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辉瑞73亿美元收购Metsera,A股减肥药概念股应声下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22:56
近日,辉瑞宣布,拟斥资73亿美元收购减肥药物开发商Metsera。这一大手笔收购被普遍视为辉瑞重返 减肥药赛道的重要信号,但也引发了国内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A股市场上,多家减肥药概念股的股价 因此承压。 当辉瑞选择了Metsera而非中国企业时,外界不免追问:资本市场如今热炒的BD预期,能否真正兑现? BD预期推动创新药行情 今年以来,国内不少A股、港股创新药企凭借潜在BD(商务拓展)预期被投资者追捧,股价节节攀 升。特别是一些被视作与跨国药企合作或被收购潜在标的的企业,其股价涨幅位居板块前列。 事实上,在此前辉瑞与三生制药的合作中,康方生物也曾受到过波及,成为BD预期落空的一大受害 者。在辉瑞最终选择三生制药之前,曾有投资者对辉瑞与康方生物海外合作方Summit更深入的合作甚 至收购抱有期待。资本市场上,三生制药与康方生物股价的此消彼长也印证了这一点。5月20日开盘, 港股康方生物的股价就震荡走低,盘中一度跌超5%,最终收报82.4港元/股,下跌1.38%。 据医药魔方披露的数据,全球医药交易数量从2015年的358笔增至2024年的743笔,年复合增长率为 8%,总交易金额从569亿美元跃升至1874亿美 ...
东北制药:全链条质控筑牢发展根基 以质量拓市场创价值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2:38
东北制药 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质量是药企安身立命之本。在医药行业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公司全面聚焦质量能力提升,持续抓好质量体系建设和精益制造,打造全链条 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体系成熟度,以质量拓展市场、创造价值。下一步,公司将认真总结全国"质 量月"活动期间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公司转型升 级。 筑牢质量防线 近年来,东北制药通过控股鼎成肽源,快速切入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领域,战略布局生物药新赛 道,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分享市场增长红利。 面对日益多元的业务类型和愈加丰富的产品结构,东北制药强化质量管控,全面提升体系化管控能力, 打造覆盖从原物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出厂的全链条质量管理闭环体系。 "为从源头把控质量,公司质量部门牵头组建专项审计小组,日前奔赴全国13个省区市,对25家重点原 料供应商开展深度现场审计。"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现场核查+文件审查+人员访谈"三维联动模式, 审计小组对原料溯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深入检查,从上游供应链环节出发,为产品质量 筑牢坚固防线。 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 ...
西藏药业: 转型再出发 双路径发力构建新增长曲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1:3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2025年再次努力转型 大方向是新质生产力 小方向是创新药[1] - 公司以新媒体营销与创新药研发为双轮驱动 全面提升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 - 公司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包括内源性增长和外源性增长双路径发力[3] 财务表现 - 公司过去10年(2015年-2024年)营业收入从5.21亿元增至28.0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34%[2] - 公司过去10年(2015年-2024年)净利润从0.92亿元增至10.51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63%[2]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45%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45%[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23% 扣非净利润增长3.69%[3] 投资与并购 - 公司拟以6000万美元投资Accuredit Therapeutics Limited 将持有其40.82%股权[1] - Accuredit核心资产为锐正基因 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研究[1] - 并购锐正基因是公司外源性增长的重要抓手 开启从0到1的创新探索[3] 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包括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新活素 藏药诺迪康 国际心血管药物依姆多[2] - 诺迪康和金罗汉两个产品已具备重新爆发和增长机会[3] - 计划推进新活素的海外临床研究 尝试海外市场[3] 锐正基因技术平台 - 锐正基因聚焦基于非病毒载体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开发[5] - 建立产业级端到端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平台 拥有基因编辑和递送专利技术[5] - 碱基编辑器已获美国专利[5] - 通过基因可逆性技术和高饱和剂量脱靶检测提升安全性[6] 研发进展 - 主要在研产品ART001针对ATTR 已在中国和美国获批IND[5] - ART001正在中国开展I/IIa期临床试验[5] - ART0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5] - ART002尚未取得临床批件[5] 行业前景 - 基因编辑技术效果不可逆 安全性是核心关注点[6] - 国际上需等待2年到5年临床数据验证安全性[6] - 安全性得到确认后可应用于多种大病种 慢病领域应用较谨慎[6]
东北制药: 全链条质控筑牢发展根基 以质量拓市场创价值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51
公司质量战略 - 公司全面聚焦质量能力提升 持续抓好质量体系建设和精益制造 打造全链条质量控制体系 以质量拓展市场创造价值[1] - 公司通过控股鼎成肽源快速切入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领域 战略布局生物药新赛道 加快形成新竞争优势[2] - 公司以全链条质量管控为核心引擎 以体系化为根本抓系统提升 以标准化为核心抓执行落地 为向生物科技企业转型筑牢根基[6] 质量管控体系 - 公司打造覆盖从原物料采购 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出厂的全链条质量管理闭环体系[2] - 质量部门组建专项审计小组赴全国13个省区市对25家重点原料供应商开展深度现场审计 采用现场核查+文件审查+人员访谈三维联动模式[2] - 公司成立跨部门专项工作组全面梳理2025年版药典变更内容 系统识别质量风险点 制定分阶段可落地实施计划[3] - 设立药物警戒部门持续跟踪内外部制剂产品质量异常情况 构建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升级[3] 质量认证与审计 - 原料药生产基地以零缺陷成绩通过美国FDA飞行检查 涉及维生素C及系列 左旋肉碱及系列等10个核心原料药产品[3] - 原料药产品通过BRC ISO22000等多项认证 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 - 2024年1-8月原料药厂区累计接待国内外客户审计63家 通过率达100% 制剂厂区迎接药监部门 市场监管部门及客户现场检查10余次均高标准通过[4] 质量文化建设 - 公司创新建立模拟飞行检查机制 由专业内审员依据GMP标准对各生产线开展不定期全方位体检 覆盖人员资质 厂房设施 物料控制等关键环节[6] - 质量第一理念已从制度要求内化为全体员工自觉行动 大力培育全员质量文化[6] 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是我国重要药品生产与出口基地之一 业务覆盖化学制药 医药商业 医药工程 生物医药等板块[2] - 拥有维生素类 抗感染类 生殖系统和性激素类 神经系统类 抗艾滋病类 消化道类 麻精及含麻系列类 其他普药类 生物诊断试剂类 大健康领域等十大系列精品 400多种化学原料药 医药中间体和制剂产品[2]
西藏药业办公楼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6
公司办公楼 - 西藏药业办公楼由本报记者吴科任拍摄 [1]
东北制药生产现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一张图片的图注信息,无具体新闻事件、财务数据或行业动态的文本描述。因此,无法提取出与公司运营、行业趋势或投资分析相关的核心观点及关键要点。
转型再出发 双路径发力构建新增长曲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计划在2025年进行战略转型 聚焦新质生产力和创新药方向[1] - 公司通过内源性增长和外源性增长双路径发力 以新媒体营销和创新药研发为双轮驱动[1] - 公司已基本完成从1到10的内源性增长目标 正为实现从10到100的规模化增长奠定基础[1] 财务表现 - 公司过去10年(2015年-2024年)营业收入从5.21亿元增至28.0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8.34%[2] - 同期净利润从0.92亿元增至10.51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7.63%[2]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45%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45% 较2023年112.49%的增速大幅放缓[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23% 扣非净利润增长3.69%[2] 投资布局 - 公司以6000万美元投资Accuredit Therapeutics Limited 获得40.82%股权[1] - Accuredit核心资产为通过VIE架构控制的锐正基因 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研究[1] - 锐正基因成立于2021年 聚焦基于非病毒载体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开发[4] 产品管线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新活素"、藏药"诺迪康"、心血管药物"依姆多"及多个国家级中药品种[2] - 锐正基因主要产品ART001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 已在中美获批IND 正在中国开展I/IIa期临床试验[4] - ART0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 ART002尚未取得临床批件[4] 技术优势 - 锐正基因建立产业级端到端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平台 开发出系列基因编辑和递送专利技术[4] - 碱基编辑器已获美国专利 通过基因可逆性技术和高饱和剂量脱靶检测提升安全性[4][5] - 基因编辑技术特点为效果不可逆 安全性是核心关注点 需2-5年临床数据验证[5] 增长战略 - 公司计划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包括内源性增长和外源性增长两个维度[3] - 内源性增长侧重稳定新活素基本盘 重塑现有产品价值 诺迪康和金罗汉产品已具备重新爆发机会[3] - 外源性增长通过研发投入、并购及创新产品布局 计划推进新活素海外临床研究[3] 管理团队 - 锐正基因CEO王永忠曾任苏桥生物CEO、先声药业总裁、康弘生物CEO及美国健赞公司科学家[4] - 公司看重锐正基因的国际化视野可赋能海外拓展 其研究方向紧跟生物医药前沿趋势[4]
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盐酸乙哌立松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7:48
药品获批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硕德药业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盐酸乙哌立松片药品注册证书 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4类 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255554 [1] - 药品规格为50mg 有效期18个月 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企業均为硕德药业 药品注册标准编号YBH23792025 [1] - 审批结论表明该药品符合注册要求 批准注册 生产企业需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方可生产销售 [1] 药品市场与竞争格局 - 盐酸乙哌立松片由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开发 1983年在日本获批上市 2004年进口中国 属于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 [2] - 国内已有湖南亚大制药、国药集团宜宾制药、青岛国海生物三家国产仿制药以老分类上市 公司该药品是首家按新注册分类获批的仿制药 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2] - 米内网数据显示盐酸乙哌立松片2024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销售金额约10261万元 同比增长14.01% [3] 药品适应症与特性 - 药品主要活性成分为盐酸乙哌立松 适应症包括改善颈肩臂综合征、肩周炎、腰痛症疾病的肌紧张状态 以及多种脑脊髓疾病引起的痉挛性麻痹 [2] 对公司影响 - 该药品获批标志符合注册要求 但不会对公司近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4] - 药品从获批上市到生产销售可能受不确定因素影响 [4]
长春高新:“三驾马车”驱动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9-28 16:04
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向创新化、多元化升级的浪潮中,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长春高新")凭借对细分赛道的精准把控,勾勒出生长激素、多元商业化创新产品、新药"出海"授 权"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全新格局。 今年9月份,长春高新旗下核心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赛药业")与丹麦ALK- AbellóA/S公司(以下简称"ALK")达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俗称脱敏治疗)产品合作,将在 中国联合开发并商业化ALK的屋尘螨(HDM)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并获得ALK自主开发的3款 产品在中国大陆范围内的独家代理权益。 "脱敏,是我们全力进军免疫与呼吸领域的关键一步,是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未来,金赛药业 力争跻身中国呼吸领域第一梯队。"长春高新总经理,金赛药业创始人、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金磊对 《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医药领域,如何通过研发创新实现攻势突破、通过多元化与资本运作稳固防线、通过 国际化布局实现护城河延展,是长春高新面临的三道命题。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长春高新,探 寻公司攻与守的博弈之道。 创新为本 筑牢发展基石 创新研发是企业生存 ...
京新药业20250926
2025-09-28 14:57
**公司及行业** 京新药业(金新制药)[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主业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已完成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舍曲林等品种集采[4] - 通过拓展院外市场实现收入利润稳定增长[2][4]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约6.3亿元[2][4] - 预计未来几年保持双位数增长[2][4] - 2025年预计扣非净利润7亿元 总利润8亿元[2][4] - 主业对应市值支撑100-120亿元[2][4] **创新药蒂达西尼表现与潜力** - 2024年11月进入医保 定价高于同类仿制药[2][4] - 单片价格约14元[2][5] - 半衰期短无蓄积效应 属精神科失眠领域创新[2][5] - 2025年放量迅速 预计销售额1.8-2亿元(远超市场预期5-8千万元)[2][4][5] - 未来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元[2][4][5] - 对应市值贡献60亿元[2][4][5] **口服LPA小分子研发与估值潜力** - 研发进度全球领先 仅次于恒瑞和阿斯利康[2][6] - 正与海外MNC深度谈判[2][4][6] - 参考恒瑞交易估值(2025年初约20亿美元)按八折计算[6] - BD交易估值预计15-20亿美元[2][4][6] - 对应市值贡献约100亿元[2][4][6] **战略方向与长期价值** - 坚定转型创新 推进研发管线布局[3][7] - 拓展精神神经领域在研项目[3][7] - 增强长期投资价值[3][7] - 三步逻辑兑现后总市值有望达300亿元[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为传统仿制药企业转型[4] - 创新药引进自海外[4][5] - 恒瑞与石药2024年底至2025年初完成大额BD交易(约20亿美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