绪阶段性趋谨慎 [2][6] - 估值层面,中低价品种抗跌性较强,高价区间压缩显著,市价中位数虽回落但依旧偏高,隐含波动率大幅下行,短期谨慎情绪得到一定释放 [2][6] - 行业表现分化,仅军工与通信延续上行,汽车、石化等周期板块承压,个券多数随正股走弱,部分提示强赎的品种依旧录得收益,正股驱动仍是核心 [2][6] - 市场交投活跃但波动加大,建议投资者在控制高估值风险的同时,关注具备正股支撑的优质个券,并在事件驱动与结构分化中把握机会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前转债走势有哪些关注因素 - 7 月 1 日以来转债市场与国债期货价格走势呈现一定负相关,在转债估值高企背景下,应关注国债期货走势对转债的边际影响 [15] - 今年以来,转债市场与中证 1000 相关系数降低且回归系数提升,一定程度上显示转债股性有所增强,对权益市场波动反应相对更为敏感 [15] - 资金面仍较宽松,从央行逆回购净投放额和转债 ETF 来看,转债下行风险有限,投资者对转债市场整体仍持看多态度 [19] 市场主题周度回顾 - 当周权益市场交易性主题延续活跃,科技主线延续领涨,算力链相关主题、高端制造与军工、消费电子链表现较强,医药板块与数字货币相关主题相对偏弱,需防范高估值高拥挤板块的估值收敛风险 [22] 市场周度跟踪 主要股指延续走强,科技类板块为当周主线 - 当周 A 股主要股指延续上行,创业板指与科创类指数表现更为突出,成长风格保持主导 [10] - 资金层面,主力资金依旧净流出,流出压力阶段性放大,显示调仓与兑现收益行为仍在延续 [10] - 行业上,电子、通信、电力设备等科技、制造链条走强,周期类如钢铁、石化与煤炭表现偏弱,消费板块分化延续 [10] - 成交集中度维持高位,计算机及机械设备成交居前,市场热点依旧聚焦科技成长与制造方向 [10] 转债市场有所承压,中小盘转债表现较弱 - 当周可转债市场整体冲高回落,中小盘整体偏弱,大盘品种超跌后略有反弹,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10] - 估值方面,中低平价转债表现相对抗跌,高价区间压缩显著,市价中位数虽回落但仍处高位 [10] - 隐含波动率显著下行,短期谨慎情绪已有一定释放 [10] - 板块层面,仅军工与通信维持上涨,汽车、石化等板块承压明显 [10] - 个券普遍走弱,正股驱动依旧突出,部分提示强赎的品种仍录得较高收益 [10] 发行及条款跟踪 当周(2025 年 8 月 25 日 - 2025 年 8 月 30 日)一级市场预案发行情况 - 当周无新上市可转债,有 1 只转债开放申购,为金威转债,发行规模为 12.9 亿元,信用评级为 AA [49] - 当周一级市场共计 13 家上市公司更新可转债发行预案,其中 1 家为同意注册,1 家为上市委通过,2 家为交易所受理,1 家为股东大会通过,8 家为董事会预案阶段 [50] 当周(2025 年 8 月 25 日 - 2025 年 8 月 30 日)下修相关公告整理 - 当周共计 4 只转债发布预计触发下修公告,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1.1 [55][57] - 当周共计 11 只转债发布不下修公告,市值加权平均正股 PB 为 2.0 [56][57] - 当周 1 只转债提议下修,正股 PB 为 1.9 [57][58] 当周(2025 年 8 月 25 日 - 2025 年 8 月 30 日)赎回相关公告整理 - 当周共 5 只转债公告预计触发赎回 [61][64] - 当周共 2 只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 [62][64] - 当周共 5 只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59][63]
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成功投产,光伏产业迎来“中国高端膜”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2:19
公司技术突破与产品投产 - 东方盛虹旗下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成功投产 首批320吨优等产品交付 打破国外数十年技术封锁[1] - 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POE自主生产技术企业[1] - 已开发18个不同牌号产品 应用于光伏胶膜 汽车制造 聚合物改性等高端领域[1] 技术研发历程与优势 - 2020年组建技术攻坚团队 通过中试装置积累实操经验 撰写56份测试总结报告近30万字[2] - α烯烃纯度突破原料限制 溶液聚合工艺稳定性达国际顶尖水平 体积电阻率指标超越国际巨头[2] - 五年完成西方企业三十年技术积累 工业化装置建设基于充分技术准备[2] 市场影响与成本效益 - POE量产每年可为下游企业节约成本超50亿元 终结天价进口膜历史[2] - 2024年POE全球市场需求112万吨 未来十年复合年增长率5.72%[3] - 光伏封装胶膜是POE增长最快下游应用 占比接近40% 2025年全球光伏用POE需求将突破50万吨[3] 产业地位与战略布局 - 公司是全球唯一同时自主供应EVA和POE的企业 掌握光伏封装材料双核心技术[3] - 高端EVA新材料项目 鞋材发泡及汽车改性POE项目 聚烯烃塑性体POP项目等中试项目进展良好[3] - 5万吨高端共聚酯 10万吨热熔胶EVA等项目加速落地 构建光伏材料全球第一极[3]
鼎际得: 辽宁鼎际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第一期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08:16
股票期权注销 - 公司于2025年8月13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 审议通过注销未成就股票期权的议案 决定注销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未成就的股票期权14.00万份 [1] - 注销的股票期权为2024年第一期激励计划中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部分 行权条件未达成 [1] - 公司已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提交注销申请 并经审核确认完成注销 本次注销不影响公司股本结构 [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与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合资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3 22:59
交易概述 - 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向万华化学子公司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增资6.38亿美元并获得25%股权 [2] - 交易目的包括提升石化原料供应安全性、分散运营风险、加快国际化步伐及支持科威特石油公司"油转化"战略 [2] - 交易已完成资金交割及工商变更登记,6.38亿美元于2025年8月28日汇入山东省产权交易中心账户,工商变更于2025年9月3日完成 [3] 战略投资者背景 - 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母公司为科威特石油公司(KPC),系1980年成立的全球主要石油能源集团,负责科威特境内碳氢化合物资源勘探、生产及销售 [2] - KPC当前液化石油气(LPG)年出口量约450万吨,石脑油年产量约1000万吨,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 [2] - PIC作为KPC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KPC石化业务的经营与拓展 [2] 股权结构变动 - 交易后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更,PIC持有25%股权 [2][3] - 相关营业执照及工商登记文件作为备查资料 [3]
化工日报-20250903
国投期货· 2025-09-03 1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品种|操作评级| | ---- | ---- | |尿素|★★★(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甲醇|★★★(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纯苯|★★★(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苯乙烯|☆☆☆| |聚丙烯|★★★(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塑料|☆☆☆| |PTA|☆☆☆| |乙二醇|★★★(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短纤|☆☆☆| |玻璃|★★★(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纯碱|★★★(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瓶片|★★★(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丙烯|★★★(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PVC|★★★(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烧碱|☆☆☆| |PX|★★★(未明确颜色,暂按星级最高对待)[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化工多个品种进行分析,各品种基本面和市场预期不同,部分品种有供应压力、库存累积等情况,同时也存在需求旺季、装置复产等影响因素,投资建议根据不同品种的估值和供需格局有做多、做空或观望等操作[2][3][5][6][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烯烃 - 聚烯烃 - 丙烯期货主力合约日内窄幅波动,企业库存低位报盘推涨,下游按需跟选,成交重心中低靠拢[2]。 - 聚烯烃期货主力合约延续窄幅波动,聚乙烯供应增量、进口现货增加,下游进入旺季订单回暖;聚丙烯供应偏宽松压制价格,需求恢复慢,市场缺乏单边驱动[2]。 纯苯 - 夜盘纯苯回到6000元/吨整数关口上,日内窄幅震荡,华东现货小幅反弹,山东反弹后成交缩量,国内供应增长、需求偏弱、港口累库,三季度供需或改善[3]。 - 苯乙烯期货主力合约下探前低暂获支撑,原油及统苯价格偏弱,成本支撑不足,自身供需一般,码头高库存,需求大部分维持平衡[3]。 聚酯 - PX延续弱势,PTA增仓下跌,终端织造订单回升,PX供需预期改善但缺乏支撑,关注装置动态、油价及聚酯提负节奏[5]。 - 乙二醇低位窄幅震荡,国内负荷提升,港口库存小幅回升,供需稳中趋弱,中期关注新产能、政策及旺季需求节奏[5]。 - 短纤供需平稳,价格随成本波动,旺季需求回升有提振,中期需求改善可偏多配置;瓶片产能过剩,关注石化政策[5]。 煤化工 - 甲醇进口量高,港口累库,内地供应提升,下游开工下滑、企业累库,现实偏弱但预期偏强[6]。 - 印标价格预期回落,尿素盘面大幅下跌,日产同比偏高,下游开工下降,农业备肥慢,企业和港口累库,市场震荡偏弱[6]。 氯碱 - PVC日内窄幅波动,电石价格暂稳,氯碱一体化利润尚可,供给压力高,下游补货内需疲软,期价或震荡偏弱[7]。 - 烧碱日内走弱,华东降库、山东累库,价格分化,库存低价格坚挺,预计宽幅震荡[7]。 纯碱 - 玻璃 - 纯碱日内震荡运行,开工预计高位,库存环比下降但产业链库存均高,光伏改善重碱刚需回升,长期供给过剩,反弹高位做空,低估值谨慎参与[8]。 - 玻璃日内震荡,现货价格涨跌互现,玻璃厂去库,产能回升,加工订单环比改善同比偏弱,现实疲软但低估值下行幅度有限[8]。
LG化学、乐天化学等十大韩国石化巨头减产25%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00
韩国石化企业减产重组 - 韩国十大石化企业签署协议削减最高25%石脑油裂解产能 涉及规模1470万吨 相当于韩国石化总产能四分之一 [1] - 参与企业包括LG化学 乐天化学 SK Geocentric 韩华道达尔等10家主要公司 年底前提交具体实施方案 削减量在270万至370万吨之间 [1][3] - 政府提供财政与税收支持 但禁止搭便车行为 重组目标包括改善财务状况和降低对就业地方经济冲击 [3][9][11] 全球石化市场供需失衡 - 2024-2027年全球新增乙烯产能超2000万吨 中国和中东占比近七成 而需求端因经济复苏乏力和新能源转型导致增速放缓 [5] - 亚洲乙烯现货价格2024年跌破800美元/吨 较2022年高点下跌近四成 裂解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5] - 韩国2023年主要企业平均营业利润率不足3% 远低于2016-2018年行业景气期超10%的水平 2025年上半年石化产品出口额同比下滑11.1%至217亿美元 [6] 韩国石化产业成本劣势 - 作为全球最大石脑油进口国之一 原料成本显著高于中东 2024年单位生产成本平均高出约400美元/吨 [6] - 近半数韩国石化企业若市场持续低迷 可能在三年内面临财务危机 [7] - 产业整合从区域入手 大山工业区探讨合并裂解业务 蔚山工业区研究削减产量与联合运营 丽水工业区因YNCC暂停第三工厂增加谈判不确定性 [9] 中国石化行业整顿计划 - 中国政府预计9月启动全面整顿 淘汰落后产能并推动产业升级 投资导向高端材料领域 [12][14] - 要求运营超20年石化装置(占全国总数40%)进行节能改造 推动产能转向特种精细化学品 建立新投资机制优先支持人工智能 半导体等领域 [14] - 年产能低于200万吨炼油厂可能关停 行业因汽柴油需求下滑已出现约6000万吨产能过剩 2024年中国乙烯产能达3493.37万吨/年 2025年产量预计逼近3820万吨 [15]
【东方盛虹(000301.SZ)】油价下跌Q2业绩承压下滑, 持续巩固“1+N”产业布局——2025半年报点评(赵乃迪/蔡嘉豪)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02 23: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09亿元 同比下滑16.4%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3.86亿元 同比增长21.2% [4] - Q2单季度营业收入306亿元 同比下滑15.2% 环比微增0.98% [4] - Q2归母净利润0.45亿元 同比下滑37.1% 环比大幅下降86.8% [4] 原材料与产品价差分析 - 2025年Q2布伦特原油均价66.76美元/桶 同比下降22% 环比下降11% [5] - PX价差-389元/吨 同比大幅恶化821元/吨 但环比改善175元/吨 [5] - PTA价差420元/吨 同比改善35元/吨 环比提升94元/吨 [5] - 涤丝DTY价差2222元/吨 同比收窄65元/吨 环比下降88元/吨 [5] - 石脑油裂解价差-50美元/吨 同比改善19美元/吨 环比提升20美元/吨 [5] - 炼油价差1111元/吨 同比扩大420元/吨 环比增加158元/吨 [5] 产能建设与技术突破 - 新增EVA产能40万吨 总产能达90万吨/年 [7] - EVA 丙烯腈 MMA等产品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7] - 丁腈胶乳项目聚合反应转化率突破96% [7] - 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覆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PETG CHDM EC/DMC POSM及多元醇等多个品类 [7] 行业政策环境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反内卷"概念 [8]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8] -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强调反内卷问题 [8]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和政治局会议持续推进反内卷政策 [8] - 政策导向从"减油增化"转向明确高附加值转化方向 [8]
海上新广东·新力量图集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5:34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正通过人才、金融和组织三重力量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目标绘就2万亿元产值的蓝色图景 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转型 [4][31][32] 人才发展 - 广东持续优化海洋人才政策 中山大学"海琴"号ROV完成6000米级深海试验 湛江湾实验室汇聚全球领军科学家 [13][14][19] - 阳江风电毕业生起薪达行业1.5倍 柔性引智推动育苗成本降低35% 63个育种团队协同攻坚 [14][15] - 海洋人才矩阵从实验室延伸至产业一线 成为技术落地的重要支撑 [15][16] 金融支持 - 广东创新推出"海洋牧场冷链贷""塑胶网箱贷"等金融产品 单户信用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 [20][21] - 金融活水支持阳江风电、惠州石化、珠海无人艇、湛江巴斯夫一体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 [21][22][25] - 蓝色金融成为海洋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护航力量 [22][23] 产业实践 - 博贺港码头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传统渔市数字化转型 新农人借助互联网破浪前行 [8][9][10] - 全球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引领号"诞生 湛江巴斯夫一体化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23][25] - 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建设获得多方金融支持 [25] 组织协同 - 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和渔业互保协会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 成功应对台风"剑鱼" 经过4小时护航使18名船员全部脱险 [26][27][28] - 组织协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通过应急救援演练等活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27][30]
东方盛虹10万吨POE工业化装置预计今年三季度投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0:03
核心观点 - 公司POE中试项目成功投产且关键技术自主研发 10万吨POE工业化装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9.16亿元同比下降16.36% 但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1.24% 扣非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6.21%[1] - 公司全面推进"1+N"新能源新材料战略 EVA总产能达90万吨 POE与EVA布局同步推进[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已完成20.20亿元增持 并计划再增持5-10亿元[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28.11亿元 同比增长39.14%[1]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上半年实现营收442.02亿元 净利润2.57亿元 同比环比均明显改善[1] - 炼化产品中化工产品比例超70% 汽柴油等成品油产出比例不足30%[1] 产业布局 - 1600万吨/年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核心装置保持满负荷运行 产销顺畅[1] - 2套各20万吨/年EVA新装置上半年投产 EVA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 - 产品线覆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TG/CHDM/EC/DMC/POSM及多元醇等 延伸炼化垂直一体化产业链[2] 技术研发 - 800吨/年POE中试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催化剂等关键技术[1] - EVA和POE作为高端聚烯烃材料 应用于光伏/汽车改性塑料/电线电缆等领域[2] 战略规划 - 成立AI事业部 通过深度智能体技术优化生产/供应链/安全环保等环节[2] - 构建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推动石化及新材料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2]
东方盛虹(000301):2025 年半年报点评:油价下跌Q2业绩承压下滑,持续巩固“1+N”产业布局
光大证券· 2025-09-02 07: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Q2业绩承压下滑 主要因油价下跌及芳烃景气下行 布伦特原油均价66.76美元/桶 同比-22% 环比-11% PX价差-389元/吨 同比-821元/吨 [4][5] - 公司持续巩固"1+N"产业布局 新增EVA产能40万吨 总产能达90万吨/年 丁腈胶乳项目聚合反应转化率超96% [6]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 大炼化行业景气度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9亿元 同比-16.4% 归母净利润3.86亿元 同比+21.2% [4] - Q2单季度营业收入306亿元 同比-15.2% 环比+0.98% 归母净利润0.45亿元 同比-37.1% 环比-86.8% [4]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5亿元/14.04亿元/20.62亿元 对应EPS为0.15元/0.21元/0.31元 [8] 业务发展 - EVA、丙烯腈、MMA等产品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涵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TG、CHDM等多种新材料 [6] - 公司总市值652.53亿元 总股本66.11亿股 [1] - 2025年Q2炼油价差1111元/吨 同比+420元/吨 环比+158元/吨 PTA价差420元/吨 同比+35元/吨 环比+94元/吨 [5] 行业环境 - 石化行业政策从"减油增化"转向强调高附加值转化方向 [7] - 石脑油裂解价差-50美元/吨 同比+19美元/吨 环比+20美元/吨 [5] - 涤丝DTY价差2222元/吨 同比-65元/吨 环比-88元/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