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王丹】6月中游制造行业利润分化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27 23:35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 5%,较2024年的2 1%小幅提升,呈现"先加速、后放缓"的窄幅波动特征:1-2月同比2 8%,3月升至4 2%的高点,4月回落至2 6%,5-6月均为1 0% [1][4][5] - 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 8%,降幅较2022-2024年(-4 0%、-2 3%、-3 3%)略有收窄但仍在低位,变化节奏滞后于营收:4月为增速高点(3 0%),5月大幅下滑至-9 1%,6月收窄至-4 3% [1][5][6][7] 利润结构拆解 - "量增、价跌、利润率下降"是核心特征:1-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 4%(2024年为5 8%),PPI累计同比降幅扩大至2 8%(2024年为2 2%),营收利润率降至5 15%(2024年同期为5 41%) [1][7] - 成本压力显现: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同比增加0 26元至85 54元,费用同比减少0 1元至8 38元 [8] 行业利润分化特征 - 高增长行业:有色采选(40 2%)、电气机械(13%)、废弃资源(33 5%)、黑色冶炼(1369 2%)、农副食品(22 8%)等,驱动因素包括"两新"政策红利、出口景气、必选消费修复 [2][11] - 显著下滑行业:煤炭(-53%)、黑色采选(-36 2%)、油气开采(-11 5%)、家具(-23 1%)、造纸(-21 4%),主因大宗价格调整、建筑需求疲软、出口分化 [2][14] 6月行业边际变化 - 中游制造业分化加剧:汽车利润同比飙升96 8%(含投资收益因素),电气机械(18 7%)、仪器仪表(12 3%)保持高增;通用设备(-6 9%)、交运设备(-3 7%)、计算机通信电子(-12 9%)转负 [2][14][15] - 改善行业:黑色采选(14 9%)、有色采选(34 6%)、食品(15 7%)、化纤(25 7%)、医药(4%)等单月增速明显提升 [15] 库存与负债情况 - 名义库存连续3个月去库:6月末产成品库存同比3 1%,较3月高点回落,2024年11月-2025年3月为补库周期,4-6月转入去库 [3][16][17]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57 9%,同比微升0 2个百分点,负债同比增速5 4%呈现底部震荡 [3][18][19] 下半年利润展望 - 有利因素包括:8月起基数下降、反内卷政策改善利润率、财政发力推动基建集中开工,需观察政策传导斜率 [3][19]
浙商早知道-20250728
浙商证券· 2025-07-27 23:30
核心观点 - 伟创电气变频与伺服双轮驱动,人形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6] - 广发证券是低估的头部券商,β与α共振催化 [7] - 随着宽基指数“攻势延伸”及人民币或对美元升值,A股有望形成中线多头格局 [9] - 盛天网络自建算力、自研AI平台赋能游戏与社交业务,或开启新产品线 [10] - 基础化工行业景气见底,叠加流动性宽松和政策催化,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13] 重要推荐 伟创电气(688698) - 推荐逻辑为机器人大配套“四箭齐发”,机器人布局全面,驱动因素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订单与海外拓展 [6]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020/2497/3051百万元,增长率为23.2%/23.6%/22.2%,归母净利润为318/389/469百万元,增长率为29.8%/22.2%/20.7%,每股盈利为1.5/1.8/2.2元,PE为36.9/30.2/25.0倍 [6] - 催化剂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 [6] 广发证券(000776) - 推荐逻辑为兼具治理结构优化与戴维斯双击逻辑,超预期点包括A股与港股长牛、券商创新浪潮、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预期差 [7] - 驱动因素包括市场、政策、板块和个股层面,市场层面人民币国际化等推动A、港股走Beta行情,政策层面券商享受创新政策红利,板块层面迎来戴维斯双击,个股层面业务均衡但治理结构有优化可能 [7]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30531/34466/39325百万元,增长率为12.3%/12.9%/14.1%,归母净利润为11937/13900/16025百万元,增长率为23.9%/16.4%/15.3%,每股盈利为16.89/18.12/19.57元,PE为1.2/1.1/1.0倍 [8] - 催化剂包括A、港股牛市、政策红利释放、公司加强费用管控 [8] 重要观点 A股策略 - 核心观点为宽基指数“攻势延伸”及人民币升值利于A股中线多头格局 [9] - 中长周期上证指数有望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并上行,短周期大盘或双向波动,有可靠短线支撑 [9] - 观点变化包括银行大小行切换、券商配置调整、科技成长板块“高低切” [9] - 驱动因素为美元对人民币离岸汇率下行,人民币或升值 [9] 重要点评 盛天网络(300494) - 主要事件为公司或将开启新产品线 [10] - 简要点评为自建算力、自研AI平台赋能游戏与社交业务,看好2025年利润增长 [10][11] 基础化工行业 - 主要事件为周期情绪修复,化工板块上涨,原因是行业景气见底、流动性宽松和政策催化 [13] - 简要点评为关注低估值龙头白马和低PS/PB弹性品种 [14] - 投资机会推荐化工龙头白马如万华化学等,弹性标的如鲁西化工等 [14] - 催化剂为“反内卷”政策、落后产能退出 [14]
1-6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企业盈利仍偏弱,关注反内卷落地实效
长江证券· 2025-07-27 14:13
行业整体数据 - 1 - 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回落1.8%,较1 - 5月续降;6月单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至 - 4.3%,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反弹至1.0%[6][7] 行业利润影响因素 - 6月汽车行业拉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升4.35pct,扣除汽车行业利润影响,6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 - 8.6%,较5月的 - 6.5%不升反降[7] 行业营收情况 - 出口链对工业企业整体营收增长贡献突出,对单月工业企业营收增速拉动最强的四大行业为电子、汽车、电气机械、有色冶炼,但出口链需求有韧性不代表利润能持续增长[7] 企业库存与经营压力 - 6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名义增速回落至3.1%,实际库存增速横在7.0%高位,库存销售比持续位于高位,企业经营压力未能根本性改善[7] 反内卷政策影响 - 政策预期升温有望带动大宗价格止跌回升,减小价格对工业企业利润的拖累;但上游涨价可能挤压下游企业利润空间,下游需求韧性决定价格压力传导成功率[7] 政策操作目标建议 - 以能耗标准等相对间接的指标作为政策KPI对产能和产量进行管理,或能推动企业整体盈利缓慢修复;直接以价格或产量目标为政策KPI可能导致价格异动[7] 风险提示 - 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7月末中美经贸磋商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全球经济和外需[44] - 政策相机抉择仍有不确定性,内需刺激政策需根据外部形势调整,未来政策出台时机和内需增长持续性不确定[44]
6月工业企业盈利仍偏弱,下半年有望边际修复
华泰证券· 2025-07-27 09:23
工业企业盈利整体情况 - 6月工业企业盈利同比降幅从5月的9%收窄至4.3%,剔除汽车行业后,6月同比从5月的 -7.1%回落至 -9.1%;二季度盈利增速从一季度的0.8%回落至 -3.7%[1] - 6月单月工业企业利润/收入同比增速从5月的 -9%/0.8%回升至 -4.3%/1.6%;二季度收入增速从一季度的3.4%放缓至1.7%[1] 各行业盈利情况 - 上游行业二季度盈利同比降幅走阔,6月利润增速同比降幅持平于5月的36.3%,营业收入同比降幅从5月的15.4%走阔至18.3%,季调后利润率从5月的14.6%上行至16.6%[3] - 中上游整体利润增速回落,出口链相关行业营收及利润增速改善,黑色系商品价格及油价下跌压制部分行业利润率[4] - 下游行业利润增速分化,汽车6月提振整体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约4.4个百分点,饮料行业盈利增速大幅回落,计算机通信行业利润增速因高基数回落[4] 所有制盈利情况 - 6月国企、外资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从5月的 -18.1%/-7.3%回升至 -8.3%/11%,私企利润同比增速从5月的0.8%转负至 -4.9%[5] 其他指标情况 - 6月工业企业利润率(季调后)从5月的4.8%回升至5.2%,上、中、下游企业利润率均回升但分化延续[6] - 6月库存增速(季调后)从5月的3.6%回落至3.1%,工业企业杠杆率(季调后)从5月的57.6%小幅回升至57.7%,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比例从5月的19.2%略回落至19.1%[6] - 2025年1 - 5月工业企业亏损金额同比降幅从1 - 4月的3.2%收窄至1.3%,5月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4月的0.5%上行至0.8%,1 - 5月财务费用同比降幅从1 - 4月的6.6%收窄至2.2%[6] 行业与政策展望 - 7月1 - 24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同比降幅从6月的8.4%走阔至20%,地产周期走弱[4] - “反内卷”政策或支撑价格,但对整体工业行业价格传导效果及利润改善持续性待察,3季度末至4季度初或为财政、货币政策调整窗口期[4]
解码东莞经济半年报:向“新”力驱动增长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1:09
东莞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外贸增速达16.5%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外贸依存度从超400%降至113%,仍为全国最高城市之一,仅次于深圳(122.4%) [2] - 进出口货值7492.8亿元,拉动广东省外贸增速2.4个百分点 [3] 外贸韧性分析 - 民营企业进出口4695.4亿元(占比62.7%),同比增长24.4%,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5.5% [8]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3.5%(跃居第一大贸易市场),对印度、中东、中亚五国分别增长21.5%/31.5%/63.6% [6] - 原产地证书签发量同比增83.8%,中国-东盟/韩国证书分别增210.37%/203.15% [7] 制造业转型升级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9.2%,电气机械增8.8%,化工制造业增12.4% [10] -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7.5%/9.1%,服务器/集成电路产量增408.8%/89.9% [10][11] - 创新联合体研发投入23.7亿元(同比+25.5%),新型储能联合体营收308.97亿元(+18.46%) [14] 新兴产业发展 - 潮玩出口99.7亿元(+6.3%),占全国85%生产份额及全球25%动漫衍生品制造 [9] -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30.6%/31.8%,OPPO/vivo研发中心加速建设 [13] - 祐富佰盛智能科技项目投产后预计形成45亿元产业集群 [13] 企业案例 - 宝马电线电缆上半年出口7117.6万元,新能源车用线缆技术领先 [2] - 快意电梯海外营收年增30%,预计今年海外占比突破50% [7]
周度经济观察:三季度供需或将趋于平衡-20250722
国投证券· 2025-07-22 06:31
三季度经济供需趋势 - 二季度GDP实际同比5.2%,名义同比3.9%,名义增速下滑明显,预计二季度名义增速为年内底部,三季度供需趋于平衡推动名义GDP增速回升[2][4] - 6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6.8%,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4%,硬科技相关行业延续高增,上游行业表现偏弱,物价上涨或推动名义增长触底回升[7][9] 投资与消费情况 - 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当季同比1.8%,6月当月同比-0.1%,基建、制造业与房地产投资广泛收缩,下半年政府投资有增长空间[11] - 6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5.1%,民间投资当月同比-2.6%,企业长期投资意愿受关税扰动,预计供给侧调整幅度温和[13] - 6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2.9%,销售面积当月同比-5.5%,行业量价齐跌,今年对经济拖累将减轻[16] - 二季度社零名义增速4.5%,6月当月同比4.8%,下半年“国补”延续,消费有支撑,服务消费修复或被忽略[19][20][21] “反内卷”政策与市场表现 - 权益市场“反内卷”相关行业涨幅靠前,通胀底部或已确认,关注主动信贷扩张和工业品价格变量[24] - 短期低通胀和资金宽松对债券有利,年底基本面修复和通胀回升或推动债券收益率上行[27] 美国经济数据与政策 - 6月美国CPI同比2.7%,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3.9%,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预计7月美联储按兵不动[29][31]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2次,幅度44BP左右,关税对市场冲击阶段或已过去,美股有望偏强[33]
上半年金华市经济运行稳进向好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56
7月21日,金华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根据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金华市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6.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和0.6个百分 点,排名全省第五位。 张益晓 "增"是关键词,如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支 出增速较快等。上半年,金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全省平均2.2、1.0个百 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2.6%,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 0.5%。分行业看,33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63.6%。规模前十大行业"八增 二降",其中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1.1%、23.0%和9.6%。新兴产业 有力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5%、19.4%和16.9%。 "金"字招牌持续擦亮。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增,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金华市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16.4%,高于全国、全省平均13.6、15.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 ...
7月21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7-21 13:48
智通财经7月21日晚间新闻精选 1、《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发布,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海南自贸港内金融 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 理产品。 2、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其中,城乡居民生活 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3、京东宣布领投三家具身智能企业的最新融资,近两个月,美团、阿里、腾讯也在加速布局:宇树科 技6月完成C轮融资,阿里与腾讯为共同领投方。 4、蚂蚁数科AI数据产业基地在江苏太仓正式投产,为长三角制造业、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大模型落地 提供场景化、高质量的训练数据支撑。 5、银河电子:涉嫌单位行贿 子公司同智机电及其原法人被提起刑事诉讼。成都先导:目前公司自主研 发新药项目多数处于临床前的不同阶段 开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亚迪:2024年报拟10送8转12 A股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28日。中国电建:1-6月新签合同金额6866.99亿元 同比增长5.83%。江特电机: 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股票停牌。 ...
下半年,工业稳增长如何部署?
第一财经· 2025-07-21 01:24
工业经济表现 - 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5.2%,工业发挥"压舱石"作用,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2024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6月单月增速达6.8%,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1][6] - 工业大省贡献显著,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利润增速达两位数[6] - 重点行业中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电子、电气机械等行业利润增长超10%[6] 增长驱动因素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船舶制造(20%)、电机制造(19.2%)、通用零部件制造(14.3%)等行业高速增长,包装专用设备(34%)、电站用汽轮机(31.7%)等产品产量显著提升[7] - 出口回暖、新动能增强及原材料价格回升构成三大驱动力,中美关税暂缓推动出口相关生产活动,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回升改善上游行业生产[7] -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支撑力强劲,人形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形成产业化突破[7] 政策布局方向 - 工信部将发布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和供给优化[1][11] - 培育生物制造、低空产业等新动能,加速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超前布局新赛道[1][11] -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成为重点,"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将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升级,加快大模型全流程应用,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12] 中小企业支持 - 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第七批子基金规模达82.87亿元,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中小企业[16]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设立46只子基金,总规模超1200亿元,投资企业超1800家[16] - 开展"春雨润苗"行动优化税费服务,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维护权益[15][16]
工业经济运行“向稳、向新、向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0 21:30
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3] -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8000多户 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3] - 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 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 [3] 重点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 [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10% [3] 数字技术发展 - 上半年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4] - 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86个大类 建成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4]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 成交额超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 [5] -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5] - 计划年底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5] 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 - AI终端产品超百款 包括AI手机 电脑 眼镜等 [6] - 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获民航局认证 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完成首飞 [6] -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接待游客超47万人 第二艘邮轮建造进度达78% [6] 产业数字化转型 - 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2.3% [6]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超20%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6] 未来工作重点 - 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推动调结构 优供给 淘汰落后产能 [7] - 加快"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 [7] - 发展生物制造 低空产业 推动人形机器人 元宇宙 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