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业

搜索文档
特朗普新关税威胁,亚洲股市集体下挫,韩国首尔综指跌逾2%,金银回调
搜狐财经· 2025-09-26 06:44
特朗普宣布的新一轮关税计划,再度搅动全球市场。 据,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宣布,自10月1日起,美国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措施包括对 厨房橱柜、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税,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并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此外,,自10月1日起将对所 有进口重型卡车加征25%关税。 这一突发消息迅速引发市场避险情绪。亚洲主要股指周五普遍走低,其中日本和韩国市场领跌,相关的制药公司股价大幅下挫。 与此同时,投资者仍在消化可能影响美联储降息路径的强劲经济数据。新的关税威胁为本已紧张的市场情绪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投资者正密切 关注即将公布的通胀报告,以寻找有关未来利率走向的线索。 亚洲股市普跌,日韩市场领跌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则重挫2.5%至3384.58点,录得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据报道,市场对与美国旷日持久的关税谈判的担忧日益加 剧。 其他市场也表现疲软,印度BSE Sensex指数下跌0.7%,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逆市上涨0.2%,成为少数录得增长的主要市场。 美股连跌三日,避险情绪升温 在特朗普发表关税言论之前 ...
全国首例!法院联手京东平台,不上架拍品却上架了一份“和解协议”
扬子晚报网· 2025-09-23 07:04
案件背景与执行困境 - 2015年2月法院判决新材料公司需向银行归还欠款本金17000万元及利息7893245.09元,并以葛某某抵押物优先受偿[2] - 抵押物经一拍、二拍及变卖均流拍,导致执行程序终结[3] - 银行将债权作为不良资产转让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后者要求重启评估拍卖程序[3] 资产价值与处置挑战 - 抵押物为五层大楼的一半空间,另一半已抵押给其他债权人,处置难度较大[3] - 因市场形势变化及资产折旧,抵押物市场价值显著低于抵押登记金额及前次评估价值[3] - 若重启司法拍卖,将增加处置成本费用并耗费大量时间,且存在再度流拍风险[3] 创新执行解决方案 - 法院通过函询评估机构及多轮磋商,促成双方对抵押物价格预期达成共识[4] - 2025年4月达成执行和解方案,葛某某一次性支付履行款,资产公司免除其抵押责任[4] - 和解协议增设"公示"条款,主要内容通过京东资产交易平台公示以接受市场监督[5] 执行结果与各方反馈 - 公示期满无异议后,2025年5月双方正式履行和解协议,资产解封并投入经营[5] - 资产公司实现胜诉权益,避免司法拍卖不确定性及国有资产流失风险[5] - 葛某某节省评估、辅拍、税费等支出,避免拍卖对租户经营的影响[5] 行业意义与平台作用 - 本案为全国首例通过京东资产交易平台公示执行和解协议并完成执行的案例[6] - 在法拍市场成交率下降背景下,为特殊资产处置提供透明且高效的参考路径[6][7] - 京东平台通过技术及资源整合提升法院资产处置效能,促进权利实质化转化[6]
特朗普降息梦成真!年内首次,市场预期今年再降两次、明年再降两次,但美联储更谨慎
搜狐财经· 2025-09-18 06:39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至4.25%的目标区间 为近三年最低水平 系九个月来首次降息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此次降息为"风险管理式"降息 无法保证是额外降息的开始 给市场"宽松周期重启"预期泼冷水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要求降息 并在3天前预计美联储将宣布"大幅降息" [1] 市场与美联储预期分歧 - 美联储官员预测中值显示2025年将再降息两次 但2026年仅降息一次 [3][4] - 华尔街交易员预计2025年余下两次会议将各降息一次 2026年上半年再降息两次 经济学家普遍支持明年至少两次降息 [3][4] -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内部共识脆弱:10名官员支持2025年再降两次 9名支持仅降一次 暴露短期路径分歧 [4] - 2026年预测分歧显著:两名官员预计降息四次 三名预计三次 其他预计一次 市场预期更快速度降息(每年3-4次) [4] 预期差异原因分析 - 美联储对经济"软着陆"信心较强 主张"审慎步伐"降息 认为无需紧急行动 [6][8] - 市场担忧经济数据恶化 美政府可能下修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内新增就业岗位估计数911000个 押注美联储需更快行动 [8] - 双方最终目标一致:通过一系列降息使基金利率降至3%左右中性水平 [8] 市场反应 - 主要股指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6%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9] - 美元指数短暂下跌后反弹 债券市场短期收益率走低而长期收益率走高 [9] - 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基调"平衡克制不鸽派" 但市场对软着陆预测不信服 预期需更多行动 [9]
特朗普政府重提美联储“第三重使命”,美债市场要变天?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2:34
在华尔街的几代人看来,这一直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美联储肩负着"双重使命",即维持物价稳定和 实现充分就业。这一使命决定了其设定利率的方式,并且从艾伦·格林斯潘到杰罗姆·鲍威尔,这一原则 一再被遵循。 因此,当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提及第三个目标——即美联储还必 须"维持温和的长期利率"时,分析师们开始探究其意义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其实,米兰所提及的"第 三重使命"属于美联储传统意义上地第三个目标。 NatAlliance Securities国际固定收益主管Andrew Brenner表示,这一举措对金融市场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它有可能颠覆投资组合。Brenner认为,因《海湖庄园协议》而闻名、且 刚刚成为美联储官员的米兰,在国会证词中提及"第三重使命"这一举动,是迄今最明显的迹象,表明特 朗普政府有意利用货币政策来影响长期债券收益率,并以央行自身的章程作为掩护。 不过,一些投资者表示,他们已经充分关注了长期利率这一因素,因此在评估债券市场时已经将采取某 种行动的可能性考虑在内了。而另一些投资者则警告称,如果采取非传统手段来限制长期利率 ...
若最高法院也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对美股有何影响?
凤凰网· 2025-09-10 08:05
最高法院对特朗普关税合法性裁决的潜在影响 - 最高法院同意就特朗普全球关税合法性作出裁决 并加速审理此案 将于11月第一周安排口头辩论 预计年底前作出最终裁决 [1] - 若最高法院裁定关税非法 可能退还高达1000亿美元的关税 这一数字代表美国2025年迄今征收的额外关税 [2] - 若关税被裁定非法 约一半关税需要退还 对企业利润将产生相当大的提振作用 相当于一种刺激措施 [1][2] 对美股市场的预期影响 - 策略师认为若最高法院做出不利于关税的裁决 美国股市将会上涨 [1] - 关税退款将增加对2026年股市看涨的理由 [2] - 若高关税保持不变 利润率本来就很低的公司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2] 政府应对策略与法律替代方案 - 政府高级官员预计最高法院将支持使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证明关税合理性 但必要时将采取其他法律手段 [3] - 替代方案可能启用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第338条款 允许对歧视美国商业的国家进口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 [3] - 该法案几十年来基本处于搁置状态 但允许快速征收关税 [3] 市场环境与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 - 特朗普在关税方面的潜在法律挫折可能意味着进一步的不确定性 企业和投资者正在等待政府回应 [3] - 2023年剩余时间将处于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中 企业需要应对这种环境 [3] - 本周通胀数据预计将显示关税的进一步传导效应 尤其对生产商的影响 [3]
疯狂囤黄金!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反超美债 系29年来首次!美元“霸权”落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6 07:05
央行储备资产结构变化 - 黄金在除美联储外央行储备中占比自1996年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国债[2] - 全球央行已连续14个季度净购入黄金 过去三年年购金量均超1000吨 是此前十年年均水平两倍[6] - 95%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继续增持黄金 该比例较2024年调查上升17个百分点[8] 黄金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9月5日涨1.22%至3589.29美元/盎司 盘中创3600.16美元历史新高[2] - 黄金期货价格年内上涨36% 远超标普500指数8%和比特币19%的涨幅[11] - 8月金价上涨逾3.5% 自1968年以来首次出现连续八个月月线收涨[13] 历史牛市周期对比 - 第一轮牛市(1971-1980年)金价从38美元涨至850美元 涨幅超20倍[14] - 第二轮牛市(2001-2011年)金价从255美元涨至1920美元 累积涨幅超6倍[14] - 当前第三轮牛市可能持续数年甚至超过十年 与1970年代货币体系不稳定状况相似[14][15] 美债市场表现 - 2020年代可能成为美国国债有记录以来"最糟糕的十年" 长期国债累计跌幅超40%[16]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2020年0.5%低位攀升至2023年超5% 触及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18] -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5%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高[16] 机构价格预测 - 高盛将2025年底黄金目标价上调至3700美元/盎司 2026年中期目标设为4000美元[20] - 美银预计2026年上半年金价触及4000美元/盎司[20] - 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金价平均达3675美元/盎司 2026年第二季度有望触及4000美元[20] 驱动因素分析 - 各国央行通过增持黄金降低对美元资产依赖 对冲单一储备货币风险[2][10] - 2022年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外汇储备遭冻结事件促使央行重新评估资产安全性[10] - 美国联邦赤字和债务规模攀升引发"财政主导"风险担忧 黄金成为不受信用风险影响的避险资产[18][19]
日本资金“回流潮”正在上演! 一场席卷西方金融市场的“抛售风暴”蓄势待发
智通财经· 2025-09-04 07:22
日本国债收益率上升对全球投资的影响 - 日本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 吸引国内投资者将资金从海外转向本土市场 可能导致美元 欧元 英镑等国际货币汇率面临下行压力 同时西方国家股市可能面临抛售压力 [1] - 日本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因加息预期和财政赤字压力持续上行 自日本央行一年多前转向货币政策收紧立场以来 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1] 日本投资者行为转变预测 - RBC预测2026年日本投资者风向将发生剧烈转变 日本投资者将获得足够有吸引力的收益率投资国内市场 可能转向购买日本政府债券 而对美国国债变得漠不关心 [3] - 到2025年底 日本投资者根据不同期限政府债券将获得30至120个基点的超额收益 长期政府债券已成现实 短期债务也越来越有利 [3] - 日本寿险公司若将对冲比率从45%提高到60% 可能推动高达约1730亿美元的资金从美元流向日元 这是看多日元走强和美元疲软的关键支撑 [5] 收益率差异与投资偏好 - 根据RBC数据 30年期和20年期日本国债的对冲调整后收益率差分别为-75基点和-23基点 激励投资者投资国内 预计2025年转正 [2] - 10年期 5年期和2年期日本国债的对冲调整后收益率差分别为10基点 6基点和26基点 目前不激励投资国内 上次转正为2020年 [2] 货币政策与利率变化影响 - RBC预测到明年年底日本央行隔夜利率将上升约50个基点 而美国基准借贷成本将下降约130个基点 这将降低日本投资者的持有成本并可能提升对冲比率 [4] - 日本央行副行长重申在条件允许时提高基准利率的路径 隔夜指数掉期显示交易员押注年底前日本央行重启加息的概率略超过60% [5] 全球市场潜在影响 - 日本作为全球最大规模净资本输出国之一 资本从海外回流可能导致全球长期限国债缺少边际买家 利率更易上冲 国际货币面临汇率下行压力 [7] - 日本资金回流可能导致全球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大幅抬升 引发期限溢价与折现率上行 最终引发全球股债同跌风险与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 [7] - 日元走强 美元走弱趋势可能引发美元资产风险溢价与资金成本重定价 进而可能打压美债 美股等海外资产估值 [6] 机构投资行为变化 - 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在2023财年减少对冲后的海外债配置 因对冲成本高和预期收益转负 若对冲收益显著改善和日债性价比提升 类似机构更有理由增配日本国内股债 [6] - 对海外投资者而言 日本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上升带来的好处不明确 以美元对冲的日本长期限国债走势的一个关键衡量指标今年已下跌约7% [5]
风暴再起!全球国债抛售潮,发生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9-03 09:59
全球债券市场抛售潮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 为7月以来首次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4.291% [1]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法国同期债券收益率上升6个基点 [14]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3.28% 创历史新高 20年期收益率达2.69% 为1999年以来最高 [5] 抛售驱动因素 - 9月美国投资级公司债预计发行1500-1800亿美元 可能创近十年新高 本周单周供应约600亿美元 [7][10] - 欧洲公司债发行同样活跃 形成全球性供给冲击 [12] - 市场对发达经济体财政状况存在深层忧虑 疫情后巨额财政支出需发行更多债券融资 [13][15] 季节性及流动性影响 - 过去十年全球10年以上期限政府债券9月表现中位数为下跌2% 为全年最差月份 [16] - 9月15日美国银行系统可能因财政部重建现金账户 季度税收支付及国债付息结算被抽走近2000亿美元准备金 [18] 市场关注焦点 - 美国8月就业报告将成为美联储9月利率决策关键依据 目前市场预期降息概率约92% [7][20] - 若就业数据疲软可能引发50个基点降息预期 强劲数据则加剧"更高更久"利率担忧 [20]
全球国债抛售潮!30年美债收益率重回5%,发生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9-03 00:21
全球政府债券抛售潮 - 全球政府债券遭遇抛售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5.3个基点至4.97%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4.9个基点至4.276%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法国同期债券收益率上升6个基点 [1][8] - 债券市场悲观情绪传导至股市 拖累标普500指数下跌0.7% 创下自8月1日以来最差单日表现 [1] 公司债供给冲击 - 9月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发行规模预计达1500亿至1800亿美元 创近十年新高 直接分流政府债券市场资金 [4][6] - 本周美国投资级公司债供应量约600亿美元 欧洲公司债发行同样活跃 投资者需腾出头寸吸纳新供给 [6] - 大量公司债发行推高收益率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指出收益率上升部分原因需消化大量发行 [6] 财政赤字隐忧 - 市场对发达经济体财政状况存在深层忧虑 疫情后巨额财政支出迫使各国政府发行更多债券融资 [9] - 债券市场对全球财政路径表示担忧 发达市场政府需向投资者证明自身以赢得信心 [9] 季节性流动性因素 - 9月是全球长期政府债券表现最差月份 过去十年期限超过10年的政府债券9月月度表现中位数下跌2% [10] - 9月美国市场面临流动性抽水 因财政部重建现金账户、季度税收支付及国债付息结算叠加 预计9月15日单日从银行系统抽走近2000亿美元准备金 [10] 美联储政策与就业数据影响 - 市场聚焦周五美国8月就业报告 该数据将揭示经济健康状况并直接影响美联储9月利率决策 [4][11] - 交易员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约为92% 若就业数据指向经济大幅走弱 可能推动降息50个基点讨论 [11] - 强劲就业数据可能加剧更高更久利率担忧 疲软数据则可能巩固降息预期并为债券市场带来喘息之机 [11]
华尔街最近在忙的RWA:货币基金、日内回购、商业票据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03:54
核心观点 - 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融合正加速推进 华尔街巨头以前所未有速度将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并整合至核心金融业务[1] 主要体现在稳定币储备基金 区块链日内回购交易及数字化商业票据三大领域[2] 这些创新有望提升交易效率 降低成本并改善流动性管理[2] 但监管框架发展仍需时间 CLARITY法案预计2026年初才能通过[2][9] 稳定币储备基金 - 纽约梅隆银行准备推出专注于稳定币储备的货币市场基金"BNY Dreyfus Stablecoin Reserves Fund" 成为继贝莱德和高盛后第三家布局该领域的资管巨头[3] - 基金主要面向稳定币发行商 作为其稳定币的储备资产 严格投资于美国国债 国债回购和现金 被归类为政府型货币基金[3] - 由于投资范围限制 基金收益率可能低于其他可投资更广泛范围和更长期限的货币基金[3] 区块链日内回购交易 - 首笔标准回购交易通过Tradeweb平台在Canton Network公共区块链上完成 发生在周六 实现传统市场无法企及的即时结算[4] - 交易将DTCC子公司存放的美国国债代币化 以之为抵押借入Circle的USDC稳定币 无需交易商中介 美国银行和Citadel等多家机构参与[4] - 摩根大通与HQLAx、Ownera合作推出跨账本回购解决方案 允许在现金账本与抵押品账本间进行交换 结算和到期时间可精确到分钟[5] 数字化商业票据 - 华侨银行通过摩根大通数字债务服务发行1亿美元美国商业票据 成为首家在全生命周期使用区块链发行商业票据的银行[7] - 道富银行购买全部票据 并成为首家在数字债务服务上线的第三方托管机构[8] - 区块链技术使发行、结算、服务和记录保存流程更高效透明 并带来更快结算时间等附加益处[8] 监管进展 - CLARITY法案旨在为所有数字资产建立全面监管框架 解决SEC与芝商所间的市场结构和管辖权模糊问题[9] - 法案已通过众议院但尚未通过参议院 摩根大通预计要到2026年初才能送达美国总统办公室[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