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风险化解

搜索文档
房地产行业研究:太平洋房地产日报:湖州吴兴区挂牌2宗宅地
新浪财经· 2025-09-23 12:29
市场行情 - 2025年9月22日上证综指上涨0.22% 深证综指上涨0.56% 沪深300上涨0.46% 中证500上涨0.76% [1] - 申万房地产指数当日上涨0.19% [1] 个股表现 - 房地产板块涨幅前五:首开股份涨10.06% 张江高科涨8.48% 华侨城A涨8.00% 华联控股涨7.24% 滨江集团涨6.87% [2] - 房地产板块跌幅前五:大龙地产跌10.06% 苏宁环球跌9.93% 香江控股跌9.70% 津投城开跌5.82% 南国置业跌5.11% [2] 土地市场 - 湖州吴兴区挂牌2宗宅地总起价8.7亿元 总出让面积117亩 总建筑面积10.6万㎡ [3] - TH-10-02-06A地块建筑面积8.69万㎡ 起价6.92亿元 楼面价7961元/㎡ 限高36米 [3] - TH-10-03-06B地块建筑面积1.91万㎡ 起价1.78亿元 楼面价9340元/㎡ 限高60米 [3] 行业政策 - 央行披露"十四五"期间房贷新政每年为超5000万户家庭减息约3000亿元 [3] - 政策包括优化调整首付比 房贷利率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措施 [3] 公司动态 - 上海金茂投资公告"22金茂04"债券9月29日付息 发行总额20亿元 票息3.60% [4] - 中交地产董事会选举王尧为董事长 获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4] - 公司同步选举战略与执行委员会 审计与风险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 [4]
太平洋房地产日报:湖州吴兴区挂牌2宗宅地-20250923
太平洋证券· 2025-09-23 11:45
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开发子行业无评级 [3] - 房地产服务子行业无评级 [3] 核心观点 - 房地产指数当日上涨0.19%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0.46%的涨幅 [3] - 央行房贷新政预计每年为超5000万户家庭减息约3000亿元 显著降低购房者资金成本 [5] 市场行情 - 权益市场多数上涨 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分别上涨0.22%和0.56% [3] - 沪深300和中证500分别上涨0.46%和0.76% [3] 个股表现 - 涨幅前五: 首开股份10.06% 张江高科8.48% 华侨城A 8.00% 华联控股7.24% 滨江集团6.87% [4] - 跌幅前五: 大龙地产-10.06% 苏宁环球-9.93% 香江控股-9.70% 津投城开-5.82% 南国置业-5.11% [4] 土地市场动态 - 湖州吴兴区挂牌2宗宅地 总起价8.7亿元 [5] - 总出让面积117亩 总建筑面积10.6万㎡ [5] - TH-10-02-06A地块建筑面积8.69万㎡ 起价6.92亿元 楼面价7961元/㎡ [5] - TH-10-03-06B地块建筑面积1.91万㎡ 起价1.78亿元 楼面价9340元/㎡ [5] 政策影响 - 央行优化首付比和房贷利率政策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5] - 新政每年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惠及超5000万户家庭 [5] 公司动态 - 上海金茂投资支付"22金茂04"利息 发行总额20亿元 票息3.60% [6] - 中交地产董事会选举王尧为董事长 全票通过各专门委员会成员 [7]
金融业“十四五”成绩单发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07:35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 加稳固。"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 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李云泽表示,当前,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 比都比较小,风险完全可控。他还提到,在积极助力化解房地产风险方面,该局多措并举稳定融资,为 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52%,同时牵头建立城市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广大购 房人的合法权益。 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已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到银行间 外汇市场中,其中包含296家外资机构,交易范围涵盖主要币种,更好满足多层次主体的交易需要;交 易、清算和支付机制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结算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业"十四五"成绩单今天(9月22日)发布。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 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 ...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大幅收敛
北京商报· 2025-09-22 08:40
潘功胜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汇率避险工具的使用也更加广泛, 市场更具韧性。债券市场方面,人民银行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强化监管协同, 及时向市场参与机构提示风险,有效弱化和阻断风险的累积。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市场运行总体平 稳。资本市场方面,探索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会同证监会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 再贷款两项工具。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不断健全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 会上,针对"十四五"期间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如何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这一问题,中 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人民银行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地方政府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化解债务风 险,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转型为市场化的经营主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债务重组,降低融资 平台流动性风险和利息负担。相关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6月末,与2023年初相比,融 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总体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大幅收敛。 在金融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方面,人民银行立足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能,优化调整首付比、房贷利率等多 项政策 ...
中信金融资产业绩会回应市值表现、房地产领域风险等话题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10:5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1.68亿元 同比增长15.7% 剔除金租出表影响后增长27.5% [1] - 2024年股价全年上涨62.5% 2025年上半年股价大幅增长96.92% [2] - 2023年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2024年创近六年最好成绩 2025年上半年主要指标超预算完成 [2] 主营业务表现 - 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债权余额约1906.33亿元 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列 [3] - 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已实现收益16.91亿元 同比增长180.8% [3] - 处置不良资产包129.41亿元 盘活纾困业务实现收入42.27亿元 同比增长65.5% [3] - 盘活纾困业务新增投放389.25亿元 同比增长43.6% [3] 资本市场认可 - 2025年2月入选恒生综合指数等7项指数 8月入选MSCI中国指数等重要国际指数 [2] - 三年综合业绩表现获得市场充分认可 市值表现受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 [2] 房地产风险化解 - 2022年以来累计投放房地产纾困项目93个 总规模559亿元 [4] - 累计实现保交房7.59万套 带动2630亿元货值项目复工复产 [4] - 推动金融机构风险化解超过732亿元 [4] - 通过债务重组/增量注资/代管代建等方式盘活问题项目 [4] - 运用收购违约债券/投放共益债等手段激活核心区域资产价值 [4] - 创新"增量投入重组盘活+信托隔离+代管代建运营+资金监管"的中信特色协同化险模式 [4]
中国信达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8% 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9个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05:45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1.6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62% [1] - 负债总额1.4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80% [1] - 归属于股东权益1972.9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0% [1] - 上半年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22.81亿元 同比增长5.78% [1] 不良资产业务发展 - 新增投放其他不良资产业务304.15亿元 同比增长88.19% [1] - 能源及基础产业结构调整领域新增投放占比32.7% [1] - 不动产风险化解领域新增投放占比17.8% [1] - 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领域新增投放占比21.5% [1] - 央地国企改革提升领域新增投放占比27.8% [1] 金融机构风险化解 - 收购54家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本息近600亿元 同比增长85.4% [2] - 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9个 投入资金54亿元 [2] - 实现保交房1.4万套 带动货值超757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2] - 搭建4支房地产纾困基金覆盖非住业态及资产盘活领域 [2] 地方政府债务支持 - 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参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2] - 为地方政府提供化债智力支持及配套产品服务 [2] - 助力地方城投公司产业转型 支持破解连环欠困局 [2]
滕泰:八成房企终将转型或退场,届时房价将真正企稳回升
第一财经· 2025-08-13 06:18
房地产行业前景与转型趋势 - 城镇化拐点后房地产企业数量预计减少80%至90% [1][3] - 未来80%以上房地产和建筑企业将退出或转型 [1][2][4] - 市场出清后房价呈现阶段性企稳回升 [1][4] 房地产行业主要风险类别 - 房企经营风险:房价下行引发倒闭潮 [2] - 房地产金融风险:企业倒闭导致银行及信托债务危机 [3] - 购房者权益风险:楼盘烂尾引发民生与社会稳定问题 [3] - 宏观经济风险:房地产投资负增长及关联大宗消费下滑 [3] 房地产投资与城镇化关联性 - 房地产投资连续数年呈现两位数负增长 [3] - 人口快速城镇化阶段结束且部分城市人口外流 [3] - 国家发行数万亿元专项债重点用于"保交楼"及防范金融风险 [3] 建筑与城投企业转型挑战 - 80%以上建筑及城投企业需转型但过程艰难 [4] - 地方城投公司存在应收账款难回收、资不抵债及债务连锁反应风险 [4] - 过度基建投资可能暂时掩盖危机但长期风险加剧 [4] 房价走势分析框架 - 居民收入增速变化直接影响房价支撑力 [5] - 人口流动方向(净流入/流出)决定城市房价趋势 [6] - 土地与房产供给量过剩则压制房价 [6] - 金融环境(利率、首付、限贷政策)左右房价动力 [6] - 资产配置政策(投资限制或鼓励)影响房价波动 [6] 区域房价分化趋势 - 人口流出型三四线城市需回避购房 [7] - 核心城市及人口涌入型区域经济中心具备房价回升潜力 [7] 政策调控方向与空间 - 财政输血化解债务风险不可持续 [8] - 大幅降息可降低购房者、房企及地方政府融资成本 [8] - 资产端价格企稳是风险化解根本途径 [8] - 限购政策放开(如北京五环外)可能释放有效需求 [9] - 降低交易税及暂停房产税试点或刺激市场 [9]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支持城市更新显成效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2
项目销售表现 - 上海壹号院项目第四次开盘持续热销 实现四开四捷 [1] - 项目2025年销售额累计突破170亿元人民币 [1] 项目规模与背景 - 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 占地面积9.57万平方米 建设体量达43万平方米 [2] - 属于上海中心城区罕有的特大体量城市更新项目 [2] - 2022年因房企流动性紧张陷入停滞 地方政府面临社会民生和区域金融风险化解压力 [2] 企业参与与重组措施 - 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12月牵头投入超40亿元纾困资金 [2] - 公司聚合中信集团产融协同效应 联动集团成员单位发挥专长 [2] - 综合运用专业手段提供救助性金融服务 成功打破项目停滞僵局 [2] 项目重组成效 - 实现当年复工复产 解决4018户居民和87户企业拆迁款支付难题 [2] - 化解存量金融机构贷款逾期风险 [2] - 助力黄浦区旧城改造计划推进 完成项目重组盘活 [2] - 公司积极探索参与房地产风险化解有效路径 全力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
中国东方 打造困境地产项目盘活特色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2
作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方在房地产项目风险化解、困境房企重组纾困、大 型集团危机救助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中国东方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资源整合能力,着力解 决困境房企面临的复杂问题,从"金融+产业"维度,统筹兼顾各利益相关方诉求,根据风险类型和项目 端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化险思路和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东方累计推动保障6.43万套商 品房按期交付,解决农民工工资超21亿元,支付上下游材料款、工程款等超百亿元,支持2000余亿元存 量项目复工复产,为化解房地产业存量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和社会公众利益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积极践行风险化解职责使命,切 实发挥专业化处置功能,努力修复房地产上下游信用链条,打造困境地产项目盘活典型案例,为构建房 地产发展新模式,助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发挥金融服务优势 助力"保交楼" 盘活低效沉睡资产 助力"保稳定" 如何盘活庞大的不动产存量资源,对闲置土地、低效不动产进行再运用、数字化运营及跨行业战略 合作,是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出清的必答之题。中国东方充分发挥不良资 ...
炸裂!重磅会议定调,注意这类股的风险!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7-30 13:11
市场表现 - 6月23日以来各大指数上涨,沪指刷新年内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转跌,市场分歧加剧 [1] - 超3500只个股下跌,主力资金净卖出800亿元,但指数仍上涨,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 [2] - 影视股集体大涨,幸福蓝海实现"20CM"三连板,油气股潜能恒信涨超10%,婴童概念股贝因美反包涨停 [2] - 稳定币、固态电池、软件开发、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居前,东信和平等高位人气股大跌 [2] 重磅会议政策信号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保持流动性充裕 [3] - 货币政策将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外贸等领域 [3] - 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扩大有效投资 [3] - 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国际竞争力新兴产业,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4]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融资支持外贸企业 [4]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4] - 政策加码信号明确,财政政策加快专项债发行,货币政策可能降准、降息 [4] A股投资方向 科技自主与产业升级 - 重点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AI算力(寒武纪)等板块资金流入,部分个股涨幅超4% [7][8] -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资源向具备核心技术龙头企业集中,利好行业集中度提升 [9] 消费提振与内需扩张 - 提振消费作为扩大内需重点,支持文旅、养老、育幼等服务消费,刺激母婴食品、影视院线等板块 [10] -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码,推动家电、汽车等板块需求释放 [11] 房地产风险化解 - 消化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缓解房企库存压力 [12] - 房地产板块政策预期下反弹,但受"不搞强刺激"基调限制,短期难成市场主线 [13] 市场风格变化 - 高位品种批量暴跌预示市场风格将改变,无脑追高强势股性价比降低 [14] - 8月中报扰动下,资金可能再次进行高低切换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