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资管年会谋篇市场新生态,债市波动引理财净值回调——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8.11-2025.8.17)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8-20 10:18
行业会议与高管洞见 - 2025资产管理年会以"破局与重构——大资管再造竞争力"为主题,多位理财公司高管分享行业见解 [3][6] - 招银理财袁尧认为2025年是银行理财多资产多策略配置元年,看好AI基础设施、高分红资产及黄金的投资机会 [6] - 信银理财总裁提出理财公司应定位为固收产品主要供给者和含权产品重要供给者,通过错位竞争满足多元化需求 [7] - 光大理财副总经理指出被动投资呈加速态势,建议优化宽基指数编制、健全产品体系、研发配置方案及创新品种布局 [7] - 农银理财副总裁强调行业格局变化取决于市场化机制、多元资产组合能力及客户服务能力构建 [8] - 中银理财副总裁表示固收增强产品成为新增长点,债市或长期震荡而股票市场预期更高回报 [9] 产品创新动态 - 浦银理财升级"日鑫悦益"2.0产品体系,四大主线包括现金管理功能强化、债券+策略升级、信用资产深度挖掘及固收+多元矩阵覆盖12类策略 [3][10] - 招银理财联合发布SMARP大类资产配置指数,涵盖稳健/平衡/进取策略以优化多资产配置和动态风险管理 [3][10] 收益率表现 - 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31%(环比降3BP),货币基金收益率1.20%(环比降1BP),收益差收窄1BP [4][12] - 纯固收及固收+产品收益率全面下降,主因权益市场上行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 [4][1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环比上行5BP至1.75%,信用利差走阔,债市对基本面反应钝化 [5][13] - 理财产品收益率中长期承压,估值整改和低利率环境导致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调 [14] 市场波动与风险指标 -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1.52%(环比升0.65个百分点),信用利差同步走阔2.55BP [5][16]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正相关,但变动存在滞后性且受数据时效性影响 [16] - 信用利差处于2024年9月以来低位,性价比有限,若持续走阔可能推升破净率 [5][16]
2025年7月银行理财市场月报:多元资产配置新浪潮,银行理财涌现哪些新范式?-20250820
华宝证券· 2025-08-20 09: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银行理财行业正经历多元资产配置转型,从"固收"向"固收+"转化,具体表现为全球+、资产+、策略+和场景+四大方向 [3][13] - 低利率环境与资产荒驱动收益探索,净值化转型倒逼风险收益方案重构 [12] - 7月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增长1.75%至31.28万亿元,同比增长5.90%,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 [5][23] - 新发产品规模环比回落,固收+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封闭式产品发行体量领跑市场 [6][46] - 封闭式产品达标率85.89%,定开型产品达标率70.13%,短期产品达标率相对较高 [6][55] 监管政策与行业要闻解读 - 徽银理财推出"星徽+"多资产多策略产品体系,涵盖七大系列 [11] - 兴银理财完成福建省首笔认股权登记业务 [11] - 建信理财参与首批数据中心公募REITs项目 [11] 多元资产配置转型 背景与动机 - 低利率与资产荒驱动收益探索,利率下行压低信用债票息及非标资产收益 [12] - 净值化转型深化倒逼风险收益方案重构,原有净值平滑机制受限 [12] 主要表现形式 - 全球+:通过QDII额度拓展境外配置,分散国别风险 [14] - 资产+:增配权益、转债、REITs、商品等资产,权益+策略侧重红利+、科技+等方向 [15][16] - 策略+:包括指数+、量化+、衍生品+等策略,提升Alpha能力 [17][18] - 场景+:养老理财产品快速发展,注重长期保值增值 [19] 风险与挑战 - 投研团队在权益、量化、衍生品等领域深度不足,数字化投研基础设施薄弱 [20] - 负债端客户风险偏好低,对含权类产品接受度低 [20] - 产品销售渠道受限,R4、R5产品需临柜面签 [20] 应对策略 - 投研与风控体系重塑,设立专职资产配置委员会,加强跨境投研团队建设 [21] - 策略工具升级,采用指数化投资、衍生品对冲、主观与量化融合 [21] - 产品创新与投资者教育强化,开发多元化产品形态,构建常态投教内容矩阵 [22] 存续市场表现 - 7月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31.28万亿元,环比增长1.75%,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6.85万亿元 [5][23] - 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35%,环比下降9.81BP,货币基金收益率1.21% [5][28] - 纯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1.87%,环比下降0.79个百分点;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1.76%,环比下降0.82个百分点 [5][31] - 全市场理财破净率3.04%,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5][40] 新发市场表现 - 7月新发产品规模环比回落,固收+产品新发规模3,300.84亿元,纯固收产品875.68亿元 [6][46] - 1-3年期产品募集规模2,065.39亿元,封闭式产品发行体量4,041.28亿元 [46][50] - 新发产品业绩基准多数下调,1-3年期纯固收产品基准均值2.53%,环比下降8BP [53] 到期产品表现 - 7月封闭式产品达标率85.89%,环比上升0.23个百分点;定开型产品达标率70.13%,环比回升1.08个百分点 [6][55] - 短期产品达标率较高,长期限产品受利率波动影响达标难度较大 [57]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8.11-2025.8.17):资管年会谋篇市场新生态,债市波动引理财净值回调-20250820
华宝证券· 2025-08-20 08:1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2025年资产管理年会以"破局与重构——大资管再造竞争力"为主题,多位理财公司高管分享行业见解 [3][11] - 债市波动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度环比上行5BP至1.75% [5][18] - 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降,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环比下行3BP至1.31% [5][16] -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环比上升0.65个百分点至1.52%,信用利差走阔2.55BP [6][24] 监管和行业动态 - 2025资产管理年会聚焦大资管生态重构,探讨AI基础设施、高分红资产及黄金的投资机会 [11] - 理财公司定位为固收产品主要供给者和含权产品重要供给者,需与公募基金等机构错位竞争 [12] - 被动投资加速发展,建议优化宽基指数编制、丰富非红利因子产品体系及创新多资产ETF [12] - 银行理财行业格局将取决于市场化机制、多元资产组合能力及客户服务能力三大因素 [13] 同业创新动态 - 浦银理财升级"日鑫悦益"产品体系2.0,涵盖现金管理、债券+、信用资产及多元配置四大进阶策略 [14] - 招银理财发布SMARP大类资产配置指数,覆盖稳健/平衡/进取策略以捕捉多资产机会 [15] 收益率表现 - 现金管理类与货币基金收益差收窄至11BP,纯固收及固收+产品各期限年化收益率普遍下降 [16][18] - 权益市场上涨加剧"股债跷跷板"效应,债市对基本面反应钝化,信用利差走阔 [18] - 长期限理财产品因久期敏感性更高,收益率波动幅度显著大于短期限产品 [18] 破净率跟踪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呈正相关,当前信用利差处于2024年9月以来低位,性价比有限 [24][26] - 若信用利差持续走扩,破净率可能进一步承压上行 [26]
乘股市回暖东风 含权类理财产品销售升温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20:17
含权类理财产品市场表现 - 含权类理财产品近期表现亮眼,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超4%的产品不在少数,部分产品出现资金持续流入现象 [1] - 招商银行两款R3级"固收+"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达4.28%和6.59%,每日释放1亿元额度通常在几分钟内售罄 [1] - 兴银理财的兴银丰利灵动1年持有1A产品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5.39%,近1个月4.28%,采用多资产配置和专业投资策略 [2] - 招银理财的招睿安盈优选稳进14个月持有产品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4.83%,近1个月6.59%,采用"票息+股息"双息策略 [2] 银行理财公司布局动态 - 银行理财公司正加大含权类理财产品布局力度,成为行业共识和提升产品规模的重要发力点 [1] - 某国有大行理财公司今年以来发行数十只含权类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并定期研讨提升权益投资能力 [4] - 杭银理财表示在债券收益率下行背景下,适当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是利用资本市场机遇的迫切需求 [4] - 北银理财建议通过量化指数增强、券商浮动收益凭证、FOF等工具化产品捕捉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 [4]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背景 - 部分投资者因传统固收产品收益低迷转向含权类产品,例如某3个月固收类产品持仓收益率不足1%,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从1.79%降至1.32% [3] - A股市场回暖促使投资者通过含权类产品参与股市,银行理财公司将其作为抓住行情的重要工具 [4] - 银行客户经理推荐含权类产品时普遍选择1年期及以上持有期产品,以降低短期波动影响 [6] 行业发展趋势 - 银行理财公司需摆脱对传统固收的依赖,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并加快理财资金入市步伐 [5] - 清华大学专家建议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开发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 [5] - 行业面临低利率环境挑战,需通过提升专业资产管理能力应对,同时把握权益市场机遇 [4][5]
股债“跷跷板”再现,约一成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告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0:39
市场回顾 - 债市超预期回调 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 DR007加权均价1.48%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75% [2] - A股主要指数强势拉升 创业板指周涨幅8.58% 科创50指数涨5.53% 深证成指涨4.55% [2] - 通信 电子 非银金融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全市场理财综合破净率0.56% 存续公募理财产品25,210只中141只累计净值低于1 [3] - 权益类理财破净率35.71% 混合类破净率4.8% 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0.28% [3] - 1-2年期限产品破净率0.71% 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0.57% [3] 新发产品情况 - 32家理财公司上周发行433只理财产品 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 [4] - 光大理财发行39只 兴银理财发行30只 信银理财发行29只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 封闭式净值型 固收类公募型为主 混合类产品仅4只占比1.8% [7] 产品定价特征 - 1-2年及2-3年期限产品定价跌至2.80%以下 1月以内期限产品定价重回2%以下 [7] - 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显著回升至2.55% 但仍低于6-12月等期限产品定价水平 [7] 创新产品策略 - 兴银理财发行固收增强产品"丰利兴动睿享3M持有期目标红3号" 采用量化波动生息策略 [9] - 产品风险等级三级 最低持有期90天 业绩比较基准包含75%债券指数与20%权益指数 [9] - 募集规模1.45亿元 通过权益资产波段交易积累收益 [9] 收益表现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0.0511% 混合类0.2075% 权益类1.354% [10] - 3年以上期限固收产品周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达0.0794% 1月以内最低为0.0363% [10] - 人民币现金类理财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1.338% 美元类3.924% 澳元类2.87% [14] 负收益分布 - 9.94%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为负 固收类负收益占比10.22% [14] - 混合类负收益占比5.2% 权益类负收益占比16.22% [14] - 3年以上期限产品负收益占比最高达25.95% 1月以内期限最低为6.83% [14] 规模增长 - 2025年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16] - 增长主因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引发的再配置 以及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 [16] - 现金类贡献较低 "固收+"成为黑马 非银存款增量中配置存款规模预计超8000亿 [16] 主题产品发展 - 上周新发16款ESG主题理财产品 中银理财 信银理财 工银理财等多家机构均有布局 [17] - 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 绿色 科创等主题理财产品加速扩容 [17]
周报 | 股债“跷跷板”再现,约一成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告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0:25
市场回顾 - 债市超预期回调 资金面整体均衡偏松 DR007加权均价1.48%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75% [2] - A股主要指数强势拉升 创业板指周涨幅8.58% 科创50指数涨5.53% 深证成指涨4.55% [2] - 通信 电子 非银金融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0.56% 存续公募理财产品25,210只中141只累计净值低于1 [3] - 权益类理财破净率35.71% 混合类理财破净率4.8% 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0.28% [3] - 1-2年期限产品破净率0.71% 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0.57% [3] 新发情况 - 32家理财公司上周发行433只理财产品 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 [4]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 封闭式净值型 固收类公募型为主 混合类产品仅4只占比1.8% [4] - 1-2年 2-3年期限产品定价跌至2.80%以下 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回升至2.55% [4] 产品策略 - 兴银理财发行固收增强产品"丰利兴动睿享3M持有期目标红3号" 采用量化波动生息策略 [5] - 产品风险等级三级 业绩比较基准为债券指数收益率75%+股票指数收益率20%+存款利率5% [5] - 募集规模1.45亿元 通过权益资产波段交易积累收益 [5] 收益情况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0.0511% 混合类0.2075% 权益类1.354% [6] - 3年以上期限固收产品周收益率最高达0.0794% 1个月以内期限最低为0.0363% [6] - 近一周9.94%人民币公募理财收益为负 固收类 混合类 权益类负收益占比分别为10.22% 5.2% 16.22% [6] 负收益分布 - 3年以上期限产品负收益占比最高达25.95% 1个月以内期限最低为6.83% [7] 行业规模 - 2025年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8] - 增长主因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引发的再配置及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 [8] - 非银存款增量资金配置存款规模预计至少8000亿 8月理财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 [8] 产品创新 - 上周新发16款ESG主题理财产品 中银理财 信银理财 工银理财等多家机构均有布局 [9] - 主题理财产品加速扩容 涵盖绿色 科创等领域 [9]
理财公司下沉掘金 地方银行转向代销
北京商报· 2025-08-18 16:19
行业趋势 - 理财公司加速下沉至三线及以下城市市场 与地方农商行、农信机构签订代销协议 包括农银理财与东莞农商行合作、北银理财与衢江农商行合作、渤银理财与陕西多地农信机构合作 [1][3][4] - 下沉市场人口基数庞大且财富管理需求快速增长 县域及农村地区理财需求从传统储蓄转向多元化配置 理财净值化转型带来差异化竞争空间 [4] - 监管要求未设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在2026年末清理完毕存量理财业务 推动中小银行从自营向代销转型 理财公司借此窗口期加速布局代销网络 [1][5][6]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达27.48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4.44% 同比增加12.98% 占全市场比例89.61% [6] - 银行机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仅3.19万亿元 同比减少24.04% 中小银行从自营向代销转型趋势明显 [1][6] 合作模式演变 - 理财公司与地方银行合作从单纯代销向"代销+赋能"模式升级 包括联合开发区域特色产品、提供数字化工具支持、提升销售及服务能力 [8][9][10] - 理财公司为中小银行提供全流程服务支持 涵盖售前售中售后环节 包括辅助提升销售人员专业能力、动态跟踪代销渠道管理、联合开展投资者教育 [10] - 已有银行与理财公司通过联合创设理财产品探索新合作模式 但当前仍以银行作为代销平台引入产品为主 [10] 竞争格局 - 一二线城市理财市场竞争饱和 理财公司通过下沉市场挖掘长尾客户 扩大客户基础并提升市场份额 [7] - 地方性机构对下沉市场客户渠道及信任度拥有优势 能与理财公司实现合作共赢 [5] - 理财牌照发放节奏放缓 2023年仅浙银理财获批筹建 2024年无新设牌照落地 [8] 挑战与瓶颈 - 中小银行投研能力薄弱 缺乏专业团队 难以满足复杂理财业务需求 [11] - 理财产品同质化程度上升 中小银行缺乏选品主动权 区域特色定制化产品供给不足 [11] - 《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要求代销业务全流程嵌入监控系统 大幅提高合作门槛 增加中小银行合规成本及技术压力 [11]
博时基金市场异动陪伴8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延续强势表现,创业板指涨2.84%
新浪基金· 2025-08-18 08:11
♨博时基金市场异动陪伴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 今日A股三大指数继续走强,沪指上涨至近十年高点,创业板涨超2.8%。一方面,地缘风险缓和与外 部流动性宽松降低资金避险需求。美俄元首会晤推进安全谈判,叠加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九成以 上,推动全球资金转向新兴市场及成长板块。另一方面,增量资金持续入场成为间接助力。银行理财等 资金出现转向股市迹象,两融余额、两市成交额均重返2万亿量级,融资买入占比也触达10.5%,杠杆 资金对科技、券商等高弹性板块形成较强支撑。政策托底与新动能显现增强市场信心,AI算力、科技 自主可控等主线业绩兑现预期强化,与流动性宽松环境形成正向循环。 ‼ 央行二季度货政报告释放"稳物价、重结构"的审慎信号。其中,物价目标权重提升,将"促进物价合 理回升"列为政策重要考量,结合PPI低基数及"反内卷"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托底作用,年内PPI同比 触底回升可期。报告删除"降准降息"表述,强调"落实落细存量政策",货币政策维持"量宽价稳",重心 或转向存量工具效能释放而非增量宽松。尽管7月经济数据部分指标回落,但后续政策重点或在于中长 期效能与物价回升的协同性,而非短期过度刺激 ...
浦银理财李桦:坚守稳健定位,以多元配置服务实体与百姓财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6:47
公司发展情况 - 浦银理财成立三年多 始终融入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 跟随母行五大赛道发展 [1] - 截至8月中旬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1.45万亿 累计服务客户1300万 [1] - 今年以来兑付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 践行为投资者实现绝对收益的理财使命 [1] 行业观点 - 当前市场波动成为常态 单一资产的线性思维恐难以为继 多元配置能力成为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1] - 各类资产的风险特征值得重构 资管机构需练就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本领 [1] 银行理财定位 - 银行理财的定位是相对低波动 稳健 追求绝对收益的 与公募基金 信托等其他资管产品形成差异化分工 [2] - 以浦银理财为例 通过多元配置投资布局 推出"日鑫悦益2.0"资管产品体系 主要目标是为老百姓提供低波稳健的正收益产品 [2] 资管行业使命 - 资管行业的初心是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财富的保值增值 [2] - 在绿色转型加速 产业升级深化的当下 多元资产配置肩负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 支持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2]
年化收益超20%,科技牛带动,科技类理财收益率明显上行
华夏时报· 2025-08-14 10:29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北京报道 科创板块股价持续拉升,此前布局了科技类资产的银行理财迎来了大丰收。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理财公司发行的存续的产品名含"科技"的49只产品中,成立以来收益率 最高超过了20%,有10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达到了10%以上,有24只达到了5%以上。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在政策红利驱动下,理财公司密集布局科技型理财产品,虽近期科技类理财 收益表现不错,但投资者需注意,科技理财产品相对于常规理财产品,通常具有相对较高波动性,且科 技行业成长周期相对较长,投资者需理性对待短期波动。 科技类理财收益明显上涨 今年上半年,理财公司瞄准科创赛道,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科创主题理财产品。记者注意到,在科技行情 的带动下,近期多只投资了科创赛道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了10%,有产品近一月收益率达到了20%以 上。 以工银理财"全鑫权益"鑫尊利科技创新优选定期开放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投资的前十项资产包括国联 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股票等,包含了一定的科技类 股票持仓。截至8月14日,2024年该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