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度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环时深度】当“美国优先”撞上“印度优先”,美印结构性裂痕加深
环球时报· 2025-09-28 22:45
【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李沛昀 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静 】编者的话: "美国将不得不'修理'印度。"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9 月27日的表态,给近期摩擦不断的美印关系火上浇油。华盛顿和新德里之间的关系曾被双方称为"21世纪的决定性伙伴关系",美国总统特朗普与 印度总理莫迪更是在多个场合秀"友谊",然而近期因为关税以及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等问题,两国关系急转直下。印媒认为,美印之间出现的冲 突并非"小故障",而是结构性裂痕和竞争的大问题。美媒则认为,"美国优先"与"印度优先"根本不相容。 22 公里、 28 个舞台的盛况已成过去 特朗普与莫迪多次称呼对方为"伟大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但两人"友谊的小船"近期却遭遇风浪。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特朗普与莫迪的 关系一度十分密切,这可以追溯到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2019年9月,莫迪出席了在美国得州举行的 "你好,莫迪"超大型公开集会,向5万多人发 表演讲。5个多月后,特朗普访问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在一座体育馆参加了名为"你好,特朗普"的活动。当时,印度政府在从机场到体育馆 沿途22公里的路上搭建了28个舞台,安排了成千上万的欢迎人群,载歌 ...
印度把问题归咎于外国,莫迪高喊自强口号,印度制造业却在空心化
搜狐财经· 2025-09-26 17:50
近来听闻一桩真实之事,印度有一人去参加面试,大言不惭称自己能凭一张嘴造出航母,还能用祈祷搞出5纳米芯片。 面试官听完后,直接将简历扔进垃圾桶,那小伙着急地询问为何不要他,面试官板着脸说道:"像印度这样的人太多了,。 "这话听着刺耳,但细想想真有道理, 当下印度连一颗螺丝钉都无法生产出来,却还天天叫嚣着要成为强国,然而他们所谓的敌人竟是"依赖外国"? 这不是开玩笑嘛, 前些时日,莫迪老先生又进行了演讲,他称:"印度不存在主要的对手,若一定要找寻敌人,便是对外国存有依赖,。 这番话听来颇为振奋,台下群众听得十分兴奋,然而实际情形究竟怎样? 这么算下来,敌人是不是太多了, 打起仗来印度怕是连菜刀都造不出来, 莫迪专门提及了造船与芯片之事,称以往印度造船尚有市场份额,而今连5%都不到 每年付给外国船主的过路费,几乎与国防预算数额相当了, 他还称芯片乃国家之命脉,若不自行去做,便得看他人的脸色, 这话听着带劲,可现实呢, 印度竟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芯片生产线,所谓的"印度制造"纯粹是个空噱头, 他们身为程序员,写代码尚可,然而若让印度人去做一颗螺丝钉,或许会拿恒河里的石头当作芯片,此情形十分荒谬? 四十年前,中国和印度 ...
二级制裁中印,美欧未达成一致
环球时报· 2025-09-22 22:37
报道称,特朗普曾多次指责欧洲国家购买俄能源。他18日在同英国首相斯塔默会晤后表示,愿意加大对俄经济压力。尽管多数欧洲国家自俄乌冲 突后停止了直接购买俄石油,但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仍在进口俄石油。欧洲国家还从印度和土耳其等国进口柴油,后者将俄石油加工成燃料。 报道还提到,欧盟已宣布将从明年起禁止进口由俄石油提炼的石油产品,欧盟委员会还提议在2027年1月1日前禁止进口俄液化天然气,比原计划 提前一年。 RT称,欧盟若对印度等征收关税将导致欧洲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并损失惨重,因此欧盟并不急于在该问题上听从美国。此外,欧盟也不想就此疏 远印度,而美国当前对印度的相关举动甚至推翻了过去20年来其对印度奉行的整体政策。美国"政治新闻网"此前称,尽管美国施压欧盟加快摆脱 俄能源,但欧盟不太可能在2027年前完全实现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匈牙利、斯洛伐克不支持对俄制裁并继续从俄进口能源。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肖新新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致】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22日称,欧盟和美国未能就对中印购买俄罗 斯石油实施二级制裁达成一致。 针对美国要求欧盟对印度、中国征收100%关税一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1日 ...
苹果重磅转向:iPhone 17美版全部“印度造”
虎嗅· 2025-09-08 02:32
苹果印度制造战略 - 苹果决定在印度生产所有供应美国市场的iPhone 17机型 释放加大印度战略投入和重塑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明确信号 [1][2] - 美国市场近80%的iPhone从印度进口 预计上半年达1860万台 占比较一年前的53%大幅提升 [2][36] - 印度制造的iPhone总价值在2025年3月前的12个月达220亿美元 2025年4月至7月出口额达75亿美元 按此速度未来12个月将达300亿美元 环比增长超过36% [21][34] 印度制造能力发展 - 印度已成为相对成熟且具备高精度、大规模制造能力的智能手机制造中心 OPPO、vivo、小米等中国品牌推动当地产业升级 [2] - 印度智能手机制造产能累计突破20亿部 2022年印度市场超过98%出货量为本土制造 印度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 [23] - 生产线技术显著提升 引入自动化精密机器人、先进质量控制系统和精密校准工具 劳动力制造技能通过专业培训大幅提升 [15] 主要制造基地与产能分布 - 美版iPhone 17系列主要在塔塔集团霍苏尔工厂、前纬创工厂、富士康泰米尔纳德邦工厂、德文纳哈尔利工厂及和硕金奈工厂生产 [16] - 富士康印度组装量占比56% 员工41,282人 和硕占比10% 员工10,000人 塔塔电子员工约30,000人 [17][18] - 富士康德文纳哈尔利工厂为全球第二大工厂 投入近28亿美元 对保证全球20% iPhone产能至关重要 [20][21] 供应链本土化挑战 - 高端零部件如先进芯片组和显示驱动芯片大多从东亚进口 短缺导致生产延误并使制造成本提高约10%~20% [37][38] - 实现本土零部件生态系统垂直整合需未来5~7年投入150亿~200亿美元 重点建设半导体工厂和精密制造能力 [40] - 核心供应链仍由中国掌控 包括处理器(台积电)、屏幕(三星/京东方)、摄像头模组(富士康)、镜头(大立光)、CMOS传感器(索尼)等 [39][42] 政策与经济效益 - 印度"生产挂钩激励计划"为企业提供增量销售额奖励 推动电子产品生产复合年增长率达23%~27% [24][25] - 制造项目吸纳约15万名员工 女性比例高达70%~80% 组装工人月薪约1.5万卢比(约1250元人民币) 享有免费餐饮和保险等福利 [31] - 创造数万个直接与间接就业岗位 推动厂区周边住房、交通及专业物流通道等大型项目建设 [34][35] 全球产能布局与风险 - 印度全部产能无法覆盖全球需求 2024年iPhone全球出货量2.259亿部 2023年为2.229亿部 [6] - 销往美国的产品主要在印度制造 Mac、iPad和Apple Watch在越南制造 销往其他地区产品大多仍来自中国 [46] - 美国将印度进口商品关税由25%提升至50 虽未波及iPhone 但关税风险持续存在 [45]
“美国不要?那就卖给中国!”面对川普的关税惩罚,印度人很自信
搜狐财经· 2025-09-04 07:30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 - 美国作为印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据印度外贸总额近20%,加征高额关税使印度商界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1] - 印度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因其对美国市场存在高度依赖性[1] 中国市场替代美国市场的潜力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消费市场,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被印度商界视为美国制裁的潜在"解药"[1] - 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仅为1200亿美元,仅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1] 莫迪政府对华政策转变 - 莫迪政府近期展现出改善对华关系的积极姿态,包括宣布访华计划以及接见中国外长并释放经贸合作信号[2] - 这与过去7年印度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形成鲜明对比,期间莫迪从未访华且两国发生过军事对峙[2] 印度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劣势 -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工业品领域几乎实现全产业链自给自足,印度制造的工业品在质量和价格上难以与中国本土产品竞争[3] - 以智能手机为例,印度品牌多采用中国零部件组装,很难在中国市场获得竞争优势[3] 印度出口产品结构及贸易障碍 - 印度出口的优势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矿产等初级产品领域,理论上中国需要大量原材料进口[5] - 中印两国存在未解决的边界争端,印度国内对华强硬派势力依然强大,影响贸易决策[5] 印度外交战略的矛盾性 - 莫迪政府实际行动充满矛盾,如在访华前夕访问日本并缺席中国重要国际活动[5] - 印度不愿彻底改变亲西方外交路线,"印度制造"计划吸引大量西方投资(包括苹果等跨国企业设立生产基地),使印度难以完全转向中国[5] 地缘政治平衡对经贸关系的影响 - 印度在东西方之间寻求平衡,既想从中国市场获得贸易机会,又不愿放弃与西方的战略合作[5] - 即便美国加征50%关税,印度仍选择继续与美谈判而非全面倒向中国[5] 中印经贸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 发展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边境问题的进展、印度国内政治共识的形成以及美印谈判的结果[6] - 短期内中国市场难以完全替代美国的市场份额,印度商品要打开中国市场需要提升竞争力并建立两国政治互信[6]
2025年Q2印度EMS市场格局:迪克森登顶最大智能手机厂商,巴格瓦蒂增速最快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9-04 01:04
印度智能手机制造业增长 - 2025年Q2印度制造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 由出口激增32%和国内出货增长8%驱动 [4][8] - 迪克森出货量同比激增196% 首次成为印度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主要受摩托罗拉、传音系品牌、小米与真我订单增加推动 [4][8] - 巴格瓦蒂产品有限公司月产量突破200万部 在vivo和OPPO订单推动下成为增速最快厂商并首次跻身前五 [4][8] 主要制造商表现 - 富士康鸿海因iPhone出口激增实现71%增长 位居印度智能手机制造商第二 [8] - 塔塔电子受益于iPhone出口和国内需求增加 实现明显增长 [4] - 苹果成为Q2最大出口商 与三星合计占印度智能手机出口市场93%以上份额 [9] 行业驱动因素 - 地缘政治因素使印度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智能手机采购与生产基地 特朗普关税政策推动出口激增 [9] - 政府《电子元器件制造计划》对电子制造供应链扩张起到核心作用 [6] - 本土制造商通过与全球ODMs及元器件厂商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增长 [6] 未来发展趋势 - 印度EMS版图预计进一步扩张 本土制造商地位将持续提升 [6][9] - BPL加速扩产 迪克森宣布与vivo成立合资企业 [9] - 多家厂商投资显示屏、摄像头模组、机械部件等领域 加快印度本土零部件生态建设 [9]
印媒深度分析:印度对华贸易依赖能否抵御美国50%关税风暴?
搜狐财经· 2025-09-02 00:17
贸易结构分析 - 印中双边贸易额达1270亿美元 但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维持在1000亿美元高位[1] - 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 电信设备 太阳能电池板等资本货物持续占据印度市场主导地位[1] - 印度出口以低附加值商品为主 贸易结构存在双重隐患[1] 行业依赖风险 - 电信领域存在华为 中兴等中国企业主导地位 太阳能产业和军民两用技术领域深度渗透[1][4] - 敏感领域的过度依赖威胁经济安全 更可能危及国家安全[1] - 中国产品具有成本优势 日本 韩国 欧盟及美国的替代产品价格显著偏高[1] 战略应对措施 - 通过深化与越南 东盟 日本 韩国及拉美国家的贸易合作实现市场多元化[3] - 加速本土制造业升级 强化与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及欧盟的技术合作[3] - 在半导体 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维持对华技术合作 同时通过PLI激励计划强化本土制造能力[4] 多边合作框架 - 印度正通过金砖国家机制与欧盟 日本 加拿大等建立多元化合作网络[5] - 金砖国家推进内部贸易增强战略 部分国家抵制美国商品的行为为印度创造新市场机遇[5] - 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开展务实外交 避免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6] 经济转型现状 - 印度经济已成功转型为服务导向型模式 持有6900亿美元健康外汇储备[5] - 尽管存在对华贸易逆差 但印度在经常账户方面已实现阶段性盈余[5] - 建议将关键行业对华依存度控制在30%安全线以下[4]
莫迪石破共乘新干线,考察半导体设备工厂
日经中文网· 2025-09-01 08:20
印度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 - 印度政府以半导体立国为目标 通过提供补贴等方式推进半导体产业的招商与培育[5] - 印度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640亿美元 2030年达1100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10%[5] - 塔塔电子在古吉拉特邦推进半导体工厂建设 日本Tokyo Electron承担设备交付后支持体系建设[4][5] 日印半导体合作动因 - 印度寻求降低对中国半导体依赖 担心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增加安全保障威胁[5] - 日本通过合作实现半导体制造基地分散 应对东亚地缘政治风险[6] - 两国以构建半导体供应链为核心定义经济安全保障合作[5] 日本企业参与情况 - Tokyo Electron与塔塔电子展开合作 支持人才培养 在班加罗尔的研发基地9月投入使用[4][6] - 瑞萨电子也将在印度建厂[6] - 日本企业面临印度各邦法律不同 税务制度频繁更改 基础设施薄弱等课题[9] 配套基础设施发展 - 日印合作引进高速铁路连接孟买与艾哈迈达巴德 500公里行程仅需2小时[7][8] - 日本通过日元贷款提供总项目费用80%的资金 采用新干线技术[8] - 铁路项目旨在完善人流物流网络 形成产业集群[7]
莫迪专访:和美国一直是朋友,支持多极化
日经中文网· 2025-09-01 03:18
国际关系与多边合作 - 印度与美国保持长期友好关系 强调自由经济对印度和世界的重要性[4] - 印度支持多极化和包容性世界秩序 主张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对话中占据应有地位[2][13] - 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 认为现行国际机构无法应对21世纪挑战[2][13] 日印双边合作 - 恢复两国年度首脑会谈机制 以讨论国内外课题和探索新合作领域[5][6] - 经济安全保障和供应链强化是重要合作课题 铃木纯电动汽车印度制造并出口世界[7] - 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速铁路是重要项目 印度计划构建更大规模高铁网络并欢迎日本参与[9] - 防卫合作聚焦装备技术伙伴关系 推进军舰通信天线转移和舰船维修领域合作[15] 制造业与科技产业 - 印度制造政策推动制造业合作 铃木纯电动汽车项目带动电池生态系统和绿色出行革命[7] - 半导体产业飞跃式发展 已建成6个基地 4个在建 年内将实现印度制造半导体[14] - 通过强有力政策推进半导体产业支援 致力于培养数万名专业人才满足国内和全球需求[14] - 日本企业增加向印度转移半导体和液晶面板技术 印度政府将尖端技术作为优先事项[14] 人才与区域合作 - 印度拥有世界规模屈指可数的年轻技术人才 与日本形成互补关系[8] - 印度专家和学生可在日本学习技能 日本技术投资在印度制造业和清洁能源领域广受欢迎[8] - 印度各邦与日本都道府县合作深化 今年已有6位以上邦长率商务代表团访日促进投资[16] 多边机制发展 - 四方安全对话(QUAD)从灾害应对发展为广泛合作框架 涵盖海洋安全、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等领域[10] - 金砖国家致力于全球治理改革和提高全球南方话语权 在塑造多极化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11][12]
美国也太狂了,想拿印度开刀,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踢到了铁板上
搜狐财经· 2025-08-29 23:06
美国对印度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8月6日签署行政令 对印度输美商品在原有25%关税基础上额外征收25%关税 使总关税达到50% [3] - 美国代表团原定8月25日访问印度进行贸易谈判 但已暂时取消行程 导致谈判难以在8月28日关税生效前进行 [5] - 美国基于与普京的会晤 表示会暂停考虑对俄罗斯石油买家的关税报复 但未延伸至印度 [3] 印度应对措施 - 印度总理莫迪在8月15日独立日承诺守护印度农民 坚持推动印度制造和支持国货 虽未直接提及美国 但被视为对美国政策的回应 [7] - 印度采取全面抵制美货行动 包括不消费麦当劳和不购买苹果手机 并暂停与美国的武器购买协议 [7] - 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提出"从实力地位角度出发" 表明印度有资格与美国对抗 [9] 印度军事实力 - 印度现役军队人数超过145万 为全球第二大现役力量 比美军132万多出十余万人 [9] - 印度预备役和其他准军事武装人员达360多万 总武装力量规模超过500万人 远超美国210多万人 [9] - 印度空军装备各型军用飞机2200多架 包括数百架先进战机如法国阵风和俄罗斯苏-30 陆军装备各型坦克4200多辆和火炮4000余门 [11] - 印度海军为双航母海军 舰艇总数接近300艘 [13] - 印度是核军事大国 拥有上百枚核弹头 并能通过陆海空三位一体方式进行核打击 [13] 印度经济实力 - 印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年GDP超过3.8万亿美元 [15] - 印度经济增速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其GDP将在2025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2028年可能超过德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15] - 印度人口超14亿 青壮年占比超过6成 庞大消费市场和充足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17] 地缘政治影响 - 印度作为完全独立主权的国家 拒绝向美国低头 以维护大国颜面和独立自主 [7][19] - 印度国力雄厚 被视为中美俄之后家底最厚实的国家 有足够底气与美国对抗 [17][19]