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搜索文档
券商晨会精华 | 节前指数或维持震荡格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0:21
市场表现 - 上周五沪深两市成交额2.15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242亿元 [1] - 创业板指盘中跌超2.5% 收盘跌幅达2.60% [1] - 沪指跌0.65% 深成指跌1.76% [1] - 风电和保险板块涨幅居前 游戏、算力硬件及光刻机板块跌幅居前 [1] 券商策略观点 - 光大证券预判节前指数维持震荡格局 科技赛道短期休整不改中期上行趋势 [1] - 广发证券指出四季度顺周期行业上涨概率超65% 跑赢沪深300概率超60% [2] - 顺周期行业日历效应需基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变好预期 [2] 行业动态 - 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9月29日开幕 计划投入消费券及补贴超1亿元 [1] - 产业赛道活跃年份中 四季度股价对来年指引作用更强 [2] - 业绩真空期提前演绎来年高增长板块 [2]
健康管理赛道悄然升温 医疗险成健康险市场新的支柱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0:20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今年以来,保险行业进一步加大对健康险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力度,其 中,中高端医疗险持续发展,成为竞争格外激烈的领域。从健康险内部结构看,医疗险增长显著,占比 提升较快,发展势头明显好于重疾险,成为健康险市场新的支柱。同时,与医疗险相伴的健康管理服务 变得更加丰富,成为险企押注的重要赛道。由险企设立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的阵容也在壮大,未来,保 险与健康管理有望进一步深度融合。 目前,一些险企在尝试把健康管理服务嵌入健康险,推动客户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鼓励客户定期体检, 降低疾病风险。越来越多的健康险产品正在走出传统的纯保险保障模式,一张保单通常能涵盖专属保 障、医疗服务、特色权益等多个方面,发挥健康管理、支付创新、生态整合等作用。 险企对于健康险的投入增加以及健康管理服务的嵌入增多,与政策鼓励有关。2024年发布的保险业 新"国十条",即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提升 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医疗险发展势头强劲 对于当下行业发展健康险特别是医疗险的趋势,多位险企人士表示,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 与DI ...
长钱 长投 长青 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3:59
9月28日,"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保险公司、保险资管 公司、信托公司的100余位机构高管及金融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就行业转型、创新探索与服务国家战略 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会嘉宾认为,保险资金"长钱长投"属性凸显,信托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 段,两者通过重塑展业模式和优化资产配置,在支持实体经济、稳定资本市场中发挥关键作用。 从宏观环境来看,内需潜力的释放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 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表示,我国内需潜力巨大,应更大力度支 持服务型消费。特别是,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问题,政府可加大补贴力度提振 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国寿资产副总裁刘凡认为,保险资金具备"长钱长投"的独特属性,拥有成为"耐心资本"的潜力,这一特 性使其天然契合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需求,也是保险资金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资金最核心、最本质的特 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险资金配置正处于主动求变的关键时刻,需积极把握资本市场机遇,优化结 构,提升能力。 机制与能力建设同样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 ...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929
东吴证券· 2025-09-28 23:30
证券研究报告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2025-09-29 宏观策略 [Table_MacroStrategy] 宏观点评 20250922: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可能有哪些? 对政策力度的认识:托底而非强刺激,仍是稳增长兼顾防风险。我们认 为,当前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的思路仍然是托底,而非强刺激,不会用风险 扩散来换取经济增速、不会牺牲质量来换取数量。这也是因为当前经济基 本面没有到需要强刺激的地步,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在 4.7%-4.9%,前三 季度累计为 5.1%左右。假设按三季度增长 4.8%算,四季度只要高于 4.5%, 全年就能达到 5.0%左右,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目标。去年底,新 华社发文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更加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 增长,而不是简单以 GDP 论英雄"、"经过努力,在 5%的左一点或是右 一点,都可以接受[7]",也反映出重视高质量发展的态度。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政策调整风险;投资和消费等部分领域经济压力加 大。 央行或重启 14 天期逆回购、稳定跨季和跨节流动性 海外周报 20250921:美联储降息后,市场交易逻辑将如何转变? 核心观点:本周 ...
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拓展投资能力边界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5
9月28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在 以"低利率之下保险机构金融资产配置的变与不变"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利率中枢下行环境 下资管机构面临的资产配置的新挑战进行了讨论。 面对新环境新形势,与会嘉宾认为,作为市场上重要的长期资金,保险资金需在坚守长期投资、绝对收 益理念的同时,积极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拓展投资能力边界,并呼吁完善长期投资生态,以真正践 行"长钱长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陈露 薛瑾 险资机构信心增强 与会嘉宾认为,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险资机构的信心在增强。 "自去年9月以来,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信心在修复。"中意资产总经理贡磊表 示,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表现。在经济增速放缓、央行维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的情况 下,债券利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股票市场大幅上涨。 贡磊认为,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走势体现出基本面的变化:一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产业进入发 展快车道;二是以"反内卷"为代表的改革预期增强,预计"十五五"期间将是我国改革推进最为密集的阶 段;三是出口的韧性增 ...
保险业应创造性地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5
● 本报记者 薛瑾 对于下一步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产品和服务创新,周延礼表示,要注重针对老年人专属疾病 险的开发,在投保年龄放宽问题上做出成绩,满足老年人的保障需求。 周延礼还表示,近年来绿色保险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保费达3331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 绿色保险市场。未来,保险业应进一步聚焦绿色保险、绿色投资、ESG投资等重点领域。 在科技保险方面,周延礼认为,保险业应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开发更多针对新技术、新产业的保险产 品;加强与科技企业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保险服务效率和精准度。此外,巨灾保险未来也应该成为 保险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周延礼建议,保险业应提升长期投资占比,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和稳定性,降低资产 负债错配风险;在负债端,应确保保险业务资金流稳定,保障保险责任履行;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经营 状况,动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实现平衡发展。 9月28日,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 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践行金融为民、保险姓保,创造性地发挥 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国家 ...
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5
● 本报记者 吴杨 石诗语 机制与能力建设同样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和中国精算师协会联 合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商敬国表示,寿险公司应重塑资产负债表,以强健的资产负债表积极融入国家经 济发展大局。 同时,信托行业正在调整与探索中展现新活力。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 兵表示,信托制度在财产独立、风险隔离、财富传承和资产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制度和工具对 股权、资金、房产等进行跨代安排已经成为其切实需求。伴随"1+N"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信托业已进入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在释放内需潜力的过程中,保险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养老险市场需 求持续增长,为保险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保险业要发挥规模、久期优势,做好资产管理;同时,需 加强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提高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市场竞争力和覆盖面。 国寿资产副总裁刘凡认为,保险资金具备"长钱长投"的独特属性,拥有成为"耐心资本"的潜力,这一特 性使其天然契合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需求,也是保险资金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资金最核心、最本质的特 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 ...
9月28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5
9月28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 ...
一年前“掐点”成立 多只基金无缘“翻倍基”
证券时报· 2025-09-28 18:35
年内,A股行情走牛也带动了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净值集体上涨。自去年9月24日以来,沪指累计大涨近 四成,因此在这个日期前后成立的基金,普遍斩获不俗。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基金也鲜有机会加入年内的"翻倍基"阵营。从持仓情况来看,由于它们多数重仓 了其间表现一般的红利板块,加上调仓速度欠缺,因此也错过了较为迅猛的行情。 49只基金"掐点"成立 在去年"9·24"行情启动前两个月,沪指尚在3000点以下挣扎,彼时权益产品新发也陷入了冰点——2024 年7月、8月,股票型基金成立份额均为50多亿份,而今年同期,这一数值则分别达到了355亿份、472亿 份。 以后镜视角来看,上述成立于行情低点的基金也可谓"掐点"而来。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纳入 统计的49只主动权益类产品,至今业绩全部飘红,平均收益率高达35.94%。 具体来看,截至9月26日,成立于去年8月23日的永赢融安收益率高达89%;安联中国精选、东吴科技创 新等成立以来收益率均逾70%;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了50%的还有嘉实产业精选、上银数字经济、兴 业品质睿选等8只产品。 布局谨慎无缘"翻倍基" 此外,由于上述成立于低迷行情中的基金,成立后在仓位布局方面 ...
险企加注养老金融赛道 “叫好不叫座”如何解决
搜狐财经· 2025-09-28 17:01
[ 近期多家险企发布的半年报均提到,广泛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加大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以及 满足备老、养老和失能等人群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健康保险产品等创新,与此同时,推动养老金融、养 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融合,将"保险+养老服务"作为未来新的增长方向。 ] 尽管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规模还较小,但其价值已渗透在筹资、支付、投资到服务的养老产业全链 条。随着制度性创新不断推进,如何解决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叫好不叫座"的问题,关乎"第一支柱占比 过大、第二支柱发展缓慢"背景下,第三支柱能否补位。 在近日举办的2025首届智慧老龄与银发经济会议上,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原董事长、保险服务生态 网络ISE发起人徐敬惠表示,在养老第三支柱中,保险之所以受到各界的重视和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 为它有别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可以构建从筹资、支付、投资到服务"四位一体"的全链条、全功能闭 环,其精算和投资优势还能进一步延伸至第一、二支柱的基金受托管理,与第三支柱形成个人养老金账 户信息、产品和资金的互通,协同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以养老服务为例,他提及了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了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