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品

搜索文档
大和:小米集团-W未来三年目标收入达7,000亿人民币 电动车年交付量100万辆
智通财经· 2025-09-25 06:36
电动车业务 - 第一阶段工厂技术升级推动周付运量从7月至8月初的7000-8000辆提升至8月下旬以来10000-12000辆 [1] - 第二阶段工厂设计产能与第一阶段相当 现正等待最终政府批准 [1] - 2026年推出新车型并计划推出SU7或YU7变种 [1] - 预计2027年开始将电动车出口至欧洲市场 并研究欧洲本土化生产 [1] - 公司现阶段以抢占市场份额为优先目标 未来5-10年不进入15万元人民币价格带 集中于中高端市场 [1] - 2025年电动车交付目标维持35万辆不变 整体业务目标进度良好 [1] - 未来三年电动车年交付量目标达100万辆 营收贡献2500亿人民币 [2] 智能手机业务 - 因内存成本上升 预期2025年下半年手机毛利率11%-12% 2026年上半年压力可望纾缓 [2] - 正研究升级手机规格如转用DDR5 并考虑将成本转嫁予消费者 [2] - 预测下半年手机补贴将逐步退出 但影响有限因70%手机于海外销售 [2] - 计划未来三年智能手机年出货量增加1000万台至2亿台 [2] - 手机业务营收目标达2500亿元人民币 [2] 物联网与AI业务 - IoT业务量与均价增长优于同业 [2] - 物联网营收目标未来三年翻倍至2000亿人民币 [2] - 利用AI模型提升各类产品功能并降低营运成本 AI已负责30%-40%代码撰写 [2] - 推进AI商业化闭环 [2] 整体财务目标 - 公司营收目标在三年内达成7000亿元人民币 [2]
大行评级|大和:重申小米“买入”评级 未来三年目标营收达7000亿元
格隆汇· 2025-09-25 06:11
产能与交付 - 电动车周付运量从7月至8月初的7000-8000辆提升至8月下旬以来的10000-12000辆 [1] - 第二阶段工厂设计产能与第一阶段相若 现正等待最终政府批准 [1] - 2025年电动车交付目标维持35万辆不变 [1] 市场战略 - 公司现阶段以抢占市场份额为优先目标 [1] - 无计划于未来5-10年进入15万元价格带 集中于中高端市场 [1] - 电动车业务未面临产能过剩或内卷压力 [1] 财务目标 - 公司营收目标在三年内达成7000亿元 [1] - 智能手机年出货量增加1000万台至2亿台 带动手机业务营收达2500亿元 [1] - 物联网(IoT)营收翻倍至2000亿元 [1] 电动车业务规划 - 未来三年电动车年交付量目标达100万辆 [1] - 电动车业务预计营收贡献2500亿元 [1] - 整体业务目标进度良好 不受补贴政策变动显著影响 [1]
英唐智控8月29日获融资买入1.48亿元,融资余额9.5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3:18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9日股价下跌0.91% 成交额达9.2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48亿元 融资净买入5748.72万元 融资余额9.55亿元占流通市值8.60%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卖出1.52万股金额14.88万元 融券余量2.40万股余额23.50万元 处于近一年60%分位较高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 成立于2001年7月6日 2010年10月1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占比91.59%)、芯片(8.06%)、物联网产品(0.18%)及软件销售维护(0.15%)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93万户 较上期减少1.00% 人均流通股13144股增加1.0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76.23万股 华夏创成长ETF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6.39亿元 同比增长3.52% [2] - 归母净利润3073.58万元 同比减少14.12% [2] 分红与派现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大行评级|建银国际:上调小米目标价至69港元 上调2025至27年盈利预测
格隆汇· 2025-08-22 03:5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至1160亿元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 [1] - 物联网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45% 主要受家电 平板计算机及穿戴装置强劲表现推动 [1] - 电动车业务收入达206亿元人民币 平均售价环比上升6%至25.4万元 [1] 业务分部表现 - 电动车季度交付量达8.13万辆 环比增长7% [1] - 物联网业务预计2025年增长32% 2026年增长26% [1] - 电动车交付量预计2025年达40万辆 2026年达47万辆 [1] 战略发展计划 - 管理层计划2027年扩展欧洲市场 [1] - 公司预计年内将持续提高市场份额 [1] 机构评级调整 - 目标价由67港元上调至69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被上调 [1]
好上好9.99%涨停,总市值114.99亿元
金融界· 2025-08-22 02:41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涨停9.99% 报38.74元/股 成交额13.38亿元 换手率23.66% 总市值114.99亿元 [1] 股东结构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6.08万户 人均流通股2535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72亿元 同比增长13.14%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净利润1760.39万元 同比增长273.64% [2]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 年营业收入近10亿美元 [1] - 市场覆盖消费电子、物联网、通用照明、工业汽车等领域 [1] - 注册地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 [1] 业务发展 - 持续投入物联网产品研发制造和芯片定制业务 [1]
麦格理:把小米集团-W剔出亚洲区推荐股名单 目标价降至6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09:27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目标价由69.32港元下调至61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但剔出亚洲区推荐股份名单 [1] 盈利与毛利率预期 - 下半年盈利较上半年减少 第三季毛利率承压 [1] - 季度毛利率按季收缩0.7个百分点 因智能手机竞争加剧及内存加价影响 [1] - 电动车毛利率按季跌0.5个百分点 受YU7交付影响 [1] 财务表现分析 - 第二季毛利胜预期1% 受益于毛利率扩张 [1] - 经营开支上升导致经营溢利逊预期15% [1]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手机及电动车销售增长被物联网季节性疲弱抵消 季度收入预计按季持平 [1] - 下调电动车销量预测2.4万辆 反映新厂房投产慢于预期 [1] - IoT产品因季节性放缓影响整体表现 [1]
麦格理:把小米集团-W(01810)剔出亚洲区推荐股名单 目标价降至6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9:24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目标价由69.32港元下调至61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但剔出亚洲区推荐股份名单 [1] 盈利预期变化 - 下半年盈利预期较上半年减少 [1] - 第二季经营溢利逊预期15% [1] - 第二季毛利胜预期1% [1] 毛利率压力 - 第三季毛利率预计承压 [1] - 季度毛利率按季收缩0.7个百分点 [1] - 电动车毛利率按季跌0.5个百分点 [1] 业务表现与预测 - 智能手机及电动车销售增长被物联网季节性疲弱抵销 [1] - 季度收入预计按季持平 [1] - 电动车销量预测下调2.4万辆 [1] 影响因素分析 - 手机竞争加剧及内存加价影响毛利率 [1] - IoT产品季节性放缓 [1] - 电动车新厂房投产慢于预期 [1] - 经营开支上升导致盈利逊预期 [1] - YU7交付影响电动车毛利率 [1]
酷赛智能拟赴港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15:14
公司上市申请与业务概况 - 酷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5日向港交所提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 - 公司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智能手机及主板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主要面向本土智能手机品牌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1]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智能设备、印刷电路板组件及互联网服务,其中智能设备涵盖消费类智能手机、三防手机和其他物联网产品 [2]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7.13亿元增长至2024年27.17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1.10亿元增长至2024年2.07亿元,但2024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 - 消费类智能手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65.5%上升至2024年70.7% [1][3] - 海外收入占比超过60%,2022-2024年海外收入分别为10.44亿元、15.37亿元和17.6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60.9%、66.8%和65.0% [6] 产品结构与定价 - 消费类智能手机平均售价持续下滑,从2022年572元降至2024年500元 [1][4] - 三防手机平均售价2024年为1054元,显著高于消费类智能手机 [5]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上涨1%至356美元(约2557元),但公司产品定价与行业高端化趋势相反 [5] 市场地位与出货量 -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面向本土智能手机品牌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 [3] - 2025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本土智能手机品牌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升至榜首 [3]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仅1.2%,出货量600万台,在全球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8 [3] 运营数据 - 消费类智能手机销量持续增长,从2022年196.1千件增至2024年384.1千件 [5] - 存货持续增加,2022-2024年存货结余分别为2.86亿元、3.69亿元和4.7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29.3%、28.3%和33.4% [6] -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38.4%上升至2024年42.8% [6] 业务覆盖范围 - 产品覆盖70多个国家或地区,大多数产品于海外出售 [6] - 主要服务于本土智能手机品牌,与全球品牌(如华为、苹果、三星等)形成差异化定位 [3]
小摩:料小米集团-W今年智能手机收入仅增长5% 评级“中性”
智通财经· 2025-08-13 09:02
股价表现与市场担忧 - 公司过去一个月股价累计下跌10% 同期恒生指数累计上升约1.5% 表现跑输大市 [1] - 市场担忧下半年智能手机及物联网等核心业务盈利放缓 符合投资评级下调观点 [1] 业务预测与表现 - 2025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预测仅增长5% 物联网业务收入预测增长36% [1] - 下半年智能手机和物联网业务增速预计明显放缓 [1] - 电动车交付量自2025年3月以来维持每月约3万辆水平 新车型YU7需求保持强劲 [1] 盈利预期与股价催化 - 市场已开始下调公司2025下半年及2026年核心盈利预测 [1] - 公司被列入正面催化观察名单 预期电动车交付数据未来数月回升 [1] - 预计今年第四季电动车月交付量增长至4万辆 或推动未来3至4个月内股价上涨15%至20%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维持"中性" 目标价维持60港元 [1]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将小米列入“正面催化观察”名单 维持“中性”评级及目标价60港元
格隆汇· 2025-08-13 03:51
股价表现与市场担忧 - 公司过去一个月股价累计下跌10% 同期恒生指数累计上升约1.5% [1] - 市场担忧下半年智能手机及物联网等核心业务盈利放缓 [1] 业务收入预测 - 2025年智能手机业务收入预测仅增长5% [1] - 2025年物联网业务收入预测增长36% 但下半年增速料明显放缓 [1] 电动车业务进展 - 电动车交付量自2025年3月以来维持每月约3万辆水平 [1] - 新车型YU7需求仍然强劲 [1] - 预计今年第四季电动车月交付量将增长至4万辆 [1] 盈利预测与股价展望 - 市场已开始下调公司2025下半年及2026年核心盈利预测 [1] - 电动车交付数据回升或推动股价在未来3至4个月内上涨15%至20% [1] - 摩根大通维持公司"中性"评级及目标价60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