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19:55
担保基本情况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联晟新材提供金额为人民币38,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期限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2] - 担保对象为联晟新材,债权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辽分行[5] - 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6] 内部决策程序 - 担保事项经2025年4月28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2025年5月20日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3] - 本次担保在年度股东会授权额度范围内,由公司董事长签批及签署相关担保文件[3] 被担保人情况 - 联晟新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对其具有充分控制力,担保风险较小[6] - 子公司经营稳健,财务状况稳定,资信情况良好,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6] 担保必要性与合理性 - 担保有利于满足子公司长期借款再融资需求,提高公司决策效率,符合公司整体利益[6] - 担保不会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不会对公司正常运作和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6]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实际对外担保余额约为314,3282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713%[7]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形[8]
圣泉集团20250819
2025-08-19 14:44
**圣泉集团2025年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51亿元,同比增长15.67%,扣非净利润4.81亿元,同比增长51.13% [2][3] - 毛利率24.82%(同比+1.66pct),净利率9.75%(同比+2.43pct),净资产收益率5.01%(同比+1.61pct) [3] - 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7.62%至28.92亿元,净利润环比增长42.34%至2.94亿元 [4] **2 业务板块贡献** - **合成树脂板块**:营收28.1亿元(占比52.5%),毛利率22%以上,销量同比增长超15% [6][19] - **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营收8.46亿元(+32%),利润贡献1.5-2亿元 [6] - **铸造辅助材料**:营收约10亿元,利润贡献超3亿元 [6] - **生物质产业**:营收5.16亿元(+26.47%),大庆项目仍亏损但产能利用率超70% [6][23] **3 可转债与新能源项目** - 拟发行25亿元可转债,其中20亿元用于**1万吨硅碳负极+1.5万吨多孔碳**生产线,建设周期3年 [5][18] - 硅碳负极能量密度为传统石墨10倍,项目处于立项阶段,环评需半年 [5] **4 电子封装材料进展** - 现有产能1,500-1,800吨(PPU计),上半年PPU出货300吨,OPE出货100吨 [7] - 年底新增500吨PPU/OPE产能,2026年规划扩产1,000吨OPE/PPO/碳氢化合物等 [8][9] - 低介电材料(PPU)应用于服务器/高速PCB,价格稳定在50-60万元/吨 [12][24] **5 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 **马6-马9超低损耗材料**:布局ODV/EES树脂等碳氢体系,直销模式与客户共同开发 [10] - **封装胶**:配合国产替代,小批量供应华海诚科等客户,出口日韩 [14] - **多孔碳**:树脂基产品(30-40万元/吨)主导消费电子,生物质基产品验证动力电池 [16] **6 行业竞争与产能动态** - 合成树脂行业新增产能停滞,部分对手退出(如山东德州10万吨产能停产) [22] - 公司凭借成本/品牌优势维持龙头地位,风电/工程机械需求稳定 [19][20] **7 生物质项目与扭亏措施** - 大庆项目通过高附加值应用(染料分散剂/甲醇实验)减亏,暂缓其他地区投资 [23] **8 下半年展望** - 预计PPO/低电材料/多孔碳放量推动增长,全年电子材料需求或翻倍 [9][25]
弘元绿能:8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3:09
公司董事会会议 - 第四届第三十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以现场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计提公司2025年半年度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等文件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度新能源材料业务占比96.34% [2] - 其他业务占比2.87% [2] - 机械制造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占比0.79% [2] 基础信息 - 证券代码SH 603185 [2] - 收盘价20.65元 [2]
协鑫科技刘涛:技术创新是落实ESG建设的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7:44
论坛背景 - 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东方证券主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战略支持 [1] 协鑫科技ESG与技术创新实践 - 新能源企业在绿色转型中面临长期和短期发展矛盾,技术创新是实现统一的关键 [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在成本、质量和碳减排方面实现长期发展 [1] - 协鑫中央研究院建设初衷为解决短期与中长期技术创新和ESG可能出现的矛盾 [2] - 研究院进行长期人才储备,目前全球硅基材料研究总院约140人,其中20人负责国外运营 [2] 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 - 中国新能源上游材料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规模和技术领先地位 [2] - 未来可通过AI提升催化剂材料反应转换效率 [2] - 需要实现新能源上游材料统一研发节奏 [2] 公司ESG成果 - "应对气候变化——颗粒硅赋能全产业降碳"入选21世纪"活力·ESG"环境友好案例 [2]
中伟股份二季度利润环比劲增38% 多元材料矩阵驱动高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3: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 [1] -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扣非净利润6.53亿元 [1]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38.24% [1] - 镍、钴、磷、钠四系产品销售量超18.8万吨,同比增长33.91%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镍系材料出货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8系及以上高镍材料占比近70%,应用于人形机器人、eVTOL等高能量密度场景 [2] - 钴系材料通过大颗粒化和超高掺铝技术切入高端电子消费与AI终端市场 [2] - 磷系材料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供应链,上半年销量超5万吨,位列行业第二梯队 [2] - NFPP钠电材料实现产业化,适用于大型储能与低温场景 [2] - 研发投入累计36.39亿元(2022年至今),建立全链条研发体系 [3] - 技术突破包括:超高镍三元前驱体(能量密度230mAh/g,较主流提升12.7%-27.8%)、首款量产NFPP钠电前驱体、4.55V高电压钴系前驱体等 [3] 新兴领域拓展 - 固态电池前驱体实现数十吨级供货,针对硫化物路线开发定制化产品 [4] - 高镍三元与高电压钴系材料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长续航与高功率密度解决方案 [4] 产业链与全球化 - 构建"资源—冶炼—材料—回收"一体化模式,原料自供与外采灵活切换 [5][6] - 镍产品组合覆盖镍铁、冰镍及电解镍,电解镍品牌在LME和上期所注册 [6] - 海外收入占比50.58%,客户包括LG新能源、特斯拉等全球前十电池厂商 [6] - 印尼、韩国新产线投产增强全球供应能力 [6] ESG与可持续发展 - MSCI ESG评级从BBB跃升至AA级,位列行业第一 [7] - 单位产品碳排放两年内下降23%,镍钴原料100%尽责管理 [7] - "零碳工厂+循环园区"模式覆盖五大生产基地 [7] 行业展望 - 动力电池回暖及固态电池、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将推动新能源材料需求结构性爆发 [8] - 公司通过四系材料协同发展与全球资源协同能力强化竞争优势 [8]
国家税务总局 首次披露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14:00
税务监管行动 - 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曝光"新三样"领域偷骗税案件 旨在警示违法行为将受严惩[1] - 税务部门依法查处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骗享税费优惠案件 追缴税费及罚款共计571.9万元[1] - 税务部门依法查处深圳犯罪团伙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 追缴出口退税款1.49亿元并处1倍罚款[2] 企业违法行为细节 - 江西南氏锂电在2021至2023年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 将非直接从事研发人员工资费用668.22万元违规纳入研发支出申报[1] - 深圳骗税团伙2019至2022年操控11家企业 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以"锂电池"名义出口骗取退税款1.49亿元[2] - 深圳案件主犯林嘉阳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 其他18名涉案人员获刑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2] 行业影响与政策导向 - 少数"新三样"企业违规骗享税费优惠 助长低价低效无序竞争并加剧产能过剩[1] - 国家实施税费优惠政策支持"新三样"领域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但要求合法合规享受优惠[1][3] - 税务部门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专注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的企业 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20250811-20250817):英伟达推出新Cosmos模型,2025Q2中东手机出货量大增-20250818
华创证券· 2025-08-18 01:17
行业投资评级 - 化工行业新材料板块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新材料板块表现 - 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上涨5.69%,跑赢沪深300指数(2.37%)和申万基础化工指数(1.09%),机器人材料和半导体材料标的领涨 [10][23] - 涨幅前五标的:凯美特气(+35%)、新瀚新材(+31%)、扬帆新材(+30.9%)、久日新材(+28.6%)、聚石化学(+26%) [27][28] - 价格涨幅前三品种:6F(+9.45%)、磷酸铁锂(+5.05%)、氧气(+2.81%) [10][23] 新能源材料 - 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强调治理低价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预计2025年风光新增装机超500GW [11][32] - 南都电源斩获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2.8GWh),六氟磷酸锂价格突破6万元/吨 [33][34] 消费电子材料 - 2025Q2中东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至1320万部,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 [13][64] - 东旭光电UTG超薄柔性玻璃良率突破90%,蓝思科技纳米微晶玻璃量产良率达85% [65] 机器人前沿材料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占近半份额 [14][73] - 英伟达推出70亿参数的Cosmos Reason视觉语言模型,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年底将部署数千台 [72][73] 氢能政策 - 财政部明确使用氢能、甲醇的进项税额可抵扣,预计2025年三北地区绿氢产能超40万吨 [15][78]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领域 - 6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58.2GWh,磷酸铁锂占比81% [8][52] - 5月光伏新增装机92.4GW,6月风电新增装机5.11GW [50] 化工行业指数 - 华创化工行业指数71.97,环比-1.21%,价差百分位为过去10年的0% [19][22] - 行业开工率66.57%,环比+0.40% [19] 重点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34] - 中研股份:PEEK树脂产能达千吨级,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75] - 国瓷材料:MLCC粉体材料市占率领先,平台化布局电子/催化/生物医疗材料 [66]
武汉港“汉亚直航”今年增加近一半
长江日报· 2025-08-18 00:32
武汉港国际航运业务增长 - 武汉港2024年8月15日出入境船舶达100艘次 较2023年同期67艘次增长49% [1] - 武汉直航境外业务34年来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位 [1] 国际航线网络扩展 - 2019年开通首条武汉至日本直达航线 2021-2024年新增4条直达航线覆盖韩国釜山港、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越南胡志明港及印尼拉博塔港 [2] - 2024年新增花山港区至日本门司港航线、汉南港区至日本名古屋航线 [2] 货物贸易结构升级 - 直航进口以食品原料、大米、汽配、工业品、大豆、大理石为主 出口以无纺布、化工品、农副产品、汽配为主 [2] - 2024年新增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产品 强化与东亚、东南亚经贸联系 [2] 多式联运枢纽优势 - 阳逻港通过铁路专线连接国家铁路网 实现铁水联运与天河/花湖机场互联 [3] - 航线西接中欧班列 东联国际直航 覆盖120多个国家200余个城市 [3] 通关效率提升措施 - 边检实施"一船一策" 对中国籍船舶实行一站办结及免登轮检查 [3] - 海关推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 提供7×24小时随到随查服务 [3] 物流成本优化案例 - 格林美通过武汉-印尼航线运输镍湿法冶炼中间品 航行时间缩短至11.5天 节省7-10天 [4] - 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0%-20% [4]
华友钴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六成;中国神华拟购买国源电力等资产丨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7 23:21
华友钴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23.78% [1] - 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62.26% [1] - 主要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均有所增长 [1] -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1] - 印尼镍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为未来业绩提供支撑 [1] 中国神华资产收购 - 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2项资产 [2] - 包括国源电力100%股权、新疆能源100%股权等 [2] - 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西部能源持有的内蒙建投100%股权 [2]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 - 收购将显著提升公司资源储备和产业规模 [2] 海南矿业投资动向 - 拟以3亿元现金增资洛阳丰瑞氟业有限公司 [3] - 获得丰瑞氟业15.7895%的股权 [3] - 丰瑞氟业主营萤石矿采选和无水氟化氢生产 [3] - 拥有多个萤石矿采矿权 [3] - 萤石是锂电池产业的关键原料 [3]
中伟股份上半年净利7.33亿元,同比下降15.2%
北京商报· 2025-08-17 09:29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7.33亿元,同比下降15.2%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 [1]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新能源金属等销售增加所致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专业的新能源材料科学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与前驱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4.95元/股 [2] - 公司总市值327.8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